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畢竟是一代梟雄,雖然心中氣苦但還是很快就想到了對策。


    “陛下,既然冀州鐵騎軍不願出戰,那臣下也不忍麾下兒郎遭受西涼鐵蹄的蹂躪,不如趁著李、郭二賊驚魂未定之時,我們先行撤往虎牢關再說吧。”曹操一臉無奈之色,仿佛真的無力對抗西涼鐵騎一般:“虎牢關地勢險要複雜,到了那裏騎兵就無法發揮出他們的長處,我兗州健兒們自然可以減少許多傷亡。”


    漢獻帝心中對於李傕和郭汜早已經痛恨到了極點,哪裏肯讓曹操和董昭都避而不戰?當下眉頭微蹙道:“李、郭二賊欺君罔上,多次折辱朕和諸位公卿,實在罪無可恕,豈能輕易讓他們就此逍遙法外?董大夫(韓楓已經保奏董昭為諫議大夫),朕命你親自率領冀州鐵騎,給予西涼人迎頭痛擊。”


    “臣遵旨。”董昭似乎有些無奈的接下聖諭,然後對曹操說:“曹將軍既然將這份功勞拱手相讓,那我們就不客氣了。請將軍保護好陛下周全,待我等去將李傕、郭汜的人頭取來,奉於陛下禦前。”說完,帶著鞠義轉身揚長而去。


    曹操沒有想到董昭竟然答應的這麽爽快,一時間竟然有些不知所措,看著他們二人離去的背影,臉色陰晴不定,也不知是在思忖著什麽。


    回到軍營會合了鎮守大營的太史慈,三人很快盡起大軍,浩浩蕩蕩的朝李傕郭汜的叛軍殺了過去。而皇帝也在曹操諸將的護衛下。登上洛陽殘破的城頭。遠遠的注視著這一場一觸即發的戰鬥。


    李傕和郭汜唯恐皇帝落入曹操、韓楓手中之後。將他們的惡行昭告天下,故而已經進退兩難。西涼軍中的大謀士賈詡勸兩人歸降冀州,說是如今冀州兵力不足以和曹操抗衡,若是及時歸附定能受到重用。


    李傕和郭汜都曾經是雄踞一方霸主,而且官位也比韓楓高出一大截,哪裏肯輕易向冀州低頭納降?當即惱羞成怒,差點將賈詡一刀宰了,幸虧左右苦勸得免。賈詡見二人執迷不悟。便連夜離開了大營,徑投駐守長安的張濟、張繡叔侄而去。


    李傕和郭汜驅逐了賈詡,便整兵來與冀州軍決戰,雙方就在洛陽城外空曠的平原上展開了騎兵對決。雖然經過幾番大戰,但是西涼軍依然保持著十萬大軍的人數優勢,相對人數隻有三萬的冀州鐵騎,看上去絲毫浩浩蕩蕩數之不盡。


    騎兵騎乘戰馬,看上去本來就比一般步兵體型要龐大許多,十萬騎兵聚攏在一起那情形,那聲勢就隻能用驚天動地來形容。不說與之對陣的冀州將士。就連遠遠站在城頭觀望的小皇帝劉協都已經嚇得麵如土色。


    不過,西涼鐵騎雖然人數眾多。但是連番的戰亂廝殺已經令他們的精銳喪失殆盡,雖然人數眾多也不過徒具其形罷了。李傕和郭汜固然是沙場老將,但是手下那麽一大幫烏合之眾,他們雖然極力約束和整頓陣型,但疏於訓練的西涼士兵還是有如一盤散沙,遲遲沒能組織起有效的防禦陣型。


    兵貴神速,太史慈深深知道這一點對於鐵騎軍的重要性。


    重甲騎兵就是這個時空裏的重型坦克,手中長長的馬槊固然威力驚人,但是哪怕沒有這件威力超強的長兵器,單憑高速奔馳的碾壓就足以碾碎一切。而且,由於戰馬超荷負重,注定了重騎兵失去了長途奔襲和持續作戰的能力,所以對於重騎兵而言速度就是一切,每一次戰鬥,都務必要速戰速決。


    深諳這其中道理的太史慈,沒有等西涼人穩住陣腳就毅然發動了突襲。他親自身披重鎧,手持長槍衝突在前,一萬重甲騎兵組成一個巨大的圓錐形箭頭,蠻橫的撞開西涼人的防線,殺入敵陣中往來衝擊,將數萬西涼鐵騎的陣營攪得天翻地覆。


    一萬重甲騎兵發起的集團衝擊,那聲勢就好像有一萬隻大鼓在同時雷動,大地都忍不住為之震顫。不要說西涼軍那些烏合之眾,就算是那些身經百戰的戰馬們,都已經開始惶恐不安的嘶鳴起來,要不是那些騎兵們極力約束,也許不用等冀州人衝擊,它們早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西涼軍亂套了。在冀州鐵騎摧枯拉朽般的攻勢麵前,他們幾乎沒有組織起任何有效的抵抗,就完全崩潰了。原本還殺氣騰騰的西涼將士們,在冀州的滾滾鐵蹄麵前根本無力抵抗,隻能鬼哭狼嚎的四處奔逃,稍微慢上一點點都會被瞬間碾成齏粉。


