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歎息,雖然聲音不大,卻驚動了皇後蕭珺。蕭皇後轉臉看去,已經古稀之年的老臣蘇威,看著列隊而過的兵馬,兩眼發呆。
蕭皇後問道:“蘇相國揣著什麽心事,不妨說說。”
宇文述、虞世基等人正給隋煬帝在那裏指指劃劃,溜須拍馬,吹得不亦樂乎,誰也沒注意蘇威。蘇威這才低聲給蕭皇後說道:“各州郡的壯丁全當兵了,誰種地,誰經營,明年可怎麽收稅呀。”
蕭皇後心中恍然大悟,但蕭皇後心裏清楚,這個時候給隋煬帝說負麵話,隋煬帝肯定聽不進去。
蕭皇後也低聲對蘇威說道:“相國所言,不無道理,哀家覺得有百萬大軍,估計過不了個把月,就能收複遼東,倒是將士們衣襟還鄉,各歸其業就是了。”
“那是當然,那是當然。”
蘇威是官場老油條,熬到這把年紀,凡事不抬杠,皇上聽的進去就說,聽不進去就不說,再大的事也想的開。
蕭皇後心裏雖然認同蘇威的建議,但是這是隋煬帝最後一個心願,蕭皇後還是想頂住議論,幫助丈夫成就這個驚天偉業。
洋洋得意的隋煬帝目送著最後一隊兵馬,走過揚州城下,自己揮師北上的心情愈加迫切。隋煬帝對蘇威、宇文述、虞世基、裴蘊四人說道:“雄師百萬,氣勢恢宏,所向披靡,劍指遼東!朕意已決,下月初三,起駕涿郡,朕要禦駕親征,討伐高句麗!”
“遵旨!”
……
涿郡即是前文書說過的幽州,自從當年平定漢王楊涼以後,大隋推行郡縣製,幽州改稱涿郡。
隋煬帝禦駕北上,趕往涿郡臨朔行宮。沿途之上,大軍越往北走越顯著荒涼,除了新征得壯丁民夫,基本看不到過往人煙,運河沿岸已有大量僧人被官府緝拿,充當兵役。
各地調遣的兵馬,也在水陸並進,趕赴涿郡,大有傾盡全國之力,決一死戰的氣氛。
一路之上,不見百姓農耕,也無市井商家,隻是一些老弱婦孺沿街乞討,昔日繁華悄然無存。
走了許久,路經一寺,名曰“證果寺”,觀瞧此寺略有破敗,蕭皇後命人停下車攆,對貴人陳婤言道:“陛下強征僧侶,加入兵役,使得佛光不見,破落至此。哀家要掃寺焚香,已恕罪過。”
蕭皇後來到廟中,隻見廟中,香火已多日不曾供奉,隻有一個白發老僧在此坐禪。老僧見眾多侍衛入廟。說明來意,老僧拜見了皇後,蕭皇後便問老僧:“長老寺中為何僅你一人?”
老僧言道:“上百弟子皆以從軍,征討高句麗,寺院已冷清多日。”
蕭皇後看著冷清的寺院,廟裏供奉的佛祖已經是香火慘淡,這讓一貫敬畏佛法的蕭珺心裏十分內疚。
蕭皇後隻能老僧安慰道:“弟子蕭珺,代眾徒兒為長老掃寺。”
有侍衛召來掃帚,陳婤便陪著蕭皇後在證果寺,禮佛掃廟。蕭珺遍觀全寺已有落敗之相,不禁言道:“我大隋號稱天朝,未曾想百姓疲敝,四業凋零,深感征兆不祥,內心不安。”
陳婤道:“娘娘多慮了,百萬大軍就是吐吐沫也淹死高句麗國王,奴婢聽說來護兒將軍在東萊已打造大戰船三百餘艘,十三萬水軍也將出征,東征是一百個萬無一失。”
“但願如你所說。”蕭珺麵無喜色,隻是掃寺罷了。這才是:
長城誓師震雄風,遼東戰鼓天地崩。
證果寺內難求果,僧人從軍難從佛。
隋大業七年,公元612年,一百萬大軍齊聚涿郡的長城口,展開對高句麗之戰。隋煬帝楊廣帶著皇後蕭珺,登上長城口烽火台,蘇威、裴蘊、虞世基、樊子蓋、宇文愷、諸葛穎、封德彝等文官跟隨皇上左右,大閱三軍,遠望千裏,人山人海,士氣磅礴。
宇文述、慕容三藏、屈突通、屈突蓋、魚俱羅、魚俱瓚、麥鐵杖、薛世雄、段文振、於仲文、趙才、段達、馮孝慈等眾武將各率兵馬,列陣長城口。
隋煬帝高傲的看著自己的百萬雄師,惟有蕭皇後祭掃過證果寺之後,心中對討伐高句麗愈加厭惡,麵對百萬雄師,臉上沒有絲毫的喜悅。
冷淡的表情,似乎被隋煬帝察覺,隋煬帝轉身問道蕭皇後:“皇後以為朕的百萬大軍,氣勢如何?”
