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張燕就要被張飛一矛刺穿,很多冀州將士都已經忍不住驚呼出聲,連一些將領都已經轉開頭不忍目睹。而相反的是幽州的那些士卒們,則是滿臉興奮之色,瞪大眼睛似乎生怕錯過這難得的精彩瞬間。
可惜,這個世界上最多的不是成人之美,而是攪局者,而今天也不例外。
就在張飛的蛇矛快要刺中張燕的時候,突然從斜拉裏衝出來一員武將,手中的銀槍及時的架在蛇矛上,輕巧的往旁邊一撥,就已經將之卸到了一邊。
張飛早就注意到此人的動向,隻是沒有想到對方的行動居然會如此迅速,而且時機選擇之精確,卸力手法之精妙,無不顯露其人不凡之處。見來人竟然如此不凡,張飛知道已經不可能再傷及張燕,反而還要提防來人隨時可能的偷襲,所以他幹脆勒住馬頭,滿臉警戒的盯著對方。
衝上來攪局的人,當然就是一直為他掠陣的趙雲。自從得到韓楓的命令,趙雲自然一直十分關注戰局的變化,在張燕第一個回合吃了點悶虧之後,他就已經做好了隨時接應的準備。所以,他才能在如此緊急的關頭,及時的將張燕救了下來。
張飛惡狠狠的盯著眼前這個年輕英俊的武將,滿臉不高興的說道:“小白臉,你又是何人?何故壞你三爺的好事?莫非,你也想嚐嚐三爺的丈八蛇矛?”
麵對張飛的惡言相向,趙雲臉上絲毫沒有半分波瀾,隻是淡淡的說了句:“在下趙雲,身為冀州將領,自然不能眼看同僚罹難,若因此讓張將軍有什麽不痛快的地方,還請恕罪!”
趙雲?張飛頓時眼前一亮,早就聽說此人是冀州四大戰將之一,難怪有如此強大的武力。當下他不由見獵心喜,連聲說道:“原來你便是那趙子龍?聽聞你倒是有些手段,還不速速與我一戰?”
趙雲聞言頓時微微一愣,隨即傲然說道:“你剛剛經過一場大戰,雲不想趁人之危。再說,你我都不過是一介部將,縱使要一決高下,也該先請示主公一番罷。”
張飛絲毫沒有將趙雲的話放在心上,毫不客氣的擺擺手說道:“什麽大戰一番?方才與那黑山賊一番爭鬥,何曾耗費半分氣力?不過讓我熱熱身罷了。至於甚勞什子請示主公,那就更加無需如此麻煩,我家大哥自然不會怪罪於我。倒是你,若是為難可以回去跟姓韓的娃娃打個商量,老張等你便是。”
此時,韓楓正低聲安撫敗退回陣的張燕,聽到張飛那番沒頭沒腦的話,頓時暗自覺得好笑:這莽夫竟然如此說話,分明就是沒有將幽州主帥公孫瓚放在眼裏啊,憑公孫瓚那副傲氣豈能受得了如此奚落?
果然,公孫瓚立刻滿臉陰沉的開口說道:“張翼德,如今正是兩軍對壘之時,豈容你如此胡鬧?玄德,你能率兵前來相助,為兄甚為開心,但還是希望你能約束好自己的兵將,如此目無法紀,豈非壞我幽州之威名乎?”
“是,小弟受教了!”對於公孫瓚的斥責,劉備絲毫沒有半分不滿之色,反而十分恭謙的應承了一句。然後,他急忙呼喚自家兄弟:“三弟,切不可如此肆意妄為,還不快速速與我回來?”
“呃!”張飛沒有想到自己剛剛吹完牛,馬上就被自己大哥把牛皮戳破了,當下憨厚的笑了起來,露出滿口大白牙,對趙雲說道:“趙將軍莫怪,我家兄長不讓我繼續鬥下去了,咱們這場仗先記住,下次見麵定要與你分個高下。”說著,他撥轉馬頭徑直走了。
趙雲此時也沒有跟張飛糾纏下去的念頭,畢竟出身行伍微末的他,對於軍紀一向十分的看重,甚至到了有些迂腐的地步。韓楓的命令是讓他為張燕掠陣,並沒有要他跟張飛再打一場,所以他也就十分嚴謹的完成了韓楓的命令。
公孫瓚倒是十分欣賞趙雲那副嚴謹的模樣,滿臉羨慕的對韓楓說道:“韓奮威帳下果然人才濟濟,這位趙子龍將軍就是個中翹楚吧,難怪能成為‘冀州四大戰將’之一,確實有其過人之處啊!”
