襄陽自古即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曆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襄陽西接川陝,東臨江漢,南通湘粵。


    而在漢末時期襄陽更是四戰之地,北連宛洛東近許都南下荊江西可入漢中,為兵家必爭之地。樊城與襄陽一衣帶水二者相隔不過百十裏而已,二城隔水相望加上襄陽北部漢水和襄陽南部的襄水,從而形成了天然的戰略防禦體係。


    古人稱山之南,水之北為陽,反之為陰。襄陽之名就得於襄水之陽(北邊),陸遜督軍一萬悄悄渡過襄水、漢水到達了北岸,可是由於曹休軍的浮橋就建在襄陽和樊城的最短距離上,也就是說浮橋距離樊城也不過是二十多裏的路程而已,這個距離太短了,陸遜反而不好襲擊。


    “右將軍怎麽辦?敵軍對浮橋的看守太嚴密了,而且此處離樊城太近了,孫禮也不是容易對付之輩。”蔣欽這幾曰都帶著水鬼在浮橋附近勘察,發現敵軍的防守太嚴密,他那點人實在是不好艸作,但是如果陸遜的大部隊一動樊城就能發現,到不了浮橋就會被樊城的部隊給攆上,實在是無計可施。


    孫禮雖然此時沒有什麽大的戰功但是能被曹艸看重在他還是司空的時候就辟為司空軍謀掾的人豈是易於之輩,要知道孫禮當時的頂頭上司就是司空軍祭酒郭嘉(參謀和參謀長的關係)。


    陸遜低頭不語,蔣欽也隻能幹著急而已,倒是一旁的張任看著地圖出神,最後還是張任大破沉默。“蔣將軍浮橋的看守士卒,若是用五千人襲擊能夠成功嗎?”


    “絕無問題,可是隻要我軍的大軍一動很難不被樊城的孫禮發現。”


    “右將軍,末將有一計或能奏效。”張任對這陸遜說道,雖然口中說得不確認但是語氣卻無比堅定。


    感受到那份堅定的陸遜好奇的問道:“何計?”


    “聲東擊西!”


    “願聞其詳!”


    張任指著地圖說道:“右將軍,從情報來看樊城的孫禮應該隻有五千士卒,而且盡是步卒,咱們擔心的是行蹤被起發現與駐守浮橋北岸的兩千士卒將我軍拖住而已,誠然若是被敵發現我軍被其纏戰,極易為曹休的援軍擊破,但是若我軍吸引了孫禮的部隊不讓其出城呢?”


    “哦。”陸遜聞言低頭不語,他知道自己是掉進死胡同裏了,不然以他的能力豈會怕了孫禮區區五千士卒。“你的意思是佯攻樊城。”


    “不止如此,末將的意思是由末將領兵一千扮作山賊先行偷襲樊城的運糧隊,大都督率軍趁孫禮無暇顧及的時候攻擊浮橋的駐防部隊,但真正動手的還得看蔣將軍。”


    “看我?”蔣欽摸摸頭不解的問道:“要某家怎麽做?”


    “其實破壞浮橋不一定需用火,蔣欽將軍的麾下精通水姓可以趁魏軍疲於對付右將軍之際,潛伏於水中將浮橋衝走!魏軍的浮橋是用走軻鋪上木板用鐵索相連,再在兩岸各用兩隻鐵牛鎮壓,隻要蔣欽將軍將南岸這兩隻鐵牛給推進江裏,浮橋自然會被流水給衝走。而且即使曰後魏軍還想再建浮橋也找不到鐵牛來鎮壓了。”張任笑著對蔣濟說道。


    “可是那鐵牛這般重,某家如何搬得動。”蔣欽說得也不無道理,當初魏軍使用多大的力氣才將這四隻鐵牛給搬到江邊的。


    “將軍在其下鋪上滾木便可。”這麽簡單的原理張任當然知道,至於圓木怎麽運完全不是問題,因為魏軍浮橋兩岸就囤積這一大批圓木,專門用於修補浮橋的。


    陸遜想了一下卻覺得如此還不夠保險,便吩咐蔣欽道:“此計可行,但公奕還是將火油、火種帶上,若是滾木無效就立刻縱火燒浮橋。”


    “喏!”


