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喬仁的車駕到達壽春之時,吳軍的兵威卻也是到達了最盛的時候。樵縣之外,喬治全殲了呂虔的側翼兵團,就連呂虔本人亦是授首,滿寵等人兵力頓時陷入低穀,士氣低落,隻能據城死守。然而不甘寂寞的孫韶,突然從斜刺殺出深入腹地,攻占了魏軍糧道重地武平,一時間樵縣魏軍陷入了進退為據之境地。
而徐州方麵,坐鎮泰山郡南城(一個地名)的曹洪和吳軍大將戴綱所部交戰幾合,卻是不分勝負。曹洪雖然姓格魯莽,但是畢竟是當世僅剩的幾個從黃巾之亂就開始的名將,年老之後反而越發的謹慎了起來,一個謹慎的老將是最難對付的。因為他經驗豐富,臨危不亂,若是使用常規手段戴綱還真拿他沒什麽辦法。
而就在這時,諸葛瑾的右軍虎賁突然在東海郡登陸,會同早就等待已久的唐谘大舉進攻防守空虛的琅琊郡。諸葛瑾可是琅琊郡出身的世家,這次殺回故裏可是憋足了氣。再加上,諸葛瑾和唐谘對於這一帶的地理防務都很熟悉,加之守方兵力不多,諸葛瑾的一萬五千大軍長驅直入,一路打到了營縣。
不過這個時候,東線的戴綱卻是遇到了一個難題。山陽郡或有稱為昌邑國、山陽國。始於漢景帝中元六年,那一年梁王武薨,其封國梁國一分為五。景帝封梁王武之子劉定為山陽王,分梁國東部數縣置山陽國,國都為昌邑縣。至此山陽曆代都是王侯封地,最出名的就是漢廢帝劉賀,也就是那位臭名昭著的昌邑王。這位倒黴的皇帝19歲即位,當了27天皇帝,因荒銀無度、不保社稷而被廢,分封到了兗州山陽郡,做了昌邑王,元康三年,又被貶為海昏侯,史稱漢廢帝。而戴綱的麻煩也是一位廢帝,不過與那位不一樣這一個廢帝是身不由己,他正是山陽公劉協。
延康元年,受曹丕所逼迫,劉協背迫告祭祖廟,使張音奏璽綬詔冊,禪位於曹丕。曹丕在繁陽亭登上受禪壇,接受玉璽,即皇帝位。隨即進入許都,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國號為魏,追尊曹艸為武皇帝,廟號太祖。之後便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曹丕還同時給劉協留了句客氣話:“天下之珍,吾與山陽共之。”
別看,蜀漢的劉備早早的就追封劉協為漢孝湣皇帝,可實際上劉協還活的好好的。而且不僅自己活的好好的,而且劉協夫婦逃離宮廷之後,還做起了醫生,別說這醫生號卻也做的相當有水平,至少比做皇帝成功。
劉協貶居山陽城後,遠離政治,一心融入民間,利用在皇宮中學過的醫術,和皇後曹節一起懸壺濟世,醫治百姓。他從雲台山上挖下來的中草藥從不收費,紮針、艾灸、拔罐、刮痧都不要錢,隻有對購來的藥物才酌收成本。深受百姓愛戴,民眾敬之如父母。由於百姓出於對這位前皇帝的愛戴,當地老百姓老百姓改稱皇上劉協為“大人”,改稱皇後曹節為“美人”,尊他倆為父母,簡呼其為“大”、“美”。又由於曹艸受封魏王,劉協和曹節的子女應該稱曹艸為外祖父,但劉協為了感激曹艸讓子女稱其為魏公、丁氏為魏婆。
而且劉協在放下一切之後,似乎大徹大悟,前程往事如過眼雲煙,甚至在曹丕病重之時,曾經想要入宮醫治曹丕,但是曹丕哪敢讓前朝皇帝給自己治病啊。於是,本事沒有曹艸三分,疑心學足十分的曹丕就這樣病逝於宮中,而劉協卻依然活得自由自在。
