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漫漫回家路之小華夏帝國
半年不期而至。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得,易懂事現在不用去侵越別國了,揚威帝國已經欺負到門口了,是檢驗易懂事半年承諾的時候了。
原來這半年來筆墨紙硯的名氣開始打出去了,而且還有了一些軍事物資的作用,因為各國官方軍方也都大量需要這種東西啊;再加上產量無論如何都是跟不上需求的,要知道八個大陸共有近五千個國家,屁大一點的秦王國獨家生產,自然是跟不上需求的。所以秦王國的錢是賺足了,真的叫財源滾滾,但不遠的揚威帝國來氣了,花大力氣把隔在秦王國和揚威帝國之間的紀王國滅了,陳兵一百萬在秦王國的邊境,現在要求秦王國投降,或者把筆墨紙硯這些東西轉移到揚威帝國去生產。
要是半年前秦漢遇到揚威帝國,那真的是沒有一點辦法,人家三百萬軍隊,自己的軍隊才四十萬;人家有四個武神,自己武聖還沒有人家的十分之一,武神就更別想了。但是現在不同了,因為兵部是自己的義弟易懂事在領銜,所以談判的事自然是易懂事去,秦漢覺得做甩手掌櫃不錯。
但是易懂事並沒有去談判,而是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陽,自己指揮打仗真的不行,能者上。陽這一段時間也是幫著易懂事在訓練軍隊,指揮這樣一支軍隊打仗他願意,他本就擅長這個。但是易懂事馬上給他下的命令卻是讓他感覺一盆冷水迎頭澆下:“你可以參加戰鬥,但不能直接殺人,打傷都不可以。你的實力隻能用於保命。”
陽不得不在心裏感覺萬般委屈,“主人啊,你咋老讓我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要知道一直以來,戰鬥中都是有多大的力出多大的力,有時都嫌全力出手力量還小了,現在卻是不能打傷對手,那要用多小的力氣才行啊,這個心理真的沒底。”
易懂事可是沒管陽的萬般委屈,也是沒管秦漢的萬般不解,因為易懂事講,他現在要去主管地方守備部隊去了。秦漢的迷糊原因是現在有可能要大戰了,易懂事還管地方守備軍幹嘛?難道這五千軍隊真的經不住人家打,最後地方守備軍還要被派上戰場?他們都停止ca練差不多半年了,現在派上去…?
可陽一句話又讓秦漢更是不知所措,“秦漢,明天軍隊開拔,三天後到達邊境,第四天你可要在邊境的莒縣為這些將士們開慶功宴,並要大肆封賞,接下來以後的仗才好打。”原來此人也是想都沒想要與揚威帝國談判,而且真的要用五千人去硬碰人家的一百萬,說句不好聽的話,真是狂到沒邊了,更狂的是,你家主人我的義弟對我還客客氣氣的,你竟敢對我指手畫腳?這些話秦漢沒說出口,事情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了,說這些還有什麽意義。然而同樣,陽也留下秦漢獨自走了,沒管他愁眉苦臉的樣子。
既然陽說第四天要開慶功宴,秦漢也就不得不死馬當成活馬醫,第二天軍隊剛開拔,秦漢也就動身往莒縣而去,其實更多的是擔心,他要就近去看看。三天後軍隊進駐莒縣,秦漢後腳也就進了莒縣的行宮。
第四天一大早開始,秦漢就看到了他終生難忘的場景。他在莒縣的城牆上,城外五裏就是揚威帝國的軍營。己方的三十六個武聖衝上去,對方的營柵轉眼就被破壞,對方衝出了兩個武神以及六十來個武聖,都是領兵的大將,但是三十六個武聖以少打多,以弱打強,一刻鍾以後空戰就停了下來,對方的人全滅,而己方的武聖犧牲倆,重傷倆,輕傷也就不算了,而且有人替補上去,隊形還是很完整很漂亮。然後秦漢就看見一個超級大鋼球衝進對方軍營在對方的隊伍中來回滾啊滾啊,大約兩刻鍾以後,對方的軍隊終於炸營,然後秦漢就看到己方的弓騎兵也衝了進去she啊she,累了或者敵人太多,就往鋼球後中間的那條躲著後勤軍的狹窄通道一躲,萬事大吉。
這是戰爭嗎?這是屠殺。不過易懂事真的有自知之明,如果是他來打這一戰,拔掉對方營柵以後,肯定是弓騎兵先she,那樣效果就差了,因為對方沒炸營之前,弓箭的作用哪有手榴彈好,在盾牌的防護下幾乎起不了作用。所以陽才改為弓騎兵後上,炸營了,大家想的都是逃,把後背露出來,沒了盾牌的防護,正適合發揮弓箭的威力,果然是好效果。
但此戰殺的人不多,直到傍晚收兵,真正殺掉的揚威帝國的軍隊也才十三、四萬,其他都跑散了。揚威帝**隊的軍心被打散了,這是最重要的。直到有大臣來到秦漢身邊告訴他說軍隊馬上要進城,是否要迎接,他才把張了一整天的嘴合上。“迎接,當然要迎接,怎麽能不迎接呢?本王親自去迎接。慶功宴準備好了嗎?”
