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175-227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人。孫堅長子,喬仁姐夫。東漢末年割據長江以南的軍閥,漢末三雄之一,三國時期吳國的奠基者和創立者。在江東之地綽號“小霸王”。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後脫離袁術,統一江東。赤壁之戰和劉備結盟打敗曹**,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割據。公元二二一年,在建業稱帝。稱帝後,設置農官,實行屯田,平定山越,設置郡縣,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公元二二七年五月,病逝於建業太初宮,享年五十三歲,諡號昭武皇帝,廟號太祖。其子孫紹繼位,即吳靈帝。


    ------------------------------------------------------------------------------一千九百九十年後,百度百科


    太初宮中,孫策強忍著病痛更或者是毒癮口述著遺詔,而一邊書寫的自然就是喬仁了,不過孫策說得簡略,其餘的潤sè還需要喬仁來作,畢竟是遺詔不同於其他,不能謄寫刪改,而且又是需要對群臣宣讀的,喬仁總不能就按照孫策所說那般毫無章法吧!若真的如此,孫策、喬仁這對君臣就真的成了曆史書上的奇葩了。


    一份遺詔喬仁洋洋灑灑的寫了五百多字,但總結起來也很簡單,不外乎就是孫策說的那樣,吳國的皇帝陛**患病疾,時ri無多而且神誌不清,故而早早的立下詔書千秋之後太子即位,尊奉喬氏為太後,任命太尉喬仁、丞相顧雍、左大司馬張昭、右大司馬呂範、督軍大將軍諸葛瑾為五輔,喬仁為首輔弼佐幼主,之類的。


    “陛下寫完了,您過目嗎?”喬仁拿起帛書輕輕的吹了又吹直到墨跡完全幹固之後,才長出一口氣對孫策問道。方才也提到,遺詔是不容許修改的,自然也不會有任何的墨漬和塗改痕跡,故而喬仁寫得非常的小心,不僅要避免錯一個字,還要避免手不穩而掉墨。饒是喬仁握劍的手,寫完這封遺詔也是大汗淋漓,右手也止不住的發抖。


    “朕相信子言,就不看了吧!”孫策也知道自己現在雖然神智還算清楚,但是眼睛卻不好使,還不如不看呢,反正這麽多人聽著喬仁也不能擅自改動,而且他還沒有這個必要。“對了,子言加上一句,以後不論任何詔書都以此遺詔為準。”


    看來孫策是怕自己之後會神智不清,亂發旨意反而擾亂群臣的視聽,不如直接確定以這封遺詔為準。


    “喏!!!”喬仁揉了揉發抖的右手,又把這句話加在了最後。然後自己又在通讀一遍,確認毫無問題之後,才接過大喬遞過來的玉璽,狠狠的在詔書上印了一個大紅的璽印,這個個寶璽(玉璽學稱)可不是那個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那顆傳國玉璽,那一枚由孫堅發現之後便在孫堅手裏,孫堅死後孫策用它換來了孫堅的舊部,於是傳國玉璽又流落到了袁術手裏,之後袁術敗亡玉璽又被曹**奪回從新奉於漢室,曹丕篡漢之後,玉璽又歸屬於魏。但是東吳不可能沒有自己的玉璽,而且秦漢製度皇帝有六璽,傳國玉璽還不包括在內。不過孫策還是命人打造了一枚暫時的傳國玉璽,由喬仁親自磚寫了‘昊天之命皇帝壽昌’八個大字,眼下用的就是這個暫時的傳國玉璽。(六璽是: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六璽的用途都不同,由符節令丞掌管)


    蓋完傳國玉璽,喬仁小心的把帛書一裹裝進一個jing美的鍍金書筒,再把書筒裝進一個白玉匣子中交給大喬。按照孫策的意思,這封詔書應該是由皇後保管。


    “好了,朕也累了。張公、皇後您們都下去休息吧,子言和太子留下。”孫策貌似現在要好過許多了,此時拖著下顎跌坐在禦塌上有了些許jing神。


    張昭聞言又想說些什麽,卻明顯感受到左邊的袖角被人拉著,轉頭過去正好看見顧雍對他輕輕的搖頭,張昭心中一突,想必孫策是要和喬仁、孫紹商議什麽大事,而最有可能的就是孫權的處置。張昭想到這裏,不由得神sè一暗,畢竟他是孫權的老師,孫權走到這一步說他不傷心是不可能的。


    “喏!!!”張昭三人最先應答,趨步後撤往殿外走去。


    而大喬還想要留下照顧,卻被孫策和顏悅sè的勸走了,說是要喝大喬親手烹製的鹿肉羹,於是乎孫尚香和大喬都退了出去,至於孫尚香為什麽會走,那是因為她要親自去宮苑之中去獵殺一頭鹿。


    “好了,都走了。”孫策看著逐漸關閉的殿門,毫無形象的躺在榻上,歎了口氣說道:“子言,朕要你答應朕一件事情。”


    喬仁似乎想到了什麽不好的事情,不確信的問道:“姐夫,該不會是要提二哥求情吧!”


