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是西涼軍中少有的文武雙全的大將之才,曾於汴水之戰中擊敗曹操的獨立追兵,又在梁東之戰中擊敗孫堅的部隊。正是由於他這兩場漂亮的戰役,重挫了諸侯聯軍中氣焰最高漲的兩支軍隊,使得關東諸侯從此不敢正視關中。


    雖然此時身在關中的西涼軍將士早已經人心惶惶,生怕朝廷秋後算賬,所以恨不能馬上飛到長安請降。但是身為一軍統帥的徐榮,還是一絲不苟的命令部隊成戰鬥隊形前進,並且不斷派出探馬打探前方的情況,並不因為身處相對安全的關中而有半分鬆懈。


    果然,很快前出的探馬就來報,前方山穀發現有一支列陣相拒的騎兵。


    徐榮得到這個情報後,立刻率領麾下的西涼鐵騎蜂擁而至,很快就來到冀州軍所在的山穀。雖然山穀不算很小,但是在一萬五千冀州騎兵列陣之後,整個空間已經顯得有些擁擠,隻留下那條不算寬敞的山道可以通行。


    徐榮看到這種情況,哪裏還敢輕易涉險領兵渡過?當即徑直來到冀州軍陣外,朝韓楓行禮說道:“原來是車騎將軍當麵,末將徐榮見過將軍,恕在下甲胄在身不能全禮了。”


    韓楓故作驚訝的問道:“哦?原來是徐榮將軍,不知道將軍為何不在函穀關留守,卻帶兵至此?莫非是想返回長安為董賊複仇不成?若是如此,能你我少不得要大戰一番了。”


    徐榮見韓楓如此回護長安的大漢朝廷,頓時放心了不少,當即抱拳說道:“韓將軍誤會了!我等雖是西涼軍將士,但並非人人都願意從賊,實在是情勢所迫不得不為也。如今既然那董卓已然伏誅。我等焉敢有為其殉葬之理?此行,乃是我等前往長安歸降朝廷,以求免罪。”


    韓楓聞言,臉上的敵意頓時消融了不少,笑意也逐漸爬上了臉龐。連聲說道:“難得徐將軍如此深明大義,實乃我大漢之福、社稷之福也!既然將軍是前往長安歸降,那韓某也不便阻攔,請諸位一路好走。”


    徐榮見韓楓一臉平靜的模樣,心中自然不疑有他,但還是隨口問道:“車騎將軍剛剛為大漢立下如此功勳。正當功成名就之時,卻又為何如此匆匆離去?”


    不走難道等呂布宰了我?韓楓心下暗道,臉上卻不動聲色的說道:“此次能夠成功除賊,幸賴王司徒和呂溫侯之力,韓某不過是恰逢其會白撿了份功勞實在已經心中有愧了,哪裏還敢想要其他?再說。本將身為一州軍事主官,心掛冀州安危,實在不能在長安久留啊!”


    徐榮一想也對,雖然冀州暫時將公孫瓚擊敗,誰知道會不會卷土重來?韓楓這麽急於返回冀州,似乎也並不那麽稀奇了。


    想到這裏,徐榮再也遲疑。當即說道:“那就祝車騎將軍一路走好,末將還要趕去長安覲見陛下,就不與將軍多言了,這便告辭了。”說著就揮手讓西涼鐵騎快速通過。


    徐榮雖然看似對韓楓深信不疑,但其實還是半分都沒有放鬆自己的戒備之心。隻見他領著一部最精銳的鐵騎在一側監視著冀州軍的一舉一動,然後讓部將領著其他人馬快速通過山穀外的山道。直到所有人都通過之後,他這才和韓楓道別離去。


    韓楓自然知道徐榮一向謹慎,所以並沒有指望能借機偷襲,所以倒也沒有半分異動,使得徐榮十分滿意而去。


    眼看西涼軍去得遠了。韓楓立刻命令張燕護送著輜重營前頭開路,前去賺開潼關大門然後趁機奪關。自己則率領鐵騎、銳騎兩營押後,防備徐榮在發現前路不通之後,反應過來後的追殺。


    ――――――――


    不過,顯然韓楓有些想多了。直到大軍順利開進潼關。西涼的追兵都一直沒有出現。


    徐榮確實在發現山道堵塞之後,已經意識到韓楓和長安那邊可能是鬧翻了,可是此時他卻急於趕往長安歸降,根本不想節外生枝,所以並沒有立即揮兵追趕冀州軍,而是讓部隊開始清理山道,希望盡快將道路打通。


    沒有西涼軍的羈絆,韓楓自然可以借用車騎將軍的身份,輕鬆賺開潼關大門。過了潼關,在前往函穀關的道路上就是一片坦途,不僅再也無險可守而且距離也不是很遠,這令冀州諸將都稍稍鬆了一口氣。


    辛評顯然對於這樣的情形並不甚滿意,當即建言道:“主公,我軍如今隨時處於西涼人的威脅之下,尤其是徐榮那三萬鐵騎兵,若是被他們纏住……”


    徐榮確實是一個威脅,而且他此行乃是前去投奔漢庭,更確切的說是歸降呂布,若是在那山道口與呂布會合,定然會受命前來追擊冀州軍。冀州軍由於有輜重部隊的拖累,故而行動遲緩,若是一旦被西涼軍纏住,後果不堪設想啊。


    韓楓原本也正擔心這一點,此刻更是眉頭微蹙,若有所思的點頭說道:“仲治先生所言極是!西涼人此時毫無信義可言,為了能在漢庭下立足想必不可能拒絕呂布的要求,所以我們確實要及早做準備,隻不知先生有何建議?”