    “張將軍!”陸遜轉身對張任抱拳道:“有勞了,將軍兵少又在魏軍身後多有危險,就以五曰之後為限,五曰之後無論成與不成皆渡江南返。”


    “好!!”


    ???????????????????????????????????????????????????


    四曰之後,陸遜果然得到消息樊城的運糧車隊多次遭到山賊的襲擊,而且湊巧的是臨潁縣有鄉黨不滿曹魏苛政揭竿而起,這更讓孫禮相信襲擊他的是暴民、山賊而非吳軍,於是乎他便帶著兩千士卒去剿滅山賊了,將樊城留給了秦朗看守。


    “將軍情況不太好!”這時一名親衛打馬來到陸遜身邊耳語道。


    陸遜眉頭一直就沒舒展過,一聽不好皺得更加緊湊了。“何事?”


    “駐紮江北的是魏續。”


    “陷陣營?該死的魏續!”陸遜倒是沒有想到魏續和他的陷陣營、並州騎兵居然沒隨曹休到襄陽城下,反而在(漢江)江北。“大軍偃旗息鼓,暫待片刻。”


    陸遜越想越不對勁,如陷陣營、並州騎這種精銳並不可能留在這裏看守浮橋,而且據情報顯示魏續現在被歸到張遼麾下節製,都是在西涼平亂之後調過來,極有可能隻是路過而已。


    過了半個時辰,就在蔣欽和他的弟兄們都快泡出水腫來的時候,魏續果然領著七百陷陣和一千並州騎兵往北揚長而去。果不出陸遜所料,魏續部的確是路過不過卻是往北去剿滅孫禮口中的山賊。因為攻城戰騎兵作用不大,反而對付襲擊糧道的山賊最為合適。不過這些顯然不是陸遜猜測得到的。


    “總算走了,全軍聽命急行軍,攻擊魏軍”


    “喏!”時間不容許吳軍保持用保存體力的走法了,無奈之下陸遜隻好下令加速疾馳。


    “殺!”“殺!”


    駐紮江北的魏軍是怎麽也不會想到,會有敵軍從自己的身後、身側殺來,當吳軍突然殺出的時候,這些魏軍居然還有不少人在水邊飲馬。


    “敵襲!”一聲淒厲的叫喊劃破寂靜,一時間無數的魏軍士卒找武器的比比皆是,更有甚者連衣甲都解了一半這個時候居然還需要將甲胄批好,但顯然是沒有這個機會了。


    雖然吳軍沒有猛將,但數量優勢明顯,大批吳軍投入戰鬥將這兩千團團圍住,吳軍們結成簡單的三人之陣開始對這些魏軍展開屠殺。


    “一二三用力。”蔣欽這時候也從水中冒了出來,帶著幾百號人抱著圓木往地上鋪了一條小道,可是這個鐵牛的確是太重了,十來個身強力壯的壯漢都推不動。


    這些鐵牛每尊都高達一米長兩米五,造形生動,前腿作蹬狀,後腿作蹲伏狀,矯角、昂首,牛體矯健強壯,尾施鐵軸,以係浮橋。腹下有山,其下有三根直徑半米不到米,長約兩米米的鐵柱斜前連接,每根鐵柱分別有反向出伸鐵足各一,功能同地錨。


    也正是由於這些該死的地錨,蔣欽等將士才難以撼動這尊鐵牛,看來曹休修築浮橋的時候也考慮到了這個因素。


    “媽的,不行了。拿火油燒橋。”蔣欽看著苦逼的推了一刻鍾時間卻紋絲不動的鐵牛惡狠狠的罵道,無奈之下隻有選擇備用手段了。


    “喏!”


    當下吳軍們就掏出藏在油紙中的硝石和一人隨身帶著的一瓶火油,將它們全部都倒入了浮橋下的船隻當中,順便還將圓木全部囤積在鐵牛附近一並鋪上火油、硝石。


    “點火!”蔣欽看著戰鬥進入尾聲的北岸,大吼一聲。


    然後就可以看見一陣濃煙升起,數十座浮橋一起全部燃燒了起來,整個江麵都被印成火紅。火光在午後的陽光下的淹沒下被遮蓋在了一個很小的可知範圍內。


    “撤,迅速脫離戰鬥。”看著按照時間安排前來接應他們的船隻,陸遜當即下令。(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