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法尚在高句麗臨海海葬,,戰船一次靠岸,來護兒父子統率大軍登陸,奔赴臨近柳京的一處險要之地黑山。


    在黑山腳下,遠遠望去,皆是連綿起伏的丘陵,在一處相對平坦的地勢上,高麗人修建起一座土木石混雜築城堡,此城北靠山崖,扼守通往都城柳京的去路。


    參軍長史崔君素拿出一幅牛皮地圖,觀望了一下四周,對來護兒言道:“榮國公且看,前麵便是黑山,高麗人依仗山勢,修築土寨,這便是傳聞的卑沙城。”


    “哼!”來護兒道:“彈丸之地,何足掛齒,先在此紮營,明日我命來整先打頭陣,以壯軍威。”


    到了次日,六公子來整親率一支人馬,先打頭陣。眾將士披掛上陣,來到卑沙城城門之前,揮舞旗幟,列陣叫戰。


    隻聽城上一聲跑響,卑沙城城門大開,高麗兵一湧而出,當頭一員上將小眼睛,蒜頭鼻子,國字臉,頂盔掛甲,銀白戰馬,手中一柄長把牛角鉞,此人便是高句麗國大將尹靖直。


    兩軍陣前,尹靖直聽說過隋朝大將來護兒父子驍勇善戰,又是跨海而來,絕不是凡夫俗子,一般人物。心中擔心難以抵抗隋軍,但依舊做出若無其事姿態,高聲喊道:“來者聽著,我大高句麗國,君臣一心,不曾懼怕半分。你等還不快快退去,免得再吃敗仗。”


    “呸!”來整喝道:“大隋乃是天朝,四方臣服,唯有高句麗妄自尊大,目無天子,豈能饒你!”


    尹靖直雖然不情願交戰,身為地主不能初戰就告退,好歹也要交手一番,高聲喊道:“來人呐,擂鼓助戰!”


    戰鼓擂響,兩邊不容多說,尹靖直、來整各自催馬出戰,挫馬盤蹬,廝殺成團,大戰三十回合,尹靖直見來整武藝高強,難有還手之力,自知不是對手,虛晃一鉞,便駁馬退去。這才是:


    來整初戰震遼東,威名不輸榮國公。


    卑沙城下殘陽落,清川江畔勢氣同。


    高句麗初戰不利,尹靖直立刻下令關閉城門,據守不出。一連數日,不見交戰,榮國公來護兒心中焦急,對眾將說道:“陛下由涿郡出兵,我等若是慢了,隻恐耽誤接應大軍。”


    崔君肅道:“下官到有一計。”


    “快快說來。”


    “我觀黑山城寨,依山而建,圓木壘成,山上草木豐茂,不如火攻。”


    來護兒茅塞頓開,興致驟起,喜道:“若非大人提醒,險些耽誤大事。”


    正要下軍令,崔君肅用手一擋,言道:“國公稍等,隻靠山林之火,隻能燒城,不能破敵,還需山上之水。”


    “哦?請細細講來。”


    崔君肅言道:“我觀黑山之上,有雨後洪水傾瀉,料定山上是積水成池,若能掘開,必定水淹敵兵。”


    來護兒大喜:“君肅妙計。”對來整言道:“吾兒率三千兵士上山,尋找池澤,我今晚點火燒城,見山下火起,燒盡一個時辰,便決池放水。”


    “遵令!”


    到了晚間,來護兒帶兵準備下了硝磺火器,抹黑靠近木城,見守軍並不知覺,變點燃火硝,引著草木,頃刻間,木城周圍火勢熊熊,周邊林木,順勢燃起。這時高麗兵士才知大事不好,趕忙撲火。


    主將尹靖直一看木城起火,連下三道軍令,各部高麗將士城前救火,不得延誤,那高麗兵士不知原委,隻得慌忙起身,蜂擁城前,一哄而上。


    來護兒退到遠處,聞聽高麗兵大呼小吼,聲援救火,便下令發射火弩,射出城內。成片圓木城牆,內外燃燒,火勢不止。燒了有半個時辰,來護兒對麾下將士傳令道:“隨我往高坡觀望。”眾將士又退到高坡,隻等來整放水。


