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任的聖女年紀較幼,不過卻是現任教主白鐵餘指定接任前任聖女的新聖女。白鐵餘在明教中威望之高,哪怕是日常的一言一行,也會明教中奉他為神明的教徒認成為是聖跡。
像他這樣把一介幼女捧上聖女之位,全教上下也對教主的安排絕無半點不滿之處。原本以這一任聖女尚幼的年歲,尚未有資格擔此重任,可是教主金口玉律,說出口的話不亞於聖諭,全教上下當然沒人反對。
“幸好,之前有所準備,按照小聖女的口味嗜好,從中土長安請來幾位糕點師傅,什麽凍酥花糕、透花糍、櫻桃饆饠都做得極為精巧……”
帕帕提本來是薩珊王朝的王孫出身,哪怕多年來從一國王子淪落成一介商賈,可他平常的飲食起居,也是極為精細和講究。
唐朝長安是國際化相當高的城市,本地美食與西域諸多複雜的小吃混合,也誕生了不少別出心裁的甜品糕點。
他既然知道小聖女酷愛甜點,自然在這方麵相當用心,甚至專程從中土請來糕點大師來討好這位聖女殿下。
這位白象法王還專程讓府上的仆役,手捧著食盒隨行,這是現作的新鮮糕點,這個時代,大唐雖然盛產甘蔗,但製糖之術一直不精。直到貞觀年間,從天竺摩揭陀傳來了製糖之術,方才製成了沙糖,這也使各種食材越發的豐富。
這位漢人使者也注意到了這一點,知道這是帕帕提為討好聖女做的準備,但也不點破,隻是微微一笑,示意白象法王與他同行。
從這大廳到光明宮路程不長,卻是迂回曲折,別有洞天,原來這座宮殿依漢學的九宮八卦、波斯的算學、以及結合印度的宿曜經之大成,依玄學、算學、天文學為主體,究極奧妙的法理來運轉,這種無形的運轉隱約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陣法。
這是明教教主白鐵餘親自布下的道義光明大陣,陣中包羅萬象,以大光明總壇的宮殿樓台為陣腳,陣勢一經發動,便會形成三際二元諸景、更有地、火、風、水等殺伐劫難,還有各種機關陷阱,就算是有通天手段,也休想輕易殺進此陣。
這也是教主白鐵餘學究天人,精通機關、天文、地理、陣法之奧妙,而且對西域諸學、乃至周易八卦憑有了解,他布下的這“道義光明大陣”,哪怕是唐土最有名的陣法名字也看不出破綻之處。
有了這種手段,大光明總壇可謂是防守嚴密、固若金湯,就算有十萬大軍包圍這住怛羅斯城,日夜來攻打此宮,也休想越雷池一步。
抵達光明宮的這段路上,一路美景不勝收,這也是教主的手筆,請來水準極高的工匠,打造近乎花園一樣的中庭景觀。
隻是,帕帕提深知此地看似平靜,實則暗藏種種殺機,若無人領路,或是尚有不慎,誤闖大殿,十有八九會陷入陣法和機關之中,難以生還。
“難怪大光明總壇並無多少看守之人,實質上也沒有這個必要,有這大陣屏蔽,自然不需要多少防護。”
帕帕提仰起頭來,便看到一處巍峨的宮闕浮現眼前,那是一座結合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土建築優點的古老大殿,裏麵有一座白色祭壇,潔白的聖火在祭壇中燃燒。
最為奇妙之事,就是那潔白的聖火深處,隱約能看見一道劍影。……那是一柄似劍非劍、似刀非刀的天降神兵,帕帕提清楚的了解,那是教主白鐵餘的光明海劍,此劍乃是光明所化,蘊含劍中的光明焚煞,隻要傾瀉出來,就會無時無刻焚燒大地、虛空、河流。
普通人根本無法在光明焚煞之下存活,就算隻是待在附近,都會受到輻射能量的衝擊,導致血肉衰竭。
平時,教主也不會配戴此劍,而是選擇將其鎮壓在祭壇聖火中,這聖火是以眾信的信仰之力所凝聚,也隻有這團聖火,才能夠鎮壓此劍。
而在祭壇聖火另一側,一個嬌小的少女俏然而立,她看上去隻有十一、二歲大小,正目光平靜的看守著祭壇。
“聖女殿下,多日不見了。”
白象法王帕帕提自然知曉這位就是小聖女,不過後者對於他的話不聞不問,或者說,這位聖女殿下連眼角都沒有動一下。
果然與之前一樣啊!
