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憑借自己的過人武力和臨場反應能力,最終從韓楓精心準備的陷阱中脫逃而出。不過,雖然未竟全功,但是飛燕騎在清除呂布的親衛隊之後,及時回援協助鋒騎營和銳騎營,將並州大軍堵截在壺關城下。
沒有退路的並州軍將士,被橫衝直撞的鐵騎營重騎兵殺得潰不成軍,完全沒有了任何抵抗的心思,很快就開始四下潰散。而在此時,行動迅捷無比的銳騎營和飛燕騎將士,紛紛化身成“獵戶”,漫山遍野的追捕逃散的並州將士。
而趙雲則領著他的鋒騎營圍住了張遼。
張遼此時尚未嶄露頭角,在呂布眾將中麾下排名靠後,也就比曹性那個一招鮮的家夥高一些而已。其他將領麾下都有三千部曲,而他卻隻有一千鐵騎,就數量而言連高順都頗有不如。
當然,高順麾下那三千人,大部分都是輔兵,真正的陷陣營隻有七百人而已。
張遼這一千鐵騎都是追隨他多年的勇士,雖然人數不多但卻都是少有的悍勇之士,而且對張遼忠心耿耿。張遼帶他們斷後,他們就留下來斷後;張遼要帶他們衝擊鐵騎營側翼,他們就拿血肉之軀去撞擊冀州的鋼鐵長城,有此可見一斑。
麵對五千劍拔弩張的鋒騎營騎射手,張遼和他那一千並州鐵騎也絲毫沒有半分畏懼,他們依然排列著整齊的陣型,高昂著驕傲的頭顱,眼中閃爍著勃發的戰意。而戰在隊伍最前麵的,那個麵如紫玉,身材魁梧的武將,正是韓楓夢寐以求的大將張遼。
趙雲眼見張遼所部在如林的箭矢麵前,依然能如此鎮定,自然十分欽佩。都說英雄惜英雄,趙雲此刻對於眼前這個身先士卒,頗受將士愛戴的並州將領。也充滿了好奇和欣賞,不過這並不能成為自己放過他的理由。
“閣下想必就是文遠將軍了。”趙雲滿臉笑意的說道:“高順將軍曾多次與我談起將軍,言及你們相交莫逆,他對於將軍統兵之能更是十分推崇啊!如今呂奉先已經敗逃,將軍何不放下武器,與我一同返還冀州去見見高順將軍?”
張遼聽到趙雲提前高順,沉靜如水的臉龐不禁泛起一絲漣漪。但隨即又古井無波的寒聲說道:“我與高順相交甚厚那是私交,如今他身在冀州,我身在並州,彼此敵對卻是公事,遼雖不才卻不敢因私而忘公。溫侯雖敗,遼身為人臣。自當以死盡忠,豈可苟且偷生耶?”
趙雲沒有想到張遼竟然如此堅決,加上對於他忠心為主更是敬佩,一時竟不知該如何開口勸解。不知該如何勸降,又不願輕易動刀兵,趙雲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場麵頓時僵持住了。
“文遠將軍此言差矣!”就在此時。韓楓打馬飛奔而來,很快就在趙雲身邊站定,滿臉笑意的朝張遼說道:“將軍忠義,情願為溫侯盡忠,楓自然十分欽佩,隻是你身後這些將士何辜?明知道必死之局,將軍又何必一定要讓他們白白送死呢?”
韓楓這話正巧擊中了張遼心中最柔軟的部位,讓他心中為之一痛。回首望了一眼那些追隨自己多年的兄弟。張遼懇切的望向韓楓說道:“車騎將軍,末將冥頑不靈自尋死路,與這些將士無關,還請將軍不要遷怒於他們才好。”
韓楓訝然的望了望張遼和他身後那些騎兵,正色的對張遼說道:“文遠將軍誤會了,某身為大漢車騎將軍,自然不會連這點肚量也沒有。隻是。將軍覺得你的將士們會願意看你一人獨自上路嗎?”
“這……”張遼頓時愣住了。
“我等誓死追隨將軍,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就在張遼不知該如何回答韓楓的時候,他身邊一個軍侯就忍不住高聲呼喊了起來。下一刻。一千並州鐵騎都齊聲高呼:“誓死追隨將軍,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
一千騎兵齊聲高呼的口號,那聲音整齊嘹亮響徹天際,幾乎將整個戰場的廝殺聲都完全掩蓋了。這呼喊聲完全是發自每一個將士的內心,代表著一種忠誠和決心,讓整個戰場上的人都忍不住為之側目。
張遼聽著將士們的表態,心中暗暗感動的同時,卻也感覺到心底一陣沉重。這一千個弟兄追隨他數年之久,平日裏對他無比忠誠、信任,如今更是完全將性命都托付給自己,這讓他如何能淡然處之?難道真的帶著這一幹兄弟慷慨赴死不成?
