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運河,挖漕子。
挖出個小鬼麻猴子。
東都東,死孩子。
猜猜誰是個死孩子?
一首惡謠被隋煬帝楊廣寫了下來,禦書房一片寂靜,莒國公蕭琮、禦史大夫張衡、正議大夫諸葛穎、京兆博士潘徽四人坐在兩旁,傳看著這首離奇的童謠。
看了一圈,誰也琢磨不透,隋煬帝說道:“朕請你們四個文官過來,就是因為你比朕博學。這樣一首惡謠在民間廣為傳唱,甚至傳到了皇子皇孫嘴裏,從來童謠都會應驗天意,誰能給朕解解其中玄機。”
蕭琮、張衡、潘徽都看著諸葛穎,畢竟諸葛穎在這中間是個忠厚長者,諸葛穎摸著半白的胡須,琢磨道:“皇上,這幾句惡謠顯而易見河開挖運河、營建東都有關……”
不經意間諸葛穎嘴唇抖了了一下,似乎悟出些什麽。隋煬帝站起來問道:“諸葛愛卿,莫非看出什麽玄機?”
諸葛穎道:“莫不是從東都那邊流傳過來的童謠吧?”
蕭琮也點了點頭,說道:“諸葛大人說的有理,此謠和東都、運河有關,必從東都流傳過來。”
“嗯……”隋煬帝抿了抿嘴,又問:“那何為‘麻猴子’,誰又是‘死孩子’,這些作何解釋?”
諸葛穎道:“臣以為若想察明此惡謠出處,必須前往東都…啊不…要到東都之東去察看,一探究竟。”
隋煬帝點了點頭:“就派禦史前往東都,沿運河河道查看,明察河道,暗訪民情。”隋煬帝目光落到張衡身上,問道:“張衡你可有合適人選?”
張衡道:“微臣到有一人。”
“誰?”
張衡道:“衛文升。”
“這個名字好熟悉啊。”
張衡道:“本名衛玄,字文升,以字行於世,正好是洛陽人氏。此人是陛下複職的二十四個舊臣之一,此人跟隨先帝也頗有政績,不妨起用。”
“好,朕就加封衛文升為工部尚書,前往東都調查惡謠。”隋煬帝道。張衡立刻領命擬旨,命衛文升趕赴東都洛陽。這才引出:
謠言怪異始稱奇,運河開挖存利弊。
若非強征百姓田,豈有命案多累積?
正逢春節之時,關內關外一派喜慶景象,衛文升顧不上佳節良辰,一路東區趕往東都洛陽。出了潼關,越往東走是越加冷清,原本大過年的時候,反到不如以往熱鬧繁華,三三兩兩還能聞到爆竹炸響,偶爾望見民戶嫋嫋炊煙。
走了一路衛文升沒感到節日的喜慶,反到多了一絲冷漠與荒涼。等走到洛陽才看到一派人聲鼎沸,車水馬龍的景象,但這般景象卻不是喜慶過年,而是營建東都的工地上,大量民夫正在熱火朝天的加緊施工。
衛文升的書童名叫葛順,這葛順一看工地連春節也不曾休息,搶工搶時的修建,對衛文升說道:“東都百姓對皇上好生忠貞,即便過年也不歇工。”
“非也,非也。”衛文升在馬上搖了搖頭。
葛順問道:“皇上傳旨營建東都,百姓眾人拾柴火焰高,天下歸心,莫非有假?”
衛文升冷笑道:“若不是越國公在此督修,百姓也不至於如此。當年越國公不到兩年就修成仁壽宮,驚世駭俗。如今看來,說他是悍吏,一點兒不假。”
衛文升幾句感慨之詞,讓書童葛順這才悟道,越國公楊素是個實施暴政於民,獨攬功績於身的暴吏。這才是:
越公離京鎮東都,橫征百姓似苦奴。
斑斑血淚鑄宮舍,累累惡行葬末路。
營建東都、開挖運河兩大工程在新春之際,開戰的如火如荼,征夫壯丁日夜趕工,讓越國公楊素十分得意,在東都府邸整日和幾個小妾,吃喝玩樂,怡然自得,無所顧忌,即便工程出什麽問題,楊素的奏章也是報喜不報憂。
正在這獨享喜慶節日的時候,長子楊玄感匆匆來到廂房,楊素正和兩個小妾嬉鬧,楊玄感這一進屋,著實把楊素嚇了一跳。
“你這逆子,慌慌張張的有什麽急事?”楊素一邊問著,一邊整著自己的衣襟,站起身,走了過來。
楊玄感道:“皇上派遣工部尚書督巡營建東都和開挖運河兩大工程。”
“嗯,知道了,讓宇文愷去在驛館等候,老夫稍後再見。”
“父親,這次來的不是宇文愷。”
“哦?”楊素一愣,臉上多出幾分詫異,問道:“皇上又命誰為工部尚書?”
