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無休無止地轉動,誰也阻擋不了它固有的步伐。很快,4500年過去了。
二十一世紀初的一天,一輛電視片攝製組專用的吉普車,長驅二千餘裏,風塵仆仆而來。車蓋上,醒目地髹漆著四個大字“誇父追日”。一個追字寫得極有動感,這正是電視片的片名。他們確實也很有點誇父追日的態勢,沿著逶迤的海岸線,徑直奔向東南沿海采訪。
事實上,前些時候他們已經去過大洋彼岸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拍攝到了七隻奇特的石錨。那些石錨放在了一家海洋潛水用具商店的門口。商店老板鮑勃先生說,他是去淺海尋找貝殼時,無意中發現了這些像麵包像熱狗也像球的大石塊,感到很有趣。他的朋友韋恩先生,不久後也找到了幾塊人工打製的中間有空的石塊,把消息告訴他。鮑勃很想把這些從未見過的石塊送給妻子,作為特別的禮物,可是又講不清楚到底是什麽,便去請教專家。
一位名叫莫利亞蒂的教授,對此大感興趣。他很快弄清楚,這些石滾子最初是用於築路和農業生產的,後來用於壓船,或者作為石錨。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並不是美洲大陸上的東西。他根據石錨長期泡在海水裏生成的錳結石,細細作了一番研究,竟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給中國航海史學家房仲甫寫了一封長信。
他說:“如果能夠確定是石錨,將使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先驅地位給予偉大的中國人民。”
隨信,他還給房仲甫先生寄去了五塊岩樣。
意大利人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的事,早已成為定論。這位熱那亞呢絨作坊匠師的兒子,曾經與西班牙國王簽訂“聖達菲協定”,一旦發現新大陸,國王將成為這片土地的統治者,而他除了得到海軍司令、總督的頭銜,還可以得到從領地運回的財產的十分之一。
1492年,航海家哥倫布啟航西行,去尋找夢想中富遮的東方,誰知抵達的是根本不為人知的美洲大陸。他在船上喝了大多的雪利酒,誤以為到達了東方的印度,於是把當地土著居民稱為印第安人。這件事很偶然,卻開辟了一個新的曆史時代,讓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體係得以邂逅。
在十年間的三次艱辛遠航中,哥倫布果然到達了牙買加、波多黎各諸島和中南美洲地帶。當然他獲得了巨大的榮譽。從此,哥倫布成了發現的代名詞。
如今,七隻奇特的石錨卻向大航海家提出了挑戰。
中國專家將岩樣作了測試,他們確定為泥灰岩,在台灣島和亞洲西太平洋列島均有分布。
另一位名叫皮爾森的美國石錨專家也認為,美洲大陸沒有這種岩石,唯一的可能是從亞洲來的。從石錨的外形看,帶有明顯的中國特征。
這位資深的海洋航行專家和收藏家,擁有大量中國新石器時代以來的陶瓷器。明清時期的青花瓷盆、梅瓶和筆筒,林林總總,在博古架上散發著動人的光彩,簡直像博物館的一間專室。遺憾的是酷愛中國文化的皮爾森,竟然一次也沒有來過中國。
皮爾森頗有把握地說,數千年前中國的先民就乘船航海,考察了美洲。他們渡過太平洋,到達鹽湖城、大峽穀,又南下墨西哥。乘船回到中國後,寫了一本書,這就是《山海經》中的《大荒東經》。書裏,對鹽湖城、大峽穀和墨西哥的風情都作了真實的描述。
他的話不無道理。
《山海經》中,確實有關於黑齒國、扶桑、黍食、啖蛇、使蛇等等的記載。這與中美洲地區瑪雅文明史前期及初期已有水利農業、人造梯田,以玉米和穀物為食物來源,以羽蛇——飛翔著的蛇為圖騰崇拜可以相互印證。查閱《列子?湯問》,也可以看見有這樣的描寫:“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裏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穀。”渤海泛指著大海,從中國東部海域往東行走足足一年的海路,到達的“湯穀”或者“大壑”,就隻能是美洲地區的峽穀了。
現代人常常用今天的時空觀,去衡量古人對桀驁不馴的海洋的駕馭和征服。總以為他們乘坐獨木舟,沒有大馬力發動機、導航儀和通信工具,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飛越太平洋的。這就犯了一個很難饒恕的錯誤:忘記了人自身的作用。須知,在沒有發明技術裝備延長自己的五官四肢之前,人的肌體潛能未曾耗減,發揮出來,簡直是難以估量的。挪威人類學家托爾?海爾親身做過一個試驗。他不是僅僅利用一隻木筏,便獨自一人在太平洋上漂流三個多月,從秘魯遠航到波利尼亞群島,幾乎走過了太平洋最大寬度的一半嗎?
