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郡,黎陽城。黎陽又稱黎陽津,與白馬渡口隔河相望。此時的黃河與後世那個淤泥堆積,幾乎要斷流的河流不同,不但河水清澈而且水流湍急,幾乎是難以逾越的天塹。而黎陽和白馬這段河流就是屬於其中最適合渡河的地點之一,守住了這裏幾乎就可以斷了袁紹渡河進軍冀州的路線。


    耿武和高覽此刻正在軍營中接見袁紹的使者,此人正是赫赫有名的許攸許子遠。據說此人少時便與袁紹曹操友善,在袁紹興兵反董卓時,便投效於其門下,成為袁紹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許攸此刻正義正言辭的斥責道:“耿武、高覽兩位將軍,我主乃是奉韓公相邀,特來襄助冀州,爾等身為人臣,卻違背主上意願,強行阻攔我大軍渡河,是何道理?”


    耿武絲毫不為所動,反而高高將手中的寶劍舉了起來,朗聲說道:“奉少將軍將令,魏郡全境戒嚴,不許袁紹踏入冀州半步,若袁軍膽敢強行犯境,殺無赦。”


    “殺無赦!”帳下那些都伯都齊聲叫囂起來。當兵吃糧的漢子沒有一個不是滿懷熱血,以前韓馥那唯唯諾諾的樣子早就讓這些漢子心中不耐,如今有了這麽強勢的少將軍出麵,他們當然充滿了激昂的鬥誌。


    耿武這才滿意的笑著對許攸說:“許先生,麻煩回去告知袁紹,我家少主天縱之姿,早已洞悉了他的狼子野心,如今我全軍上下眾誌成城,想要奪取冀州,須從耿某身體上踏過。”


    許攸頓時臉色變得煞白,連連道:“韓家小兒出爾反爾,毫無信義可言,實在令人不齒。”


    “哼!”一旁一直沉默的高覽突然冷哼一聲,殺氣騰騰的言道:“先生慎言,雖有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之說,但汝若再辱及吾主,某便隻好取爾首級了,送客!”


    “豎子不足以謀!”許攸忍不住爆出一句當時的國罵,然後氣呼呼的離開了黎陽大營。


    目送攸已經氣呼呼的離開大營,耿武這才正色的對高覽說:“高校尉,這許攸返回之後,恐怕袁紹即將前來攻打,這大營的軍務就交付與你了,耿某這便返回魏郡,組織民夫保障後勤,望你能不負少主所托,予以袁紹迎頭痛擊。”


    耿武的能力跟他的忠心比起來,實在相去甚遠,搞個刺殺居然連袁紹的毛都沒有傷到半根,由此可見一斑。韓楓當然不放心將黎陽交給他,可是一時又找不到合適又放心的將領,所以便讓耿武將守將統帥之職交給高覽。隻是耿武對高覽還有些疑義,直到如今見他如此對待袁紹的使者,這才放心交出兵權。


    高覽沒有想到耿武突然會將軍權下放給自己,頓時驚駭莫名的連聲說道:“末將豈敢?長史乃是黎陽大營最高將領,這統帥之職當然由長史就任,末將高覽惟命是從。”


    耿武頓時笑了起來:“高校尉莫要懷疑,非是耿某出言試探,乃是少主對將軍十分推崇,一力主張讓你主持黎陽大營軍務,耿某也自知能力有限,還請將軍莫要推辭。”


    “如此高某便當仁不讓了。”高覽沒有想到韓楓居然如此推崇自己,心中感動之餘,便當仁不讓的答應下來。


    “合該如此!”兩人頓時相視而笑。


    ――――――――


    知道韓楓居然識破了自己的詭計,袁紹頓時惱羞成怒,顧不上自己大軍缺衣少糧,也顧不上眼前這天塹如何難以逾越,當即下令讓手下大將顏良文醜準備渡河作戰。


    作為袁紹手下第一智囊,逢紀急忙勸諫道:“主公,那韓馥既然已經識破我瞞天過海之計,子遠也見對方軍容齊整早有防備,眼前更有大河天塹難以逾越,若要強行攻打恐怕損失不小。”


    袁紹此時還隻是一個身世顯赫卻有些落破的世家子,倒也沒有後來那種剛愎自用、多謀寡斷的做派,隻是心中難免有些不忿,道:“如今我大軍開拔至此,焉能就此無功而返?且河內郡為支持討伐董卓而幾經征戰,早已經破敗不堪,根本無力支撐大軍用度,若不能全取冀州全境,恐怕軍心不穩啊!”


    許攸也力主開戰,道:“某觀敵陣不足萬人,焉能抵擋我大軍兵鋒?主公家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及海內,冀州文武官員幾乎一半以上都是袁家故舊,隻需我大軍一到,定然望風而降,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啊!”


    逢紀沉吟片刻,這才默默的點頭說道:“渤海乃袁家故居,冀州確實故舊遍布,但韓馥既然敢起兵定有所恃。現如今冀州定然軍心不穩,需要時日整軍備戰,若要強行攻打,便要趁其不備攻其不意,便以三日為限,三日後韓賊援兵必至,若未能攻下黎陽全取魏郡,則必須立即撤兵。”


    “元圖所言極是!”袁紹終於下定了決心,環顧帳下諸將道:“顏良、文醜何在?”


    “末將在。”顏良和文醜兩兄弟一齊起身應道。


    “命汝二人各領一萬精兵強渡大河攻陷灘頭,為我大軍開辟渡河通道。”袁紹意氣風發的下令道:“奪下灘頭之後立即安下營寨,不許擅自出戰,待我大軍渡河之後,再行攻打黎陽。”


    “喏!”顏良文醜都是好戰分子,此刻獲得了先鋒的職務都興奮不已,恨不得馬上飛過河去,與同為四廷柱的高覽一較高下。


    ――――――――


    寬闊而平坦的河麵上,水流雖然還是很急,但是其中並沒有暗流激蕩,所以這段河麵已經算是整個大河最適合渡河的地點。黎陽城雖然不大,但偏偏扼守住這段連通南北的要道,使得它的戰略位置十分險要。


    一夜之間,灘頭上突然多出了一條一丈多寬的深深壕溝,高覽帶著一千名弓箭手在壕溝前壓陣以待,而壕溝後麵更有黎陽令審配帶領三千長槍兵準備接應。巡弋在大河上的斥候駕著小舟,將這些情況很快匯報給了顏良。


    “雕蟲小技,高覽也不過如此。”顏良眼中閃過一絲輕蔑的神色,然後將大手一揮,朗聲說道:“出發,搶占灘頭,為主公大軍開道。”


    隨著他一聲令下,第一批三千精銳立刻駕著征調來的漁船衝向對岸,然後是第二批、第三批。雖然淳於瓊早早就帶兵將附近的漁船搜羅了過來,但是畢竟數量有限,顏良的大軍都不能一次全都渡過大河,更別提文醜的部曲了。新人新書誠求支持,成績實在慘不忍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叫韓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嘉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嘉庚並收藏我的父親叫韓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