“衛文升。”
楊素邁步走出房門,到了院子裏,掂量著說道:“來者不善善者不來,趕緊命下人們準備一下,老夫要高接遠迎。”
“是。”
宇文愷與楊素共事多年,交情頗深,但是衛文升若論資曆與不差於楊素,也是先帝舊臣,且和楊素並不是一路人,這讓楊素心中倍加提防。
衛文升進了洛陽城,直奔楊素官邸,一路上全是淨水潑街,庶民回避,隻有城內的官軍戒備。衛文升心裏正在納悶,遠遠望見一個街口,正是越國公楊素老遠來到街市上親自迎接。
“衛大人親自洛陽,督查工程,老臣特來迎接。”楊素作揖施禮。
衛文升趕忙下馬,躬身還禮,畢竟楊素是當朝首輔,高居相位,有封爵國公,這讓衛文升受寵若驚。
楊素、衛文升一起來到府邸,走進客廳,賓主各坐,茶水點心一應具備。衛文升問道:“下官前來察看工程,不知為何偌大洛陽,清靜冷落。”
楊素笑道:“尚書大人親自蒞臨,我已命百姓避讓,淨水潑街,豈能有所怠慢。以免驚了尚書大人的車駕。”
衛文升作揖道謝,但心裏明白,楊素大禮相迎,必會先禮後兵,所以處處謹慎,
楊素道:“我已備下酒宴,正值天寒,不如尚書大人就在寒舍多飲幾杯,敘敘舊情。”
衛文升道:“不忙吃酒,下官公務繁多,需沿途察看運河開鑿情況,還望越國公行個方便。”
楊素奸笑道:“皇上可真是選對人了,真是慧眼識賢臣呐。”
衛文升起身作揖,謝禮道:“多謝國公美意,那麽下官即刻啟程察看。”
楊素道:“大人初來,對興許河道路途不熟,我命犬子楊玄感,為尚書大人引路。”
“多謝國公。”
衛文升前腳出了府邸,後麵楊玄感正準備跟隨前去,楊素一把住,楊玄感問道:“父親還有何吩咐?”
“你要盯著衛文升,看看都查些什麽?”
“孩兒明白。”
楊玄感陪著衛文升出了洛陽城東門,一路向東,沿著運河開鑿方向而去。過年之時,沿途家家戶戶征募壯丁,工時有增無減,百姓疲憊不敢。
衛文升騎著馬,身邊總跟著楊玄感,衛文升道:“大過年的,本官公務在身,怎好總是勞煩公子?不如你先回去吧。”
楊玄感道:“這河道有些地方,尚未夯實,多有不便,還是讓小侄帶路,也是理所應當。”
衛文升一看輕易甩不掉楊玄感,正看看到前麵一戶人家的老婆婆碾磨,衛文升道:“賢侄不如隨我前去體察民情。”
“也好。”
楊玄感跟著衛文升來到老者跟前,衛文升道:“老人家,本官有幾句話問,不知可借一步說話?”
老婆婆道:“大人請這邊說話。”
衛文升、楊玄感和老婆婆圍坐房前石凳旁,衛文升問道:“老人家有幾個兒子啊?”
老婆婆道:“老身膝下二子。”
“可在家中?”
“唉……”老婆婆道:“去歲準備開挖運河,征走長子;今春朝廷營造東都,又征走了次子;家裏就剩老身,和一個多病的老頭子了。”
衛文升心裏暗罵楊素殘暴,但守著楊玄感卻閉口不說,隻是掏出五兩紋銀,塞到老者手中,笑意說道:“老人家膝下二子,也是為朝廷效力,五兩紋銀權當謝意,萬望笑納。”
這老婆婆一看衛文升和善可親,平易近人,連連鞠躬作揖,千恩萬謝。衛文升不露馬腳,叫著楊玄感上馬離去。
又走沿著河道工地走了一段,正巧幾個小孩在門前嬉鬧,嘴裏還不時唱著兒歌:開運河,挖漕子。
挖出個小鬼麻猴子。
東都東,死孩子。
猜猜誰是個死孩子?
