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孫權、孫匡、陳端、吳佳等人齊聚一堂,商議著大事。離孫權控製宮城已經三曰過去,時間似乎不等人,然而孫匡和吳佳勸服的世家隻有不到三成,這離預期目標還差得遠,這是不是意味著孫權繼位不得人心呢?
至少孫權不這麽想,他認為是他給的利益不夠大,作為一個雄心壯誌的篡位者,孫權並沒有出賣國家的利益來換取世家對自己統治的承認。但時曰無多了,三曰已過,宮門還沒解禁,重臣已經開始懷疑,沒有被解除兵權的步騭,拿著虎符坐鎮北營的呂範,以及有大批隱形軍隊的世家們,時刻都像懸在孫權頭上的一把利劍。
三國時代是世家的成長期和壯大期,雖然遠不如兩晉那般左右朝堂,但是實力雄厚不容忽視,別的不說就是吳中四姓中的陸家、張家以及顧家,三家的私兵加起來足足有七八千人之眾,以軍功立業的徐家更是有四千私兵,這些都是可能走向孫權對立麵的隱姓反對勢力。
這還別提,荊州的陸遜、徐州的戴綱、諸葛瑾,以及揚州的孫韶,這些都是孫策的死忠,或者說是反對孫權的勢力。孫韶自不用說,他是孫策的義子,孫策或是孫紹為帝他都是榮華富貴享受不盡,而孫權登基他必是死無葬身之地;而陸伯言那是孫策的女婿,當皇帝的姐夫和當一個平常外臣差距可不是一般大。諸葛瑾也是淮泗集團三號人物,孫策的左膀右臂,也不會容許篡位之事發生。
有著這麽許多外部壓力,尤其是孫尚香已經帶著私兵闖宮門幾次,朝會之期也快要到了。眼看事情敗露,孫權也終於沉不住氣了,決定無論是什麽利益,先給那些貪婪的世家,等他登基繼位之後再收回來。
定下對付世家的機宜,吳佳、孫匡、陳鬆幾個,開始商議如何應對宮內,太子宮和皇後的淑蘭殿。這兩處地方一處有數百女衛護守,;而另一處有郎衛駐守,都不好對付,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
說是商議其實主要還是聽孫權說:“不到萬不得已,宮裏不能亂來,不然曰後後我們君臣都難逃苦果,所以關鍵還是呂範,也不求他助我等,隻要他不搗亂,我們就可以穩艸勝券。”
呂範拿著虎符坐鎮北營,北營之中如今隻剩下上軍八千人馬,但是八千人卻至關重要,而且喬仁送葬期間,北營武庫的鑰匙也在呂範手裏。(還記得虎符是在張昭手裏嗎)如果有了北營武庫裏麵的鎧甲、兵器,朱才就能武裝近萬私兵。吳郡四姓中三家以文事為主的都有七八千私兵,以軍功立業的朱家私兵豈能少的了,再加上吳家、孫匡的私兵,萬把號人不是問題。
“二哥,既然呂範的位置這麽重要。”孫匡咬牙道:“難道不能把他做掉,讓我們的人來管北營?”
“正因為他的位子太重要,才不得不謹慎從事。要是把呂範逼到起兵闖宮,麻煩就大了。”陳端倒是明白了孫權的心意,“咱們還是先安撫好呂範,不去招惹他。”
“我就是這麽一問。”孫匡神經質的笑笑,最初的興奮已經消退,他開始漸漸感到恐懼了。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麽,他會摻和進來,皇叔和皇弟有什麽區別?
當然有區別,自古從無皇叔繼位,而皇弟卻可以,或許他自己都沒有察覺他也有一顆渴望權力的心,不過可悲的是現在的情況是:無論孫權登基還是孫紹反正,第一個死的就是他孫匡。
“那張公怎麽辦?”朱才很不合時宜的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張昭是個大麻煩就有地位又有權利,重點還是個死腦筋。
“張公不是尋常人。”陳端搖搖頭道:“他是堂堂大司馬,名聲遠播四海,又是大王的老師,除掉他要出大亂子的。”又頓一下道:“把他困在府裏就行了,等到大局已定再放出來。”
“喏!”
“太複雜的計劃,從來都不會成功。”陳端最後沉聲道:“諸位切記兩個目的,一份傳位給王爺的遺詔,同時掌握建業的軍隊。除此之外。不要在任何地方多浪費精力。既然決定要幹一場,就豁出去,不成功便成仁!”說著站起身道:“分頭行動去!”
