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雲長不過如此,看來這武聖也不過浪得虛名罷了!”看著關羽狼狽敗走,韓楓忍不住嗤笑道:“盡信書不如無書,古人誠不欺我啊!”
“少主所言甚是在理。”沮授頗以為然的點點頭,說道:“關羽勇則勇矣,可惜麾下的青州騎兵毫無鬥誌,麵對我們養精蓄銳的大戟士,豈能討得半分便宜?”
而荀彧卻有不同的看法,立刻毫不客氣的說道:“則注先生此言差矣!某觀那關雲長不僅雄姿英發,而且行軍作戰都極有章法,若非我軍之前已經一再打擊青州人的士氣,使得他們士氣低落到了極點,此戰恐怕不能善了。”
韓楓自然知道關羽不簡單,隻是經此一役,再也不會覺得這位武聖不可戰勝罷了。雖然這位後世為人稱道的武聖被踢下了神壇,但是也不能全盤否定其能力,所以韓楓點頭說道:“沒錯,劉備此人雖然出身微末,但卻是梟雄之姿,尤其是這識人用人之能,確實不可等閑視之。”
“劉玄德?”沮授顯然對於這位後世大名鼎鼎的劉皇叔從來沒有注意過,此刻仔細的思量了片刻也沒有想起這個人是誰,隻得無奈的說道:“恕屬下愚昧!確實從未注意過那劉備是什麽人,隻是依稀記得他長相有些怪異。”
說到劉備的長相,韓楓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那劉玄德的長相確實有些古怪,尤其是那兩隻胳膊,活像一隻大馬猴一般。就他這樣一個編席織履的販夫走卒,能於亂世博取功名,能得兩位絕世猛將誓死相隨,豈是甘居人後之輩?”
荀彧這次跟韓楓的觀點倒是一致的,連連點頭說道:“主公所言極是,據聞劉玄德平素每每以漢室宗親自居,此借漢室之名邀買人心之舉,所幸公孫瓚也深知其誌不小,故而將其坐困於小小的平原縣內,否則其禍不小啊!”
見荀彧竟然對小小的劉備也了如指掌,沮授不由讚歎道:“早聞文若最善於識人辨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連小小一個平原令都能知之甚詳,吾不如也。”
麵對沮授的誇讚,荀彧當然要謙遜一番,連聲說道:“公與先生過獎了!在下隻是偏好做一些情報分析的工作,這還多虧了主公麾下那支‘錦衣衛’,否則我也無法掌握這些情況。倒是先生,文韜武略,深為主公所倚重,實在令荀彧感佩不已!”
韓楓見手下兩個智囊相互推崇,十分高興的說道:“兩位先生都是我冀州庭柱,都各有所長,唯有大家齊心協力,我們冀州才能發奮圖強,匡扶漢室基業。”
“主公(少主)所言極是!”沮授和荀彧齊齊躬身答應道。
————————
就在韓楓和沮授等人談論劉關張三兄弟的時候,單經已經迫不及待的再次發動了進攻,他要趁著大戟士還沒有從青州騎兵的衝擊中緩過來之際,再次發動猛烈的進攻,意圖一舉將大戟士的防線衝開。
單經的行動被高高在上的旗手看的清清楚楚,十分及時的命令張雷公的部隊再次發動投石車的齊射。不過這一次的戰果顯然也不會很好,畢竟先前幾次齊射已經讓幽州人吸取了足夠的教訓,所以單經自然會跟關羽一樣,讓部隊分散開來,所以遭受的損失微乎其微。
安然渡過了投石車的攻擊,迎接幽州鐵騎的還有投矛陣。這一次,他們雖然也早有防備,但還是遭受了一些損失。不過,單經為了讓損傷減少到最低,竟然沒有命令大軍集結,而是呈散兵陣型衝擊大戟士的陣營。
“大戟士,出擊!”