蕭皇後冷淡的說道:“陛下擁百萬雄兵,何愁高句麗不敗。”
隋煬帝仰天大笑,對左右文武百官言道:“請皇後研墨,朕要做千古絕唱,已壯胸懷。”
兩個小太監抬過來桌案,蕭皇後研墨潤筆,交予楊廣。隋煬帝提筆作詩,興致盎然,一氣嗬成寫下《飲馬長城窟行》一首: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裏。萬裏何所行,橫漠築長城。豈合小子智,先聖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詎敢憚焦思,高枕於上京。北河見武節,千裏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千乘萬旗動,飲馬長城窟。
秋昏塞外雲,霧暗關山月。緣嚴驛馬上,乘空烽火發。借問長城侯,單於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楊廣站在長城口烽火台,對下麵百萬大軍喝道:“今天朝雄兵,百萬之眾,二十四路,齊頭並進,自北向東,殺出長城,征服高句麗!”
一通號角,百萬大軍鴉雀無聲,隋煬帝站起身來,手扶佩劍,高聲喝道:“如今朕東臨碣石,遙望遼東,百萬鐵騎,枕戈待發,縱覽千載,誰人能比?”
眾文武將官,矯首昂視,意氣奮發,點將台下的百萬將士個個揮刀舉槍,振臂呼號,士氣衝天,令人振奮。惟有大臣諸葛穎出列奏道:“吾皇萬歲,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如今用兵百萬,首尾難顧,還是謹慎出兵為宜。”
隋煬帝眼中哪裏有過高句麗,聽著諸葛穎這麽一勸,心裏有些不悅,這時大將麥鐵杖站出來,勸道:“諸葛大人多慮了,小小高句麗子民也不過百萬,焉能抵擋住我大隋鐵騎,就是走路也能把高句麗踏平!”
諸葛穎一看麥鐵杖傲氣衝天,躬著身子作揖勸道:“麥將軍勇氣可嘉,但是古往今來,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役,不勝枚舉。常言道:‘哀兵必勝。’萬望三思而行呀。”
“諸葛大人是老糊塗了吧,如今是禦駕親征,隻有進不能退,倘若退兵,豈不被天下人所恥笑?”
麥鐵杖這麽一說,隋煬帝兩眼瞪著諸葛穎,說道:“麥鐵杖說的對,朕是禦駕親征,隻能進不能退。”
“陛下……”諸葛穎雙手緊緊作揖:“萬望三思啊。”
隋煬帝龍顏雖說不悅,但諸葛穎畢竟是跟隨多年的老臣,隋煬帝緩了緩情緒,安慰道:“老愛卿一片苦心朕理解,可是百萬大軍,三天就可以吃空一個涿郡,朕不得不周全考慮。”隋煬帝不屑的擺了擺手,諸葛穎知道隋煬帝心中不悅,隻得站回一旁。
麥鐵杖抱拳說道:“陛下,出兵在即,末將願為先鋒,先渡遼河。”
“好,朕撥付你一萬精兵,即刻開拔,直搗遼東!”
“遵旨!”