????????????????????????????
天一居,前前後後有四名身著黑色長袍老少不一的人,進入喬仁常用的那個包廂,但這四人先後進入天一居時,外麵街道的黑暗處都會有幾個鮮活的生命逝去。
進入包間,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豐神俊朗的青年人,二十不到一雙黑色的眼睛閃爍著令人臣服的光輝,然而他整個人看上去卻不是鋒芒外露,反而顯得十分的內斂,其腰間的佩劍更是閃亮著聖潔的光芒。
而他旁站著一位,身材高大的青年,年紀稍大、四肢修長,腰間佩劍、虎目透光,咋一看還以為是一個久經戰陣的宿將,隻有看到臉時才能察覺這也不過是一個二十一二歲的小青年而已。
“外臣!見過兩位王子。”
這四人就是五校尉營被剝奪兵權的四位將領,中領都尉陳修、典軍校尉張承、中堅都尉徐嬌(張溫的副手)、越騎校尉伍循。
“小子見過四位將軍。”喬循微微頷首,極具禮貌的說道。
而就在這時一名仆人摸樣的漢子,推門而入在喬治耳邊輕語幾句。喬治聞言微微一笑,隨即揮手示意其退下,這才對喬循大聲回報道:“老鼠全部除掉了。”
“有人監視我們?”陳修最先反應過來,他做過喬仁的親衛都尉知道喬仁手下有一隻情報部隊和死士叫做暗部,他們對監視和跟蹤的人就是用老鼠替代。
“沒錯。”喬循目光炯炯望著四人,慢慢的講道:“或許四位已有察覺,建業要變天了。晉王孫權已經控製了禁中,陛下危在旦夕,故而小子不才請四位將軍回到南營控製五校營,奪回宮城。”
“這!!”張承聞言麵露難色,雖然從他父親那裏他知道眼下的情況的確有些奇怪,但是從小受傳統教育的他,可不敢違背宮中的命令。要知道剝奪四人兵權的命令,可是蓋了玉璽的。
但是另外三人幾乎隻是思索了不到一分鍾,便紛紛開口說道:“末將遵命!”
見到這種情況張承先是一愣,而後便有了一絲明悟。陳修、徐嬌、伍循都是些什麽人?陳修,廬江大將陳武之子,是喬仁親衛出身幾乎從軍開始就在喬仁麾下,可以說是喬仁的親信中的親信;而伍循更不用說,越人出身喬仁執掌新都郡時便入麾下效命,據說還是伍子胥的後人,也是喬仁的親信;徐嬌是徐琨的長子,徐氏的親侄兒,喬仁的內侄,整個丹陽徐氏都是依附於廬江喬的。
唯獨隻有他,雖是淮泗士人但不入淮泗集團,不是喬仁的親信。看著喬循少年穩重的臉,張承明白這幅誓死效命的戲碼就是給他演的,四校一體如果他不同意怕是走不出天一間。
“外臣雖駑鈍,但也知報效陛下。末將敢問王子,可有陛下的信物。”張承倒抽一口冷氣,鼓足了勇氣說道。
“嗬嗬!”喬治輕笑兩聲,從按下掏出一把樸刀一般的刀具。
“這!!”張承先是大吃一驚,以為喬治這是要使用武力相逼迫,可是定睛一看反而更吃一驚。“古錠刀?”
“沒錯,就是古錠刀!”
張承看著喬循風輕雲淡的表情,怎麽都難以相信這是一個弱冠少年,即使比之他的父王喬仁亦是不差。‘可惜是個庶子,還是孫權的女婿’張承在心中為喬循暗自歎息。
“末將尊上命!”