見到敵將竟敢如此托大,張頜當然毫不客氣,立刻命令大戟士收起防禦陣型,主動出擊。
數百名大戟士並列成行,呼喊著口號一起大踏步向前移動,手中的大鐵戟高高的舉起,麵對迎麵衝擊而來的騎兵,猛然斬落。十數把沉重而鋒利的大鐵戟一齊斬落,生生將衝撞而來的幽州騎兵連人帶馬斬成數段。
其實,這樣的陣列有些類似於隋唐時期有名的陌刀陣,隻是鐵戟沒有陌刀那麽長的刀刃,可以一刀將騎兵和戰馬都劈成兩半。不過,鐵戟能劈砍,能突刺,進可攻退可守,較之唐代的陌刀也算是各有千秋吧。
大戟士們排列著整齊而嚴謹的陣型,揮舞著手中的鐵戟一路劈砍,所向披靡。當然,由於鐵戟分量十足,這樣的重複的劈砍動作也十分辛苦,所以一旦有將士吃不消,就會及時的從先頭陣營中退出來,後麵的大戟士就會及時補充上去,以保證陣型的完整和持續戰鬥力。
單經率領的幽州鐵騎,為了躲避投矛的齊射而選擇了散兵衝擊,因此沒能形成無堅不摧的集團衝擊。因此,幽州的騎兵們在大戟士的銅牆鐵壁麵前,頓時撞得頭破血流,根本毫無還手之力。縱使偶爾有個別騎兵憑借精湛的騎術,在奔馳中射出弓箭,也難以洞穿厚厚的鐵甲,對大戟士們造成傷害。
幽州鐵騎的將士固然悍勇,從來不會畏懼任何強大的敵手,可是麵對眼前這些似乎刀槍不入的家夥,卻不免有些膽寒。尤其是在戰友拚死衝殺無果,反而枉送性命之後,這些號稱鐵軍的騎兵士卒也開始萌生了退意。
人們對於未知的事務,總是存在著一些警戒和畏懼之心,這些從未見過的重甲步兵,好像刀槍不入的怪獸,讓騎兵將士們都不免有些畏縮不前。
單經沒有想到大戟士竟然會突然放棄堅固的陣地,主動朝他們發起了衝擊,所以一時沒有防備,竟然被打了措手不及。而且,他也實在高估了騎兵的衝擊力,麵對大戟士密集的陣型,呈分散陣型的騎兵顯然沒能撈到半點好處。
“全軍後撤,重新集結。”
眼看形勢不利,身為沙場宿將的單經當機立斷,立刻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幽州騎兵們隨著單經的命令,迅速憑借靈活機動的特點,迅速擺脫了大戟士的糾纏,退出戰場準備重新集結。
可就在此時,隨著一陣激昂雷動的戰鼓聲,冀州軍陣中突然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喊殺聲。
冀州軍終於開始反擊了。
ps:新的一周開始了,兄弟們不要忘記給嘉庚投票啊!
“少主所言甚是在理。”沮授頗以為然的點點頭,說道:“關羽勇則勇矣,可惜麾下的青州騎兵毫無鬥誌,麵對我們養精蓄銳的大戟士,豈能討得半分便宜?”
而荀彧卻有不同的看法,立刻毫不客氣的說道:“則注先生此言差矣!某觀那關雲長不僅雄姿英發,而且行軍作戰都極有章法,若非我軍之前已經一再打擊青州人的士氣,使得他們士氣低落到了極點,此戰恐怕不能善了。”
韓楓自然知道關羽不簡單,隻是經此一役,再也不會覺得這位武聖不可戰勝罷了。雖然這位後世為人稱道的武聖被踢下了神壇,但是也不能全盤否定其能力,所以韓楓點頭說道:“沒錯,劉備此人雖然出身微末,但卻是梟雄之姿,尤其是這識人用人之能,確實不可等閑視之。”
“劉玄德?”沮授顯然對於這位後世大名鼎鼎的劉皇叔從來沒有注意過,此刻仔細的思量了片刻也沒有想起這個人是誰,隻得無奈的說道:“恕屬下愚昧!確實從未注意過那劉備是什麽人,隻是依稀記得他長相有些怪異。”
說到劉備的長相,韓楓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那劉玄德的長相確實有些古怪,尤其是那兩隻胳膊,活像一隻大馬猴一般。就他這樣一個編席織履的販夫走卒,能於亂世博取功名,能得兩位絕世猛將誓死相隨,豈是甘居人後之輩?”
荀彧這次跟韓楓的觀點倒是一致的,連連點頭說道:“主公所言極是,據聞劉玄德平素每每以漢室宗親自居,此借漢室之名邀買人心之舉,所幸公孫瓚也深知其誌不小,故而將其坐困於小小的平原縣內,否則其禍不小啊!”
見荀彧竟然對小小的劉備也了如指掌,沮授不由讚歎道:“早聞文若最善於識人辨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連小小一個平原令都能知之甚詳,吾不如也。”
麵對沮授的誇讚,荀彧當然要謙遜一番,連聲說道:“公與先生過獎了!在下隻是偏好做一些情報分析的工作,這還多虧了主公麾下那支‘錦衣衛’,否則我也無法掌握這些情況。倒是先生,文韜武略,深為主公所倚重,實在令荀彧感佩不已!”
