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聰明人,洪禮豈能聽不出翩翩佳公子的真正意思?如果涉及到的是別人,他或許還會覺得不甘,但人選是素問卻沒有這種煩惱。
對於素問的才華,洪禮是認可的。他去年就拜讀了素問所做的詩詞,當時就被其中蘊含的靈性與才華深深折服了。雖然年歲上素問比他小,但才學上卻並不比他遜色。把這個機會交給素問,他打心眼裏覺得放心。
一聽到翩翩佳公子的提議,洪禮就立刻表明了態度。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他早就把素問當做了自己的親妹子,所以讓的頗為痛快,一點不滿的情緒都沒有。
抬頭看見洪禮堅定的眼神,素問心知他心意已定,便沒有故作客氣的謙讓,而是直接答應了下來。按照提前商定好的計劃,她本來就是要參加到比拚中的。若是無法參加進去,那第三局的腦筋急轉彎就必須借別人之口。
對於把腦筋急轉彎交給別人,素問是打心眼裏不放心。這件事事關到洪遷能否挽回名聲,因此必須小心再小心,盡量要做到萬無一失。
敲定了人選,眾人馬上就將話題轉移到了下戰帖的事情上。他們這邊設下擂台,如果要想迫使北方舉子答應,就必須大張旗鼓的去下戰帖。現在問題來了,他們這邊這麽多人,到底應該派誰去給北方舉子下戰帖?
思索了片刻,另外一位相貌平凡的舉子便開口建議道:“在這一次的擂台比拚中。華小姐乃是我們的壓軸人物,絕不能輕易的暴露在眾人麵前,所以戰帖隻能由其他人去下。”
聽了他的建議,旁邊一位氣質沉穩的書生便接著說道:“這次擂台比拚,我們打出去的旗號是南北對決。依在下之見,我們這回應該派幾個名次靠前的舉子去下戰帖。這樣一來,我們既緊扣了南北比拚的主題,又能盡可能的挑起北方舉子的好勝之心。”
聽了他的建議,在座幾人都紛紛表示讚同。沒有人提出異議,他們最後便決定按照這個建議施行。
商量好了下戰帖的事情。他們就開始了準備工作。有莫易這個後勤管家協助。戰帖這種小物件兒輕而易舉就被搞定了。當晚留下一些留守的人之後,大部分南方舉子就先散了。與北方舉子不一樣,他們並沒有必要徹夜呆在皇城門外示威。
第二天一早,南方舉子們再度聚集在皇城門外。他們選出代表後。就讓代表攜帶戰帖大張旗鼓的去了北方舉子的示威場地。
麵對高調的南方舉子。附近圍觀的百姓馬上投來了好奇的目光。這一天時間以來。北方舉子盡管偶爾會前來挑釁,南方舉子卻始終保持了足夠的克製。如今看到他們高調的直奔北方舉子的場地而去,難道是要改變策略轉守為攻?
見南方舉子大張旗鼓的前來挑釁。北方舉子立刻提高了警惕。他們已經在這裏堅守了兩天時間了,現在一個個身心疲憊,暫時沒心思跟精力充沛的南方舉子發生衝突。
沒等南方舉子靠近,幾名北方舉子便迎了上來,態度不善的嗬斥道:“停下,前麵不是你們的地方。如果不想引起什麽誤會,你們最好別繼續靠近。如果不聽勸告的話,休怪我們對你們幾位不客氣。”
麵對北方舉子的警告,幾個南方舉子立刻就停下了腳步。他們這回過來的目的是下戰帖,並不是挑刺,所以決定暫時不予計較。
輕咳了一聲,帶頭的南方舉子便一臉不屑的開口說道:“聽說你們對這次科舉的結果不服氣,覺得我們南方舉子名不副實?為了打消你們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我們決定跟你們來一場公平公正公開的比拚,就怕你們不敢應戰。(..tw好看的小說)”
聽見這樣一番挑釁之言,北方舉子即使心中明了南方舉子這回是有備而來,卻又礙於麵子難以直接表示拒絕。
說實話,北方舉子這一回本來就打出南方舉子作弊的旗號,自稱才學上並不遜色。為了爭取公平的考試結果,他們還主動提出重新進行科舉的請願。如果這時候表示了拒絕,不管理由多麽冠冕堂皇,都難免會被天下讀書人指指點點。
麵對眼下這種騎虎難下的情況,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應戰。當然,隻要他們答應應戰,具體比拚的環節就可以進行討價還價,盡量吧規則往有利於己方的方向修改。
思索了片刻,北方舉子的帶頭人便一臉嚴肅的開口答道:“與你們比拚事關重大,我們需要商量一下。這樣吧,你們先回去等消息,我們自己人先討論一番。等商量出個結果來,我們自然會派人把消息告知你們。”
聽見這樣的答案,南方舉子代表冷哼了一聲,一臉輕蔑的說道:“說得真好聽,你們先商量一下。等你們拖延一段時間,再直接回絕我們的提議,到時候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看見他一臉輕蔑之色,北方舉子隻覺人格受到了侮辱,馬上就語帶不滿的反擊道:“少在這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將別人想的如你一般齷齪。君子坦蕩蕩,我們怎麽可能會故意拖延答複時間?”
