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的夕陽,猶如一枚熟透了的柿子懸掛在天邊,紅得那麽純粹,那麽深沉。
一個皮膚黝黑、肌肉豐隆的小夥子,獨自坐在彎彎的小河畔,專心致誌地做著黑皮陶貫耳壺。腳邊已經擺好了幾隻,可他看著壺口兩側的耳朵,覺得不順眼,撇撇嘴,又開始做新的。
他蓬頭跣足,長長的頭發用麻線綰成一束,懸在腦後,使額角上描畫的紋飾愈加引人注目。那黑色的紋飾,如鳥,似魚,寥寥幾筆,卻有一種飛翔的動感。
居住在西樵山下的人,男子滿十五歲,女子滿十三歲,額角上都要畫上魚鳥紋——在若幹年以後的史書上,把這叫做“雕題”。平日裏毫無交往的人,隻要看見熟悉的魚鳥紋,不用說話,就知道是同一個部族的,相互之間就可以說上話了。
小夥子的雙手很靈巧,他僅僅借助於一個樹枝打磨成的木輪和幾支頗有彈性的竹片,就能讓烏黑油亮的泥土在手裏乖乖地變成各種各樣的陶器——魚簍形罐、寬把帶流杯、貫耳壺、匜形罐、陶鬶……當然這也是若幹年以後學者們所起的名字。莫看它們還隻是潮濕的陶坯,卻充滿了靈性,呈現古樸端莊的原始之美。他特別擅長做貫耳壺。原因很簡單,家家戶戶都喜歡用它來汲水。在貫耳壺兩側的耳朵裏穿上繩子,輕輕拋向小河,一壺清澈的水就提上來了。
此刻,他一邊做貫耳壺,一邊掃視河邊的稻田。年輕的目光是清澈而銳利的,能投射得很遠。
那幾塊水稻田,是一代又一代的西樵山人用雙手開辟出來的,盡管支離破碎,麵積也不大,但是旁邊有清澈的小河,有自流井,用水灌溉很方便。每年春天人們用三角形石犁頭耕翻的田腳也成熟了,泥色烏黑發亮,犁起來很鬆軟,所以禾苗生長得十分旺盛。眼下已紛紛結穗,沉甸甸地垂下頭,散發著清香。嘴饞的鳥雀發覺了,吱吱喳喳地飛過來,競相啄食飽滿的稻穗。
“哦噓!哦噓……”
他從腳邊撿起一塊泥巴,大聲吼叫著,向鳥雀扔去。他的吼叫聲很響亮,鳥雀哄的一下逃走了。他舒了一口氣,重新埋下頭,把全部精神沉浸在泥土和水的世界裏。
短暫而漫長的一天裏,從早到晚,他在河邊反複地說這句話:“哦噓!哦噓!”別的什麽都不需要說,事實上也沒有誰聽他說。他和他的貫耳壺,也隻需要手指與泥土的親昵觸摸。每天有那麽多的黑皮陶罐,那麽多的鳥雀與他作伴,他絲毫也不覺得寂寞。說真的,整天哦噓哦噓驅趕著鳥雀,假如鳥雀不來,又會牽記它們。
他生出來就沒有名字,所有的人都習慣地喊他“哦噓”,包括他的阿爸阿媽。聽到“哦噓”,他總是高高興興地答應“哦——”然後赤著一雙大腳,啪嗒啪嗒地跑過去。
“哦噓”,叫起來是多麽響亮,多麽爽脆啊!