韓楓見手下兩個智囊相互推崇,十分高興的說道:“兩位先生都是我冀州庭柱,都各有所長,唯有大家齊心協力,我們冀州才能發奮圖強,匡扶漢室基業。”
“主公(少主)所言極是!”沮授和荀彧齊齊躬身答應道。
————————
就在韓楓和沮授等人談論劉關張三兄弟的時候,單經已經迫不及待的再次發動了進攻,他要趁著大戟士還沒有從青州騎兵的衝擊中緩過來之際,再次發動猛烈的進攻,意圖一舉將大戟士的防線衝開。
單經的行動被高高在上的旗手看的清清楚楚,十分及時的命令張雷公的部隊再次發動投石車的齊射。不過這一次的戰果顯然也不會很好,畢竟先前幾次齊射已經讓幽州人吸取了足夠的教訓,所以單經自然會跟關羽一樣,讓部隊分散開來,所以遭受的損失微乎其微。
安然渡過了投石車的攻擊,迎接幽州鐵騎的還有投矛陣。這一次,他們雖然也早有防備,但還是遭受了一些損失。不過,單經為了讓損傷減少到最低,竟然沒有命令大軍集結,而是呈散兵陣型衝擊大戟士的陣營。
“大戟士,出擊!”
見到敵將竟敢如此托大,張頜當然毫不客氣,立刻命令大戟士收起防禦陣型,主動出擊。
數百名大戟士並列成行,呼喊著口號一起大踏步向前移動,手中的大鐵戟高高的舉起,麵對迎麵衝擊而來的騎兵,猛然斬落。十數把沉重而鋒利的大鐵戟一齊斬落,生生將衝撞而來的幽州騎兵連人帶馬斬成數段。
其實,這樣的陣列有些類似於隋唐時期有名的陌刀陣,隻是鐵戟沒有陌刀那麽長的刀刃,可以一刀將騎兵和戰馬都劈成兩半。不過,鐵戟能劈砍,能突刺,進可攻退可守,較之唐代的陌刀也算是各有千秋吧。
大戟士們排列著整齊而嚴謹的陣型,揮舞著手中的鐵戟一路劈砍,所向披靡。當然,由於鐵戟分量十足,這樣的重複的劈砍動作也十分辛苦,所以一旦有將士吃不消,就會及時的從先頭陣營中退出來,後麵的大戟士就會及時補充上去,以保證陣型的完整和持續戰鬥力。
單經率領的幽州鐵騎,為了躲避投矛的齊射而選擇了散兵衝擊,因此沒能形成無堅不摧的集團衝擊。因此,幽州的騎兵們在大戟士的銅牆鐵壁麵前,頓時撞得頭破血流,根本毫無還手之力。縱使偶爾有個別騎兵憑借精湛的騎術,在奔馳中射出弓箭,也難以洞穿厚厚的鐵甲,對大戟士們造成傷害。
幽州鐵騎的將士固然悍勇,從來不會畏懼任何強大的敵手,可是麵對眼前這些似乎刀槍不入的家夥,卻不免有些膽寒。尤其是在戰友拚死衝殺無果,反而枉送性命之後,這些號稱鐵軍的騎兵士卒也開始萌生了退意。
人們對於未知的事務,總是存在著一些警戒和畏懼之心,這些從未見過的重甲步兵,好像刀槍不入的怪獸,讓騎兵將士們都不免有些畏縮不前。
單經沒有想到大戟士竟然會突然放棄堅固的陣地,主動朝他們發起了衝擊,所以一時沒有防備,竟然被打了措手不及。而且,他也實在高估了騎兵的衝擊力,麵對大戟士密集的陣型,呈分散陣型的騎兵顯然沒能撈到半點好處。
“全軍後撤,重新集結。”
眼看形勢不利,身為沙場宿將的單經當機立斷,立刻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幽州騎兵們隨著單經的命令,迅速憑借靈活機動的特點,迅速擺脫了大戟士的糾纏,退出戰場準備重新集結。
可就在此時,隨著一陣激昂雷動的戰鼓聲,冀州軍陣中突然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喊殺聲。
冀州軍終於開始反擊了。
ps:新的一周開始了,兄弟們不要忘記給嘉庚投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