頹然的歎息了一聲,張遼無奈的朝韓楓說道:“韓車騎,你贏了。”說完,就鬆手將手中的長戟丟落在地。
張遼都已經選擇棄械投降,那跟著他的那一千並州將士自然也都紛紛棄械下馬,放棄了抵抗。他們都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他們對張遼的承諾,真的要和他生死與共,也榮辱與共。
韓楓眼見張遼正準備下馬請降,急忙勸說道:“文遠將軍無需如此,戰馬乃是我們最好的夥伴,豈可輕易與之分離?將軍和眾位就這樣隨我回城吧。”
張遼黯然的說道:“敗軍之將,當不得將軍如此厚待,我等既然已淪為階下囚,當然要有俘虜的模樣。”說完,他回頭對麾下士卒大聲喝令道:“全體下馬。”
看著那些並州騎兵整齊劃一的從馬背上跳下來,韓楓對於這支部隊更是欣喜不已,忙上前拉住張遼的手,激動的說道:“文遠大名楓早已知悉,今日能得一見實在是令某激動不已,請將軍這便與我回城吧。”說著,他便拉起張遼的馬韁,當先開始走了起來。
車騎將軍親自為他牽馬,這讓張遼受寵若驚的同時,也難免有些惴惴不安起來,連聲說道:“遼不過一介敗軍之將,委實當不得將軍如此禮遇。”
“當得,當得!”韓楓當然不肯依張遼之意,他受寵若驚?要的就是你驚,不然怎麽能讓你甘心歸降?想到這裏,他臉上的笑容愈發濃鬱了幾分:“文遠乃大將之才,此番戰敗非戰之罪,根本無需掛懷,那呂奉先識人不明,有文遠和高順將軍這樣的大才而不用,其敗亡正得其時也。”
荀彧在一旁也溫聲說道:“文遠將軍有所不知,我家主公向來禮賢下士,仁愛為懷,非得不會傷害歸降的將士,連負傷的降兵都會得到妥善的救治和安置,所以將軍無需為並州將士們擔心。”
禮賢下士,仁愛為懷?張遼聞言,不禁有些疑惑的望了望不遠處,那幾個正五花大綁被冀州人推推搡搡的同僚,其中有就侯成、宋憲、曹性這三個品級不比自己低的並州將領。
“咳咳……”韓楓自然知道張遼的疑惑,頓時有些尷尬的解釋道:“方才文若先生說了,降兵和負傷的並州將士會得到妥善安置,這幾位將軍龍精虎猛,看著就知道沒有絲毫傷勢,自然不在此列。”
張遼忍不住想翻個白眼:好嘛,感情想要得到冀州人的優待,在被俘前還要給自己弄成傷兵才行。不過,知道並州將士們的生命不會受到威脅,他還是心下安定了不少。
張遼雖然欽佩呂布的勇武,但是也知道他並非雄主,而且此時還未受重用,算不得呂布的死忠(好像呂布的死忠隻有高順一人而已)。如今韓楓如此禮遇,他又豈能無動於衷?沒等走到壺關城外,他就已經從馬背上滾落下來,大禮拜倒在韓楓麵前。
口中稱道:“末將一介敗軍之將,何德何能,竟得車騎將軍如此禮遇,實在感激涕零,若將軍不棄,願為馬前一卒,為將軍效死。”
韓楓演了半天戲等的就是這句話,當即欣喜若狂的扶起張遼,連聲說道:“本將得文遠,勝過千軍萬馬,真乃冀州之福也。”
————————
一場伏擊戰,冀州軍大獲全勝,呂布麾下兩萬多精騎一戰皆墨,能安然無恙逃回大營者不足三千殘餘。而他身邊的將領張遼、郝萌、侯成、宋憲、曹性更是盡皆落入唯有成鐮、魏緒因為沒有隨軍出征,因而逃過一劫。
韓楓在戰後清點戰果才發現,除去殺傷的人數之外,冀州軍一夜之間擒獲並州騎兵過萬,戰馬兩萬多匹,繳獲兵器、輜重無數。如此酣暢淋漓的大勝,讓壺關城內的冀州軍將士都十分振奮,連壺關那些原本算是並州的居民也都歡欣鼓舞。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平民的地位低下,壺關落入冀州人手中之後,他們隻能無奈的協助他們守城。所以一旦城破,那些被冀州人打得淒慘無比,滿腔怒火都會發泄到他們身上,屠城並不是曹操的專利。