    鞠義和董昭眼見西涼軍的陣型已經大亂,忙各率一萬精騎左右直插敵陣,緊緊跟隨在重甲騎兵身後,既保護他們的側翼不受襲擾,又能趁著敵軍被重騎肆虐驚魂未定之時,再度給他們造成巨大的殺傷。


    鐵騎軍的輕重騎兵配合作戰,從成軍之初就由韓楓和田豐、沮授等人設計並加以演練,如今經曆了幾番大戰更是日趨完善,彼此之間的銜接配合十分默契,哪怕是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也能配合得有如行雲流水般毫無半點破綻。


    “賊將敢爾,安敢衝我軍陣。”就在太史慈,揮兵準備衝擊李傕的中軍時,李傕的侄子李暹、李別雙雙飛馬殺出。兩人自恃勇力,絲毫沒有將蜂擁而來的冀州鐵騎放在眼中,毅然決然的左右朝太史慈殺到,準備來個擒賊先擒王。


    “呔!”待兩人殺到眼前,太史慈突然一聲斷喝,聲如洪雷直鎮得兩人兩耳嗡鳴,手足無措,險些把握不住一跤從馬上跌落。


    就在兩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時,太史慈手中的長槍如蛟龍探水般盤旋而出,瞬間從李暹的胸前貫穿而過,然後猛然長槍一抖,就將他挑落馬下。李別頓時嚇得魂不附體,竟然沒有趁著太史慈長槍未收之時發起攻擊,而且急忙撥馬就往回逃去。


    太史慈哪裏會這樣輕易放離開?單手從背後拔出一支鐵戟,看也不看就隨手甩了過去。沉重的鐵戟在刺破空氣,發出鬼哭狼嚎般的嗚鳴聲。就在李別剛剛覺得腦後風聲不對,抬眼往後張望之時,就看到一道黑影迎麵紮落下來,沒等他看清楚到底是什麽東西,就感覺胸口一痛然後整個人就被從馬上撞飛了出去,然後死死的釘在了地上。


    “將軍威武,將軍威武!”


    重甲騎兵們看到自己將軍大發神威,頓時群情激昂,一時間殺聲整天直將西涼人殺得屁滾尿流,亡命奔逃。李傕和郭汜看看情況不妙,立刻帶著殘兵敗將四散奔逃,根本就不敢和冀州鐵騎接戰。


    原本是一場力量懸殊的對決,可是兵力居於劣勢的冀州軍卻以摧枯拉朽之勢,很快就奠定了勝局,這不但令城頭上的小皇帝感到驚喜,也讓曹操心中愈發的忌憚起來。


    不過,冀州鐵騎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重甲騎兵畢竟不擅於長途追襲,在衝擊了一番之後,為了保護戰馬就放棄了追擊。輕騎兵倒是十分適合追擊,可是如今曹軍在一旁虎視眈眈,又如何敢將重騎兵單獨留下來?所以董昭也很快搖動號旗,命令部隊收兵。


    鞠義正奮力追趕著李傕和郭汜,眼看著就要斬下二人的頭顱,賺取好大一份軍功,此時哪裏肯輕易放棄?環顧左右副將言道:“爾等權且返回保護重甲騎兵,我自領親衛前去斬殺這兩股惡賊。”說完,也不等副將答應就帶著親衛隊追殺而去。


    自從太史慈到來之後,雖然屈就於鞠義之下任偏將軍,但是那一萬重甲騎兵卻撥歸他統領。而且太史慈也做得十分出色,不但治軍嚴明統兵有方,作戰之時更是勇猛有加頗受士兵們的愛戴。


    英雄惜英雄,鞠義對於這位副手也是極為滿意的,隻是有了這樣一個副手給他的壓力很大。主公本來就偏好用年輕的將領,若是連在士兵們心中的地位都不保,那自己這個鐵騎軍主將也就可有可無了。所以,太史慈剛剛大發神威,鞠義說什麽也不願意自己空手而歸,所以才會違抗了董昭的軍令,繼續追趕李傕和郭汜。


    這也就因為董昭是一介文官,而且還是剛剛歸降,在軍中沒有太大的威望,所以鞠義才敢如此膽大妄為,若是換了沮授、田豐的軍令,借給他十個膽子也不敢違抗。


    收攏了軍民,董昭遲遲看不到鞠義前來報到,追問他手下的副將才知道他去追擊李傕和郭汜了。頓時跌足長歎道:“鞠義將軍怎可如此魯莽?李傕郭汜畢竟是久經戰陣的沙場老將,豈是易與之輩?他就帶那麽一點親衛前去,隻怕是凶多吉少啊!”


    自從韓楓在冀州施行軍事改革之後,沒有任何將領可以蓄養私兵家將,而且對於每個人的親衛數量也是有嚴格的限製。鞠義作為鐵騎軍主將,更有“冀州第一大將”之稱,可是親衛隊的人數也不過兩百人而已。


    區區兩百人去追擊李傕和郭汜的殘兵敗將,這也未免太過冒險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叫韓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嘉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嘉庚並收藏我的父親叫韓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