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五年十一月初,此時的武關以被漢軍圍困整整五月。漢軍突襲,先破藍田後下上洛,就在拿下上洛三天之後,徐庶親領的五萬大軍抵達了武關城外二十裏,迅速的在城外周邊紮下二十餘座營壘,將武關圍了個水泄不通。


    與此同時,吳懿、廖化、薑維、鄧芝等輩,也已奉命而出,進入武關敵境之後,迅速的搶占各處要隘,南阻樊城吳軍之敵,東拒河南魏軍之敵。而李嚴則與張鬆率軍一萬,負責掃平武關城四麵之縣。


    漢軍突至,聲勢浩大,兵鋒不可阻擋,不數ri間,各縣盡是望風而降,武關城遂是陷入了孤立之中。漢軍迫於武關城牆上碩大的弩炮,隻得以輕裝部隊繞過武關奔襲後路斷其糧道,再以步卒圍困武關城,卻也不攻城。前三個月朱然尚且還頂得住,可是時ri況久,城中糧草已然不濟。


    可這時蜀漢大軍的運糧隊卻總是在關外晃悠,一副招惹你出來劫糧的表情,前幾次朱然不動於衷,可還是過的幾次城內糧荒ri近,朱然就坐不住了。武關城乃是一座關城,完全是為了軍事目的而修築,城內並無居民隻有士卒,存糧見底,就是想征集糧草都是難事。


    被逼無奈之下,朱然抱著放手一搏的心態,就遣一偏將率少數騎兵襲擊了一次糧車,可出乎預料的是這竟然不是漢軍的埋伏,但看著足夠城內將士食用十天的糧食推回城內時,朱然的表情要多jing彩,有多jing彩。


    如此之後,朱然又襲擊了幾次漢軍糧車,都是大獲豐收。而今ri有斥候來報又有一隊糧車往西而去。眼看著城內尚有一月之糧食,為防備漢軍以後加強防備,朱然決定在頂風作案一次。


    出乎預料的是,當朱然三千大軍殺至之時,運糧車隊的蜀漢士卒居然還有膽子推著糧車往回跑,也虧得吳軍少馬,朱然的步卒居然再其身後戀戀不舍的追擊了足足三裏。潰逃的漢軍,進入了一條由兩座矮山夾威的低穀之中,zhngyāng穀道雖然平坦,但卻僅容七八匹馬並排而行。就在不久前,這隻車隊才匆匆從此處而過,但才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他就又要從此敗逃而過。


    可是但朱然率軍正準備指揮部隊甕中捉鱉之時,卻突然發現這片低穀似乎有些不同尋常,天xing謹慎的他絕不會貿然涉險,寧願不要這些糧食也就罷了。於是朱然並沒有入穀,而是扭轉馬頭空手而歸。


    就在朱然折返武關之後不久,北方就有一陣煙塵飛騰。過不多時,六千漢軍襲卷而至,吳班、張翼二人,指揮著漢軍猛攻武關。但朱然早有準備,擂木、滾油、箭矢什麽的盡皆齊備,依仗著武關城的高城厚堅,輕易的擊退了漢軍數番的進攻。


    看著漢軍撤軍的背影,城牆上的朱然尚且來不及整理一下自己的儀容,兩隻眼睛出神的望向遠方,心中暗自嘀咕‘想來,大都督的援軍快到了,這武關怕是守不住了。’


    ?????????????????????????


    果不其然,五ri之後。武關城南二十裏處,一隻上萬人的軍隊急速的行進著,長龍四周無數飛騎來換跑動,偵查四周情況,孫桓、孫鬆二人打馬立於眾軍之中,環顧四周神sè凝重。蓋因這百十裏走下來,實在太過寧靜,這武關之後居然連漢軍擾敵的騎兵也沒有一個,實在是太出奇了。


    若不是武關的情況並不是如朱然書信講得那般嚴重,朱然尚且頂住五六萬漢軍的攻勢,迫使敵軍不趕繞關而過;就是蜀漢軍隊想要來一個大的,不過從沿途收集來的情報看,後一種的可能xing更大。


    “報!!!“一騎斥候滿是風塵飛奔而來,在馬上長了一個諾,挽住韁繩說道:“兩位將軍,五裏外出現漢軍軍陣,約莫八千餘人。”


    “再探!!”打發走斥候的孫桓,一雙無奈的眼睛轉而盯向了孫鬆。“大王,敵軍勢大,我軍不可力敵。然,朱將軍那裏恐無幾ri之糧。這???”