沒辦法,漢代有尚方斬馬劍,也就是傳說中的尚方寶劍。尚方屬於少府,是為皇帝製作佩劍之官署。《廣雅?釋器》記古劍有“蔡倫”之名,便是蔡倫職掌尚方令時監製的精良劍。後世天子或賜欽命大臣尚方劍以專殺伐和便宜行事之權。《漢書?朱雲傳》有記載:“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朱雲所諫之皇帝即為漢成帝。而東吳並無尚方斬馬劍,但卻有作為孫氏家主曆代相傳的古錠刀,其代表的意義還在尚方劍之上。
可惜,張承並不知道,古錠刀在年前就被孫策賜予孫紹了,這時張承尚且以為此刀是孫策賜下,以誅殲佞呢!(未完待續。)
至少孫權不這麽想,他認為是他給的利益不夠大,作為一個雄心壯誌的篡位者,孫權並沒有出賣國家的利益來換取世家對自己統治的承認。但時曰無多了,三曰已過,宮門還沒解禁,重臣已經開始懷疑,沒有被解除兵權的步騭,拿著虎符坐鎮北營的呂範,以及有大批隱形軍隊的世家們,時刻都像懸在孫權頭上的一把利劍。
三國時代是世家的成長期和壯大期,雖然遠不如兩晉那般左右朝堂,但是實力雄厚不容忽視,別的不說就是吳中四姓中的陸家、張家以及顧家,三家的私兵加起來足足有七八千人之眾,以軍功立業的徐家更是有四千私兵,這些都是可能走向孫權對立麵的隱姓反對勢力。
這還別提,荊州的陸遜、徐州的戴綱、諸葛瑾,以及揚州的孫韶,這些都是孫策的死忠,或者說是反對孫權的勢力。孫韶自不用說,他是孫策的義子,孫策或是孫紹為帝他都是榮華富貴享受不盡,而孫權登基他必是死無葬身之地;而陸伯言那是孫策的女婿,當皇帝的姐夫和當一個平常外臣差距可不是一般大。諸葛瑾也是淮泗集團三號人物,孫策的左膀右臂,也不會容許篡位之事發生。
有著這麽許多外部壓力,尤其是孫尚香已經帶著私兵闖宮門幾次,朝會之期也快要到了。眼看事情敗露,孫權也終於沉不住氣了,決定無論是什麽利益,先給那些貪婪的世家,等他登基繼位之後再收回來。
定下對付世家的機宜,吳佳、孫匡、陳鬆幾個,開始商議如何應對宮內,太子宮和皇後的淑蘭殿。這兩處地方一處有數百女衛護守,;而另一處有郎衛駐守,都不好對付,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
說是商議其實主要還是聽孫權說:“不到萬不得已,宮裏不能亂來,不然曰後後我們君臣都難逃苦果,所以關鍵還是呂範,也不求他助我等,隻要他不搗亂,我們就可以穩艸勝券。”
呂範拿著虎符坐鎮北營,北營之中如今隻剩下上軍八千人馬,但是八千人卻至關重要,而且喬仁送葬期間,北營武庫的鑰匙也在呂範手裏。(還記得虎符是在張昭手裏嗎)如果有了北營武庫裏麵的鎧甲、兵器,朱才就能武裝近萬私兵。吳郡四姓中三家以文事為主的都有七八千私兵,以軍功立業的朱家私兵豈能少的了,再加上吳家、孫匡的私兵,萬把號人不是問題。
“二哥,既然呂範的位置這麽重要。”孫匡咬牙道:“難道不能把他做掉,讓我們的人來管北營?”
“正因為他的位子太重要,才不得不謹慎從事。要是把呂範逼到起兵闖宮,麻煩就大了。”陳端倒是明白了孫權的心意,“咱們還是先安撫好呂範,不去招惹他。”
“我就是這麽一問。”孫匡神經質的笑笑,最初的興奮已經消退,他開始漸漸感到恐懼了。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麽,他會摻和進來,皇叔和皇弟有什麽區別?
當然有區別,自古從無皇叔繼位,而皇弟卻可以,或許他自己都沒有察覺他也有一顆渴望權力的心,不過可悲的是現在的情況是:無論孫權登基還是孫紹反正,第一個死的就是他孫匡。
“那張公怎麽辦?”朱才很不合時宜的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張昭是個大麻煩就有地位又有權利,重點還是個死腦筋。
“張公不是尋常人。”陳端搖搖頭道:“他是堂堂大司馬,名聲遠播四海,又是大王的老師,除掉他要出大亂子的。”又頓一下道:“把他困在府裏就行了,等到大局已定再放出來。”
“喏!”
“太複雜的計劃,從來都不會成功。”陳端最後沉聲道:“諸位切記兩個目的,一份傳位給王爺的遺詔,同時掌握建業的軍隊。除此之外。不要在任何地方多浪費精力。既然決定要幹一場,就豁出去,不成功便成仁!”說著站起身道:“分頭行動去!”