“快了。”
“什麽?什麽叫快了?是不是還沒準備好?早叫你們準備的,怎麽現在還沒好?”
“大王,才開始大家都沒想到今天能取勝的,很多人都做其他準備去了,直到中午,大家也都看出我方必勝,才開始準備。可是要準備五千人的酒席,就沒那麽快了。”
“很好啊,很好啊。其他準備是不是要準備逃命?”秦漢語氣讓人發顫,“把夥夫營的頭領斬首,禦膳房的頭領廢為平民。半個時辰以後必須開席,否則所有相關的人都嚴懲。”秦漢一邊發怒,一邊帶了侍衛快速往城下趕去,此時再也不會生陽這個沒上沒下的仆人的氣了。
大戰後的第二天軍隊休整,戰果上報,除了武聖以外,軍隊犧牲了十六人,無重傷,輕傷倒是不少。對方實際死亡十三萬一千一百零九人。有功將士名單上報。其實每個人都有功勞,隻不過看功勞的大小而已。是啊,五千人挑戰一百萬,哪個沒有功勞?估計以後秦王國的軍隊要在全大陸出名了。其實刺蝟軍還占了一個便宜,因為能與他們正麵作戰的最多五六萬人,五六萬就算是用屍體堆也是擋不住這大鋼球的,所以每個人的功勞來得既艱辛但也忒容易。第三天,封賞。
大戰後的第五天,軍隊往此前的紀王國,現在的揚威帝國的土地而去。以後的戰爭幾乎都是千篇一律,先是武聖攻城,逼得對方的軍隊往城外逃去,城外,總有一兩個城門被刺蝟軍守住,揚威帝國的軍隊隻得不斷往原來的國境收縮,到最後陽率領軍隊攻進了揚威帝國的本土。此時揚威帝國的軍隊逃出城外的開始減少,都到本國了,還能往哪裏逃。但是不逃結果也好不到哪裏去,武聖組成的三十六周天大陣相當於十幾個武神的威力,一天殺幾千人還是不在話下的,隻要有時間,一個個的城池裏麵的軍隊總會被清空。不過這樣一來,武聖們的戰功比以前增加得快一些而已。
五個月以後,揚威帝國求和。秦漢找易懂事商量,易懂事現在正萬般頭痛呢。原來地方守備軍不夠用了,現在秦王國的地盤已經是一年前的四倍大了,就算一個縣郡放五百人也捉襟見肘,而且那些重鎮要放一到兩萬才夠。雖然自己有先見之明,早就著手在招人了,但畢竟接手兵部還不到一年,新守備軍經過訓練的時間還不到半年,很難馬上派上用場。所以對方求和,易懂事求之不得。但是易懂事也相信打蛇不死必留後患的說法,所以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揚威帝國的楊賢王楊元剛退位讓賢,並且王室也不能再是楊家,第二,以揚威帝國的車晨河為兩國的分界,秦王**隊過河占領的地盤退出,但河這邊的土地揚威帝國必須割讓給秦王國。給揚威帝國考慮的時間為二十天。
最後,揚威帝國內部發生了暴亂,王室被清剿,因為楊賢王當然不願意退位,也就將帶領整個揚威帝國與秦王國拚個魚死網破,但其他那麽多貴族可就不答應了,所以內亂是必然的。這正是易懂事計劃中的想要的結果,從此秦王國與揚威帝國之間有了一條天險為界。不久,揚威帝國更名為東趙王國,原因是本土失去四分之一,有點不夠資格稱為帝國了,而且楊王室都已經成為過去,再叫揚威帝國當然不行。
又是半年以後,易懂事已經為秦王國ca練好了足夠的地方守備軍,秦王國主動往北發動戰爭,一直打到雅庫雪山這個天險為止,秦王國又增加了四分之一的麵積。此後易懂事沒有立即再出兵,而是又在組建另三支刺蝟軍。原來秦王國西邊和南邊的五六個國家見秦王國有勢不可擋之勢,也就停止了多年的恩怨組成了軍事同盟,無論秦王國往那邊動,幾個國家將同時對秦王國進行攻擊,這可吃不消。