衛文升不聽便罷,一聽這首歌謠,心中咯噔一下,暗想皇上差遣我來,正是查著首歌謠,衛文升翻身下馬去問幾個小孩,楊玄感也跟著走了過來。
衛文升滿臉微笑:“這幾位小童,大伯問你們個事兒?”
一個小童說:“大伯請講?”
“大伯聽你們這童謠十分風趣,麻猴子為何物啊?”
小童答道:“麻猴子是吃小孩的惡鬼。”
“老伯最愛捉鬼,要到哪裏去找這麻猴子?”
“嗯……”小童一時犯了難,旁邊另一小童說道:“說不定這老伯,就是麻猴子,快跑!”
幾個小童咋咋呼呼喊著:“麻猴子來啦!麻猴子來啦!”呼呼跑遠。
楊玄感道:“這幫小雜碎,好生無禮。”
“童言無忌,童言無忌。”衛文升嗬嗬笑著,假裝不在意,就轉身上了馬,嘴上還說:“沒想到這邊的神鬼傳說還不少。”
倆人剛坐到馬鞍上,正遇前麵一個老樵夫正打柴回家,衛文升再次下馬,遠遠向老樵夫作揖,老樵夫趕忙懷禮,衛文升又把樵夫請到一旁。
楊玄感上去下來,反反複複,心裏已經厭煩,覺得衛文升就會體察民情,關於河道修建的實情,一字不問,也沒了興趣再跟衛文升屁股後麵體察民情,便坐在馬上等候。
衛文升把樵夫請到一旁,問道:“老人家,本官體察民情,打聽一件事?”
“什麽事,大人請講。”
“聽說東都有個麻猴子,這是何方妖怪。”
老樵夫道:“這哪是妖怪,這是個大官。”
“哪位官員?”
“這人外號不是‘麻猴子’,應該是‘麻胡子’,真名叫做麻叔謀。”
“哦……”衛文升一聽麻叔謀的大名,那可是了如指掌,當年修建仁壽宮時,可謂一個惡名遠揚的惡吏。
衛文升道:“那吃小孩神話故事……”
“不瞞您說,不是神話,真吃了。”
衛文升聞聽此言,後脊梁冒了一身冷汗,不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萬沒想到一個童謠,竟然真的一語成讖。真可謂:
自古民謠向天意,童言可畏莫無忌。
若非皇孫也順天,哪有吃人大案起?
挖出個小鬼麻猴子。
東都東,死孩子。
猜猜誰是個死孩子?
一首惡謠被隋煬帝楊廣寫了下來,禦書房一片寂靜,莒國公蕭琮、禦史大夫張衡、正議大夫諸葛穎、京兆博士潘徽四人坐在兩旁,傳看著這首離奇的童謠。
看了一圈,誰也琢磨不透,隋煬帝說道:“朕請你們四個文官過來,就是因為你比朕博學。這樣一首惡謠在民間廣為傳唱,甚至傳到了皇子皇孫嘴裏,從來童謠都會應驗天意,誰能給朕解解其中玄機。”
蕭琮、張衡、潘徽都看著諸葛穎,畢竟諸葛穎在這中間是個忠厚長者,諸葛穎摸著半白的胡須,琢磨道:“皇上,這幾句惡謠顯而易見河開挖運河、營建東都有關……”
不經意間諸葛穎嘴唇抖了了一下,似乎悟出些什麽。隋煬帝站起來問道:“諸葛愛卿,莫非看出什麽玄機?”
諸葛穎道:“莫不是從東都那邊流傳過來的童謠吧?”
蕭琮也點了點頭,說道:“諸葛大人說的有理,此謠和東都、運河有關,必從東都流傳過來。”
“嗯……”隋煬帝抿了抿嘴,又問:“那何為‘麻猴子’,誰又是‘死孩子’,這些作何解釋?”
諸葛穎道:“臣以為若想察明此惡謠出處,必須前往東都…啊不…要到東都之東去察看,一探究竟。”
隋煬帝點了點頭:“就派禦史前往東都,沿運河河道查看,明察河道,暗訪民情。”隋煬帝目光落到張衡身上,問道:“張衡你可有合適人選?”
張衡道:“微臣到有一人。”
“誰?”
張衡道:“衛文升。”
“這個名字好熟悉啊。”
張衡道:“本名衛玄,字文升,以字行於世,正好是洛陽人氏。此人是陛下複職的二十四個舊臣之一,此人跟隨先帝也頗有政績,不妨起用。”
“好,朕就加封衛文升為工部尚書,前往東都調查惡謠。”隋煬帝道。張衡立刻領命擬旨,命衛文升趕赴東都洛陽。這才引出:
謠言怪異始稱奇,運河開挖存利弊。
若非強征百姓田,豈有命案多累積?