聽了北方舉子的回答,南方舉子立刻出言激將道:“呦,這麽說來,你們倒是坦蕩蕩的君子了?既然如此,那不如我們就約定一個答複的時間?”
被南方舉子逼到這一步,北方舉子心中再不甘,這回也隻能表示讚同。如果他們繼續閃爍其詞下去,肯定會招致南方舉子越發犀利的反擊。反正這一次是不得不應戰,與其繼續推三阻四,他們還不如表現的幹脆點。
按耐住心中的不甘,北方舉子這才故作痛快的答應道:“好,我們就約個時間。你們先回去,一個時辰後我們會給予答複。”
見目的已經達到,南方舉子便沒有繼續出言挑釁。他們把時間確定好以後,就直接轉身回了南方舉子所在的區域。一個時辰並不長,他們完全等得起。按照目前的情況,北方舉子這一回是無論如何都會答應下來的。
一個時辰的時間轉眼而過,北方舉子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既然南方舉子堵上門來,他們豈有高掛免戰牌的道理,那樣非被世人嘲笑不可。
盡管做出應戰的決定,北方舉子卻也提出了條件。他們必須先知道比拚的過程,越詳細越好。如果過程出現有失公允的地方,必須按照他們的建議修改,否則一切免談。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附加條件十分重要,直接關乎到比拚的過程是否能做到公平。
麵對北方舉子提出的條件,南方舉子認真商議了一番,然後就答應了下來。他們設置的環節公平公正,絕對不存在故意偏袒某一方的可能。
雙方達成了合作意向,接下來就是探討比拚規則的時候。為了防止任何一方出現胡亂修改規則的行為,南方舉子建議邀請幾位德高望重的名士做個見證。若是隻有他們雙方代表商議,極容易發生各執一詞的情況,如此顯然不利於談判的推動。
聽了南方舉子的建議,北方舉子馬上就答應了下來,但要求人選由雙方商議決定。經過認真的商討,最後終於敲定了作為雙方協商見證的名士人選。
為了確保公平,他們一共推選了五位名士,南北方個占兩名。在這幾位名士中,有兩個是素問認識的。一個是陳德全,另一個則是她在壽宴上見過的一位北方名士。至於剩下的另外三人,她之前則沒見過,聽說知名度遠在陳德全和洪遷之下。
在這五人中,陳德全代表的既不是北方也不是南方,而是當今皇帝。沒辦法,南北方對半分的情況下,他們總是要給皇帝留點麵子。
商量好了人選,雙方舉子便開始分頭對人選進行邀請。大概是為了滿足好奇心,收到邀請的五人全都痛快的答應了下來。南北方舉子之間的對決,這種盛況並不多見,他們自然不願意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對於邀請陳德全加入的決定,北方舉子心中其實是有些不樂意的。隻可惜有皇帝的暗示,他們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說實話,皇帝並沒有暗示非請陳德全不可,但必須請一個能代表他的人。問題是在這樣的場合裏,他們能選擇的範圍有限的很。要麽請陳德全,要麽請朝廷高官。相比之下,陳德全與皇帝關係最為親厚,本身也是來自北方,各方麵條件更符合要求。
麵對邀請陳德全的提議,北方舉子雖心有不甘,卻也無力反駁。不管從哪個角度講,陳德全都是最佳人選,除了洪遷好友的身份以外。
知道了陳德全被選中,素問不由莞爾一笑。他早就提前了解了雙方比拚的具體安排,估計這回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思來的。
當然,在看熱鬧之餘,他肯定也不會排斥出手幫素問一把。(未完待續。。)
ps:看書看的都不想碼字了,好糾結!