如今並州人敗了,雖然身為並州的一份子,應該感到難過甚至憤懣,但是想到自己家小的性命得以保全,他們心中卻忍不住欣喜不已。他們不知道的是,從這一刻開始,他們已經慢慢的將自己當作冀州人的一份子。(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沒有退路的並州軍將士,被橫衝直撞的鐵騎營重騎兵殺得潰不成軍,完全沒有了任何抵抗的心思,很快就開始四下潰散。而在此時,行動迅捷無比的銳騎營和飛燕騎將士,紛紛化身成“獵戶”,漫山遍野的追捕逃散的並州將士。
而趙雲則領著他的鋒騎營圍住了張遼。
張遼此時尚未嶄露頭角,在呂布眾將中麾下排名靠後,也就比曹性那個一招鮮的家夥高一些而已。其他將領麾下都有三千部曲,而他卻隻有一千鐵騎,就數量而言連高順都頗有不如。
當然,高順麾下那三千人,大部分都是輔兵,真正的陷陣營隻有七百人而已。
張遼這一千鐵騎都是追隨他多年的勇士,雖然人數不多但卻都是少有的悍勇之士,而且對張遼忠心耿耿。張遼帶他們斷後,他們就留下來斷後;張遼要帶他們衝擊鐵騎營側翼,他們就拿血肉之軀去撞擊冀州的鋼鐵長城,有此可見一斑。
麵對五千劍拔弩張的鋒騎營騎射手,張遼和他那一千並州鐵騎也絲毫沒有半分畏懼,他們依然排列著整齊的陣型,高昂著驕傲的頭顱,眼中閃爍著勃發的戰意。而戰在隊伍最前麵的,那個麵如紫玉,身材魁梧的武將,正是韓楓夢寐以求的大將張遼。
趙雲眼見張遼所部在如林的箭矢麵前,依然能如此鎮定,自然十分欽佩。都說英雄惜英雄,趙雲此刻對於眼前這個身先士卒,頗受將士愛戴的並州將領。也充滿了好奇和欣賞,不過這並不能成為自己放過他的理由。
“閣下想必就是文遠將軍了。”趙雲滿臉笑意的說道:“高順將軍曾多次與我談起將軍,言及你們相交莫逆,他對於將軍統兵之能更是十分推崇啊!如今呂奉先已經敗逃,將軍何不放下武器,與我一同返還冀州去見見高順將軍?”
張遼聽到趙雲提前高順,沉靜如水的臉龐不禁泛起一絲漣漪。但隨即又古井無波的寒聲說道:“我與高順相交甚厚那是私交,如今他身在冀州,我身在並州,彼此敵對卻是公事,遼雖不才卻不敢因私而忘公。溫侯雖敗,遼身為人臣。自當以死盡忠,豈可苟且偷生耶?”
趙雲沒有想到張遼竟然如此堅決,加上對於他忠心為主更是敬佩,一時竟不知該如何開口勸解。不知該如何勸降,又不願輕易動刀兵,趙雲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場麵頓時僵持住了。
“文遠將軍此言差矣!”就在此時。韓楓打馬飛奔而來,很快就在趙雲身邊站定,滿臉笑意的朝張遼說道:“將軍忠義,情願為溫侯盡忠,楓自然十分欽佩,隻是你身後這些將士何辜?明知道必死之局,將軍又何必一定要讓他們白白送死呢?”
韓楓這話正巧擊中了張遼心中最柔軟的部位,讓他心中為之一痛。回首望了一眼那些追隨自己多年的兄弟。張遼懇切的望向韓楓說道:“車騎將軍,末將冥頑不靈自尋死路,與這些將士無關,還請將軍不要遷怒於他們才好。”
韓楓訝然的望了望張遼和他身後那些騎兵,正色的對張遼說道:“文遠將軍誤會了,某身為大漢車騎將軍,自然不會連這點肚量也沒有。隻是。將軍覺得你的將士們會願意看你一人獨自上路嗎?”
“這……”張遼頓時愣住了。
“我等誓死追隨將軍,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就在張遼不知該如何回答韓楓的時候,他身邊一個軍侯就忍不住高聲呼喊了起來。下一刻。一千並州鐵騎都齊聲高呼:“誓死追隨將軍,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
一千騎兵齊聲高呼的口號,那聲音整齊嘹亮響徹天際,幾乎將整個戰場的廝殺聲都完全掩蓋了。這呼喊聲完全是發自每一個將士的內心,代表著一種忠誠和決心,讓整個戰場上的人都忍不住為之側目。
張遼聽著將士們的表態,心中暗暗感動的同時,卻也感覺到心底一陣沉重。這一千個弟兄追隨他數年之久,平日裏對他無比忠誠、信任,如今更是完全將性命都托付給自己,這讓他如何能淡然處之?難道真的帶著這一幹兄弟慷慨赴死不成?