    辛評略微思索了片刻,然後說道:“主公,既然是要阻截西涼追兵,沒有一處關隘能比得上潼關了,不若委派一位將軍為大軍斷後,阻擋西涼人的追擊。”


    “鎮守潼關?”韓楓頓時沉默了,他知道這樣的任務意味著九死一生,無論誰留下來都難以在完成任務後,還能順利擺脫西涼鐵騎的糾纏。


    鞠義見韓楓如此為難,自然知道他心中的顧慮,當即搶先說道:“少主,末將身為驍騎軍統帥,這樣的任務自是當仁不讓,何況我鐵騎營身為驍騎軍之精銳,自然應該首當其衝,還請少主成全。”


    韓楓還沒答應,張燕已經忍不住開口說道:“鐵騎營向來以衝擊力強悍著稱,於速度之道並非所長,完成任務之後恐怕難以擺脫西涼人的追襲,所以這樣的任務還是交給我們飛燕騎吧。雖然我們飛燕騎不如鐵騎營那般驍銳,但至少這逃跑的功夫,我們應該算是驍騎軍之首了。”


    張燕如此自嘲,自然是引得在場諸將紛紛笑了起來,就連要被他搶走任務的鞠義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畢竟,人家張燕並沒有貶低自己的鐵騎營,隻是說了飛燕騎更適合“逃跑”,如此自貶身價,實在讓人根本無法生出半分火氣。


    韓楓也覺得張燕的飛燕騎確實擅長長途奔襲,多年造反的生涯也讓他們積累了許多逃生保命的技巧,確實比較適合擔任這樣的斷後工作。可是,黑山軍剛剛歸降冀州,若是就這樣將他們大當家和最精銳的騎兵丟在關中,萬一出了什麽事情,恐怕會引起黑山將士的不滿。


    就在韓楓有些猶豫的時候,蔣奇卻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揚聲說道:“飛燕騎擅長奔襲,我們銳騎營也是驍騎軍中的迅捷輕騎。既然張燕將軍能主動留下來斷後,我們銳騎營也當仁不讓,願留下來協助張燕將軍,請少主成全。”


    留下銳騎營和飛燕騎一起,想必他們逃脫的幾率會大增,而且也不用擔心黑山將士覺得自己厚此薄彼了。關鍵是,這兩支輕騎確實是冀州機動能力最強的騎兵,無論是鐵騎營還是鋒騎營在這方麵比他們都要差上一些。


    “好,就這麽定了。”想到這裏,韓楓突然下定了決心:“就由張燕、蔣奇兩位將軍斷後,守住潼關扼守要道,勿使西涼騎兵過關。兩位將軍切記,隻需留守到明日清晨,便可尋機棄關而去,切不可戀戰。”


    張燕和蔣奇齊聲答應道:“喏!”


    ――――――――


    安排好鎮守潼關斷後的將領,韓楓這才帶著剛剛用飯休息好的鐵騎營,護送著輜重營再度踏上征程。雖然已經距離函穀關不遠了,但是輜重營行動確實遲緩,所以隻能一路慢慢前進。


    而另一邊,韓楓和鐵騎營前腳剛剛離開潼關,西涼鐵騎後腳就殺到了關下。雖然那些西涼騎兵不甚擅長攻城,但是在見到城關已經落入冀州人之手,他們幾乎沒有遲疑就下馬開始攻城。


    扛著簡易的雲梯,那些悍勇的西涼將士冒著城頭如雨般攢落的箭矢,發了瘋一樣的朝著城關殺了上去。冀州將士們也都放棄了戰馬,登上城頭和西涼軍展開了一番殊死搏鬥。


    攻城方總是要付出成倍的代價,才能給守城方一些微薄的殺傷,所以西涼將士們在潼關下可謂傷亡慘重。徐榮看著自己手下的將士紛紛倒閉在箭雨之下,心中其實也在滴血,畢竟這些將士都是追隨他多年的老部下了。


    沒有地利,沒有攻城器械,甚至不了解城關內的敵軍分布情況,這樣的戰鬥完全就是在送死。可是徐榮又有什麽辦法呢?若是不這麽做,如何能取信於呂布?如何能讓那些並州人放心?


    想到這裏,徐榮隻能無奈的閉上了自己的眼睛,實在不忍繼續目睹眼前這一幕。(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ps:這幾天準備入住新房子,最後弄點家私什麽的,時間有點不夠用啊!大家體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叫韓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嘉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嘉庚並收藏我的父親叫韓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