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隻要求與鞠義公平一戰。”
公孫瓚將這句話說出口來,頓時滿座皆驚。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公孫瓚竟然會提出這樣的要求。要知道公孫瓚確實算得上一員虎將,在連年對外族的征戰中也經常身先士卒,但是論單打獨鬥,卻不是他的強項,所以才會在虎牢關幾個回合就被呂布擊敗。
如今,竟然又主動提出跟冀州第一戰將鞠義公平對決?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身為一州之主,豈能輕身犯險?這實在不是明主所為。
鞠義聽聞公孫瓚的挑釁,也毫不猶豫的對韓楓說道:“都督,末將請戰!望都督成全。”
韓楓猶豫了片刻,然後幽幽一歎,說道:“公孫將軍,如今幽州百萬黎民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你我豈能為了一時意氣之爭而有所耽擱?況且,如今漁陽太守鄒丹將軍親率精騎五千,四處尋找閻柔主力決戰,卻屢屢被閻柔牽引著四處遊走,恐怕敗亡之期不遠矣!將軍如何還有閑情逸致與我冀州為敵?”
公孫瓚沒有想到韓楓在自己激怒之下,依然保持著如此清醒的頭腦。雖然他也想就是答應和談,但是臉上卻抹不開麵子,依然冷冷的說道:“殺弟之仇不共戴天,今日我與鞠義必然要一決生死,還望韓都督不要插手才是。”
“若不是為了挽救幽州萬千百姓,你要找死誰會攔著?”韓楓忍不住怒罵道:“國難當頭,民族大義在前,汝身為幽州父母官,竟然糾纏於個人私仇,實在令人失望。若你一意孤行,那我冀州大軍隨時奉陪。”
說著,韓楓突然回頭對身邊的傳令兵說道:“發出旗號,全軍集結,準備進攻!”
“喏!”傳令兵領命之後,立刻拚命擺動手中的帥旗,很快數萬冀州步卒就從四麵八方匯聚過來,在韓楓等人身後排列出整齊的陣列,嚴陣以待。
冀州大軍的出現,令幽州眾將心中驚駭不已。那些步卒無論是敏捷的反應還是整齊的陣列,無一不將他們的精銳體現得淋漓盡致。麵對這些精銳之士如林的長槍,還有鞠義手下那數千精銳騎兵,再加上天然有利的工事。隻要冀州的指揮官不犯決策性的錯誤,幽州鐵騎取勝的希望就近乎為零。
“主公,韓都督所言極是啊!”關靖首先拜倒在地,口中勸說道:“如今幽州情勢危急,還請主公以大局為重,萬不可以身犯險啊!”
“請主公以大局為重!”紀綱等大將也紛紛拜倒,口中不住的勸說道。
公孫瓚眼見麾下一致反對,終於順坡下驢道:“那便遲些時候再取鞠義狗賊的性命,今日就暫且放他一馬。眾將無需如此,快快請起。”
“謝主公!”關靖等人見公孫瓚果然從善如流,心下非常高興,急忙紛紛道謝道。
公孫瓚安撫了麾下將領,這才冷著臉對韓楓說道:“既然我麾下眾將相求,那今日便放過那鞠義一馬,不過想要我罷兵返回幽州,你我需約法三章。”
“哦?哪三章?請公孫將軍言明。”韓楓倒也不以為忤,反而滿麵笑意的說道:“如此相距甚遠,你我說話都不方便,不如到橋上一晤。”說著,他就帶著趙雲一人登上界橋,往橋中而來。
公孫瓚也不甘示弱,帶著紀綱來到韓楓麵前,二話不說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一、渤海郡乃我從弟公孫範治下,冀州軍不得隨意攻伐;二、界橋乃是河間與渤海的交通要道,冀州軍在橋東撿來的工事阻礙了商品流通渠道,必須盡早撤去;三、界橋乃軍事要地,你我兩家為表相互誠信,應該裁撤駐軍,兩邊駐軍皆不能超過一千人。隻要韓都督能接受這樣的條件,我立刻撤步返回幽州。”
“胡言亂語!我渤海何時成了公孫範治下?實在是荒謬至極!”剛剛從箭塔上下來的渤海校尉牽招聞言頓時勃然大怒,指戳公孫瓚破口大罵道:“爾身為一州之長,言語竟然如此恬不知恥,渤海乃是冀州的府郡,界橋更是在我冀州境內,汝如今不僅要強占渤海,還敢如此大言不慚的指責我冀州軍民在冀州境內堆徹的防禦工事,實在是無禮至極、無恥之尤,令人發指。”
“哼!”麵對牽招的指責,公孫瓚冷哼一聲,淡淡的回應道:“某與本初相交莫逆,日前,本初已經派使者將渤海太守印信送與吾從弟,並向陛下提請讓吾弟公孫範為渤海太守。渤海確實是冀州地界,但不是韓家的私產,而是大漢疆土,莫非韓都督想要抗旨不成?”