頹然的歎息了一聲,張遼無奈的朝韓楓說道:“韓車騎,你贏了。”說完,就鬆手將手中的長戟丟落在地。
張遼都已經選擇棄械投降,那跟著他的那一千並州將士自然也都紛紛棄械下馬,放棄了抵抗。他們都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他們對張遼的承諾,真的要和他生死與共,也榮辱與共。
韓楓眼見張遼正準備下馬請降,急忙勸說道:“文遠將軍無需如此,戰馬乃是我們最好的夥伴,豈可輕易與之分離?將軍和眾位就這樣隨我回城吧。”
張遼黯然的說道:“敗軍之將,當不得將軍如此厚待,我等既然已淪為階下囚,當然要有俘虜的模樣。”說完,他回頭對麾下士卒大聲喝令道:“全體下馬。”
看著那些並州騎兵整齊劃一的從馬背上跳下來,韓楓對於這支部隊更是欣喜不已,忙上前拉住張遼的手,激動的說道:“文遠大名楓早已知悉,今日能得一見實在是令某激動不已,請將軍這便與我回城吧。”說著,他便拉起張遼的馬韁,當先開始走了起來。
車騎將軍親自為他牽馬,這讓張遼受寵若驚的同時,也難免有些惴惴不安起來,連聲說道:“遼不過一介敗軍之將,委實當不得將軍如此禮遇。”
“當得,當得!”韓楓當然不肯依張遼之意,他受寵若驚?要的就是你驚,不然怎麽能讓你甘心歸降?想到這裏,他臉上的笑容愈發濃鬱了幾分:“文遠乃大將之才,此番戰敗非戰之罪,根本無需掛懷,那呂奉先識人不明,有文遠和高順將軍這樣的大才而不用,其敗亡正得其時也。”
荀彧在一旁也溫聲說道:“文遠將軍有所不知,我家主公向來禮賢下士,仁愛為懷,非得不會傷害歸降的將士,連負傷的降兵都會得到妥善的救治和安置,所以將軍無需為並州將士們擔心。”
禮賢下士,仁愛為懷?張遼聞言,不禁有些疑惑的望了望不遠處,那幾個正五花大綁被冀州人推推搡搡的同僚,其中有就侯成、宋憲、曹性這三個品級不比自己低的並州將領。
“咳咳……”韓楓自然知道張遼的疑惑,頓時有些尷尬的解釋道:“方才文若先生說了,降兵和負傷的並州將士會得到妥善安置,這幾位將軍龍精虎猛,看著就知道沒有絲毫傷勢,自然不在此列。”
張遼忍不住想翻個白眼:好嘛,感情想要得到冀州人的優待,在被俘前還要給自己弄成傷兵才行。不過,知道並州將士們的生命不會受到威脅,他還是心下安定了不少。
張遼雖然欽佩呂布的勇武,但是也知道他並非雄主,而且此時還未受重用,算不得呂布的死忠(好像呂布的死忠隻有高順一人而已)。如今韓楓如此禮遇,他又豈能無動於衷?沒等走到壺關城外,他就已經從馬背上滾落下來,大禮拜倒在韓楓麵前。
口中稱道:“末將一介敗軍之將,何德何能,竟得車騎將軍如此禮遇,實在感激涕零,若將軍不棄,願為馬前一卒,為將軍效死。”
韓楓演了半天戲等的就是這句話,當即欣喜若狂的扶起張遼,連聲說道:“本將得文遠,勝過千軍萬馬,真乃冀州之福也。”
————————
一場伏擊戰,冀州軍大獲全勝,呂布麾下兩萬多精騎一戰皆墨,能安然無恙逃回大營者不足三千殘餘。而他身邊的將領張遼、郝萌、侯成、宋憲、曹性更是盡皆落入唯有成鐮、魏緒因為沒有隨軍出征,因而逃過一劫。
韓楓在戰後清點戰果才發現,除去殺傷的人數之外,冀州軍一夜之間擒獲並州騎兵過萬,戰馬兩萬多匹,繳獲兵器、輜重無數。如此酣暢淋漓的大勝,讓壺關城內的冀州軍將士都十分振奮,連壺關那些原本算是並州的居民也都歡欣鼓舞。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平民的地位低下,壺關落入冀州人手中之後,他們隻能無奈的協助他們守城。所以一旦城破,那些被冀州人打得淒慘無比,滿腔怒火都會發泄到他們身上,屠城並不是曹操的專利。
如今並州人敗了,雖然身為並州的一份子,應該感到難過甚至憤懣,但是想到自己家小的性命得以保全,他們心中卻忍不住欣喜不已。他們不知道的是,從這一刻開始,他們已經慢慢的將自己當作冀州人的一份子。(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