    孫策向喬仁求情似乎不合邏輯,但仔細一想還真是那麽回事。孫策雖然現在是帝王可以留住孫權的xing命,可是他還可以撐多久,孫策隻要一去世。為了保證皇位剪滅後患,喬仁或是孫紹都有可能將孫權除掉,到時候可沒有人能保得住他了。


    “不隻是仲謀還有老四。”孫匡為什麽會和孫權同謀,到現在依舊是一個謎,但是這不妨礙孫策為他們求情。孫策一共五兄弟,孫朗是庶出雖然孫策對他很愛護他也很尊重孫策,但畢竟不是一母同胞,而孫翊、孫權、孫匡三人,孫翊早逝如今又要孫策殺了另外兩個,孫策絕對做不到。


    顯然喬仁對孫策的個xing可謂熟悉異常,知道以孫策的xing格留下孫權二人xing命的幾率很大,故而在圍剿孫權的時候,要求活捉孫權、孫匡,而對於其他人一個不留。


    “二哥也是仁孩子的丈人,四哥畢竟也是尚香的親哥哥,臣弟當然也不希望登兒(孫登)幾個卷進來。隻是不知道姐夫打算怎麽安排二哥和四哥。”喬仁似乎想不出什麽可以安置孫權的方式,畢竟孫權那可是謀逆大罪,滅三族都是可以的,車裂、棄市都算是輕的,要能饒過二人的xing命有點難度,至少群臣那邊就無法說服。


    孫策問題嗬嗬一笑,掙紮著坐了起來,笑著說道:“朕已經想好了,將二弟和四弟押往夷州看守,終其一生不能離開。咱們對外就宣稱他們被你鳩殺於獄中,想來群臣沒有什麽值得懷疑的地方。至於登兒他們,就免罪吧,剝其爵位交給尚香看管!”


    得!喬仁心中暗歎一聲:高明!這件事全部推給喬仁是沒有人會懷疑,畢竟喬仁若不是腦袋被門夾了,決不會留孫權一條命的,這件事算是成功忽悠了群臣,不過孫登這些個小家夥交給孫尚香,還不就是交給了喬仁,一群累贅呢,而且還不知道孫登會不會拿喬仁當殺父仇人。


    “姐夫給仁出了偌大一個難題啊,也罷!大虎畢竟是仁的兒媳,尚香又是我的夫人,登兒他們就交給大虎和尚香如何?”


    “善!!”孫策額頭又冒出了冷汗,看樣子毒癮又發作了,但是孫策卻是毫不在乎揮手讓喬仁不用擔心,同時對孫紹問道:“這麽處置,你可有意見?”


    “孩兒聽父皇和姑父的,沒有意見!!”


    喬仁聞言就不樂意了,什麽叫聽我的。“紹兒你是太子,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見。”


    “哈哈!朕倒覺得紹兒說得對,以後有事但凡不懂的,便去詢問你姑父,切莫自己胡亂處置。”


    “喏!!”


    “好了,紹兒你下去吧!群臣還急等著你安撫呢!!”


    打發走了孫紹,喬仁明顯感到孫策老了十歲,就蜷縮在那裏不停地發抖。“陛下?”


    “子言,朕也是人父,不願意紹兒看見這般摸樣,把你留下隻問你一件事!你可知道林姬的孩子是誰的?”


    林姬和吳佳至今下落不明,而且由於吳佳藏得太深沒人知道他的所作所為,知道的呢,又被喬仁殺了個jing光,故而喬仁也不能明目的通緝他。


    “知道!是???”


    “不用!不用告訴朕是誰?”孫策急忙打斷了喬仁的話,自己張著嘴有半天不說話,最後才一咬牙說道:“朕希望他們一家人也全部生活在夷州,朕有生之前不想再見到她們,好嗎?子言!”


    “喏!!”(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