隻是現在秦王國的影響力還不夠大,易懂事還不想收手,所以沒辦法,易懂事又去當礦工、冶煉工和煉器師去了。至於訓練地方守備軍的事和ri常訓練的事易懂事全部拋給了陽,現在的陽做這些事真的是比易懂事還在行,這就是各自的天賦不同,陽同樣沒辦法完成易懂事現在做的事。
一年以後,易懂事開始天天陪老婆了,向南向西擴張的事都是陽在統一指揮,現在秦王國每個方向都有一支刺蝟軍鎮守,雖然武聖不夠,但一個方向進攻,其他方向防守就可以了,所以完全應付得過來。而易懂事之所以要天天陪老婆,是因為紅姑終於懷孕了,跟了易懂事一百多年而且這些年是獨自在易懂事身下承受雨露,好不容易才懷上,紅姑自然是寶貝得不得了。戶部的事她不去管了,隻好易懂事頂上,而兵部公卿的顯赫位置雖然還是由易懂事在坐,但成了一個空架子。
此時以前一直擔心易懂事篡位的那些大臣終於是徹底無話可說,現在易懂事要坐國王的那個位置,估計全國公投,有一大半人都會同意,就連當初私下有異議的大臣都有些開始佩服加倒向易懂事這邊了。但是你看人家,根本就沒把當官當成一回事,至於做國王,估計更是沒有興趣,所以還是保持秦漢的王位是對的,畢竟易懂事這種奇才可是秦漢力排眾議發掘出來的,也算大功。
紅姑的孩子出生的時候,秦王國終於停止了擴張。現在的秦王國已經有差不多易懂事前世中國的三分之一大了。由於交通和通信不便,此前易懂事就勸告過秦漢不用再擴大,否則萬一出一個不孝後人,免不了弄得分崩離析,還不如像現在這樣,剛好管得過來。其他的地方,就多收屬國就行了,這可是三姐易舒心想出來的好法子。而且易懂事劃定的停息刀兵的地點都是一些險要的地方,利於防守,不會對秦王國財力造成多大負擔。同時,易懂事收回了武聖手中的劍,這些利器最好還是不要留在普通人手中比較好。
紅姑生的是一個男孩,到了他與紅姑這種層次確實難以懷孕生育,但一旦有了後代也都不簡單,兒子一生下來易懂事就有些吃驚,身上竟然有靈氣的波動,易懂事探查了一下,竟然是築基期大圓滿,而且體內也有鬥氣,都達到了虛神階段,也就是說一旦等他懂事以後,在修煉方麵至少可以比別人省去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的辛苦努力了。這才是真正的拚爹,有了好的父母,一般人又如何能比。
隻是想到另一個世界還有一大群人在對自己翹首以盼,說不定也有可能他們都遭到了神界的洗劫,易懂事都有一點悲從中來的感覺。到這個世界都十二年多了,還不知道何時能回去呢。不知不覺中,就給兒子起名叫易思念了。好在易懂事沒悲傷多久,就有侍女來報,國王秦漢來訪,說是祝賀易懂事與紅姑喜得千金的。
賓主落座,由於秦漢穿的是便服,所以也就沒多少客套,而且這幾年兩人合作也算很愉快,秦漢極度信任易懂事,易懂事做出來的事情也算是極度回報了秦王國。有話現在大家開始習慣於直說了,不再像最初那樣還要打一下肚皮官司。
“義弟,聽說你收回了那些神器。難道是對大哥或者秦王國有什麽不滿?”