從末代皇帝的角度來說,劉協無疑是成功的,活的比篡他位子的人還要長壽,子孫滿堂,深受當地百姓愛戴,有漢室的宗廟社稷可供祭祀。可以話劉協算是想明白了,落在劉備皇侄孫的手裏遠不如落在曹艸手裏。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已經與世無爭的前皇帝,居然在吳國大軍來到山陽之時,向吳軍主將寫信要保全山陽不被吳魏兩國交戰所犯。這隻吳軍不過是一隻突前的偏師,作為主將的也不過是一個偏將,哪裏敢跟前皇帝討價還價,這還別提他們吳國主事者喬仁的嫡子喬晟就是這位的女婿。
於是一道書信急忙送往了戴綱所在的中軍,而戴綱這才想起原來這位還居住在山陽,按道理戴綱亦是應該去拜訪一二的,但是作為蜀漢盟友,劉協的身份實在尷尬,按理漢室的皇帝還在沒你劉備父子什麽事,可是劉備不僅堂而皇之的稱帝了,而且還有模有樣的宣稱劉協已死,大漢苗裔已斷,這皇帝舍他其誰,卻不知無論魏國的劉曄、還是蜀漢的劉基和劉協的關係可都比你近。
不過,雖然事關盟友的臉皮,可是戴綱卻還是前往山陽拜見劉協,然而劉協卻又提出山陽不太安全,而曹節又甚為思戀遠在建業的劉蔓,於是便又提出了前去建業看看的想法。好嘛,這下戴綱可就懵了。漢室的皇帝、曹魏的公主要去吳國看大司馬的兒媳婦。
山陽郡的一處偏室客房之中,戴綱愁眉苦臉的對著一旁倒著酒水馬忠說道:“馬兒啊,你說本督該怎麽辦!這天煞的,本督怎麽就攤上這麽一灘事呢!!!”
馬忠聞言愕然,放下手中的酒壺,心裏也是自犯怵,這劉協在漢末是香餑餑可現在還真是個燙傷的山芋,打也打不得,收也收不得。“大都督,不如派人去回大營把劉闡將軍請來吧!!劉闡將軍之祖父乃是靈帝時的宗正,想來在山陽麵前也說得上話。”
所謂的劉闡將軍正是劉璋的小兒子,劉循的幼弟,昔曰劉被徙劉璋與孱陵,劉闡奔走江州協嚴顏起兵,嚴顏自刎後,劉闡又逃進南中在雍闓、朱褒幫助下起兵反叛。直到劉璋所在的公安被吳軍攻破,劉璋被孫策任命為大司農之後,劉闡在幾經波折的逃回了吳國。之後因為其與南蠻多有聯係,孫策便讓他在諸葛瑾麾下做了中監軍、輔義都尉,由於劉闡再怎麽說也是一個漢室宗親,其祖父劉焉也是宗正、正兒八經的漢靈帝皇叔,跟著劉協也好溝通不是。
戴綱聞言眼睛一亮,頓時起身拍著馬忠的肩膀笑道:“行啊,你小子腦袋何時變得靈光了不成。正好,你去派一鬼麵去督軍大人那裏請來劉監軍,隨便把這裏的情況告之諸葛督軍。戰事不等人,我等不可在這裏就待!”
“喏!!!”
隨著馬忠的離去,房中的戴綱也是長出一口冷氣,說起來他並不怕劉協,硬要說起來兩人還有點親戚關係,一個是喬仁的妻弟一個是喬仁的親家,再說了一個遜位的前朝皇帝能讓戴綱如何。故而說起來,戴綱並不是怕而是謹慎,畢竟劉蔓是喬晟的正室,王太子妃。有這層關係,戴綱得維護一個起碼的禮節,但是真要拖在這裏便又對戰局不利。
所以戴綱想得就是一個脫身之策,劉闡隻要一來,這件事就算是歸於中央了,畢竟戴綱雖然官居右車騎征東大將軍,但是實實在在的是個外駐的方麵統帥,這些該中央管的事他一點也不想參合。劉闡是中監軍地道的中央官,背後又是督軍大將軍,對於劉協南遷一事最有發言權不是。
可惜,就在戴綱安鬆一口氣的時候,窗外傳來一陣通報之聲。“大都督,山陽之子劉懿求見。”
“山陽王!?”劉懿就是劉協的兒子,早在建安十七年就被封為山陽王隻不過魏國建立之後,山陽王國被廢,這位空頭王爺連名號也沒有了。不過到底是劉協的兒子,戴綱也不好不見,隻得說道:“請!!”
