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殺來,每次遇到的都是一些不堪一擊的士卒,趙雲不但沒有以少勝多的興奮,反而有種以大欺小的羞恥,此時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可以接下自己攻擊的敵將,自然心中多了一絲興奮。再看看對手那一身做工精湛的鎧甲,想來一定是敵軍的大將,趙雲再也不敢掉與輕心。
“賊將看槍!”口中吆喝著,趙雲圈動戰馬手中的銀槍如同青龍出水般,連連朝淳於瓊攻去。
淳於瓊雖然失了先手,沒能及時發動反擊,但是也守得滴水不漏。那把沉重的大刀在他手中仿若輕如無物,上下翻飛將趙雲的攻勢一一招架回去。
兩個人在亂軍中來去縱橫,鬥得不亦樂乎,而他們的部曲也針鋒相對的撞擊在一起,一百精騎和五百親衛步卒的碰撞,頓時迸發出激烈的火花。那些騎兵拚命驅動戰馬往回衝突,不時揮舞手中的長矛擊打、刺殺那些步卒,而步卒們也都舍生忘死的撲向騎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擋騎兵的突擊。
雙方的將士拚命廝殺,不惜用自己的性命為己方的主將贏得和對手公平決鬥的時間,甚至還想著在必要的時候,能夠上去幫自己將領一把。淳於瓊的步卒不但悍不畏死,而且各個都是百戰精銳,在他們舍生忘死的拚殺下,趙雲的精騎很快就被團團困住。失去衝擊力的騎兵,雖然還能居高臨下對步卒進行壓製,但是還是很快就有不少被拖下戰馬,亂刀砍死。
趙雲手下的騎兵都是張頜精心挑選的精銳之士,每一個都是冀州鐵騎的寶貝。如今看到那麽多騎兵紛紛被殺,頓時讓趙雲睚呲欲裂,再也不想跟淳於瓊多做糾纏,猛然大喝一聲:“百鳥朝凰!”
隨著他的一聲斷喝,手中的銀槍猛然一抖,瞬間幻化出數十道淩厲的槍影,直朝淳於瓊當麵刺去。這百鳥朝凰槍法乃是武學大師童淵的絕學,他一抖槍頭,就能瞬間刺出上百道槍影,虛虛實實令人防不勝防。趙雲身為童淵的關門弟子,自然也頗得他的真傳,雖然火候還略微有些欠缺,但是數十道槍影已經足以讓人眼花繚亂。
淳於瓊此時不但眼花繚亂,而且已經有些心驚膽寒了。眼前這數十道淩厲的槍影,有如煙火般璀璨奪目,可是他卻完全沒有心情去欣賞,因為這耀眼奪目的槍影,可是隨時會將他的性命奪走的。
麵對如此眾多虛虛實實的槍影,淳於瓊完全搞不清哪一道是虛,哪一道是實。不過他能成為洛陽西園校尉之一,而且還被善於識人用人的曹操引為知交,當然有其過人之處。隻見他身子猛然往後一仰,手中的大刀也從下往上一撩,猛然朝著那一大群槍影撩了過去。
當啷一聲,淳於瓊的大刀一舉將那些槍影一掃而空,並狠狠的撩中趙雲的槍杆,生生將它撞得往上移了幾分。但就算如此,那鋒利的槍頭還是狠狠的刺在他的帽纓上,巨大的衝力直接將他的頭盔從腦袋上掀了出去,連他的腦袋也被帶著狠狠往後仰倒,險些從馬上滾落下來。
淳於瓊直感覺腦袋一陣發涼,頓時被趙雲精湛的槍法嚇得魂飛魄散。頭也不敢回,趁著趙雲衝擊過之後,還來不及回馬之際,他馬上頭也不回的策馬奔逃。似乎生怕再慢上一時半刻,趙雲會追上來取了他的首級。
趙雲的“百鳥朝凰”槍法竟然意外的被淳於瓊接下來,心中暗暗驚訝的同時,更興起了他對淳於瓊的興趣,甚至有一種想要讓他嚐嚐自己新創的“盤蛇七探槍”的念頭。可是沒想到,淳於瓊竟然就這樣跑了,而且是頭也不回的亡命逃竄,完全沒有一點成名大將的風度和氣節。
趙雲很鬱悶,也很生氣!