他想,以後有了兒子,就叫他小“哦噓”。
他知道,過一會兒鳥雀仍然會飛來,他仍然要喊著哦噓扔泥巴,但他不厭其煩。在所有人的心目中,鳥雀是令人羨慕的,也是令人崇敬的。它們具有人類難以企及的本領——能展開飛翔的翅膀,接近神聖的照耀萬物的太陽,倏忽來回。人,誰不想鳥兒一樣自由自在地飛翔啊,可是一雙腳剛離開地麵,就重重地落了下去。
他驅趕鳥雀,僅僅是希望它們嘴下留情,給人們留點兒糧食。種稻子不容易啊。不過,假如有鱷魚遊到稻田裏來,光是喊幾聲“哦噓!哦噓!”就不頂事了。鱷魚很凶猛,一眨眼功夫,就會把稻穗都糟蹋殆盡的。西樵山的人們全都趕過來,才能把鱷魚趕走。
泥土摻入了水,在靈巧的雙手中變成陶器。晾幹後,再用濃煙熏過幾次,然後放進熊熊烈火中燒一個晝夜,燜一個晝夜。經過烈火洗禮的陶器,閃爍出引人矚目的玄黑色。這種黑皮陶的做法,不知道已經傳了多少代人。哦噓的祖父,祖父的祖父,祖父的祖父的祖父……都是做黑皮陶的行家裏手。大王——魚鳥氏族首領祭祀時所用的器物,幾乎都是他們家做的。其他人家都不如他們家做得好。他手裏正在做的貫耳壺,就是準備在秋天大祭時用的,所以格外小心。
黑皮陶的成型不容易,燒製就更難了。全靠多年積累的經驗,去控製火焰溫度,才能使陶器燒成後,在外表罩上一層漂漂亮亮的黑衣。為了讓它既黑又亮,他們家有一套祖傳的辦法——煙熏。在燒之前,用濃煙反複熏染,讓煙色滲入坯體。燒成後拿出來,又用幹燥的草葉細細打磨。這樣,黑皮陶怎麽能不是漆黑錚亮,甚至帶有鉛色光呢?每一個人看見了,都從心底裏喜愛。
哦噓今年剛滿十七歲,身體健壯,腦子聰慧,一雙手尤其靈巧。在西樵山,提起做陶器,沒有誰的手藝能夠超過他的。不管是不是在幹活,女孩子都喜歡圍在他的身邊轉。不過,他最中意的人——水,卻老是躲在別人的背後,把一雙水汪汪的眼睛瞄著他。他看見那雙眼睛,心裏就漾起一股甜津津、麻酥酥的感覺。
其實,要說他有多大的絕技,那也未必。他心裏明白,不管是誰,隻要能做到一點,把黑皮陶看得比任何器物都神聖,不計時日,不惜工本,就能做一件,成一件。
陶器表麵的黑衣,黑得那麽純淨。他覺得,這黑色,就像是自己生來就有的烏沉沉的黑頭發、烏溜溜的眼珠。也許,在西樵山,隻有水的眼睛才比這更明亮誘人。
他已經記不起來自己這幾年做黑皮陶器,究竟做成了多少隻。臉上的皮膚被太陽曬得如陶色一樣黑,又被風吹得像泥土那麽粗糙,可是,從沒想過要在黑皮陶器上留下點什麽。
不知怎麽,今天他在驅趕啄食稻穀的鳥雀時,突然想到了。
哦噓是一個平凡的小夥子,怎麽能把名字刻在給宮殿裏使用的貫耳壺上?何況,哦噓能算是名字嗎?
那,應該刻什麽呢?
他靈機一動,主意就有了。
給貫耳壺刻上魚鳥紋,就像額角上的魚鳥紋一樣。
對,就是它!
脈管裏的血液頓時為這個想法而迅疾湧動。幾乎沒有絲毫猶豫,他動手刻了起來。
轉眼之間,手下的魚鳥紋,或出現在貫耳壺的頸部,或出現在貫耳壺的腹部,一兩隻,三五隻。可他仔細看看,不太滿足。於是又拿起一隻貫耳壺,奮力刻畫。壺身上很快出現了魚鳥紋。魚鳥紋並不是一隻,而是好幾十個。它們頗有韻律感地縱橫排列成行。盡管由於貫耳壺殼子太薄,刻下的線條無法深下去,卻簡潔而生動。
這就夠了。
他左看右看,臉上流露出滿意的神色,比起腳邊的壺,手裏的這一隻,可是美得多了。排列成行的紋飾,像鳥,也像魚,像是在飛翔,也像是在遨遊。
“哦噓!——”
他不由放開喉嚨,朝著西樵山大聲地喊叫。他要讓自己跟著這些魚兒鳥兒,升向天空,躍入水中。
哦噓絕對不可能想到,四千多年以後,一支十幾個位文博專家和工作人員組成的考古隊來到西樵山遺址,發掘良渚文化墓葬。足足花費了兩個多月的辛勤勞作,終於有了預想中的收獲。一天傍晚,他們圍著一大堆待整理的黑皮陶殘片,稍事休息,順便欣賞這些由哦噓和哦噓的後人製作的具有實用性的藝術作品。
黑如漆,亮如鏡,聲如磬,既像蛋殼一般薄,又有變幻的造型。西樵山的黑皮陶器,彌散著先人的智慧之光。藝術構思的精妙,足以讓現代人歎為觀止。