對於素問的才華,洪禮是認可的。他去年就拜讀了素問所做的詩詞,當時就被其中蘊含的靈性與才華深深折服了。雖然年歲上素問比他小,但才學上卻並不比他遜色。把這個機會交給素問,他打心眼裏覺得放心。
一聽到翩翩佳公子的提議,洪禮就立刻表明了態度。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他早就把素問當做了自己的親妹子,所以讓的頗為痛快,一點不滿的情緒都沒有。
抬頭看見洪禮堅定的眼神,素問心知他心意已定,便沒有故作客氣的謙讓,而是直接答應了下來。按照提前商定好的計劃,她本來就是要參加到比拚中的。若是無法參加進去,那第三局的腦筋急轉彎就必須借別人之口。
對於把腦筋急轉彎交給別人,素問是打心眼裏不放心。這件事事關到洪遷能否挽回名聲,因此必須小心再小心,盡量要做到萬無一失。
敲定了人選,眾人馬上就將話題轉移到了下戰帖的事情上。他們這邊設下擂台,如果要想迫使北方舉子答應,就必須大張旗鼓的去下戰帖。現在問題來了,他們這邊這麽多人,到底應該派誰去給北方舉子下戰帖?
思索了片刻,另外一位相貌平凡的舉子便開口建議道:“在這一次的擂台比拚中。華小姐乃是我們的壓軸人物,絕不能輕易的暴露在眾人麵前,所以戰帖隻能由其他人去下。”
聽了他的建議,旁邊一位氣質沉穩的書生便接著說道:“這次擂台比拚,我們打出去的旗號是南北對決。依在下之見,我們這回應該派幾個名次靠前的舉子去下戰帖。這樣一來,我們既緊扣了南北比拚的主題,又能盡可能的挑起北方舉子的好勝之心。”
聽了他的建議,在座幾人都紛紛表示讚同。沒有人提出異議,他們最後便決定按照這個建議施行。
商量好了下戰帖的事情。他們就開始了準備工作。有莫易這個後勤管家協助。戰帖這種小物件兒輕而易舉就被搞定了。當晚留下一些留守的人之後,大部分南方舉子就先散了。與北方舉子不一樣,他們並沒有必要徹夜呆在皇城門外示威。
第二天一早,南方舉子們再度聚集在皇城門外。他們選出代表後。就讓代表攜帶戰帖大張旗鼓的去了北方舉子的示威場地。
麵對高調的南方舉子。附近圍觀的百姓馬上投來了好奇的目光。這一天時間以來。北方舉子盡管偶爾會前來挑釁,南方舉子卻始終保持了足夠的克製。如今看到他們高調的直奔北方舉子的場地而去,難道是要改變策略轉守為攻?
見南方舉子大張旗鼓的前來挑釁。北方舉子立刻提高了警惕。他們已經在這裏堅守了兩天時間了,現在一個個身心疲憊,暫時沒心思跟精力充沛的南方舉子發生衝突。
沒等南方舉子靠近,幾名北方舉子便迎了上來,態度不善的嗬斥道:“停下,前麵不是你們的地方。如果不想引起什麽誤會,你們最好別繼續靠近。如果不聽勸告的話,休怪我們對你們幾位不客氣。”
麵對北方舉子的警告,幾個南方舉子立刻就停下了腳步。他們這回過來的目的是下戰帖,並不是挑刺,所以決定暫時不予計較。
輕咳了一聲,帶頭的南方舉子便一臉不屑的開口說道:“聽說你們對這次科舉的結果不服氣,覺得我們南方舉子名不副實?為了打消你們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我們決定跟你們來一場公平公正公開的比拚,就怕你們不敢應戰。(..tw好看的小說)”
聽見這樣一番挑釁之言,北方舉子即使心中明了南方舉子這回是有備而來,卻又礙於麵子難以直接表示拒絕。
說實話,北方舉子這一回本來就打出南方舉子作弊的旗號,自稱才學上並不遜色。為了爭取公平的考試結果,他們還主動提出重新進行科舉的請願。如果這時候表示了拒絕,不管理由多麽冠冕堂皇,都難免會被天下讀書人指指點點。
麵對眼下這種騎虎難下的情況,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應戰。當然,隻要他們答應應戰,具體比拚的環節就可以進行討價還價,盡量吧規則往有利於己方的方向修改。
思索了片刻,北方舉子的帶頭人便一臉嚴肅的開口答道:“與你們比拚事關重大,我們需要商量一下。這樣吧,你們先回去等消息,我們自己人先討論一番。等商量出個結果來,我們自然會派人把消息告知你們。”
聽見這樣的答案,南方舉子代表冷哼了一聲,一臉輕蔑的說道:“說得真好聽,你們先商量一下。等你們拖延一段時間,再直接回絕我們的提議,到時候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看見他一臉輕蔑之色,北方舉子隻覺人格受到了侮辱,馬上就語帶不滿的反擊道:“少在這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將別人想的如你一般齷齪。君子坦蕩蕩,我們怎麽可能會故意拖延答複時間?”