這種感覺就好像撇大條,剛剛撇了一半就被打斷了一樣,讓他渾身不舒服。所以他立刻催動戰馬追了上去,想要攔下淳於瓊,把剩下的大條……哦,不是,是剩下的架打完。
“攔住他,快攔住他!”淳於瓊見趙雲竟然緊追不舍,頓時毫無節操的大呼小叫起來。
淳於瓊的那數百親衛確實忠心耿耿,眼見淳於瓊落荒而逃,他們竟然還拚命的衝向趙雲奔馳的駿馬,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了趙雲追擊的路線。等趙雲好不容易將眼前這些親衛殺散,卻發現淳於瓊早已經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滿腔怒氣無處發泄的趙雲,徑直策馬衝到淳於瓊的帥旗麵前,抽出寶劍將旗杆斬成兩截。
見到趙雲砍倒了袁軍的帥旗,張頜頓時喜出望外,立刻不失時機的讓手下騎兵一邊衝擊,一邊高喊著:“袁軍敗了,淳於瓊被殺死了!”
數千騎兵齊聲高喊,這個消息很快就遍及戰場的每一個角落。所有的袁軍士卒聽聞這個噩耗,都有些不知所措起來,再一看帥旗竟然不見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的士卒們,頓時恐慌起來,這種恐慌很快蔓延到了全軍,然後演變成了大潰敗。
兩軍混戰的時候,中軍的帥旗不但是全軍指揮中樞,更是軍心士氣的凝聚點。一旦帥旗被斬斷,三軍的指揮都會陷入混亂,連軍心士氣都會很快潰散。所謂“兵為將膽,將是兵魂”,看不到帥旗,普通士卒都不知道中軍是否已經被擊潰,主將是不是已經被俘虜,哪裏還有半分戰鬥的勇氣?
失去了戰鬥勇氣的袁軍將士,麵對那些如狼似虎般凶猛的冀州鐵騎,頓時瞬間崩潰。將近兩萬人的袁軍士卒,就這樣被已經不足兩千的冀州騎兵追逐著,一個個拚命的往黎陽南門方向逃竄。
各種器械輜重丟棄了一地,很多袁軍士卒在相互推搡中,被自己的戰友踩踏而死,更多的人走投無路隻能乖乖做了俘虜。為此,張頜還特意讓人去傳令,叫高壯領著一幫剛剛緩過勁來的守軍,出來接收這些物資和俘虜。
淳於瓊好不容易從趙雲手下逃出生天,沒想到大軍潰敗竟然如此迅速,他根本就無力攔阻,反而被亂軍裹挾著朝大營逃去。身後冀州騎兵越追越近,身邊的士卒也越來越少,淳於瓊和他的部將們更是沒有了回身抵抗的勇氣,隻能悶著頭死命的奔逃。(誠求收藏、推薦啊!)
“賊將看槍!”口中吆喝著,趙雲圈動戰馬手中的銀槍如同青龍出水般,連連朝淳於瓊攻去。
淳於瓊雖然失了先手,沒能及時發動反擊,但是也守得滴水不漏。那把沉重的大刀在他手中仿若輕如無物,上下翻飛將趙雲的攻勢一一招架回去。
兩個人在亂軍中來去縱橫,鬥得不亦樂乎,而他們的部曲也針鋒相對的撞擊在一起,一百精騎和五百親衛步卒的碰撞,頓時迸發出激烈的火花。那些騎兵拚命驅動戰馬往回衝突,不時揮舞手中的長矛擊打、刺殺那些步卒,而步卒們也都舍生忘死的撲向騎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擋騎兵的突擊。
雙方的將士拚命廝殺,不惜用自己的性命為己方的主將贏得和對手公平決鬥的時間,甚至還想著在必要的時候,能夠上去幫自己將領一把。淳於瓊的步卒不但悍不畏死,而且各個都是百戰精銳,在他們舍生忘死的拚殺下,趙雲的精騎很快就被團團困住。失去衝擊力的騎兵,雖然還能居高臨下對步卒進行壓製,但是還是很快就有不少被拖下戰馬,亂刀砍死。
趙雲手下的騎兵都是張頜精心挑選的精銳之士,每一個都是冀州鐵騎的寶貝。如今看到那麽多騎兵紛紛被殺,頓時讓趙雲睚呲欲裂,再也不想跟淳於瓊多做糾纏,猛然大喝一聲:“百鳥朝凰!”