最初,草萊初開的人們在摸索中學會了用竹子編成籃子或者筐子裝東西,可是籃和筐都有縫隙,怎麽也不能盛水。後來,人們從筐籃的編織得到了啟發,將拌削好的泥土搓成泥條子,一圈圈盤築成了器壁,再用泥漿膠合起來,並且抹平溝縫,使它顯得均勻而結實,有的還留下好看的裝飾花紋。仿照籃和筐的模樣做成的陶器,什麽東西都能盛。這樣,先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以大大提升。
文博專家在一件貫耳壺的沿口下,發現了一個別致的魚紋。這很引人矚目。可以肯定,是刻劃符號。憑著現代人的智慧,他們很快還原出了四千年前的一個場景——先祖們在吃完了一尾鮮魚之後,意猶未盡,為殘存的魚骨所觸動,於是讓長者用尖利的竹枝在貫耳壺上刻劃。壺壁上頓時出現了一條抽象的魚。仔細看去,那寥寥幾劃組成的魚兒,其實是一個“吳”字,一個最原始的“吳”。不是嗎,在吳方言中,吳與魚至今還發同一個音。從某種意義上說,吳文化其實是魚文化,吳文化的根,原來就是在魚兒遊弋的泱泱湖水中啊!
讚歎之餘,你一言我一語地展開了熱烈的爭論。
其中一個名叫李安浦的,激情洋溢地講了很多。他說,先人們在五千年前就懂得了實用與美觀的和諧結合,懂得了線條的誇張,懂得了個性的宣瀉,實在是了不起。他又說,製作黑皮陶的先人,我們怎麽能稱之為無名氏?他們應該有姓氏,有名字,也許還會有原始的文字。我們的百家姓哪裏來的,不就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嗎?
這些,自然是後話了。
現在,我們還是把目光投向四千多年前的西樵山。
一個皮膚黝黑、肌肉豐隆的小夥子,獨自坐在彎彎的小河畔,專心致誌地做著黑皮陶貫耳壺。腳邊已經擺好了幾隻,可他看著壺口兩側的耳朵,覺得不順眼,撇撇嘴,又開始做新的。
他蓬頭跣足,長長的頭發用麻線綰成一束,懸在腦後,使額角上描畫的紋飾愈加引人注目。那黑色的紋飾,如鳥,似魚,寥寥幾筆,卻有一種飛翔的動感。
居住在西樵山下的人,男子滿十五歲,女子滿十三歲,額角上都要畫上魚鳥紋——在若幹年以後的史書上,把這叫做“雕題”。平日裏毫無交往的人,隻要看見熟悉的魚鳥紋,不用說話,就知道是同一個部族的,相互之間就可以說上話了。
小夥子的雙手很靈巧,他僅僅借助於一個樹枝打磨成的木輪和幾支頗有彈性的竹片,就能讓烏黑油亮的泥土在手裏乖乖地變成各種各樣的陶器——魚簍形罐、寬把帶流杯、貫耳壺、匜形罐、陶鬶……當然這也是若幹年以後學者們所起的名字。莫看它們還隻是潮濕的陶坯,卻充滿了靈性,呈現古樸端莊的原始之美。他特別擅長做貫耳壺。原因很簡單,家家戶戶都喜歡用它來汲水。在貫耳壺兩側的耳朵裏穿上繩子,輕輕拋向小河,一壺清澈的水就提上來了。
此刻,他一邊做貫耳壺,一邊掃視河邊的稻田。年輕的目光是清澈而銳利的,能投射得很遠。
那幾塊水稻田,是一代又一代的西樵山人用雙手開辟出來的,盡管支離破碎,麵積也不大,但是旁邊有清澈的小河,有自流井,用水灌溉很方便。每年春天人們用三角形石犁頭耕翻的田腳也成熟了,泥色烏黑發亮,犁起來很鬆軟,所以禾苗生長得十分旺盛。眼下已紛紛結穗,沉甸甸地垂下頭,散發著清香。嘴饞的鳥雀發覺了,吱吱喳喳地飛過來,競相啄食飽滿的稻穗。
“哦噓!哦噓……”
他從腳邊撿起一塊泥巴,大聲吼叫著,向鳥雀扔去。他的吼叫聲很響亮,鳥雀哄的一下逃走了。他舒了一口氣,重新埋下頭,把全部精神沉浸在泥土和水的世界裏。
短暫而漫長的一天裏,從早到晚,他在河邊反複地說這句話:“哦噓!哦噓!”別的什麽都不需要說,事實上也沒有誰聽他說。他和他的貫耳壺,也隻需要手指與泥土的親昵觸摸。每天有那麽多的黑皮陶罐,那麽多的鳥雀與他作伴,他絲毫也不覺得寂寞。說真的,整天哦噓哦噓驅趕著鳥雀,假如鳥雀不來,又會牽記它們。
他生出來就沒有名字,所有的人都習慣地喊他“哦噓”,包括他的阿爸阿媽。聽到“哦噓”,他總是高高興興地答應“哦——”然後赤著一雙大腳,啪嗒啪嗒地跑過去。
“哦噓”,叫起來是多麽響亮,多麽爽脆啊!