“哪有不滿。這樣說吧,有了這些利器,有了這些軍隊,再加上有了那些武聖,勉強可以在大陸橫行了。但是我就怕這幾年的擴張,讓大哥你,還有那些重臣的信心爆棚,盲目自大,還要繼續擴張,所以我收回了這些東西。而且我早已經jing告過那些武聖了,他們的所學到他們為止,任何人都不能外傳,否則別怪我收回,同時收回的還有他們的命。大哥聽我一句勸,有些事和人不是秦王國能惹得起的。”
隻是易懂事還有一句話沒說,“雖然我可以惹他們,就怕我走之後,你們應付不過來,那時反倒是害了你們,還不如不讓你們沾邊。”
秦漢的失望是必然的,而且也沒在易懂事麵前掩飾,但他對易懂事的決定沒敢有意見。現在他越來越意識到易懂事的強大,強大到他不敢有懷疑。
“義弟,你究竟是從哪裏來的?”易懂事笑笑,這問題秦漢都問了好幾次了,才開始易懂事還說從那山中來,但秦漢明顯不信,所以後來易懂事都是笑笑不回答,這次也一樣。
“那這次我問一下你是不是要走?”
“暫時不走。我還要尋找好幾樣東西。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尋找到冰蠶絲。”現在易懂事也多多少少可以和秦漢講一些實話了。
“什麽是冰蠶絲?”
“就是這,”易懂事從乾坤戒裏麵拿出庫存的為數不多的一點冰蠶絲,連煉製一支陣旗都不夠。但是易懂事看秦漢還是一臉迷茫的樣子,易懂事又拿出一個在這個二號地球找到的野蠶繭,“樣子和這差不多,但一般要大十多二十倍。看上去是黑se或者半透明,入手極寒。”但是秦漢還是一副迷糊的樣子,易懂事鬱悶了,不會是這個義兄的理解力突然下降了吧,連這都不懂,原本他也是極端聰明的一個人啊。
易懂事伸出手在秦漢眼前晃了兩下,秦漢突然驚醒“義弟,難道你真的是神?”
“這,這秦漢怎麽突然離題萬裏問這個問題?”不過看到秦漢盯住自己的手,易懂事也是極度聰明的人,終於是醒悟過來。怪不得秦漢當初沒見自己幾次就敢對自己極度信任,原來問題出在這裏。以前倒不是像這次這樣有東西突然出現在自己手裏,而是自己的習慣露了馬腳。
習慣啊習慣,害死人的習慣,也許自己的廚房十天半月才開一次夥的事情秦漢也都知道了,又比如做礦工、冶煉工、煉器師的時間,幾個月也沒見自己弄什麽吃的,還比如自己和紅姑的衣服幾年沒換,既不破也不髒還不褪se,再還有那些所謂的神器又那是一般人能搞出來的,像秦漢這樣特別注意自己的聰明人怕是早就留意了。但直到現在自己才從習慣中醒悟過來。原本自己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了,沒想到在有心人眼裏早就是疑問多多了,看來自己的曆練也是不夠啊,做不到裝啥像啥。
易懂事上前拍拍秦漢的肩膀:“義兄,現在有些事情你知道了對你是一種負擔,到你該知道的時候我自然會告訴你。總之,你要相信我,對你也好對秦王國也好,絕對沒有壞心。”
秦漢也是福至心靈,很多易懂事沒說出阿裏的話都一下子領悟過來:“義弟,我知道,你要是有壞心,那麽也就不會在三年不到的時間就把秦王國弄得要錢有錢,要武力有武力的地步,而你自己卻是分文不取。你說的冰蠶絲哪裏有,搶也可以,買也可以,隻要知道了地方,秦王國一定把它弄來。”
“搶就不用了,那東西離這裏極遠,一般都是在極寒之地,我估計應該在極北的水神大陸和極南的冰雪大陸才有。還有這東西都是單個生存,這兩個原因導致搶是不現實的,而且收集起來極難。你派人去買吧,一千兩銀子一個。”