    孫鬆也是頗為無奈的攤手道:“小王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不如沖陣試試,武關雄壯,漢軍即使繞城而過,最多也就**千兵馬而已,而且重型兵甲怕還難以運輸,倒不如試一試水深。”


    “好!!!”孫桓知道試一試或許還有機會,不試則武關全無生機。“眾將聽命,接沖陣,迎敵!!”


    一聲令下,一排排的號角吹響,跟著孫桓身後的戰車上十幾麵大鼓轟隆隆的擂起,綿延數裏的一萬吳軍迅速合攏結成戰陣,開始緩緩的向前推進。


    “大王你是千金之子不可沖陣,軍鼓就由你來指揮如何!!!”孫桓發號施令之後,便慎重的對孫鬆說道。所謂指揮軍鼓實際上就是指揮全軍作戰,三軍對壘指揮全靠戰鼓、號角而已。


    “好!!”


    此時,孫鬆策馬奔向剛剛才臨時搭建好的鼓台,翻身下馬,幾步躍上那丈許高的木台,在那上麵,一麵大鼓早已樹立在那裏。孫鬆挽起袖子,抄起兩根手臂粗長的大木槌,用盡平身之力,拚命的敲起了那麵牛皮大鼓。


    咚!咚!口冬咚!


    那驚雷般的鼓點聲,挾著的是孫鬆一腔的戰意,如波濤怒浪一般四散開來。


    吳軍將士,見到堂堂王爺竟然親自為他們擂鼓助威,自然是無不為之所感動與振奮,一時間熱血沸騰到了極點,隻想以血肉之軀,為大吳帝國湯蹈火亦再所不惜。


    “大吳威武!大吳威武!”


    隨之一聲震耳yu襲的齊嘯,一萬吳軍轟然而動,十來個小方陣,整肅無比的向著敵軍推去,那灰白相間的衣甲,密如森木的刀戟,仿佛從地獄中走出的修羅之士,大有吞噬一切阻擋者的可怖之勢。


    幾分鍾之後,左中右三路,兩軍數十個方陣碰撞在一起。


    慘嚎聲、金屬撞擊聲、怒吼聲,數不清混亂的聲音交織在一起,隻令天地肅殺,萬物動容。


    高台上的孫鬆,冷視著前方那血肉的殺場,他的神經已經繃成了一根弦,他現下所能做的,就是拚盡全力擂鼓,以為他的健兒助威,直到揮汗如雨,衣甲盡濕都不能停歇。


    戰事從辰時初刻殺到巳時二刻,戰場之上已是伏屍無數,血流成河,近兩人糾纏在一起,盡為鮮血所染,從遠處觀之已分不是誰是漢兵,誰是吳卒。


    士兵們這般廝殺,jing神與體力都有極大的消耗,幾個時辰殺過來,大部分已是氣虛力竭,jing神頻臨崩潰的邊緣。


    此刻,身在後麵指揮的孫鬆,同樣已是疲憊不堪,他早已經放棄了擂鼓助威,隻能立於馬上觀戰指揮。


    “大王,左翼我軍損傷三百。”


    “右翼我軍死傷四百。”


    “中路傷亡不計其數。”


    一道道戰報不停的報了上來,一個個數字代表著是無數鮮活的生命,這是孫鬆第一次打這種硬碰硬的苦戰,一時間進入了魔怔,就這樣直挺挺的打鼓,打鼓,再無其他的反應。


    苦戰一個時辰,發現漢軍比想象中更加的堅韌,有感事情詭異的孫桓不顧一身的血跡,打馬回到鼓台之上,這才發現孫鬆的異狀,急忙搶下孫鬆手中的木槌交給親衛,連拉帶拽把孫鬆拉的開來。


    眼見著孫鬆還是一副迷糊摸樣,孫桓大急拿著滿是鮮血的雙手在孫鬆臉上一陣敲打,吼道:“子龍,醒來!!”


    “哦!!?”孫鬆血紅的雙眼終於是退去,急忙從地上爬了起來看著遠處廝殺的慘狀,問道:“戰況如何了!!”