隋朝時期,出了長城口,遼河兩岸多是荒蕪,人煙稀少,高句麗的兵馬屯駐遼河東岸,以河為險,據險而守,百萬隋軍分成二十四路,每隔一日發兵一路,日夜兼程,各軍首尾相接,鼓角相聞,旌旗相連長達千裏,聲勢浩大,出師盛況,空前絕後,浩浩蕩蕩奔赴遼東。
隋將麥鐵杖率一萬先頭兵馬,一路挺進,進駐遼河西岸。隔河望去,見高句麗的兵士早已築好營盤,並修建壁壘,防禦渡河。正在觀望,一個兵士急匆匆跑來,“啟稟先鋒官,皇上禦駕明日便到遼河。”
“嗯。”麥鐵杖聽了這消息,轉身對幾個副將說道:“陛下禦駕親征,明日便到遼河,渡河之戰,必是頭功。”
幾個副將也點頭稱,這時有一個兵卒也匆匆跑來,抱拳報道:“啟稟先鋒官,諸葛穎大人,派人送來密信,要將軍依計而行。”
“信上怎麽說?”
“諸葛大人要將軍等待打造大型渡船,而後再渡河開戰。
“哼,老匹夫分明是想搶我頭功,我有小船足矣,無須大船!”麥鐵杖越想越氣,對手下幾個副將說道:“立刻傳我將令,五更生灶,天明開戰,等明早陛下駕臨,我要將東岸拱手相贈。”
“可諸葛大人的密信……”
“老匹夫貪圖頭功,莫去管他!”
“遵命!”
到了次日,隋軍大隊人馬紛紛趕赴遼河西岸,為首的便是隋煬帝禦駕親軍,跟隨隋煬帝左右的是樊子蓋、諸葛穎,禦駕在西岸*之上駐紮,隋煬帝與蕭皇後剛剛落腳,便聽到遠處傳來陣陣喊殺,蕭珺問道:“遠處亂聲,莫非已經開戰?”
樊子蓋道:“剛得探報,先鋒官麥鐵杖已於今早發兵渡河。”
隋煬帝大喜:“傳旨觀戰。”
樊子蓋立刻命人在*上紮好觀戰棚,隋煬帝、蕭皇後一起登上木台,遠遠觀望遼河,隻見上百艘小船,逼近東岸,殺向高句麗大營,東岸亂箭齊發,大戰一發不可收拾。這時諸葛穎匆匆走來,作揖奏道:“陛下,高句麗有備而來,應速命麥鐵杖收兵。”
蕭皇後平日最為信任諸葛穎,轉頭看了看隋煬帝,煬帝卻趾高氣昂,自信道:“麥鐵杖素來驍勇善戰,何須擔心,隻管觀戰。”
諸葛穎擔憂的眼神投向蕭珺,蕭皇後看著隋煬帝不屑一顧的神情,也難以開口。
遼河之上亂箭如雨,隋軍百艘戰船,蜂擁殺來,一聲信炮打響,將士跳下戰船,揮舞刀槍,殺向岸邊。高句麗將士前麵盾牌阻攔,後麵亂箭漫天,隋兵死傷遍地,無濟於事。
在西岸指揮的先鋒麥鐵杖,一看先敗一陣,惱羞成怒,又對麾下喝道:“擊鼓發兵,再渡遼河!”