不一會,就見一個身穿火紅武士服的少年邁步入門,一入屋內就拱手作揖道:“戴大都督,小子不才願自薦隨大都督北征!”
“啊!?”(未完待續。)
而徐州方麵,坐鎮泰山郡南城(一個地名)的曹洪和吳軍大將戴綱所部交戰幾合,卻是不分勝負。曹洪雖然姓格魯莽,但是畢竟是當世僅剩的幾個從黃巾之亂就開始的名將,年老之後反而越發的謹慎了起來,一個謹慎的老將是最難對付的。因為他經驗豐富,臨危不亂,若是使用常規手段戴綱還真拿他沒什麽辦法。
而就在這時,諸葛瑾的右軍虎賁突然在東海郡登陸,會同早就等待已久的唐谘大舉進攻防守空虛的琅琊郡。諸葛瑾可是琅琊郡出身的世家,這次殺回故裏可是憋足了氣。再加上,諸葛瑾和唐谘對於這一帶的地理防務都很熟悉,加之守方兵力不多,諸葛瑾的一萬五千大軍長驅直入,一路打到了營縣。
不過這個時候,東線的戴綱卻是遇到了一個難題。山陽郡或有稱為昌邑國、山陽國。始於漢景帝中元六年,那一年梁王武薨,其封國梁國一分為五。景帝封梁王武之子劉定為山陽王,分梁國東部數縣置山陽國,國都為昌邑縣。至此山陽曆代都是王侯封地,最出名的就是漢廢帝劉賀,也就是那位臭名昭著的昌邑王。這位倒黴的皇帝19歲即位,當了27天皇帝,因荒銀無度、不保社稷而被廢,分封到了兗州山陽郡,做了昌邑王,元康三年,又被貶為海昏侯,史稱漢廢帝。而戴綱的麻煩也是一位廢帝,不過與那位不一樣這一個廢帝是身不由己,他正是山陽公劉協。
延康元年,受曹丕所逼迫,劉協背迫告祭祖廟,使張音奏璽綬詔冊,禪位於曹丕。曹丕在繁陽亭登上受禪壇,接受玉璽,即皇帝位。隨即進入許都,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國號為魏,追尊曹艸為武皇帝,廟號太祖。之後便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曹丕還同時給劉協留了句客氣話:“天下之珍,吾與山陽共之。”
別看,蜀漢的劉備早早的就追封劉協為漢孝湣皇帝,可實際上劉協還活的好好的。而且不僅自己活的好好的,而且劉協夫婦逃離宮廷之後,還做起了醫生,別說這醫生號卻也做的相當有水平,至少比做皇帝成功。
劉協貶居山陽城後,遠離政治,一心融入民間,利用在皇宮中學過的醫術,和皇後曹節一起懸壺濟世,醫治百姓。他從雲台山上挖下來的中草藥從不收費,紮針、艾灸、拔罐、刮痧都不要錢,隻有對購來的藥物才酌收成本。深受百姓愛戴,民眾敬之如父母。由於百姓出於對這位前皇帝的愛戴,當地老百姓老百姓改稱皇上劉協為“大人”,改稱皇後曹節為“美人”,尊他倆為父母,簡呼其為“大”、“美”。又由於曹艸受封魏王,劉協和曹節的子女應該稱曹艸為外祖父,但劉協為了感激曹艸讓子女稱其為魏公、丁氏為魏婆。
而且劉協在放下一切之後,似乎大徹大悟,前程往事如過眼雲煙,甚至在曹丕病重之時,曾經想要入宮醫治曹丕,但是曹丕哪敢讓前朝皇帝給自己治病啊。於是,本事沒有曹艸三分,疑心學足十分的曹丕就這樣病逝於宮中,而劉協卻依然活得自由自在。
從末代皇帝的角度來說,劉協無疑是成功的,活的比篡他位子的人還要長壽,子孫滿堂,深受當地百姓愛戴,有漢室的宗廟社稷可供祭祀。可以話劉協算是想明白了,落在劉備皇侄孫的手裏遠不如落在曹艸手裏。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已經與世無爭的前皇帝,居然在吳國大軍來到山陽之時,向吳軍主將寫信要保全山陽不被吳魏兩國交戰所犯。這隻吳軍不過是一隻突前的偏師,作為主將的也不過是一個偏將,哪裏敢跟前皇帝討價還價,這還別提他們吳國主事者喬仁的嫡子喬晟就是這位的女婿。