聽了北方舉子的回答,南方舉子立刻出言激將道:“呦,這麽說來,你們倒是坦蕩蕩的君子了?既然如此,那不如我們就約定一個答複的時間?”
被南方舉子逼到這一步,北方舉子心中再不甘,這回也隻能表示讚同。如果他們繼續閃爍其詞下去,肯定會招致南方舉子越發犀利的反擊。反正這一次是不得不應戰,與其繼續推三阻四,他們還不如表現的幹脆點。
按耐住心中的不甘,北方舉子這才故作痛快的答應道:“好,我們就約個時間。你們先回去,一個時辰後我們會給予答複。”
見目的已經達到,南方舉子便沒有繼續出言挑釁。他們把時間確定好以後,就直接轉身回了南方舉子所在的區域。一個時辰並不長,他們完全等得起。按照目前的情況,北方舉子這一回是無論如何都會答應下來的。
一個時辰的時間轉眼而過,北方舉子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既然南方舉子堵上門來,他們豈有高掛免戰牌的道理,那樣非被世人嘲笑不可。
盡管做出應戰的決定,北方舉子卻也提出了條件。他們必須先知道比拚的過程,越詳細越好。如果過程出現有失公允的地方,必須按照他們的建議修改,否則一切免談。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附加條件十分重要,直接關乎到比拚的過程是否能做到公平。
麵對北方舉子提出的條件,南方舉子認真商議了一番,然後就答應了下來。他們設置的環節公平公正,絕對不存在故意偏袒某一方的可能。
雙方達成了合作意向,接下來就是探討比拚規則的時候。為了防止任何一方出現胡亂修改規則的行為,南方舉子建議邀請幾位德高望重的名士做個見證。若是隻有他們雙方代表商議,極容易發生各執一詞的情況,如此顯然不利於談判的推動。
聽了南方舉子的建議,北方舉子馬上就答應了下來,但要求人選由雙方商議決定。經過認真的商討,最後終於敲定了作為雙方協商見證的名士人選。
為了確保公平,他們一共推選了五位名士,南北方個占兩名。在這幾位名士中,有兩個是素問認識的。一個是陳德全,另一個則是她在壽宴上見過的一位北方名士。至於剩下的另外三人,她之前則沒見過,聽說知名度遠在陳德全和洪遷之下。
在這五人中,陳德全代表的既不是北方也不是南方,而是當今皇帝。沒辦法,南北方對半分的情況下,他們總是要給皇帝留點麵子。
商量好了人選,雙方舉子便開始分頭對人選進行邀請。大概是為了滿足好奇心,收到邀請的五人全都痛快的答應了下來。南北方舉子之間的對決,這種盛況並不多見,他們自然不願意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對於邀請陳德全加入的決定,北方舉子心中其實是有些不樂意的。隻可惜有皇帝的暗示,他們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說實話,皇帝並沒有暗示非請陳德全不可,但必須請一個能代表他的人。問題是在這樣的場合裏,他們能選擇的範圍有限的很。要麽請陳德全,要麽請朝廷高官。相比之下,陳德全與皇帝關係最為親厚,本身也是來自北方,各方麵條件更符合要求。
麵對邀請陳德全的提議,北方舉子雖心有不甘,卻也無力反駁。不管從哪個角度講,陳德全都是最佳人選,除了洪遷好友的身份以外。
知道了陳德全被選中,素問不由莞爾一笑。他早就提前了解了雙方比拚的具體安排,估計這回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思來的。
當然,在看熱鬧之餘,他肯定也不會排斥出手幫素問一把。(未完待續。。)
ps:看書看的都不想碼字了,好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