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獨孤珍兒到底跟獨孤宸說過什麽,沈凝暄不得而知。
但,從獨孤宸昨夜所說的那番話裏,聰明如沈凝暄,便早已窺見其中一二!
她猜測,此事一定與獨孤蕭逸突然被廢了太子之位有關!
可是現在,聽到獨孤宸提及先帝遺詔,她難免白了臉色!
如今,他已登上帝位,先帝的遺詔,早該在他登基之時,便已然公布於眾才是,可是……事情顯然別有內情,眼下他既是如此迫切的想要得到那道遺詔,便表明,站在他的立場上,那道遺詔絕對是不能見容於世的辶。
如此,也就意味著……
“小姑姑你將一切告知朕的時候,便是在與朕賭,此事若是你賭贏了,朕會念在他對朕的忍讓,容他存活於世,若是你賭輸了,朕會為了天下江山,立刻要了他的性命,可惜……朕從來都不會婦人之仁,你輸了!”
忽然之間,獨孤宸昨夜說過的話,於腦海中飄飄蕩蕩,沈凝暄苦澀的抿了抿唇,無比艱澀的閉上雙眼:“皇上,若我說不給,你可會為了那道遺詔,殺了我滅口?澌”
聞言,獨孤宸的麵色,忽而更加冷凝:“在小姑姑眼裏,朕就這麽冷血無情嗎?”
“皇上從來都不會婦人之仁!”
淡淡的,抬起頭,沈凝暄緩緩睜眼,拿他的話,堵他的嘴,她清澈的眼底冷情無比:“即便,獨孤蕭逸死了,那道遺詔若是詔告天下的話,皇上照舊還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到了那個時候,連他的死也極有可能會被人挖出來……到時候皇上一世英明,隻怕……”
“小姑姑!”
沉聲打斷沈凝暄冷嘲熱諷的話語,獨孤宸凝著她的眸子微沉,臉色漸變鐵青。
“我是不會把遺詔交給皇上的!”定定的與獨孤宸四目相對,沈凝暄微冷的目光,與獨孤宸陰沉的目光在空中碰撞,蕩起一陣花火,她的氣勢絲毫不弱:“我怕皇上會殺我滅口,為了保全自己的小命,我隻得將那道遺詔好好藏起,皇上……你最好留著我,否則,我死之日,便是遺詔昭告天下之時!”
聽聞沈凝暄威脅之語,獨孤宸的臉色,瞬間黑的一塌糊塗。
原本幽深的瞳眸中,漸變陰鶩,他緊咬了牙關,道:“朕說過,朕不會殺你!”
“多謝皇上不殺之恩!”
淡淡垂眸,對獨孤宸輕福了福身,沈凝暄轉身朝外走去。
“等等!”
因沈凝暄清冷的態度,眸色微暗了暗,獨孤宸悶悶的聲音,自她身後響起:“小姑姑的衣裳破了,可受傷了?”
他的話,本是關心之語,聽在沈凝暄耳中,卻讓她心下一凜。好在被大火灼傷的手臂,藏在破碎的袖擺中,並未示於人前,她暗暗沉下一口氣,冷聲說道:“不勞皇上費心,我好的很!”
語落,她再次抬步,卻聽獨孤宸再次出聲說道:“小姑姑很好,但若穿著這身衣裳去見皇後,她若問起,你又該如何解釋?”
聽獨孤宸如此言語,沈凝暄頓覺諷刺無比。
心中冷冷一嗤,她輕歎一聲,轉頭對榮海說道:“與本宮備件新衣!”
“是!”
榮海應聲,銜命而去。
輕蹙了蹙娥眉,沈凝暄並未立即離去,而是轉身再次看向獨孤宸:“我答應你會瞞著皇後,便一定會瞞著她,不過皇上還是盯好了素妃和沈凝雪這兩個美人兒吧,若是皇後從她們口中得知了什麽,那可怨不得我!”
言罷,沈凝暄眸色冷冷斂起,轉身向外,頭也不回的離去。
她敢篤定,最遲明日一早,南宮素兒和沈凝雪這對狼狽為奸的賤人,一定會有人將獨孤蕭逸的死訊帶入冷宮,這兩個人她一個都不會放過,不過……在她動手之前,還得先讓獨孤宸收拾收拾她們!
至於獨孤宸,他既然想要瞞她。
那她……便先當個傻子。
如此,以後的日子,才會更加有意思!