“一千兩銀子,一般人要幹四五百年才能掙得到,肯定買得到的。我現在就去安排”。秦漢一點都沒嫌這東西貴,現在易懂事哪怕把秦王國的國庫一下子花光,秦漢也是不會皺一下眉頭了。不過走到易懂事並肩王王府門口的時候,秦漢一句話還是讓易懂事有些感動:“義弟,我也不知道還有沒有資格,還有沒有那榮幸繼續叫你義弟。但是萬一哪天你要走,能不能提前告訴我一下,我要給你送行。”
易懂事再次上前拍了拍秦漢的肩膀,哪裏像一個義弟對義兄的樣子,分明就是長者對晚輩的模樣“你永遠是我的義兄。還有,秦王國該是升格為帝國的時候了,你如果把這個帝國叫做小華夏帝國,我還可以好好幫你一次。”按易懂事的想法,要湊夠煉製一套陣旗的天蠶絲沒有二三十年是不可能的,還有陽的衣服也得用上仙衣,否則哪天他遇到急事要逃命或者忘記祭出領域就大瞬移,不但容易受傷,更重要的是絕對會赤身**,紅姑要是在旁邊看到了,心裏感覺上吃虧的還是自己,所以這個仆人還是得幫一下。那麽以後的這麽多年除了陪老婆和教導易思念以外就沒事可幹,還不如幫幫秦漢。還有,易懂事多少有一些華夏情節,在這異世的異世,凡是帶華夏字樣的,能幫一下就幫一下吧。
“好,我秦王國就升格為小華夏帝國,我馬上讓祭師選好ri子”。秦漢馬上回答,然後風急火燎而去,讓他的侍衛偷笑不已。大王在別人麵前都是高高在上,在一字並肩王麵前卻好像是小孩一樣聽話,難得。
半年不期而至。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得,易懂事現在不用去侵越別國了,揚威帝國已經欺負到門口了,是檢驗易懂事半年承諾的時候了。
原來這半年來筆墨紙硯的名氣開始打出去了,而且還有了一些軍事物資的作用,因為各國官方軍方也都大量需要這種東西啊;再加上產量無論如何都是跟不上需求的,要知道八個大陸共有近五千個國家,屁大一點的秦王國獨家生產,自然是跟不上需求的。所以秦王國的錢是賺足了,真的叫財源滾滾,但不遠的揚威帝國來氣了,花大力氣把隔在秦王國和揚威帝國之間的紀王國滅了,陳兵一百萬在秦王國的邊境,現在要求秦王國投降,或者把筆墨紙硯這些東西轉移到揚威帝國去生產。
要是半年前秦漢遇到揚威帝國,那真的是沒有一點辦法,人家三百萬軍隊,自己的軍隊才四十萬;人家有四個武神,自己武聖還沒有人家的十分之一,武神就更別想了。但是現在不同了,因為兵部是自己的義弟易懂事在領銜,所以談判的事自然是易懂事去,秦漢覺得做甩手掌櫃不錯。
但是易懂事並沒有去談判,而是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陽,自己指揮打仗真的不行,能者上。陽這一段時間也是幫著易懂事在訓練軍隊,指揮這樣一支軍隊打仗他願意,他本就擅長這個。但是易懂事馬上給他下的命令卻是讓他感覺一盆冷水迎頭澆下:“你可以參加戰鬥,但不能直接殺人,打傷都不可以。你的實力隻能用於保命。”
陽不得不在心裏感覺萬般委屈,“主人啊,你咋老讓我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要知道一直以來,戰鬥中都是有多大的力出多大的力,有時都嫌全力出手力量還小了,現在卻是不能打傷對手,那要用多小的力氣才行啊,這個心理真的沒底。”
易懂事可是沒管陽的萬般委屈,也是沒管秦漢的萬般不解,因為易懂事講,他現在要去主管地方守備部隊去了。秦漢的迷糊原因是現在有可能要大戰了,易懂事還管地方守備軍幹嘛?難道這五千軍隊真的經不住人家打,最後地方守備軍還要被派上戰場?他們都停止ca練差不多半年了,現在派上去…?