一通鼓畢,二路戰船,傾巢而出,殺向遼河東岸。這時有探馬來報:“啟稟先鋒官,陛下已到,正在*上觀敵瞭陣。”
“啊!”一聽隋煬帝駕臨,先敗一陣的麥鐵杖頓時腦門冒汗,看看遠方山崗已有禦駕羅傘搭起,再看河麵上血染河水,亂箭驚心,浴血奮戰的將士一個個陣亡,心中不免焦慮。
過了少時,二次出擊戰船紛紛撤回,登岸兵士血本無歸。麥鐵杖勃然大怒,對麾下眾人大喝道:“眾人隨我殺向東岸,以報君恩!”麥鐵杖一手執刀,一手執盾,越上戰船,親自攻打遼河東岸。
霎時間,遼河兩岸戰鼓雷鳴,喊殺震天,眾將士見麥鐵杖奮勇出擊,身先士卒,個個不顧身家,衝向東岸。果然,沿岸的高句麗兵士,大敗潰散,麥鐵杖跳下戰船頭一個上岸,與岸邊混亂的高句麗兵士廝殺一團。這才是:
遼河兩岸起烽煙,風雲際會漫天邊。
血染湍流映紅日,白骨沉底枕相連。
蕭皇後問道:“蘇相國揣著什麽心事,不妨說說。”
宇文述、虞世基等人正給隋煬帝在那裏指指劃劃,溜須拍馬,吹得不亦樂乎,誰也沒注意蘇威。蘇威這才低聲給蕭皇後說道:“各州郡的壯丁全當兵了,誰種地,誰經營,明年可怎麽收稅呀。”
蕭皇後心中恍然大悟,但蕭皇後心裏清楚,這個時候給隋煬帝說負麵話,隋煬帝肯定聽不進去。
蕭皇後也低聲對蘇威說道:“相國所言,不無道理,哀家覺得有百萬大軍,估計過不了個把月,就能收複遼東,倒是將士們衣襟還鄉,各歸其業就是了。”
“那是當然,那是當然。”
蘇威是官場老油條,熬到這把年紀,凡事不抬杠,皇上聽的進去就說,聽不進去就不說,再大的事也想的開。
蕭皇後心裏雖然認同蘇威的建議,但是這是隋煬帝最後一個心願,蕭皇後還是想頂住議論,幫助丈夫成就這個驚天偉業。
洋洋得意的隋煬帝目送著最後一隊兵馬,走過揚州城下,自己揮師北上的心情愈加迫切。隋煬帝對蘇威、宇文述、虞世基、裴蘊四人說道:“雄師百萬,氣勢恢宏,所向披靡,劍指遼東!朕意已決,下月初三,起駕涿郡,朕要禦駕親征,討伐高句麗!”
“遵旨!”
……
涿郡即是前文書說過的幽州,自從當年平定漢王楊涼以後,大隋推行郡縣製,幽州改稱涿郡。
隋煬帝禦駕北上,趕往涿郡臨朔行宮。沿途之上,大軍越往北走越顯著荒涼,除了新征得壯丁民夫,基本看不到過往人煙,運河沿岸已有大量僧人被官府緝拿,充當兵役。
各地調遣的兵馬,也在水陸並進,趕赴涿郡,大有傾盡全國之力,決一死戰的氣氛。
一路之上,不見百姓農耕,也無市井商家,隻是一些老弱婦孺沿街乞討,昔日繁華悄然無存。
走了許久,路經一寺,名曰“證果寺”,觀瞧此寺略有破敗,蕭皇後命人停下車攆,對貴人陳婤言道:“陛下強征僧侶,加入兵役,使得佛光不見,破落至此。哀家要掃寺焚香,已恕罪過。”
蕭皇後來到廟中,隻見廟中,香火已多日不曾供奉,隻有一個白發老僧在此坐禪。老僧見眾多侍衛入廟。說明來意,老僧拜見了皇後,蕭皇後便問老僧:“長老寺中為何僅你一人?”
老僧言道:“上百弟子皆以從軍,征討高句麗,寺院已冷清多日。”
蕭皇後看著冷清的寺院,廟裏供奉的佛祖已經是香火慘淡,這讓一貫敬畏佛法的蕭珺心裏十分內疚。
蕭皇後隻能老僧安慰道:“弟子蕭珺,代眾徒兒為長老掃寺。”
有侍衛召來掃帚,陳婤便陪著蕭皇後在證果寺,禮佛掃廟。蕭珺遍觀全寺已有落敗之相,不禁言道:“我大隋號稱天朝,未曾想百姓疲敝,四業凋零,深感征兆不祥,內心不安。”
陳婤道:“娘娘多慮了,百萬大軍就是吐吐沫也淹死高句麗國王,奴婢聽說來護兒將軍在東萊已打造大戰船三百餘艘,十三萬水軍也將出征,東征是一百個萬無一失。”
“但願如你所說。”蕭珺麵無喜色,隻是掃寺罷了。這才是:
長城誓師震雄風,遼東戰鼓天地崩。
證果寺內難求果,僧人從軍難從佛。
隋大業七年,公元612年,一百萬大軍齊聚涿郡的長城口,展開對高句麗之戰。隋煬帝楊廣帶著皇後蕭珺,登上長城口烽火台,蘇威、裴蘊、虞世基、樊子蓋、宇文愷、諸葛穎、封德彝等文官跟隨皇上左右,大閱三軍,遠望千裏,人山人海,士氣磅礴。
宇文述、慕容三藏、屈突通、屈突蓋、魚俱羅、魚俱瓚、麥鐵杖、薛世雄、段文振、於仲文、趙才、段達、馮孝慈等眾武將各率兵馬,列陣長城口。
隋煬帝高傲的看著自己的百萬雄師,惟有蕭皇後祭掃過證果寺之後,心中對討伐高句麗愈加厭惡,麵對百萬雄師,臉上沒有絲毫的喜悅。
冷淡的表情,似乎被隋煬帝察覺,隋煬帝轉身問道蕭皇後:“皇後以為朕的百萬大軍,氣勢如何?”