――――風兒的邪惡分割線――――
自天璽宮離去,沈凝暄已然換上一身新衣,並在獨孤宸的安排下,重新梳妝一番。
緩步走出天璽宮,回眸望著身後燈火通明的大殿,她眸中波光閃爍,卻終是冷然一笑,轉身消失在夜色之中。
站在大殿之中,獨孤宸沉眸凝著窗外那道漸行漸遠的纖弱身影,直到那道身影消失在夜幕之中,他方輕斂了眸,輕聲問著身邊的榮海:“今日之後,小姑姑對朕,再也不會如以前那般了。”
聽得出獨孤宸話裏的失落之意,榮海臉色微微黯淡。
獨孤珍兒雖是長輩,卻是與獨孤宸和獨孤蕭逸自小一起長大的。
如今,獨孤宸殺了獨孤蕭逸。
這件事情,隻怕會成為獨孤珍兒的心結,
但是,看著獨孤宸一臉落寞的神情,榮海心中不禁一痛,忙恭身勸慰道:“皇上放心吧,長公主殿下隻是誤會皇上要連她一起殺,一時氣憤……”
“不隻是一時的!”無奈勾唇,笑的有些淒涼,獨孤宸雙手背負身後,深沉的眸,驀地一冷,他幽聲說道:“差人盯著昌寧宮和沈凝雪,若是她們膽敢去冷宮,立即差人攔下!”
也許,是為了江山,也許,是為了沈凝暄。
不管是為了什麽,如今獨孤蕭逸都已然不再是他和沈凝暄之間的障礙。
隻一夜之間,他親手毒殺了自己的王兄,被自己的姑母所記恨,如此眾叛親離之後,他唯一欣慰的是,沈凝暄還在他身邊。
是以,無論是誰,他都不會允許,不會允許她們,再成為他和沈凝暄之間的障礙!
絕對……不會允許!
“奴才遵旨!”
抬眸又深看了眼獨孤宸,見他一臉凝重,榮海輕點了點頭,轉身出去吩咐。
深吸口氣,凝眉許久,獨孤宸本欲轉身向裏,卻在走出幾步之後,腳步陡地一旋,快步出了大殿,也朝著冷宮方向行去……
――――
沈凝暄回到冷宮之時,獨孤珍兒正坐在花廳裏用膳。
聽彩蓮稟報,長公主求見,獨孤珍兒握著銀筷的手微微一抖,忙起身行至前廳。
但,從獨孤宸昨夜所說的那番話裏,聰明如沈凝暄,便早已窺見其中一二!
她猜測,此事一定與獨孤蕭逸突然被廢了太子之位有關!
可是現在,聽到獨孤宸提及先帝遺詔,她難免白了臉色!
如今,他已登上帝位,先帝的遺詔,早該在他登基之時,便已然公布於眾才是,可是……事情顯然別有內情,眼下他既是如此迫切的想要得到那道遺詔,便表明,站在他的立場上,那道遺詔絕對是不能見容於世的辶。
如此,也就意味著……
“小姑姑你將一切告知朕的時候,便是在與朕賭,此事若是你賭贏了,朕會念在他對朕的忍讓,容他存活於世,若是你賭輸了,朕會為了天下江山,立刻要了他的性命,可惜……朕從來都不會婦人之仁,你輸了!”
忽然之間,獨孤宸昨夜說過的話,於腦海中飄飄蕩蕩,沈凝暄苦澀的抿了抿唇,無比艱澀的閉上雙眼:“皇上,若我說不給,你可會為了那道遺詔,殺了我滅口?澌”
聞言,獨孤宸的麵色,忽而更加冷凝:“在小姑姑眼裏,朕就這麽冷血無情嗎?”
“皇上從來都不會婦人之仁!”
淡淡的,抬起頭,沈凝暄緩緩睜眼,拿他的話,堵他的嘴,她清澈的眼底冷情無比:“即便,獨孤蕭逸死了,那道遺詔若是詔告天下的話,皇上照舊還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到了那個時候,連他的死也極有可能會被人挖出來……到時候皇上一世英明,隻怕……”
“小姑姑!”
沉聲打斷沈凝暄冷嘲熱諷的話語,獨孤宸凝著她的眸子微沉,臉色漸變鐵青。
“我是不會把遺詔交給皇上的!”定定的與獨孤宸四目相對,沈凝暄微冷的目光,與獨孤宸陰沉的目光在空中碰撞,蕩起一陣花火,她的氣勢絲毫不弱:“我怕皇上會殺我滅口,為了保全自己的小命,我隻得將那道遺詔好好藏起,皇上……你最好留著我,否則,我死之日,便是遺詔昭告天下之時!”