沒想到,袁紹為了讓自己跟公孫瓚死磕,還真舍得下血本,連渤海太守的印信也送人了。韓楓對此倒也樂見其成,以後袁紹想要再進冀州,恐怕就沒有什麽好借口了。
想到這裏,韓楓突然笑著答應道:“我韓家世代忠於朝廷,既然代天子牧守冀州,自然不能抗旨不遵,既然公孫太守已經獲得朝廷認可,又手握渤海太守印信,自然就是名副其實的渤海太守。”
公孫瓚聞言頓時大喜,急忙說道:“韓都督果然是爽快之人,既然如此你我便可好生商談撤兵事宜了。”
“且慢!”韓楓臉上卻突然浮現出一絲異樣的笑容,不急不慢的說道:“渤海郡確實可以交由公孫範大人打理,不過身為冀州的一份子,這每年的稅收卻必須如數上繳,否則冀州有權前來討取,我想這一點公孫將軍應該沒有什麽意見吧。”
“這……”公孫瓚臉色微微一變,有心想要拒絕卻又不知從何說起,自己剛剛冠冕堂皇的用大漢朝廷的大義來壓韓楓,如今自然應該按照大漢禮法讓渤海繳納稅收。隻能悶聲說道:“這稅收自然應該如數繳納,公孫家世代忠良,豈能觸犯大漢律法?”
韓楓頓時臉上顯出一絲驚喜的神色:“公孫將軍果然深明大義,韓楓心中感佩萬分!正好,今年秋稅之期已經不遠,不如就請將軍先將秋稅補齊,我等便行撤軍,順便押解返回鄴城,可好?”兄弟們果然十分給力,我今天有點卡文,寫得不是很順,要是有什麽寫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
公孫瓚將這句話說出口來,頓時滿座皆驚。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公孫瓚竟然會提出這樣的要求。要知道公孫瓚確實算得上一員虎將,在連年對外族的征戰中也經常身先士卒,但是論單打獨鬥,卻不是他的強項,所以才會在虎牢關幾個回合就被呂布擊敗。
如今,竟然又主動提出跟冀州第一戰將鞠義公平對決?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身為一州之主,豈能輕身犯險?這實在不是明主所為。
鞠義聽聞公孫瓚的挑釁,也毫不猶豫的對韓楓說道:“都督,末將請戰!望都督成全。”
韓楓猶豫了片刻,然後幽幽一歎,說道:“公孫將軍,如今幽州百萬黎民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你我豈能為了一時意氣之爭而有所耽擱?況且,如今漁陽太守鄒丹將軍親率精騎五千,四處尋找閻柔主力決戰,卻屢屢被閻柔牽引著四處遊走,恐怕敗亡之期不遠矣!將軍如何還有閑情逸致與我冀州為敵?”
公孫瓚沒有想到韓楓在自己激怒之下,依然保持著如此清醒的頭腦。雖然他也想就是答應和談,但是臉上卻抹不開麵子,依然冷冷的說道:“殺弟之仇不共戴天,今日我與鞠義必然要一決生死,還望韓都督不要插手才是。”
“若不是為了挽救幽州萬千百姓,你要找死誰會攔著?”韓楓忍不住怒罵道:“國難當頭,民族大義在前,汝身為幽州父母官,竟然糾纏於個人私仇,實在令人失望。若你一意孤行,那我冀州大軍隨時奉陪。”
說著,韓楓突然回頭對身邊的傳令兵說道:“發出旗號,全軍集結,準備進攻!”
“喏!”傳令兵領命之後,立刻拚命擺動手中的帥旗,很快數萬冀州步卒就從四麵八方匯聚過來,在韓楓等人身後排列出整齊的陣列,嚴陣以待。
冀州大軍的出現,令幽州眾將心中驚駭不已。那些步卒無論是敏捷的反應還是整齊的陣列,無一不將他們的精銳體現得淋漓盡致。麵對這些精銳之士如林的長槍,還有鞠義手下那數千精銳騎兵,再加上天然有利的工事。隻要冀州的指揮官不犯決策性的錯誤,幽州鐵騎取勝的希望就近乎為零。
“主公,韓都督所言極是啊!”關靖首先拜倒在地,口中勸說道:“如今幽州情勢危急,還請主公以大局為重,萬不可以身犯險啊!”