當然,無數與獨木舟為伴的人戰勝不了險風惡浪,悲壯地葬身於魚腹。他們在史冊上不可能留下絲毫痕跡,既無名,也不英雄。但是,海上仍然有人不畏艱險,前赴後繼……
一隻裝有信件的漂流瓶,或者一隻漁民養殖海產品所用的玻璃球,隨著西北風,漂往大洋彼岸,那是常見的事情。遠道而來的朋友們,卻要用自己的電視片,揭示石錨在三千年前遠程漂流的深刻內涵。這是一個多有意思的題材啊。
航海生涯,激發起的是人們獨立不羈、追求自由的意誌。在浩瀚的海麵上,人們憑借自己的堅毅和智慧,勇敢地漂泊於驚濤駭浪之中,衝破畛域的束縛,盡情舒展抱負。
那麽,先民們出海後,如何經過朝鮮半島、日本群島、千島群島、阿留申群島,再由阿拉斯加半島沿海岸行駛,直抵中美洲大陸,與那兒的印第安文化相融合呢?
這,實在是一個充滿了誘惑力的待解之謎。
《山海經》、《淮南子》、《尚書》等等典籍,對此有一鱗半爪的記載,但是從來語焉不詳,費人猜想。足可征信的,便隻能是越來越多的出土文物了。
李安浦陪著攝製組的朋友們一起參觀了幾處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遺址,那些“中國的土築金字塔”。誰能想到,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玉琮,那典型的禮器上鐫刻的神人麵紋,居然與奧爾梅克文化的器物紋飾十分相像。太令人震驚了。
攝製組的朋友給李安浦欣賞了從美國某博物館拍攝的照片。諸多充滿了美洲大陸原始風情的器物,讓人一下子聯想起熱情而剽悍的印第安民族。然而,兩件直筒形陶器上的人麵紋飾去,卻是那樣的似曾相識。重圓表示眼睛,連接眼瞼的橋形凸麵是額部,寬鼻勾出鼻梁和鼻翼,寬嘴刻畫出雙唇——這,不活脫脫是良渚玉琮上的紋飾嗎?
還有好幾件石雕和木雕的器物,讓李安浦很快聯想起了殷墟婦好墓出土的人形佩和人形玉飾,聯想起了殷商文化的饕餮紋——青銅器上的基本裝飾母題。
李安浦的呼吸頓時急促起來。
一位名叫德?歧尼的法國漢學家,曾經在二百多年前的一份報告中說,他在中國古代史書中發現了中國僧人慧深和尚在公元5世紀就到過扶桑國的資料。經過考證,扶桑國不是別處,正是美洲大陸墨西哥。他的驚人發現,在國際學術界引起了轟動。但是有人表示懷疑,認為慧深到達的是日本,慧深回來後向人們描述的扶桑國的情形,恰恰與中國、朝鮮、日本地情形差不多。然而又有學者搬出了《梁書》,說內中記載的扶桑國情形,與墨西哥有驚人的相似,與日本卻相去甚遠。
放在李安浦眼前的照片,遠遠超越了關於慧深和尚的爭論。難道奧爾梅克文化不隻是受到了中國殷商文化的影響,還受到良渚文化的影響?不隻是三千多年前的石錨漂洋過海到了中美洲,甚至比它早一千多年,就有精美的玉器漂流到了太平洋彼岸?