帕帕提不由的感歎起來,這位聖女殿下還真是沒變,從她被教主領會來時,就一直是這副沉默不語的姿態。
他的聲音仿佛沒有被對方聽到,不過帕帕提好歹和聖女打過多次交道,清楚應該怎麽與她進行交談。
“聖女殿下,在下乃是白象法王帕帕提,今日前來,是想求見教主。”
帕帕提恭敬的道:“隻是教主不在此地,帕帕提懇請聖女殿下,以無上秘法將情報傳抵給教主殿下。”
說到這裏,帕帕提揮了揮手,他身後的仆役立刻呈上幾個精美的食盒。
也就在這一刻,聖女殿下罕見的轉過頭來,她連眼睛也不眨動,隻是揮了揮手,那名仆役手上的幾個食盒一眨眼就消失不見了。
“聖女的本領果然是教主親傳,完全是無法想像的真神手段,我連這幾個食盒是怎麽消失的都沒看見。”
“明白了,消息我會傳上去的。”
聖女這時候微微點頭,她注視了一眼帕帕提,用低不可聞的聲音道:“那麽……有什麽消息你直接說出來就行了。”
“不用了,虞姬,我已經回來了,帕帕提,你就在這裏說好了。”
一道白色的人影從大殿外飛掠進來,那是一個青年男子,他穿著一身白如雪色的長袍,即不蓄發,也不蓄須,頭發不長不短,那絕非中土大唐的發型,也與西域諸國截然不同,可是偏偏自有一種氣宇軒昂的氛圍。
“恭迎教主聖駕!”漢人使者、帕帕提連忙半跪著施禮。這位就是明教一教之主,很難想像他的年紀如此之輕,就擔當一教之主,可是隻要想一想此人這些來驚天動魄的舉動,恐怕也會深深歎服。
“俗禮就免了,明尊的教眾並無上下之分,我白鐵餘也隻是代替明尊執掌本教,帕帕提,既然此地沒有外人,就不用太過拘束。”
這位教主也是一位奇人,身平不喜歡太多俗禮,就算與教眾在一起,也是平等對待。
“是是是。”白象法王帕帕提忙不迭的點頭。
“不過教主從吐蕃折返回來的這麽快,想必另外一邊的情況還算不錯。”
“嗯。”白鐵餘隻是輕笑一聲:“這次前往吐蕃,表明上赴吐蕃讚普的誕宴,主要還是為了打擊佛教和本教的勢力,吐蕃讚普的壽日上,也是一場諸教派的辯經大會。這是文試之會,雙方都以教義經典進行辯論。“
原來這位明教教主前往吐蕃也不是為了單純的祝壽,而是為了與吐蕃境內的諸多宗派進行辯論大會。
明教一直想往吐蕃發展,隻是吐蕃境內,苯教有極大的勢力,屬於原生的宗教,信仰苯教的權貴數量不少。而佛教則是由鬆讚讚普引進,隻是起初並不興盛,可是佛教有優異的教理教義,與苯教一比,更為適合傳播,後來居上,在民間發展的勢頭不錯。(未完待續。)
像他這樣把一介幼女捧上聖女之位,全教上下也對教主的安排絕無半點不滿之處。原本以這一任聖女尚幼的年歲,尚未有資格擔此重任,可是教主金口玉律,說出口的話不亞於聖諭,全教上下當然沒人反對。
“幸好,之前有所準備,按照小聖女的口味嗜好,從中土長安請來幾位糕點師傅,什麽凍酥花糕、透花糍、櫻桃饆饠都做得極為精巧……”
帕帕提本來是薩珊王朝的王孫出身,哪怕多年來從一國王子淪落成一介商賈,可他平常的飲食起居,也是極為精細和講究。
唐朝長安是國際化相當高的城市,本地美食與西域諸多複雜的小吃混合,也誕生了不少別出心裁的甜品糕點。
他既然知道小聖女酷愛甜點,自然在這方麵相當用心,甚至專程從中土請來糕點大師來討好這位聖女殿下。
這位白象法王還專程讓府上的仆役,手捧著食盒隨行,這是現作的新鮮糕點,這個時代,大唐雖然盛產甘蔗,但製糖之術一直不精。直到貞觀年間,從天竺摩揭陀傳來了製糖之術,方才製成了沙糖,這也使各種食材越發的豐富。
這位漢人使者也注意到了這一點,知道這是帕帕提為討好聖女做的準備,但也不點破,隻是微微一笑,示意白象法王與他同行。
從這大廳到光明宮路程不長,卻是迂回曲折,別有洞天,原來這座宮殿依漢學的九宮八卦、波斯的算學、以及結合印度的宿曜經之大成,依玄學、算學、天文學為主體,究極奧妙的法理來運轉,這種無形的運轉隱約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陣法。
這是明教教主白鐵餘親自布下的道義光明大陣,陣中包羅萬象,以大光明總壇的宮殿樓台為陣腳,陣勢一經發動,便會形成三際二元諸景、更有地、火、風、水等殺伐劫難,還有各種機關陷阱,就算是有通天手段,也休想輕易殺進此陣。
這也是教主白鐵餘學究天人,精通機關、天文、地理、陣法之奧妙,而且對西域諸學、乃至周易八卦憑有了解,他布下的這“道義光明大陣”,哪怕是唐土最有名的陣法名字也看不出破綻之處。