正逢春節之時,關內關外一派喜慶景象,衛文升顧不上佳節良辰,一路東區趕往東都洛陽。出了潼關,越往東走是越加冷清,原本大過年的時候,反到不如以往熱鬧繁華,三三兩兩還能聞到爆竹炸響,偶爾望見民戶嫋嫋炊煙。
走了一路衛文升沒感到節日的喜慶,反到多了一絲冷漠與荒涼。等走到洛陽才看到一派人聲鼎沸,車水馬龍的景象,但這般景象卻不是喜慶過年,而是營建東都的工地上,大量民夫正在熱火朝天的加緊施工。
衛文升的書童名叫葛順,這葛順一看工地連春節也不曾休息,搶工搶時的修建,對衛文升說道:“東都百姓對皇上好生忠貞,即便過年也不歇工。”
“非也,非也。”衛文升在馬上搖了搖頭。
葛順問道:“皇上傳旨營建東都,百姓眾人拾柴火焰高,天下歸心,莫非有假?”
衛文升冷笑道:“若不是越國公在此督修,百姓也不至於如此。當年越國公不到兩年就修成仁壽宮,驚世駭俗。如今看來,說他是悍吏,一點兒不假。”
衛文升幾句感慨之詞,讓書童葛順這才悟道,越國公楊素是個實施暴政於民,獨攬功績於身的暴吏。這才是:
越公離京鎮東都,橫征百姓似苦奴。
斑斑血淚鑄宮舍,累累惡行葬末路。
營建東都、開挖運河兩大工程在新春之際,開戰的如火如荼,征夫壯丁日夜趕工,讓越國公楊素十分得意,在東都府邸整日和幾個小妾,吃喝玩樂,怡然自得,無所顧忌,即便工程出什麽問題,楊素的奏章也是報喜不報憂。
正在這獨享喜慶節日的時候,長子楊玄感匆匆來到廂房,楊素正和兩個小妾嬉鬧,楊玄感這一進屋,著實把楊素嚇了一跳。
“你這逆子,慌慌張張的有什麽急事?”楊素一邊問著,一邊整著自己的衣襟,站起身,走了過來。
楊玄感道:“皇上派遣工部尚書督巡營建東都和開挖運河兩大工程。”
“嗯,知道了,讓宇文愷去在驛館等候,老夫稍後再見。”
“父親,這次來的不是宇文愷。”
“哦?”楊素一愣,臉上多出幾分詫異,問道:“皇上又命誰為工部尚書?”
“衛文升。”
楊素邁步走出房門,到了院子裏,掂量著說道:“來者不善善者不來,趕緊命下人們準備一下,老夫要高接遠迎。”
“是。”
宇文愷與楊素共事多年,交情頗深,但是衛文升若論資曆與不差於楊素,也是先帝舊臣,且和楊素並不是一路人,這讓楊素心中倍加提防。
衛文升進了洛陽城,直奔楊素官邸,一路上全是淨水潑街,庶民回避,隻有城內的官軍戒備。衛文升心裏正在納悶,遠遠望見一個街口,正是越國公楊素老遠來到街市上親自迎接。
“衛大人親自洛陽,督查工程,老臣特來迎接。”楊素作揖施禮。
衛文升趕忙下馬,躬身還禮,畢竟楊素是當朝首輔,高居相位,有封爵國公,這讓衛文升受寵若驚。
楊素、衛文升一起來到府邸,走進客廳,賓主各坐,茶水點心一應具備。衛文升問道:“下官前來察看工程,不知為何偌大洛陽,清靜冷落。”
楊素笑道:“尚書大人親自蒞臨,我已命百姓避讓,淨水潑街,豈能有所怠慢。以免驚了尚書大人的車駕。”
衛文升作揖道謝,但心裏明白,楊素大禮相迎,必會先禮後兵,所以處處謹慎,
楊素道:“我已備下酒宴,正值天寒,不如尚書大人就在寒舍多飲幾杯,敘敘舊情。”
衛文升道:“不忙吃酒,下官公務繁多,需沿途察看運河開鑿情況,還望越國公行個方便。”
楊素奸笑道:“皇上可真是選對人了,真是慧眼識賢臣呐。”
衛文升起身作揖,謝禮道:“多謝國公美意,那麽下官即刻啟程察看。”
楊素道:“大人初來,對興許河道路途不熟,我命犬子楊玄感,為尚書大人引路。”
“多謝國公。”
衛文升前腳出了府邸,後麵楊玄感正準備跟隨前去,楊素一把住,楊玄感問道:“父親還有何吩咐?”