????????????????????????????
天一居,前前後後有四名身著黑色長袍老少不一的人,進入喬仁常用的那個包廂,但這四人先後進入天一居時,外麵街道的黑暗處都會有幾個鮮活的生命逝去。
進入包間,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豐神俊朗的青年人,二十不到一雙黑色的眼睛閃爍著令人臣服的光輝,然而他整個人看上去卻不是鋒芒外露,反而顯得十分的內斂,其腰間的佩劍更是閃亮著聖潔的光芒。
而他旁站著一位,身材高大的青年,年紀稍大、四肢修長,腰間佩劍、虎目透光,咋一看還以為是一個久經戰陣的宿將,隻有看到臉時才能察覺這也不過是一個二十一二歲的小青年而已。
“外臣!見過兩位王子。”
這四人就是五校尉營被剝奪兵權的四位將領,中領都尉陳修、典軍校尉張承、中堅都尉徐嬌(張溫的副手)、越騎校尉伍循。
“小子見過四位將軍。”喬循微微頷首,極具禮貌的說道。
而就在這時一名仆人摸樣的漢子,推門而入在喬治耳邊輕語幾句。喬治聞言微微一笑,隨即揮手示意其退下,這才對喬循大聲回報道:“老鼠全部除掉了。”
“有人監視我們?”陳修最先反應過來,他做過喬仁的親衛都尉知道喬仁手下有一隻情報部隊和死士叫做暗部,他們對監視和跟蹤的人就是用老鼠替代。
“沒錯。”喬循目光炯炯望著四人,慢慢的講道:“或許四位已有察覺,建業要變天了。晉王孫權已經控製了禁中,陛下危在旦夕,故而小子不才請四位將軍回到南營控製五校營,奪回宮城。”
“這!!”張承聞言麵露難色,雖然從他父親那裏他知道眼下的情況的確有些奇怪,但是從小受傳統教育的他,可不敢違背宮中的命令。要知道剝奪四人兵權的命令,可是蓋了玉璽的。
但是另外三人幾乎隻是思索了不到一分鍾,便紛紛開口說道:“末將遵命!”
見到這種情況張承先是一愣,而後便有了一絲明悟。陳修、徐嬌、伍循都是些什麽人?陳修,廬江大將陳武之子,是喬仁親衛出身幾乎從軍開始就在喬仁麾下,可以說是喬仁的親信中的親信;而伍循更不用說,越人出身喬仁執掌新都郡時便入麾下效命,據說還是伍子胥的後人,也是喬仁的親信;徐嬌是徐琨的長子,徐氏的親侄兒,喬仁的內侄,整個丹陽徐氏都是依附於廬江喬的。
唯獨隻有他,雖是淮泗士人但不入淮泗集團,不是喬仁的親信。看著喬循少年穩重的臉,張承明白這幅誓死效命的戲碼就是給他演的,四校一體如果他不同意怕是走不出天一間。
“外臣雖駑鈍,但也知報效陛下。末將敢問王子,可有陛下的信物。”張承倒抽一口冷氣,鼓足了勇氣說道。
“嗬嗬!”喬治輕笑兩聲,從按下掏出一把樸刀一般的刀具。
“這!!”張承先是大吃一驚,以為喬治這是要使用武力相逼迫,可是定睛一看反而更吃一驚。“古錠刀?”
“沒錯,就是古錠刀!”
張承看著喬循風輕雲淡的表情,怎麽都難以相信這是一個弱冠少年,即使比之他的父王喬仁亦是不差。‘可惜是個庶子,還是孫權的女婿’張承在心中為喬循暗自歎息。
“末將尊上命!”
沒辦法,漢代有尚方斬馬劍,也就是傳說中的尚方寶劍。尚方屬於少府,是為皇帝製作佩劍之官署。《廣雅?釋器》記古劍有“蔡倫”之名,便是蔡倫職掌尚方令時監製的精良劍。後世天子或賜欽命大臣尚方劍以專殺伐和便宜行事之權。《漢書?朱雲傳》有記載:“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朱雲所諫之皇帝即為漢成帝。而東吳並無尚方斬馬劍,但卻有作為孫氏家主曆代相傳的古錠刀,其代表的意義還在尚方劍之上。
可惜,張承並不知道,古錠刀在年前就被孫策賜予孫紹了,這時張承尚且以為此刀是孫策賜下,以誅殲佞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