    話說此時,六公子來整繞過卑沙城,從後麵山岩攀上山頭,窺望四處,忽然聽到潺潺水聲,走近觀瞧,果然是一處積水池潭,雖然山頭峭壁不能翻越,但積水成池,正好存水。


    來整大喜,即刻命人觀望山下,見火勢已起,來整對眾將士言道:“火勢正凶,待撲滅之時,再放水不遲。”


    又過半個時辰,有兵士來報:“卑沙城城內,明火已經被撲的差不多了,六公子可以放水了。”


    來整聞聽,趕忙往山下眺望觀瞧,果然火勢零星見小,來整立刻傳令決池放水。少時,積水池挖開,山上積水洪波湧下。


    扼守卑沙城的高麗兵折騰了半夜,壓製住了火攻,幸好沒有多大損失,滿身疲憊,剛要睡覺。未曾想山洪瓢潑而下,頓時火場又變汪洋,衝著高句麗將士澆灌而來,人心大亂,四散奔命。


    一夜水火無情,卑沙城一片大亂。來護兒見城牆又燒又澆,多有毀壞,此時傳下軍令,殺進卑沙城內。


    天明時分,一夜沒睡的尹靖直,正在城內忙著點人,隻召集了不過幾千兵士。忽然喊殺聲起,隻見幾輛衝車、撞車頂開城牆殘破之處,撕開一道豁口。


    六公子來整一馬當先,率兵殺進卑沙城,驚惶失措的尹靖直隻得蒼茫迎戰。隋兵士氣正旺,高麗兵人心渙散,一場廝殺,片甲不留,尹靖直被來整挑下戰馬,命喪陣中,其他將士也斬首千餘,隋軍大捷。這才是:


    水火交替到天明,連環妙計助隋兵。


    熊熊烈焰吞城垛,山洪咆哮沒豪情。


    卑沙城焚毀,高麗軍大敗,來護兒率兵一路東進,沿途無人能擋。此時,又逢隋煬帝四十萬大軍步步逼近,高麗王高元萬分驚恐,坐立不寧,不得不再向百官求計。


    丞相乙支文德進言道:“既然交戰不利,不如請降求和。”


    高元長籲短歎,束手無策,大將軍高建武也奏道:“國王陛下,連續三年交戰,國力不堪,還是求和請降,作為緩兵之計。”


    “唉……”高元皺著眉頭,側靠在寶座上,說道:“前年交戰,乙支丞相前去求和,以詐降之計,偷襲了隋並,如今在此求和,倘若隋主不信,那可如何是好?”


    乙支文德言道:“微臣聽說,隋軍此番東征,沿途逃兵無數,隻要給足楊廣麵子,定然會議和退兵。”


    高遠無奈,隻得答應,點了點頭:“就依照丞相之計,與隋軍議和,隻要退兵,什麽都可答應。”高句麗國王高元遂命丞相乙支文德為使者,前去隋軍大營請降求和。


    隋煬帝得知高句麗丞相前來求和,龍顏大悅,召集百官,商議招降之事。宇文述、裴蘊、虞世基三個人最愛看皇帝臉色,一看楊廣興奮,便知皇上心思。宇文述道:“吾皇天威所至,高句麗畏懼臣服,臣冒死進諫,罷兵休戰,議和招降。”


    裴蘊、虞世基倆人一看,心中暗罵,宇文述真是老奸巨猾,看皇上高興了就自稱進諫,妄作忠臣。畢竟是討皇上高興,裴蘊、虞世基也紛紛進言,力主招降議和。


    幾個重臣是見風使舵,但幾員大將,卻認為不可休兵,屈突通奏道:“三次東征,高句麗國力窮沮,亡國隻在旦夕,此時議和,隻恐是緩兵之計。”


    大將薛世雄也言道:“此番東征,陛下已勝券在握,莫說平定遼東,就是收複樂浪,也未嚐不可,一旦收兵,則半途而廢。”