他想,以後有了兒子,就叫他小“哦噓”。
他知道,過一會兒鳥雀仍然會飛來,他仍然要喊著哦噓扔泥巴,但他不厭其煩。在所有人的心目中,鳥雀是令人羨慕的,也是令人崇敬的。它們具有人類難以企及的本領——能展開飛翔的翅膀,接近神聖的照耀萬物的太陽,倏忽來回。人,誰不想鳥兒一樣自由自在地飛翔啊,可是一雙腳剛離開地麵,就重重地落了下去。
他驅趕鳥雀,僅僅是希望它們嘴下留情,給人們留點兒糧食。種稻子不容易啊。不過,假如有鱷魚遊到稻田裏來,光是喊幾聲“哦噓!哦噓!”就不頂事了。鱷魚很凶猛,一眨眼功夫,就會把稻穗都糟蹋殆盡的。西樵山的人們全都趕過來,才能把鱷魚趕走。
泥土摻入了水,在靈巧的雙手中變成陶器。晾幹後,再用濃煙熏過幾次,然後放進熊熊烈火中燒一個晝夜,燜一個晝夜。經過烈火洗禮的陶器,閃爍出引人矚目的玄黑色。這種黑皮陶的做法,不知道已經傳了多少代人。哦噓的祖父,祖父的祖父,祖父的祖父的祖父……都是做黑皮陶的行家裏手。大王——魚鳥氏族首領祭祀時所用的器物,幾乎都是他們家做的。其他人家都不如他們家做得好。他手裏正在做的貫耳壺,就是準備在秋天大祭時用的,所以格外小心。
黑皮陶的成型不容易,燒製就更難了。全靠多年積累的經驗,去控製火焰溫度,才能使陶器燒成後,在外表罩上一層漂漂亮亮的黑衣。為了讓它既黑又亮,他們家有一套祖傳的辦法——煙熏。在燒之前,用濃煙反複熏染,讓煙色滲入坯體。燒成後拿出來,又用幹燥的草葉細細打磨。這樣,黑皮陶怎麽能不是漆黑錚亮,甚至帶有鉛色光呢?每一個人看見了,都從心底裏喜愛。
哦噓今年剛滿十七歲,身體健壯,腦子聰慧,一雙手尤其靈巧。在西樵山,提起做陶器,沒有誰的手藝能夠超過他的。不管是不是在幹活,女孩子都喜歡圍在他的身邊轉。不過,他最中意的人——水,卻老是躲在別人的背後,把一雙水汪汪的眼睛瞄著他。他看見那雙眼睛,心裏就漾起一股甜津津、麻酥酥的感覺。
其實,要說他有多大的絕技,那也未必。他心裏明白,不管是誰,隻要能做到一點,把黑皮陶看得比任何器物都神聖,不計時日,不惜工本,就能做一件,成一件。
陶器表麵的黑衣,黑得那麽純淨。他覺得,這黑色,就像是自己生來就有的烏沉沉的黑頭發、烏溜溜的眼珠。也許,在西樵山,隻有水的眼睛才比這更明亮誘人。
他已經記不起來自己這幾年做黑皮陶器,究竟做成了多少隻。臉上的皮膚被太陽曬得如陶色一樣黑,又被風吹得像泥土那麽粗糙,可是,從沒想過要在黑皮陶器上留下點什麽。
不知怎麽,今天他在驅趕啄食稻穀的鳥雀時,突然想到了。
哦噓是一個平凡的小夥子,怎麽能把名字刻在給宮殿裏使用的貫耳壺上?何況,哦噓能算是名字嗎?