可陽一句話又讓秦漢更是不知所措,“秦漢,明天軍隊開拔,三天後到達邊境,第四天你可要在邊境的莒縣為這些將士們開慶功宴,並要大肆封賞,接下來以後的仗才好打。”原來此人也是想都沒想要與揚威帝國談判,而且真的要用五千人去硬碰人家的一百萬,說句不好聽的話,真是狂到沒邊了,更狂的是,你家主人我的義弟對我還客客氣氣的,你竟敢對我指手畫腳?這些話秦漢沒說出口,事情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了,說這些還有什麽意義。然而同樣,陽也留下秦漢獨自走了,沒管他愁眉苦臉的樣子。
既然陽說第四天要開慶功宴,秦漢也就不得不死馬當成活馬醫,第二天軍隊剛開拔,秦漢也就動身往莒縣而去,其實更多的是擔心,他要就近去看看。三天後軍隊進駐莒縣,秦漢後腳也就進了莒縣的行宮。
第四天一大早開始,秦漢就看到了他終生難忘的場景。他在莒縣的城牆上,城外五裏就是揚威帝國的軍營。己方的三十六個武聖衝上去,對方的營柵轉眼就被破壞,對方衝出了兩個武神以及六十來個武聖,都是領兵的大將,但是三十六個武聖以少打多,以弱打強,一刻鍾以後空戰就停了下來,對方的人全滅,而己方的武聖犧牲倆,重傷倆,輕傷也就不算了,而且有人替補上去,隊形還是很完整很漂亮。然後秦漢就看見一個超級大鋼球衝進對方軍營在對方的隊伍中來回滾啊滾啊,大約兩刻鍾以後,對方的軍隊終於炸營,然後秦漢就看到己方的弓騎兵也衝了進去she啊she,累了或者敵人太多,就往鋼球後中間的那條躲著後勤軍的狹窄通道一躲,萬事大吉。
這是戰爭嗎?這是屠殺。不過易懂事真的有自知之明,如果是他來打這一戰,拔掉對方營柵以後,肯定是弓騎兵先she,那樣效果就差了,因為對方沒炸營之前,弓箭的作用哪有手榴彈好,在盾牌的防護下幾乎起不了作用。所以陽才改為弓騎兵後上,炸營了,大家想的都是逃,把後背露出來,沒了盾牌的防護,正適合發揮弓箭的威力,果然是好效果。
但此戰殺的人不多,直到傍晚收兵,真正殺掉的揚威帝國的軍隊也才十三、四萬,其他都跑散了。揚威帝**隊的軍心被打散了,這是最重要的。直到有大臣來到秦漢身邊告訴他說軍隊馬上要進城,是否要迎接,他才把張了一整天的嘴合上。“迎接,當然要迎接,怎麽能不迎接呢?本王親自去迎接。慶功宴準備好了嗎?”
“快了。”
“什麽?什麽叫快了?是不是還沒準備好?早叫你們準備的,怎麽現在還沒好?”