    隋煬帝早已妄自尊大,言道:“大隋乃是上國天朝,當海納百川,隻要高句麗臣服,答應朕得要求,就可議和。”話說至此,隋煬帝心想,當初以為隋軍難以取勝的便是蕭皇後,定要讓皇後親眼目睹高句麗請降臣服。想到此時,楊廣道:“速傳高句麗使者,在宮帳候駕,給朕擺足排場。”


    高句麗使者求降,隋軍大擺排場,展示威嚴。隋煬帝與蕭皇後,帝後二人端坐宮帳,隻見乙支文德進了宮帳,雙膝跪倒,叩拜皇上皇後,隋煬帝問道:“朕率三軍,平定遼東,天兵所向,有何不服?”


    乙支文德道:“我王高元,自知淺薄,寫下國書,請降大隋皇帝。”


    “誠意何在?”


    “高句麗國願交還遼東城所有土地,世代為大隋天朝藩屬,年年稱臣,歲歲納貢,馬首是瞻,永不相負。”


    乙支文德又跪地不住的叩首,楊廣聞聽此言,觸動了內心虛榮,龍顏大悅,一側身子就問蕭皇後:“依皇後之見,意下如何?”


    蕭皇後本不屑於楊廣東征,便反問道:“陛下三征高麗,傾國之舉,莫非隻為這一紙降書?”


    乙支文德一看蕭皇後臉色陰沉,生怕議和不成,又說道:“我王高元,為表誠意,願遣返大隋叛將斛斯政,交予天朝問罪。”


    這是大將屈突通在一旁嗬斥道:“前年高句麗背信棄義,薩水一戰,損了我大隋三十萬將士,該當何罪?”


    屈突蓋通嗓門洪亮,嚇住了乙支文德,乙支文德跪在地上,心裏有點慌亂。


    但乙支文德既然趕來議和,之前自然有所準備,麵對屈突通的發難,乙支文德臉上轉憂為喜,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前年高句麗確實言而無信,為表誠意我主願以薩水為界,鴨綠江兩岸均為大隋領土。”


    “嗯。”聽了這話隋煬帝點點頭,心裏有了些安慰。又是宇文述,一旁建議道:“陛下,鴨綠江東,薩水以北,多少也是漢代樂浪郡的土地,若能為大隋所有,一來降服了高句麗,二來也算收回樂浪郡,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有理,有理。”對宇文述這番說辭,隋煬帝十分滿意,他對左右大臣言道:“爾等記下,大業十年七月二十八日,朕收複樂浪郡,高句麗國王高元遣使者投降。”百官雙雙跪倒,山呼萬歲。這才是:


    自古東征何所傷,莫忘秦漢有樂浪。


    煬帝三征據薩水,太宗也曾攻平壤。


    兩國議和,隋軍班師,千裏詔書,送到黑山。來護兒正率兵星夜行軍,正遇隋煬帝的快馬使者。


    來護兒率麾下將領,下馬跪拜,信使展開聖旨,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業十年七月二十八日,高句麗國王高元遣使者投降。高句麗既為藩屬,即日起罷兵議和,命水軍都督、榮國公來護兒,班師撤兵,返回天朝。欽此。”


    來護兒一聽是氣炸連肝肺,兩手不禁發抖,不得以先接了聖旨。來整言道:“高句麗歸降,將士們終於可以早日班師了。”眾人個個如釋重負,交口稱讚。


    來護兒對眾將說道:“三征遼東,未能平定。此番收兵,便無法再來。今高句麗大勢已去,星夜進兵,包圍柳京,擒其國王,必能凱旋而歸”。


    長史崔君肅一看來護兒想抗旨出兵,趕忙勸道:“高句麗既然已經獻降,將軍出兵滅高句麗,豈不是讓皇上失信於天下?”


    嘶鳴隨風貫耳聽,铩羽折戟萬人驚。


    雄心綻出破敵膽,戰場百裏無草青。


    猛士幾何無畏死,多少豪情赴平冥。


    三征高麗淚染史,不歎隋主歎亡靈。


    欲知來護兒究竟是否抗旨,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長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長孝並收藏大隋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