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攝製組的朋友們再三地研讀著良渚玉器。那些由五千多年前的先民打磨得十分光滑,又鐫刻著精美紋飾的玉琮,浮動晶瑩的光澤,令人歎為觀止。在沒有金屬切削工具的時代,擁有如此奇妙的工藝品,太超乎想象了!他們也感覺到了玉琮與奧爾梅克文化之間的隱秘聯係。然而,每一個人都在極其謹慎地思索著……
一會兒,他們又從文件夾中取出一張白紙,紙上,是100多個奧爾梅克文明時期的字符。李安浦一看,那些筆畫結構大多似曾相識:也、第、禾、荀、戈、玉、水……不是分明跟跟中國的甲骨文一模一樣嗎?如果說個別字符相似屬於巧合,大量字符有共同之處,就不能不讓人思索它們的淵源關係了。在中國,鐫刻於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最早發現在公元前二千年。到了商代,它已經相當成熟和盛行了。
耐人尋味的是,這恰恰是石錨漂洋過海的時候,也是奧爾梅克文明興起的時候!
隨即,他們用動畫的方式,在電視屏幕上演示了石錨漂流的模擬圖。中國——朝鮮半島——日本——阿拉斯加——俄勒岡海岸——加利福尼亞……那些殷商時代船隻的遺物,在三千年前正是沿著這條路線,作長途旅行的。誰也說不清它們到底走了多少時間,又為何沉沒在大洋彼岸的海邊。石錨的岩隙間鏤刻的悲壯故事,早已在沉沉海水中消解殆盡。然而,這該是一次怎樣令人神往的豪邁雄壯的長征啊!
李安浦很感慨:“我們這座貌不驚人的西樵山,原來也跟世界文明連在一起啊!”
二十一世紀初的一天,一輛電視片攝製組專用的吉普車,長驅二千餘裏,風塵仆仆而來。車蓋上,醒目地髹漆著四個大字“誇父追日”。一個追字寫得極有動感,這正是電視片的片名。他們確實也很有點誇父追日的態勢,沿著逶迤的海岸線,徑直奔向東南沿海采訪。
事實上,前些時候他們已經去過大洋彼岸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拍攝到了七隻奇特的石錨。那些石錨放在了一家海洋潛水用具商店的門口。商店老板鮑勃先生說,他是去淺海尋找貝殼時,無意中發現了這些像麵包像熱狗也像球的大石塊,感到很有趣。他的朋友韋恩先生,不久後也找到了幾塊人工打製的中間有空的石塊,把消息告訴他。鮑勃很想把這些從未見過的石塊送給妻子,作為特別的禮物,可是又講不清楚到底是什麽,便去請教專家。
一位名叫莫利亞蒂的教授,對此大感興趣。他很快弄清楚,這些石滾子最初是用於築路和農業生產的,後來用於壓船,或者作為石錨。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並不是美洲大陸上的東西。他根據石錨長期泡在海水裏生成的錳結石,細細作了一番研究,竟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給中國航海史學家房仲甫寫了一封長信。
他說:“如果能夠確定是石錨,將使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先驅地位給予偉大的中國人民。”
隨信,他還給房仲甫先生寄去了五塊岩樣。
意大利人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的事,早已成為定論。這位熱那亞呢絨作坊匠師的兒子,曾經與西班牙國王簽訂“聖達菲協定”,一旦發現新大陸,國王將成為這片土地的統治者,而他除了得到海軍司令、總督的頭銜,還可以得到從領地運回的財產的十分之一。