蕭皇後冷淡的說道:“陛下擁百萬雄兵,何愁高句麗不敗。”
隋煬帝仰天大笑,對左右文武百官言道:“請皇後研墨,朕要做千古絕唱,已壯胸懷。”
兩個小太監抬過來桌案,蕭皇後研墨潤筆,交予楊廣。隋煬帝提筆作詩,興致盎然,一氣嗬成寫下《飲馬長城窟行》一首: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裏。萬裏何所行,橫漠築長城。豈合小子智,先聖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詎敢憚焦思,高枕於上京。北河見武節,千裏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千乘萬旗動,飲馬長城窟。
秋昏塞外雲,霧暗關山月。緣嚴驛馬上,乘空烽火發。借問長城侯,單於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楊廣站在長城口烽火台,對下麵百萬大軍喝道:“今天朝雄兵,百萬之眾,二十四路,齊頭並進,自北向東,殺出長城,征服高句麗!”
一通號角,百萬大軍鴉雀無聲,隋煬帝站起身來,手扶佩劍,高聲喝道:“如今朕東臨碣石,遙望遼東,百萬鐵騎,枕戈待發,縱覽千載,誰人能比?”
眾文武將官,矯首昂視,意氣奮發,點將台下的百萬將士個個揮刀舉槍,振臂呼號,士氣衝天,令人振奮。惟有大臣諸葛穎出列奏道:“吾皇萬歲,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如今用兵百萬,首尾難顧,還是謹慎出兵為宜。”
隋煬帝眼中哪裏有過高句麗,聽著諸葛穎這麽一勸,心裏有些不悅,這時大將麥鐵杖站出來,勸道:“諸葛大人多慮了,小小高句麗子民也不過百萬,焉能抵擋住我大隋鐵騎,就是走路也能把高句麗踏平!”
諸葛穎一看麥鐵杖傲氣衝天,躬著身子作揖勸道:“麥將軍勇氣可嘉,但是古往今來,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役,不勝枚舉。常言道:‘哀兵必勝。’萬望三思而行呀。”
“諸葛大人是老糊塗了吧,如今是禦駕親征,隻有進不能退,倘若退兵,豈不被天下人所恥笑?”
麥鐵杖這麽一說,隋煬帝兩眼瞪著諸葛穎,說道:“麥鐵杖說的對,朕是禦駕親征,隻能進不能退。”
“陛下……”諸葛穎雙手緊緊作揖:“萬望三思啊。”
隋煬帝龍顏雖說不悅,但諸葛穎畢竟是跟隨多年的老臣,隋煬帝緩了緩情緒,安慰道:“老愛卿一片苦心朕理解,可是百萬大軍,三天就可以吃空一個涿郡,朕不得不周全考慮。”隋煬帝不屑的擺了擺手,諸葛穎知道隋煬帝心中不悅,隻得站回一旁。
麥鐵杖抱拳說道:“陛下,出兵在即,末將願為先鋒,先渡遼河。”
“好,朕撥付你一萬精兵,即刻開拔,直搗遼東!”
“遵旨!”