劉備也眼神灼灼的盯著趙雲,讚同的說道:“兄長所言極是,這位子龍將軍確實是人中龍鳳,奮威將軍能得如此大才相助,確實令人豔羨不已。”
韓楓當然知道劉備在曆史上是怎麽挖師兄牆角的,雖然趙雲為人忠義,但性子卻太過耿直,生怕他會被這偽善的劉皇叔所蒙騙。當然不肯讓他跟劉備多做交談,急忙搶先開口說道:“在下替子龍多謝兩位將軍抬愛,能得子龍相助,確實是在下的榮幸。不過,如今我冀州不再是‘四大戰將’,而是擁有了‘五虎上將’,另外一員大將便是飛燕將軍。”
公孫瓚連聲說道:“恭喜韓奮威再添虎將!不過,如今你我還是言歸正傳吧,這渤海郡乃是我從弟的轄區,將軍當真不肯放手?”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韓楓毫不客氣的剽竊了一句宋太祖的名言,然後義正言辭的對公孫瓚說道:“公孫將軍,從朝廷大義來說,公孫太守這幾月橫征暴斂,致使渤海動蕩不安,我父親感念冀州百姓疾苦,已然上書朝廷,請旨廢除其太守之職。從私下的角度而言,如今我冀州兵精糧足,正有意光複失地,希望將軍能予以成全,免得刀兵相見,你我臉上須不好看。”
韓楓的話,不但沒有打消公孫瓚對於渤海的貪念,反而令其惡向膽邊生:“韓奮威既然有如此自信,那便隻管來取便是,我幽州向來隻有戰死的將士,沒有退縮的懦夫。”
“死戰不退!死戰不退!”
在幽州將領有意煽動下,那些幽州將士一個個慷慨激昂的高聲呼喊了起來,幾乎在一瞬間就讓他們的士氣高漲了起來。
韓楓見公孫瓚如此冥頑不靈,當下沒好氣的說道:“既如此,那你我便在戰場上見分章吧。”說著,他立刻調轉馬頭徑直朝大營撤去。一眾將領緊緊跟隨左右。趙雲、張燕則是親自指揮驍騎軍將士斷後,防止敵人的襲擊。
可惜,這個世界上最多的不是成人之美,而是攪局者,而今天也不例外。
就在張飛的蛇矛快要刺中張燕的時候,突然從斜拉裏衝出來一員武將,手中的銀槍及時的架在蛇矛上,輕巧的往旁邊一撥,就已經將之卸到了一邊。
張飛早就注意到此人的動向,隻是沒有想到對方的行動居然會如此迅速,而且時機選擇之精確,卸力手法之精妙,無不顯露其人不凡之處。見來人竟然如此不凡,張飛知道已經不可能再傷及張燕,反而還要提防來人隨時可能的偷襲,所以他幹脆勒住馬頭,滿臉警戒的盯著對方。
衝上來攪局的人,當然就是一直為他掠陣的趙雲。自從得到韓楓的命令,趙雲自然一直十分關注戰局的變化,在張燕第一個回合吃了點悶虧之後,他就已經做好了隨時接應的準備。所以,他才能在如此緊急的關頭,及時的將張燕救了下來。
張飛惡狠狠的盯著眼前這個年輕英俊的武將,滿臉不高興的說道:“小白臉,你又是何人?何故壞你三爺的好事?莫非,你也想嚐嚐三爺的丈八蛇矛?”
麵對張飛的惡言相向,趙雲臉上絲毫沒有半分波瀾,隻是淡淡的說了句:“在下趙雲,身為冀州將領,自然不能眼看同僚罹難,若因此讓張將軍有什麽不痛快的地方,還請恕罪!”
趙雲?張飛頓時眼前一亮,早就聽說此人是冀州四大戰將之一,難怪有如此強大的武力。當下他不由見獵心喜,連聲說道:“原來你便是那趙子龍?聽聞你倒是有些手段,還不速速與我一戰?”