1492年,航海家哥倫布啟航西行,去尋找夢想中富遮的東方,誰知抵達的是根本不為人知的美洲大陸。他在船上喝了大多的雪利酒,誤以為到達了東方的印度,於是把當地土著居民稱為印第安人。這件事很偶然,卻開辟了一個新的曆史時代,讓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體係得以邂逅。
在十年間的三次艱辛遠航中,哥倫布果然到達了牙買加、波多黎各諸島和中南美洲地帶。當然他獲得了巨大的榮譽。從此,哥倫布成了發現的代名詞。
如今,七隻奇特的石錨卻向大航海家提出了挑戰。
中國專家將岩樣作了測試,他們確定為泥灰岩,在台灣島和亞洲西太平洋列島均有分布。
另一位名叫皮爾森的美國石錨專家也認為,美洲大陸沒有這種岩石,唯一的可能是從亞洲來的。從石錨的外形看,帶有明顯的中國特征。
這位資深的海洋航行專家和收藏家,擁有大量中國新石器時代以來的陶瓷器。明清時期的青花瓷盆、梅瓶和筆筒,林林總總,在博古架上散發著動人的光彩,簡直像博物館的一間專室。遺憾的是酷愛中國文化的皮爾森,竟然一次也沒有來過中國。
皮爾森頗有把握地說,數千年前中國的先民就乘船航海,考察了美洲。他們渡過太平洋,到達鹽湖城、大峽穀,又南下墨西哥。乘船回到中國後,寫了一本書,這就是《山海經》中的《大荒東經》。書裏,對鹽湖城、大峽穀和墨西哥的風情都作了真實的描述。
他的話不無道理。
《山海經》中,確實有關於黑齒國、扶桑、黍食、啖蛇、使蛇等等的記載。這與中美洲地區瑪雅文明史前期及初期已有水利農業、人造梯田,以玉米和穀物為食物來源,以羽蛇——飛翔著的蛇為圖騰崇拜可以相互印證。查閱《列子?湯問》,也可以看見有這樣的描寫:“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裏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穀。”渤海泛指著大海,從中國東部海域往東行走足足一年的海路,到達的“湯穀”或者“大壑”,就隻能是美洲地區的峽穀了。
現代人常常用今天的時空觀,去衡量古人對桀驁不馴的海洋的駕馭和征服。總以為他們乘坐獨木舟,沒有大馬力發動機、導航儀和通信工具,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飛越太平洋的。這就犯了一個很難饒恕的錯誤:忘記了人自身的作用。須知,在沒有發明技術裝備延長自己的五官四肢之前,人的肌體潛能未曾耗減,發揮出來,簡直是難以估量的。挪威人類學家托爾?海爾親身做過一個試驗。他不是僅僅利用一隻木筏,便獨自一人在太平洋上漂流三個多月,從秘魯遠航到波利尼亞群島,幾乎走過了太平洋最大寬度的一半嗎?
當然,無數與獨木舟為伴的人戰勝不了險風惡浪,悲壯地葬身於魚腹。他們在史冊上不可能留下絲毫痕跡,既無名,也不英雄。但是,海上仍然有人不畏艱險,前赴後繼……
一隻裝有信件的漂流瓶,或者一隻漁民養殖海產品所用的玻璃球,隨著西北風,漂往大洋彼岸,那是常見的事情。遠道而來的朋友們,卻要用自己的電視片,揭示石錨在三千年前遠程漂流的深刻內涵。這是一個多有意思的題材啊。
航海生涯,激發起的是人們獨立不羈、追求自由的意誌。在浩瀚的海麵上,人們憑借自己的堅毅和智慧,勇敢地漂泊於驚濤駭浪之中,衝破畛域的束縛,盡情舒展抱負。
那麽,先民們出海後,如何經過朝鮮半島、日本群島、千島群島、阿留申群島,再由阿拉斯加半島沿海岸行駛,直抵中美洲大陸,與那兒的印第安文化相融合呢?