隨著他的一聲斷喝,手中的銀槍猛然一抖,瞬間幻化出數十道淩厲的槍影,直朝淳於瓊當麵刺去。這百鳥朝凰槍法乃是武學大師童淵的絕學,他一抖槍頭,就能瞬間刺出上百道槍影,虛虛實實令人防不勝防。趙雲身為童淵的關門弟子,自然也頗得他的真傳,雖然火候還略微有些欠缺,但是數十道槍影已經足以讓人眼花繚亂。
淳於瓊此時不但眼花繚亂,而且已經有些心驚膽寒了。眼前這數十道淩厲的槍影,有如煙火般璀璨奪目,可是他卻完全沒有心情去欣賞,因為這耀眼奪目的槍影,可是隨時會將他的性命奪走的。
麵對如此眾多虛虛實實的槍影,淳於瓊完全搞不清哪一道是虛,哪一道是實。不過他能成為洛陽西園校尉之一,而且還被善於識人用人的曹操引為知交,當然有其過人之處。隻見他身子猛然往後一仰,手中的大刀也從下往上一撩,猛然朝著那一大群槍影撩了過去。
當啷一聲,淳於瓊的大刀一舉將那些槍影一掃而空,並狠狠的撩中趙雲的槍杆,生生將它撞得往上移了幾分。但就算如此,那鋒利的槍頭還是狠狠的刺在他的帽纓上,巨大的衝力直接將他的頭盔從腦袋上掀了出去,連他的腦袋也被帶著狠狠往後仰倒,險些從馬上滾落下來。
淳於瓊直感覺腦袋一陣發涼,頓時被趙雲精湛的槍法嚇得魂飛魄散。頭也不敢回,趁著趙雲衝擊過之後,還來不及回馬之際,他馬上頭也不回的策馬奔逃。似乎生怕再慢上一時半刻,趙雲會追上來取了他的首級。
趙雲的“百鳥朝凰”槍法竟然意外的被淳於瓊接下來,心中暗暗驚訝的同時,更興起了他對淳於瓊的興趣,甚至有一種想要讓他嚐嚐自己新創的“盤蛇七探槍”的念頭。可是沒想到,淳於瓊竟然就這樣跑了,而且是頭也不回的亡命逃竄,完全沒有一點成名大將的風度和氣節。
趙雲很鬱悶,也很生氣!
這種感覺就好像撇大條,剛剛撇了一半就被打斷了一樣,讓他渾身不舒服。所以他立刻催動戰馬追了上去,想要攔下淳於瓊,把剩下的大條……哦,不是,是剩下的架打完。
“攔住他,快攔住他!”淳於瓊見趙雲竟然緊追不舍,頓時毫無節操的大呼小叫起來。
淳於瓊的那數百親衛確實忠心耿耿,眼見淳於瓊落荒而逃,他們竟然還拚命的衝向趙雲奔馳的駿馬,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了趙雲追擊的路線。等趙雲好不容易將眼前這些親衛殺散,卻發現淳於瓊早已經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滿腔怒氣無處發泄的趙雲,徑直策馬衝到淳於瓊的帥旗麵前,抽出寶劍將旗杆斬成兩截。
見到趙雲砍倒了袁軍的帥旗,張頜頓時喜出望外,立刻不失時機的讓手下騎兵一邊衝擊,一邊高喊著:“袁軍敗了,淳於瓊被殺死了!”
數千騎兵齊聲高喊,這個消息很快就遍及戰場的每一個角落。所有的袁軍士卒聽聞這個噩耗,都有些不知所措起來,再一看帥旗竟然不見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的士卒們,頓時恐慌起來,這種恐慌很快蔓延到了全軍,然後演變成了大潰敗。
兩軍混戰的時候,中軍的帥旗不但是全軍指揮中樞,更是軍心士氣的凝聚點。一旦帥旗被斬斷,三軍的指揮都會陷入混亂,連軍心士氣都會很快潰散。所謂“兵為將膽,將是兵魂”,看不到帥旗,普通士卒都不知道中軍是否已經被擊潰,主將是不是已經被俘虜,哪裏還有半分戰鬥的勇氣?
失去了戰鬥勇氣的袁軍將士,麵對那些如狼似虎般凶猛的冀州鐵騎,頓時瞬間崩潰。將近兩萬人的袁軍士卒,就這樣被已經不足兩千的冀州騎兵追逐著,一個個拚命的往黎陽南門方向逃竄。
各種器械輜重丟棄了一地,很多袁軍士卒在相互推搡中,被自己的戰友踩踏而死,更多的人走投無路隻能乖乖做了俘虜。為此,張頜還特意讓人去傳令,叫高壯領著一幫剛剛緩過勁來的守軍,出來接收這些物資和俘虜。
淳於瓊好不容易從趙雲手下逃出生天,沒想到大軍潰敗竟然如此迅速,他根本就無力攔阻,反而被亂軍裹挾著朝大營逃去。身後冀州騎兵越追越近,身邊的士卒也越來越少,淳於瓊和他的部將們更是沒有了回身抵抗的勇氣,隻能悶著頭死命的奔逃。(誠求收藏、推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