隋朝時期,出了長城口,遼河兩岸多是荒蕪,人煙稀少,高句麗的兵馬屯駐遼河東岸,以河為險,據險而守,百萬隋軍分成二十四路,每隔一日發兵一路,日夜兼程,各軍首尾相接,鼓角相聞,旌旗相連長達千裏,聲勢浩大,出師盛況,空前絕後,浩浩蕩蕩奔赴遼東。
隋將麥鐵杖率一萬先頭兵馬,一路挺進,進駐遼河西岸。隔河望去,見高句麗的兵士早已築好營盤,並修建壁壘,防禦渡河。正在觀望,一個兵士急匆匆跑來,“啟稟先鋒官,皇上禦駕明日便到遼河。”
“嗯。”麥鐵杖聽了這消息,轉身對幾個副將說道:“陛下禦駕親征,明日便到遼河,渡河之戰,必是頭功。”
幾個副將也點頭稱,這時有一個兵卒也匆匆跑來,抱拳報道:“啟稟先鋒官,諸葛穎大人,派人送來密信,要將軍依計而行。”
“信上怎麽說?”
“諸葛大人要將軍等待打造大型渡船,而後再渡河開戰。
“哼,老匹夫分明是想搶我頭功,我有小船足矣,無須大船!”麥鐵杖越想越氣,對手下幾個副將說道:“立刻傳我將令,五更生灶,天明開戰,等明早陛下駕臨,我要將東岸拱手相贈。”
“可諸葛大人的密信……”
“老匹夫貪圖頭功,莫去管他!”
“遵命!”
到了次日,隋軍大隊人馬紛紛趕赴遼河西岸,為首的便是隋煬帝禦駕親軍,跟隨隋煬帝左右的是樊子蓋、諸葛穎,禦駕在西岸*之上駐紮,隋煬帝與蕭皇後剛剛落腳,便聽到遠處傳來陣陣喊殺,蕭珺問道:“遠處亂聲,莫非已經開戰?”
樊子蓋道:“剛得探報,先鋒官麥鐵杖已於今早發兵渡河。”
隋煬帝大喜:“傳旨觀戰。”
樊子蓋立刻命人在*上紮好觀戰棚,隋煬帝、蕭皇後一起登上木台,遠遠觀望遼河,隻見上百艘小船,逼近東岸,殺向高句麗大營,東岸亂箭齊發,大戰一發不可收拾。這時諸葛穎匆匆走來,作揖奏道:“陛下,高句麗有備而來,應速命麥鐵杖收兵。”
蕭皇後平日最為信任諸葛穎,轉頭看了看隋煬帝,煬帝卻趾高氣昂,自信道:“麥鐵杖素來驍勇善戰,何須擔心,隻管觀戰。”
諸葛穎擔憂的眼神投向蕭珺,蕭皇後看著隋煬帝不屑一顧的神情,也難以開口。
遼河之上亂箭如雨,隋軍百艘戰船,蜂擁殺來,一聲信炮打響,將士跳下戰船,揮舞刀槍,殺向岸邊。高句麗將士前麵盾牌阻攔,後麵亂箭漫天,隋兵死傷遍地,無濟於事。
在西岸指揮的先鋒麥鐵杖,一看先敗一陣,惱羞成怒,又對麾下喝道:“擊鼓發兵,再渡遼河!”
一通鼓畢,二路戰船,傾巢而出,殺向遼河東岸。這時有探馬來報:“啟稟先鋒官,陛下已到,正在*上觀敵瞭陣。”
“啊!”一聽隋煬帝駕臨,先敗一陣的麥鐵杖頓時腦門冒汗,看看遠方山崗已有禦駕羅傘搭起,再看河麵上血染河水,亂箭驚心,浴血奮戰的將士一個個陣亡,心中不免焦慮。
過了少時,二次出擊戰船紛紛撤回,登岸兵士血本無歸。麥鐵杖勃然大怒,對麾下眾人大喝道:“眾人隨我殺向東岸,以報君恩!”麥鐵杖一手執刀,一手執盾,越上戰船,親自攻打遼河東岸。
霎時間,遼河兩岸戰鼓雷鳴,喊殺震天,眾將士見麥鐵杖奮勇出擊,身先士卒,個個不顧身家,衝向東岸。果然,沿岸的高句麗兵士,大敗潰散,麥鐵杖跳下戰船頭一個上岸,與岸邊混亂的高句麗兵士廝殺一團。這才是:
遼河兩岸起烽煙,風雲際會漫天邊。
血染湍流映紅日,白骨沉底枕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