    眼見孫鬆還不算完全迷糊,孫桓急忙說道:“有些詭異,漢軍戰意盎然,觀著陣勢似乎是已經損兵一半卻毫無奔潰的前兆。我怕敵人是有後招啊!!!”


    而在對麵蜀漢軍隊的指揮地,此時這隻部隊的副統帥統帥鄧芝更是一臉的緊張,原本這支部隊就是諸葛亮在益州所訓練的嫡係,上次在關隴大戰的時候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功績,自然士卒的犒賞也就不夠,軍心**。這一次諸葛亮憑著和徐庶的友誼硬是提趙雲、鄧芝爭取到了這次阻敵的機會,並且親自設計,為的就是要撈回功勞,穩固軍心。這支軍隊可是諸葛亮的政治資本,豈能散了。故而鄧芝在損失接近一半之時,便已經麵無血sè了。


    不過一旁的馬謖倒是清醒,看著吳軍以殺入第三陣,急忙推醒焦慮的鄧芝,大聲說道:“鄧監軍,該車騎將軍(趙雲)出馬了!!!”


    “哦哦!!好好~~”鄧芝也是臨危不亂的人物,隻不過當局者迷罷了,此時被馬謖推醒,一時也不去想兵馬損失過多的後果,大呼一聲:“來人,吹號角!!”


    嗚嗚嗚嗚~~這是西涼軍特有的號角,聲音和吳軍乃至漢軍常用的都不一樣,又似於狼嚎一類。


    戰場的西麵,目光所極,曠野的盡頭,一條細細的黑線在蠕動。滿天煙塵是他們最好的注腳,大地的顫抖宣告著這是一隻什麽樣的部隊。


    戰場之中廝殺仍在繼續,殺紅了眼的漢吳士卒,每個人的注意力都集在眼前的敵人身上,並沒有人留意到,在地平線上自勺那條細細的黑線在變粗。


    一聲綿長的號角在天的盡頭晌起,悠遠的仿佛來自另外一個世界,黑線越來越粗,向前蠕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終於,有人開始注意到遠方的變化,此時身處最高點的孫桓、孫鬆,同時伸長了脖子,向那號角聲傳來的方向望去。


    隱隱有雷聲從天邊傳來,腳下的大地也在隨之顫抖。


    瞬時間,孫鬆的臉sè變了,孫桓的臉sè變了所有留意到那異樣變化的吳軍將士臉sè變了。


    那是一支騎兵,一支突然殺出的騎兵。


    來勢快如疾風,近了,孫鬆甚至已經能清晰的看到,那一杆迎風招展的烈烈旌旗,赫然繡著鬥大的一個“趙”字。


    赤衣銀甲,身騎白馬,這是整整千人的騎兵,然而胯下卻是潔白的駿馬,自界橋一戰之後,再無如此規模的白馬部隊。


    在那洪流之中,趙雲高舉著長槍,禦馬飛奔如電,一千漢軍輕騎如慧星之尾一般,緊緊的追隨在他身後。這支由西涼健兒組成的龐大騎陣,如決堤的冥河之水,挾著摧毀一切的威壓之勢,似天崩地裂一般,向著戰場的吳軍側翼漫卷而至。


    足下的大地如海chá退去,天地間隻有成千上萬戰馬叩擊地麵的隆隆之聲,趙雲仿佛能看到整個世界都在為他在戰栗,烈烈的豪情在他的胸中熊熊燃燒,他的雙眸在噴湧著灼熱的火焰。數十年前,在北疆的戰場上,有一人身騎白馬令胡人聞風喪膽,可惜那個人並不是他趙雲心中的明主。最終他棄那人而去,眼看著那隻融入那人血液的軍隊破滅。


    “今ri我趙雲就還你一隻軍隊。”趙雲長槍向天,長嘯一聲:“白馬義從,奔shè!!”


    嗖嗖嗖!!!如涼風吹響沉默的仲夏之夜,如此美妙的聲音在戰場上是多麽的令人沉醉。身處後陣的吳軍士卒,茫然看著由遠及近不斷擴大的黑點,竟是忘了去躲避,知道箭隻的寒芒鋪天蓋地。


    “箭襲!!舉盾,閉!!!”