那,應該刻什麽呢?
他靈機一動,主意就有了。
給貫耳壺刻上魚鳥紋,就像額角上的魚鳥紋一樣。
對,就是它!
脈管裏的血液頓時為這個想法而迅疾湧動。幾乎沒有絲毫猶豫,他動手刻了起來。
轉眼之間,手下的魚鳥紋,或出現在貫耳壺的頸部,或出現在貫耳壺的腹部,一兩隻,三五隻。可他仔細看看,不太滿足。於是又拿起一隻貫耳壺,奮力刻畫。壺身上很快出現了魚鳥紋。魚鳥紋並不是一隻,而是好幾十個。它們頗有韻律感地縱橫排列成行。盡管由於貫耳壺殼子太薄,刻下的線條無法深下去,卻簡潔而生動。
這就夠了。
他左看右看,臉上流露出滿意的神色,比起腳邊的壺,手裏的這一隻,可是美得多了。排列成行的紋飾,像鳥,也像魚,像是在飛翔,也像是在遨遊。
“哦噓!——”
他不由放開喉嚨,朝著西樵山大聲地喊叫。他要讓自己跟著這些魚兒鳥兒,升向天空,躍入水中。
哦噓絕對不可能想到,四千多年以後,一支十幾個位文博專家和工作人員組成的考古隊來到西樵山遺址,發掘良渚文化墓葬。足足花費了兩個多月的辛勤勞作,終於有了預想中的收獲。一天傍晚,他們圍著一大堆待整理的黑皮陶殘片,稍事休息,順便欣賞這些由哦噓和哦噓的後人製作的具有實用性的藝術作品。
黑如漆,亮如鏡,聲如磬,既像蛋殼一般薄,又有變幻的造型。西樵山的黑皮陶器,彌散著先人的智慧之光。藝術構思的精妙,足以讓現代人歎為觀止。
最初,草萊初開的人們在摸索中學會了用竹子編成籃子或者筐子裝東西,可是籃和筐都有縫隙,怎麽也不能盛水。後來,人們從筐籃的編織得到了啟發,將拌削好的泥土搓成泥條子,一圈圈盤築成了器壁,再用泥漿膠合起來,並且抹平溝縫,使它顯得均勻而結實,有的還留下好看的裝飾花紋。仿照籃和筐的模樣做成的陶器,什麽東西都能盛。這樣,先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以大大提升。
文博專家在一件貫耳壺的沿口下,發現了一個別致的魚紋。這很引人矚目。可以肯定,是刻劃符號。憑著現代人的智慧,他們很快還原出了四千年前的一個場景——先祖們在吃完了一尾鮮魚之後,意猶未盡,為殘存的魚骨所觸動,於是讓長者用尖利的竹枝在貫耳壺上刻劃。壺壁上頓時出現了一條抽象的魚。仔細看去,那寥寥幾劃組成的魚兒,其實是一個“吳”字,一個最原始的“吳”。不是嗎,在吳方言中,吳與魚至今還發同一個音。從某種意義上說,吳文化其實是魚文化,吳文化的根,原來就是在魚兒遊弋的泱泱湖水中啊!
讚歎之餘,你一言我一語地展開了熱烈的爭論。
其中一個名叫李安浦的,激情洋溢地講了很多。他說,先人們在五千年前就懂得了實用與美觀的和諧結合,懂得了線條的誇張,懂得了個性的宣瀉,實在是了不起。他又說,製作黑皮陶的先人,我們怎麽能稱之為無名氏?他們應該有姓氏,有名字,也許還會有原始的文字。我們的百家姓哪裏來的,不就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嗎?
這些,自然是後話了。
現在,我們還是把目光投向四千多年前的西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