這,實在是一個充滿了誘惑力的待解之謎。
《山海經》、《淮南子》、《尚書》等等典籍,對此有一鱗半爪的記載,但是從來語焉不詳,費人猜想。足可征信的,便隻能是越來越多的出土文物了。
李安浦陪著攝製組的朋友們一起參觀了幾處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遺址,那些“中國的土築金字塔”。誰能想到,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玉琮,那典型的禮器上鐫刻的神人麵紋,居然與奧爾梅克文化的器物紋飾十分相像。太令人震驚了。
攝製組的朋友給李安浦欣賞了從美國某博物館拍攝的照片。諸多充滿了美洲大陸原始風情的器物,讓人一下子聯想起熱情而剽悍的印第安民族。然而,兩件直筒形陶器上的人麵紋飾去,卻是那樣的似曾相識。重圓表示眼睛,連接眼瞼的橋形凸麵是額部,寬鼻勾出鼻梁和鼻翼,寬嘴刻畫出雙唇——這,不活脫脫是良渚玉琮上的紋飾嗎?
還有好幾件石雕和木雕的器物,讓李安浦很快聯想起了殷墟婦好墓出土的人形佩和人形玉飾,聯想起了殷商文化的饕餮紋——青銅器上的基本裝飾母題。
李安浦的呼吸頓時急促起來。
一位名叫德?歧尼的法國漢學家,曾經在二百多年前的一份報告中說,他在中國古代史書中發現了中國僧人慧深和尚在公元5世紀就到過扶桑國的資料。經過考證,扶桑國不是別處,正是美洲大陸墨西哥。他的驚人發現,在國際學術界引起了轟動。但是有人表示懷疑,認為慧深到達的是日本,慧深回來後向人們描述的扶桑國的情形,恰恰與中國、朝鮮、日本地情形差不多。然而又有學者搬出了《梁書》,說內中記載的扶桑國情形,與墨西哥有驚人的相似,與日本卻相去甚遠。
放在李安浦眼前的照片,遠遠超越了關於慧深和尚的爭論。難道奧爾梅克文化不隻是受到了中國殷商文化的影響,還受到良渚文化的影響?不隻是三千多年前的石錨漂洋過海到了中美洲,甚至比它早一千多年,就有精美的玉器漂流到了太平洋彼岸?
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攝製組的朋友們再三地研讀著良渚玉器。那些由五千多年前的先民打磨得十分光滑,又鐫刻著精美紋飾的玉琮,浮動晶瑩的光澤,令人歎為觀止。在沒有金屬切削工具的時代,擁有如此奇妙的工藝品,太超乎想象了!他們也感覺到了玉琮與奧爾梅克文化之間的隱秘聯係。然而,每一個人都在極其謹慎地思索著……
一會兒,他們又從文件夾中取出一張白紙,紙上,是100多個奧爾梅克文明時期的字符。李安浦一看,那些筆畫結構大多似曾相識:也、第、禾、荀、戈、玉、水……不是分明跟跟中國的甲骨文一模一樣嗎?如果說個別字符相似屬於巧合,大量字符有共同之處,就不能不讓人思索它們的淵源關係了。在中國,鐫刻於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最早發現在公元前二千年。到了商代,它已經相當成熟和盛行了。
耐人尋味的是,這恰恰是石錨漂洋過海的時候,也是奧爾梅克文明興起的時候!
隨即,他們用動畫的方式,在電視屏幕上演示了石錨漂流的模擬圖。中國——朝鮮半島——日本——阿拉斯加——俄勒岡海岸——加利福尼亞……那些殷商時代船隻的遺物,在三千年前正是沿著這條路線,作長途旅行的。誰也說不清它們到底走了多少時間,又為何沉沒在大洋彼岸的海邊。石錨的岩隙間鏤刻的悲壯故事,早已在沉沉海水中消解殆盡。然而,這該是一次怎樣令人神往的豪邁雄壯的長征啊!
李安浦很感慨:“我們這座貌不驚人的西樵山,原來也跟世界文明連在一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