“請主公以大局為重!”紀綱等大將也紛紛拜倒,口中不住的勸說道。
公孫瓚眼見麾下一致反對,終於順坡下驢道:“那便遲些時候再取鞠義狗賊的性命,今日就暫且放他一馬。眾將無需如此,快快請起。”
“謝主公!”關靖等人見公孫瓚果然從善如流,心下非常高興,急忙紛紛道謝道。
公孫瓚安撫了麾下將領,這才冷著臉對韓楓說道:“既然我麾下眾將相求,那今日便放過那鞠義一馬,不過想要我罷兵返回幽州,你我需約法三章。”
“哦?哪三章?請公孫將軍言明。”韓楓倒也不以為忤,反而滿麵笑意的說道:“如此相距甚遠,你我說話都不方便,不如到橋上一晤。”說著,他就帶著趙雲一人登上界橋,往橋中而來。
公孫瓚也不甘示弱,帶著紀綱來到韓楓麵前,二話不說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一、渤海郡乃我從弟公孫範治下,冀州軍不得隨意攻伐;二、界橋乃是河間與渤海的交通要道,冀州軍在橋東撿來的工事阻礙了商品流通渠道,必須盡早撤去;三、界橋乃軍事要地,你我兩家為表相互誠信,應該裁撤駐軍,兩邊駐軍皆不能超過一千人。隻要韓都督能接受這樣的條件,我立刻撤步返回幽州。”
“胡言亂語!我渤海何時成了公孫範治下?實在是荒謬至極!”剛剛從箭塔上下來的渤海校尉牽招聞言頓時勃然大怒,指戳公孫瓚破口大罵道:“爾身為一州之長,言語竟然如此恬不知恥,渤海乃是冀州的府郡,界橋更是在我冀州境內,汝如今不僅要強占渤海,還敢如此大言不慚的指責我冀州軍民在冀州境內堆徹的防禦工事,實在是無禮至極、無恥之尤,令人發指。”
“哼!”麵對牽招的指責,公孫瓚冷哼一聲,淡淡的回應道:“某與本初相交莫逆,日前,本初已經派使者將渤海太守印信送與吾從弟,並向陛下提請讓吾弟公孫範為渤海太守。渤海確實是冀州地界,但不是韓家的私產,而是大漢疆土,莫非韓都督想要抗旨不成?”
沒想到,袁紹為了讓自己跟公孫瓚死磕,還真舍得下血本,連渤海太守的印信也送人了。韓楓對此倒也樂見其成,以後袁紹想要再進冀州,恐怕就沒有什麽好借口了。
想到這裏,韓楓突然笑著答應道:“我韓家世代忠於朝廷,既然代天子牧守冀州,自然不能抗旨不遵,既然公孫太守已經獲得朝廷認可,又手握渤海太守印信,自然就是名副其實的渤海太守。”
公孫瓚聞言頓時大喜,急忙說道:“韓都督果然是爽快之人,既然如此你我便可好生商談撤兵事宜了。”
“且慢!”韓楓臉上卻突然浮現出一絲異樣的笑容,不急不慢的說道:“渤海郡確實可以交由公孫範大人打理,不過身為冀州的一份子,這每年的稅收卻必須如數上繳,否則冀州有權前來討取,我想這一點公孫將軍應該沒有什麽意見吧。”
“這……”公孫瓚臉色微微一變,有心想要拒絕卻又不知從何說起,自己剛剛冠冕堂皇的用大漢朝廷的大義來壓韓楓,如今自然應該按照大漢禮法讓渤海繳納稅收。隻能悶聲說道:“這稅收自然應該如數繳納,公孫家世代忠良,豈能觸犯大漢律法?”
韓楓頓時臉上顯出一絲驚喜的神色:“公孫將軍果然深明大義,韓楓心中感佩萬分!正好,今年秋稅之期已經不遠,不如就請將軍先將秋稅補齊,我等便行撤軍,順便押解返回鄴城,可好?”兄弟們果然十分給力,我今天有點卡文,寫得不是很順,要是有什麽寫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