聽聞沈凝暄威脅之語,獨孤宸的臉色,瞬間黑的一塌糊塗。
原本幽深的瞳眸中,漸變陰鶩,他緊咬了牙關,道:“朕說過,朕不會殺你!”
“多謝皇上不殺之恩!”
淡淡垂眸,對獨孤宸輕福了福身,沈凝暄轉身朝外走去。
“等等!”
因沈凝暄清冷的態度,眸色微暗了暗,獨孤宸悶悶的聲音,自她身後響起:“小姑姑的衣裳破了,可受傷了?”
他的話,本是關心之語,聽在沈凝暄耳中,卻讓她心下一凜。好在被大火灼傷的手臂,藏在破碎的袖擺中,並未示於人前,她暗暗沉下一口氣,冷聲說道:“不勞皇上費心,我好的很!”
語落,她再次抬步,卻聽獨孤宸再次出聲說道:“小姑姑很好,但若穿著這身衣裳去見皇後,她若問起,你又該如何解釋?”
聽獨孤宸如此言語,沈凝暄頓覺諷刺無比。
心中冷冷一嗤,她輕歎一聲,轉頭對榮海說道:“與本宮備件新衣!”
“是!”
榮海應聲,銜命而去。
輕蹙了蹙娥眉,沈凝暄並未立即離去,而是轉身再次看向獨孤宸:“我答應你會瞞著皇後,便一定會瞞著她,不過皇上還是盯好了素妃和沈凝雪這兩個美人兒吧,若是皇後從她們口中得知了什麽,那可怨不得我!”
言罷,沈凝暄眸色冷冷斂起,轉身向外,頭也不回的離去。
她敢篤定,最遲明日一早,南宮素兒和沈凝雪這對狼狽為奸的賤人,一定會有人將獨孤蕭逸的死訊帶入冷宮,這兩個人她一個都不會放過,不過……在她動手之前,還得先讓獨孤宸收拾收拾她們!
至於獨孤宸,他既然想要瞞她。
那她……便先當個傻子。
如此,以後的日子,才會更加有意思!
――――風兒的邪惡分割線――――
自天璽宮離去,沈凝暄已然換上一身新衣,並在獨孤宸的安排下,重新梳妝一番。
緩步走出天璽宮,回眸望著身後燈火通明的大殿,她眸中波光閃爍,卻終是冷然一笑,轉身消失在夜色之中。
站在大殿之中,獨孤宸沉眸凝著窗外那道漸行漸遠的纖弱身影,直到那道身影消失在夜幕之中,他方輕斂了眸,輕聲問著身邊的榮海:“今日之後,小姑姑對朕,再也不會如以前那般了。”
聽得出獨孤宸話裏的失落之意,榮海臉色微微黯淡。
獨孤珍兒雖是長輩,卻是與獨孤宸和獨孤蕭逸自小一起長大的。
如今,獨孤宸殺了獨孤蕭逸。
這件事情,隻怕會成為獨孤珍兒的心結,
但是,看著獨孤宸一臉落寞的神情,榮海心中不禁一痛,忙恭身勸慰道:“皇上放心吧,長公主殿下隻是誤會皇上要連她一起殺,一時氣憤……”
“不隻是一時的!”無奈勾唇,笑的有些淒涼,獨孤宸雙手背負身後,深沉的眸,驀地一冷,他幽聲說道:“差人盯著昌寧宮和沈凝雪,若是她們膽敢去冷宮,立即差人攔下!”
也許,是為了江山,也許,是為了沈凝暄。
不管是為了什麽,如今獨孤蕭逸都已然不再是他和沈凝暄之間的障礙。
隻一夜之間,他親手毒殺了自己的王兄,被自己的姑母所記恨,如此眾叛親離之後,他唯一欣慰的是,沈凝暄還在他身邊。
是以,無論是誰,他都不會允許,不會允許她們,再成為他和沈凝暄之間的障礙!
絕對……不會允許!
“奴才遵旨!”
抬眸又深看了眼獨孤宸,見他一臉凝重,榮海輕點了點頭,轉身出去吩咐。
深吸口氣,凝眉許久,獨孤宸本欲轉身向裏,卻在走出幾步之後,腳步陡地一旋,快步出了大殿,也朝著冷宮方向行去……
――――
沈凝暄回到冷宮之時,獨孤珍兒正坐在花廳裏用膳。
聽彩蓮稟報,長公主求見,獨孤珍兒握著銀筷的手微微一抖,忙起身行至前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