趙雲聞言頓時微微一愣,隨即傲然說道:“你剛剛經過一場大戰,雲不想趁人之危。再說,你我都不過是一介部將,縱使要一決高下,也該先請示主公一番罷。”
張飛絲毫沒有將趙雲的話放在心上,毫不客氣的擺擺手說道:“什麽大戰一番?方才與那黑山賊一番爭鬥,何曾耗費半分氣力?不過讓我熱熱身罷了。至於甚勞什子請示主公,那就更加無需如此麻煩,我家大哥自然不會怪罪於我。倒是你,若是為難可以回去跟姓韓的娃娃打個商量,老張等你便是。”
此時,韓楓正低聲安撫敗退回陣的張燕,聽到張飛那番沒頭沒腦的話,頓時暗自覺得好笑:這莽夫竟然如此說話,分明就是沒有將幽州主帥公孫瓚放在眼裏啊,憑公孫瓚那副傲氣豈能受得了如此奚落?
果然,公孫瓚立刻滿臉陰沉的開口說道:“張翼德,如今正是兩軍對壘之時,豈容你如此胡鬧?玄德,你能率兵前來相助,為兄甚為開心,但還是希望你能約束好自己的兵將,如此目無法紀,豈非壞我幽州之威名乎?”
“是,小弟受教了!”對於公孫瓚的斥責,劉備絲毫沒有半分不滿之色,反而十分恭謙的應承了一句。然後,他急忙呼喚自家兄弟:“三弟,切不可如此肆意妄為,還不快速速與我回來?”
“呃!”張飛沒有想到自己剛剛吹完牛,馬上就被自己大哥把牛皮戳破了,當下憨厚的笑了起來,露出滿口大白牙,對趙雲說道:“趙將軍莫怪,我家兄長不讓我繼續鬥下去了,咱們這場仗先記住,下次見麵定要與你分個高下。”說著,他撥轉馬頭徑直走了。
趙雲此時也沒有跟張飛糾纏下去的念頭,畢竟出身行伍微末的他,對於軍紀一向十分的看重,甚至到了有些迂腐的地步。韓楓的命令是讓他為張燕掠陣,並沒有要他跟張飛再打一場,所以他也就十分嚴謹的完成了韓楓的命令。
公孫瓚倒是十分欣賞趙雲那副嚴謹的模樣,滿臉羨慕的對韓楓說道:“韓奮威帳下果然人才濟濟,這位趙子龍將軍就是個中翹楚吧,難怪能成為‘冀州四大戰將’之一,確實有其過人之處啊!”
劉備也眼神灼灼的盯著趙雲,讚同的說道:“兄長所言極是,這位子龍將軍確實是人中龍鳳,奮威將軍能得如此大才相助,確實令人豔羨不已。”
韓楓當然知道劉備在曆史上是怎麽挖師兄牆角的,雖然趙雲為人忠義,但性子卻太過耿直,生怕他會被這偽善的劉皇叔所蒙騙。當然不肯讓他跟劉備多做交談,急忙搶先開口說道:“在下替子龍多謝兩位將軍抬愛,能得子龍相助,確實是在下的榮幸。不過,如今我冀州不再是‘四大戰將’,而是擁有了‘五虎上將’,另外一員大將便是飛燕將軍。”
公孫瓚連聲說道:“恭喜韓奮威再添虎將!不過,如今你我還是言歸正傳吧,這渤海郡乃是我從弟的轄區,將軍當真不肯放手?”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韓楓毫不客氣的剽竊了一句宋太祖的名言,然後義正言辭的對公孫瓚說道:“公孫將軍,從朝廷大義來說,公孫太守這幾月橫征暴斂,致使渤海動蕩不安,我父親感念冀州百姓疾苦,已然上書朝廷,請旨廢除其太守之職。從私下的角度而言,如今我冀州兵精糧足,正有意光複失地,希望將軍能予以成全,免得刀兵相見,你我臉上須不好看。”
韓楓的話,不但沒有打消公孫瓚對於渤海的貪念,反而令其惡向膽邊生:“韓奮威既然有如此自信,那便隻管來取便是,我幽州向來隻有戰死的將士,沒有退縮的懦夫。”
“死戰不退!死戰不退!”
在幽州將領有意煽動下,那些幽州將士一個個慷慨激昂的高聲呼喊了起來,幾乎在一瞬間就讓他們的士氣高漲了起來。
韓楓見公孫瓚如此冥頑不靈,當下沒好氣的說道:“既如此,那你我便在戰場上見分章吧。”說著,他立刻調轉馬頭徑直朝大營撤去。一眾將領緊緊跟隨左右。趙雲、張燕則是親自指揮驍騎軍將士斷後,防止敵人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