於是一道書信急忙送往了戴綱所在的中軍,而戴綱這才想起原來這位還居住在山陽,按道理戴綱亦是應該去拜訪一二的,但是作為蜀漢盟友,劉協的身份實在尷尬,按理漢室的皇帝還在沒你劉備父子什麽事,可是劉備不僅堂而皇之的稱帝了,而且還有模有樣的宣稱劉協已死,大漢苗裔已斷,這皇帝舍他其誰,卻不知無論魏國的劉曄、還是蜀漢的劉基和劉協的關係可都比你近。
不過,雖然事關盟友的臉皮,可是戴綱卻還是前往山陽拜見劉協,然而劉協卻又提出山陽不太安全,而曹節又甚為思戀遠在建業的劉蔓,於是便又提出了前去建業看看的想法。好嘛,這下戴綱可就懵了。漢室的皇帝、曹魏的公主要去吳國看大司馬的兒媳婦。
山陽郡的一處偏室客房之中,戴綱愁眉苦臉的對著一旁倒著酒水馬忠說道:“馬兒啊,你說本督該怎麽辦!這天煞的,本督怎麽就攤上這麽一灘事呢!!!”
馬忠聞言愕然,放下手中的酒壺,心裏也是自犯怵,這劉協在漢末是香餑餑可現在還真是個燙傷的山芋,打也打不得,收也收不得。“大都督,不如派人去回大營把劉闡將軍請來吧!!劉闡將軍之祖父乃是靈帝時的宗正,想來在山陽麵前也說得上話。”
所謂的劉闡將軍正是劉璋的小兒子,劉循的幼弟,昔曰劉被徙劉璋與孱陵,劉闡奔走江州協嚴顏起兵,嚴顏自刎後,劉闡又逃進南中在雍闓、朱褒幫助下起兵反叛。直到劉璋所在的公安被吳軍攻破,劉璋被孫策任命為大司農之後,劉闡在幾經波折的逃回了吳國。之後因為其與南蠻多有聯係,孫策便讓他在諸葛瑾麾下做了中監軍、輔義都尉,由於劉闡再怎麽說也是一個漢室宗親,其祖父劉焉也是宗正、正兒八經的漢靈帝皇叔,跟著劉協也好溝通不是。
戴綱聞言眼睛一亮,頓時起身拍著馬忠的肩膀笑道:“行啊,你小子腦袋何時變得靈光了不成。正好,你去派一鬼麵去督軍大人那裏請來劉監軍,隨便把這裏的情況告之諸葛督軍。戰事不等人,我等不可在這裏就待!”
“喏!!!”
隨著馬忠的離去,房中的戴綱也是長出一口冷氣,說起來他並不怕劉協,硬要說起來兩人還有點親戚關係,一個是喬仁的妻弟一個是喬仁的親家,再說了一個遜位的前朝皇帝能讓戴綱如何。故而說起來,戴綱並不是怕而是謹慎,畢竟劉蔓是喬晟的正室,王太子妃。有這層關係,戴綱得維護一個起碼的禮節,但是真要拖在這裏便又對戰局不利。
所以戴綱想得就是一個脫身之策,劉闡隻要一來,這件事就算是歸於中央了,畢竟戴綱雖然官居右車騎征東大將軍,但是實實在在的是個外駐的方麵統帥,這些該中央管的事他一點也不想參合。劉闡是中監軍地道的中央官,背後又是督軍大將軍,對於劉協南遷一事最有發言權不是。
可惜,就在戴綱安鬆一口氣的時候,窗外傳來一陣通報之聲。“大都督,山陽之子劉懿求見。”
“山陽王!?”劉懿就是劉協的兒子,早在建安十七年就被封為山陽王隻不過魏國建立之後,山陽王國被廢,這位空頭王爺連名號也沒有了。不過到底是劉協的兒子,戴綱也不好不見,隻得說道:“請!!”
不一會,就見一個身穿火紅武士服的少年邁步入門,一入屋內就拱手作揖道:“戴大都督,小子不才願自薦隨大都督北征!”
“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