“你要盯著衛文升,看看都查些什麽?”
“孩兒明白。”
楊玄感陪著衛文升出了洛陽城東門,一路向東,沿著運河開鑿方向而去。過年之時,沿途家家戶戶征募壯丁,工時有增無減,百姓疲憊不敢。
衛文升騎著馬,身邊總跟著楊玄感,衛文升道:“大過年的,本官公務在身,怎好總是勞煩公子?不如你先回去吧。”
楊玄感道:“這河道有些地方,尚未夯實,多有不便,還是讓小侄帶路,也是理所應當。”
衛文升一看輕易甩不掉楊玄感,正看看到前麵一戶人家的老婆婆碾磨,衛文升道:“賢侄不如隨我前去體察民情。”
“也好。”
楊玄感跟著衛文升來到老者跟前,衛文升道:“老人家,本官有幾句話問,不知可借一步說話?”
老婆婆道:“大人請這邊說話。”
衛文升、楊玄感和老婆婆圍坐房前石凳旁,衛文升問道:“老人家有幾個兒子啊?”
老婆婆道:“老身膝下二子。”
“可在家中?”
“唉……”老婆婆道:“去歲準備開挖運河,征走長子;今春朝廷營造東都,又征走了次子;家裏就剩老身,和一個多病的老頭子了。”
衛文升心裏暗罵楊素殘暴,但守著楊玄感卻閉口不說,隻是掏出五兩紋銀,塞到老者手中,笑意說道:“老人家膝下二子,也是為朝廷效力,五兩紋銀權當謝意,萬望笑納。”
這老婆婆一看衛文升和善可親,平易近人,連連鞠躬作揖,千恩萬謝。衛文升不露馬腳,叫著楊玄感上馬離去。
又走沿著河道工地走了一段,正巧幾個小孩在門前嬉鬧,嘴裏還不時唱著兒歌:開運河,挖漕子。
挖出個小鬼麻猴子。
東都東,死孩子。
猜猜誰是個死孩子?
衛文升不聽便罷,一聽這首歌謠,心中咯噔一下,暗想皇上差遣我來,正是查著首歌謠,衛文升翻身下馬去問幾個小孩,楊玄感也跟著走了過來。
衛文升滿臉微笑:“這幾位小童,大伯問你們個事兒?”
一個小童說:“大伯請講?”
“大伯聽你們這童謠十分風趣,麻猴子為何物啊?”
小童答道:“麻猴子是吃小孩的惡鬼。”
“老伯最愛捉鬼,要到哪裏去找這麻猴子?”
“嗯……”小童一時犯了難,旁邊另一小童說道:“說不定這老伯,就是麻猴子,快跑!”
幾個小童咋咋呼呼喊著:“麻猴子來啦!麻猴子來啦!”呼呼跑遠。
楊玄感道:“這幫小雜碎,好生無禮。”
“童言無忌,童言無忌。”衛文升嗬嗬笑著,假裝不在意,就轉身上了馬,嘴上還說:“沒想到這邊的神鬼傳說還不少。”
倆人剛坐到馬鞍上,正遇前麵一個老樵夫正打柴回家,衛文升再次下馬,遠遠向老樵夫作揖,老樵夫趕忙懷禮,衛文升又把樵夫請到一旁。
楊玄感上去下來,反反複複,心裏已經厭煩,覺得衛文升就會體察民情,關於河道修建的實情,一字不問,也沒了興趣再跟衛文升屁股後麵體察民情,便坐在馬上等候。
衛文升把樵夫請到一旁,問道:“老人家,本官體察民情,打聽一件事?”
“什麽事,大人請講。”
“聽說東都有個麻猴子,這是何方妖怪。”
老樵夫道:“這哪是妖怪,這是個大官。”
“哪位官員?”
“這人外號不是‘麻猴子’,應該是‘麻胡子’,真名叫做麻叔謀。”
“哦……”衛文升一聽麻叔謀的大名,那可是了如指掌,當年修建仁壽宮時,可謂一個惡名遠揚的惡吏。
衛文升道:“那吃小孩神話故事……”
“不瞞您說,不是神話,真吃了。”
衛文升聞聽此言,後脊梁冒了一身冷汗,不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萬沒想到一個童謠,竟然真的一語成讖。真可謂:
自古民謠向天意,童言可畏莫無忌。
若非皇孫也順天,哪有吃人大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