    噗嗤!!噗嗤!!!這時的盾牌哪有箭矢來得迅猛,霎時間無數吳軍士卒頹然倒在血泊之中,再也爬不出來了。然而這隻是剛剛開始而已,趙雲一馬當先,帶著一千騎兵競是要和漢軍步卒將一萬吳軍團團圍住。


    鼓台之上,孫鬆二人耳目yu裂,孫鬆更是猛的抽出寶劍,若不是孫桓將他抱住怕是早就騎著戰馬找同為子龍的趙雲單挑了吧!!


    “大王慎重,此時不可自亂陣腳!!!”孫桓同樣心急如焚,但是長久以來征戰養成的特xing,讓他能夠暫時冷靜下來。而他自己也清楚,此時吳軍已陷入蜀漢軍隊的戰陣之中,後方又被騎兵給爆了菊花,真要解救幾分軍隊,唯一的辦法就是解決身後的騎兵。


    可是這支騎兵真是那麽好解決的嗎?別說是白馬義從就算是普通的劣馬騎兵在趙雲的帶領下都是難以擊敗,作為箭頭的趙雲,可以說是孫桓所聽說過、見過的名將之中騎將的前五,更為可怕的是這是一名亂戰高手。昔ri長阪坡,一人一槍七進七出,連敗曹營名將無數,孫桓自問還不如那些名將了,如何是趙雲的對手。就算是孫鬆武藝高超,但是對上趙雲也是必輸無疑,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孫鬆或許能夠囫圇著回來。


    “大王,當下隻有你帶親衛騎兵去攔住趙雲片刻,我即刻入陣指揮兵卒後撤脫離戰圈。”孫桓一臉認真的對孫鬆說道,他這可是下了狠心了,若是孫鬆為趙雲所殺就是他贏了此戰,陸遜也饒不了他,這可不是堂堂王爺啊!孫氏這一代最長者,ri後的宗正、族老。


    “好!!”孫鬆可不是一個怕事的人,當下點頭就要招呼親衛去取馬槊。


    可就在這時,原本死死抗住吳軍沖陣的漢軍軍陣突然一陣慌亂,陣勢一下子就亂得不成樣子,吳軍的前部居然把漢軍打了個對穿。


    “這!!!”孫鬆此時正好扭頭看到這令人吃驚的一幕,不敢相信的他,急忙把目光對準孫桓。


    孫桓拉長了脖子朝漢軍混亂的根源看去,這一看可驚出了一身冷汗,那漢軍的背後居然被一隻吳軍所攻擊,雖然由於距離很遠,孫桓看不清楚那戰旗之上寫得是何人名字,但在方圓百裏出現的吳軍除了武關的朱然還會有別人不成。


    雖然孫桓對朱然在這種情況下還敢出城援助感到由衷的感激,但是更多還是擔憂,武關的北麵可是有五萬漢軍駐紮,若是徐庶趁此時機攻城的話,武關可不就丟了嗎?


    “叔武兄長,是朱都督的兵馬,咱們該怎麽辦!?”這時孫鬆的插話打斷了孫桓飛揚的思路。


    “按原計劃行事,漢軍陣勢已亂,我軍當趁勢追擊!!”


    “喏!!!”


    三刻鍾之後,原本鄧芝指揮戰鬥的坡地之上,孫鬆、孫桓以及朱然三人正坐在草地上喝著烈酒,北地風寒,此時已到十一月,吳軍大多出戰都要佩戴烈酒以暖身體。


    此役,漢軍丟下了五千具屍體望東而逃,而吳軍也折損差不多五千士卒,大部分都是被趙雲的白馬義從所shè殺。吳軍人多,漢軍用計,到頭來也不過是個平手,如此的戰績兩邊都不滿意。


    “叔武不瞞你說,武關是守不住了。”朱然暢飲一口,搓了搓凍得有些僵的雙手,苦笑道:“大都督要麵對曹真和司馬懿,已無援軍可派。而今叔武你麾下也是損失慘重,即使入了武關也無濟於事。”


    “那,義封兄打算如何!!?”孫桓問道。


    “退!!棄武關!!南走!!”


    “好!!”孫桓一點反對意見也有沒有,兩人曾一起守過襄陽自是佩服朱然的能力,且朱然又是副都督自主權比他大,當然可以撤軍。


    而一邊的孫鬆撇撇嘴,想要說些什麽卻又忍住了,他雖心有不甘也知道武關附近盡入漢軍之手,一座孤城難以為繼。(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