有了這種手段,大光明總壇可謂是防守嚴密、固若金湯,就算有十萬大軍包圍這住怛羅斯城,日夜來攻打此宮,也休想越雷池一步。
抵達光明宮的這段路上,一路美景不勝收,這也是教主的手筆,請來水準極高的工匠,打造近乎花園一樣的中庭景觀。
隻是,帕帕提深知此地看似平靜,實則暗藏種種殺機,若無人領路,或是尚有不慎,誤闖大殿,十有八九會陷入陣法和機關之中,難以生還。
“難怪大光明總壇並無多少看守之人,實質上也沒有這個必要,有這大陣屏蔽,自然不需要多少防護。”
帕帕提仰起頭來,便看到一處巍峨的宮闕浮現眼前,那是一座結合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土建築優點的古老大殿,裏麵有一座白色祭壇,潔白的聖火在祭壇中燃燒。
最為奇妙之事,就是那潔白的聖火深處,隱約能看見一道劍影。……那是一柄似劍非劍、似刀非刀的天降神兵,帕帕提清楚的了解,那是教主白鐵餘的光明海劍,此劍乃是光明所化,蘊含劍中的光明焚煞,隻要傾瀉出來,就會無時無刻焚燒大地、虛空、河流。
普通人根本無法在光明焚煞之下存活,就算隻是待在附近,都會受到輻射能量的衝擊,導致血肉衰竭。
平時,教主也不會配戴此劍,而是選擇將其鎮壓在祭壇聖火中,這聖火是以眾信的信仰之力所凝聚,也隻有這團聖火,才能夠鎮壓此劍。
而在祭壇聖火另一側,一個嬌小的少女俏然而立,她看上去隻有十一、二歲大小,正目光平靜的看守著祭壇。
“聖女殿下,多日不見了。”
白象法王帕帕提自然知曉這位就是小聖女,不過後者對於他的話不聞不問,或者說,這位聖女殿下連眼角都沒有動一下。
果然與之前一樣啊!
帕帕提不由的感歎起來,這位聖女殿下還真是沒變,從她被教主領會來時,就一直是這副沉默不語的姿態。
他的聲音仿佛沒有被對方聽到,不過帕帕提好歹和聖女打過多次交道,清楚應該怎麽與她進行交談。
“聖女殿下,在下乃是白象法王帕帕提,今日前來,是想求見教主。”
帕帕提恭敬的道:“隻是教主不在此地,帕帕提懇請聖女殿下,以無上秘法將情報傳抵給教主殿下。”
說到這裏,帕帕提揮了揮手,他身後的仆役立刻呈上幾個精美的食盒。
也就在這一刻,聖女殿下罕見的轉過頭來,她連眼睛也不眨動,隻是揮了揮手,那名仆役手上的幾個食盒一眨眼就消失不見了。
“聖女的本領果然是教主親傳,完全是無法想像的真神手段,我連這幾個食盒是怎麽消失的都沒看見。”
“明白了,消息我會傳上去的。”
聖女這時候微微點頭,她注視了一眼帕帕提,用低不可聞的聲音道:“那麽……有什麽消息你直接說出來就行了。”
“不用了,虞姬,我已經回來了,帕帕提,你就在這裏說好了。”
一道白色的人影從大殿外飛掠進來,那是一個青年男子,他穿著一身白如雪色的長袍,即不蓄發,也不蓄須,頭發不長不短,那絕非中土大唐的發型,也與西域諸國截然不同,可是偏偏自有一種氣宇軒昂的氛圍。
“恭迎教主聖駕!”漢人使者、帕帕提連忙半跪著施禮。這位就是明教一教之主,很難想像他的年紀如此之輕,就擔當一教之主,可是隻要想一想此人這些來驚天動魄的舉動,恐怕也會深深歎服。
“俗禮就免了,明尊的教眾並無上下之分,我白鐵餘也隻是代替明尊執掌本教,帕帕提,既然此地沒有外人,就不用太過拘束。”
這位教主也是一位奇人,身平不喜歡太多俗禮,就算與教眾在一起,也是平等對待。
“是是是。”白象法王帕帕提忙不迭的點頭。
“不過教主從吐蕃折返回來的這麽快,想必另外一邊的情況還算不錯。”
“嗯。”白鐵餘隻是輕笑一聲:“這次前往吐蕃,表明上赴吐蕃讚普的誕宴,主要還是為了打擊佛教和本教的勢力,吐蕃讚普的壽日上,也是一場諸教派的辯經大會。這是文試之會,雙方都以教義經典進行辯論。“
原來這位明教教主前往吐蕃也不是為了單純的祝壽,而是為了與吐蕃境內的諸多宗派進行辯論大會。
明教一直想往吐蕃發展,隻是吐蕃境內,苯教有極大的勢力,屬於原生的宗教,信仰苯教的權貴數量不少。而佛教則是由鬆讚讚普引進,隻是起初並不興盛,可是佛教有優異的教理教義,與苯教一比,更為適合傳播,後來居上,在民間發展的勢頭不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