“大王,才開始大家都沒想到今天能取勝的,很多人都做其他準備去了,直到中午,大家也都看出我方必勝,才開始準備。可是要準備五千人的酒席,就沒那麽快了。”
“很好啊,很好啊。其他準備是不是要準備逃命?”秦漢語氣讓人發顫,“把夥夫營的頭領斬首,禦膳房的頭領廢為平民。半個時辰以後必須開席,否則所有相關的人都嚴懲。”秦漢一邊發怒,一邊帶了侍衛快速往城下趕去,此時再也不會生陽這個沒上沒下的仆人的氣了。
大戰後的第二天軍隊休整,戰果上報,除了武聖以外,軍隊犧牲了十六人,無重傷,輕傷倒是不少。對方實際死亡十三萬一千一百零九人。有功將士名單上報。其實每個人都有功勞,隻不過看功勞的大小而已。是啊,五千人挑戰一百萬,哪個沒有功勞?估計以後秦王國的軍隊要在全大陸出名了。其實刺蝟軍還占了一個便宜,因為能與他們正麵作戰的最多五六萬人,五六萬就算是用屍體堆也是擋不住這大鋼球的,所以每個人的功勞來得既艱辛但也忒容易。第三天,封賞。
大戰後的第五天,軍隊往此前的紀王國,現在的揚威帝國的土地而去。以後的戰爭幾乎都是千篇一律,先是武聖攻城,逼得對方的軍隊往城外逃去,城外,總有一兩個城門被刺蝟軍守住,揚威帝國的軍隊隻得不斷往原來的國境收縮,到最後陽率領軍隊攻進了揚威帝國的本土。此時揚威帝國的軍隊逃出城外的開始減少,都到本國了,還能往哪裏逃。但是不逃結果也好不到哪裏去,武聖組成的三十六周天大陣相當於十幾個武神的威力,一天殺幾千人還是不在話下的,隻要有時間,一個個的城池裏麵的軍隊總會被清空。不過這樣一來,武聖們的戰功比以前增加得快一些而已。
五個月以後,揚威帝國求和。秦漢找易懂事商量,易懂事現在正萬般頭痛呢。原來地方守備軍不夠用了,現在秦王國的地盤已經是一年前的四倍大了,就算一個縣郡放五百人也捉襟見肘,而且那些重鎮要放一到兩萬才夠。雖然自己有先見之明,早就著手在招人了,但畢竟接手兵部還不到一年,新守備軍經過訓練的時間還不到半年,很難馬上派上用場。所以對方求和,易懂事求之不得。但是易懂事也相信打蛇不死必留後患的說法,所以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揚威帝國的楊賢王楊元剛退位讓賢,並且王室也不能再是楊家,第二,以揚威帝國的車晨河為兩國的分界,秦王**隊過河占領的地盤退出,但河這邊的土地揚威帝國必須割讓給秦王國。給揚威帝國考慮的時間為二十天。
最後,揚威帝國內部發生了暴亂,王室被清剿,因為楊賢王當然不願意退位,也就將帶領整個揚威帝國與秦王國拚個魚死網破,但其他那麽多貴族可就不答應了,所以內亂是必然的。這正是易懂事計劃中的想要的結果,從此秦王國與揚威帝國之間有了一條天險為界。不久,揚威帝國更名為東趙王國,原因是本土失去四分之一,有點不夠資格稱為帝國了,而且楊王室都已經成為過去,再叫揚威帝國當然不行。
又是半年以後,易懂事已經為秦王國ca練好了足夠的地方守備軍,秦王國主動往北發動戰爭,一直打到雅庫雪山這個天險為止,秦王國又增加了四分之一的麵積。此後易懂事沒有立即再出兵,而是又在組建另三支刺蝟軍。原來秦王國西邊和南邊的五六個國家見秦王國有勢不可擋之勢,也就停止了多年的恩怨組成了軍事同盟,無論秦王國往那邊動,幾個國家將同時對秦王國進行攻擊,這可吃不消。
隻是現在秦王國的影響力還不夠大,易懂事還不想收手,所以沒辦法,易懂事又去當礦工、冶煉工和煉器師去了。至於訓練地方守備軍的事和ri常訓練的事易懂事全部拋給了陽,現在的陽做這些事真的是比易懂事還在行,這就是各自的天賦不同,陽同樣沒辦法完成易懂事現在做的事。
一年以後,易懂事開始天天陪老婆了,向南向西擴張的事都是陽在統一指揮,現在秦王國每個方向都有一支刺蝟軍鎮守,雖然武聖不夠,但一個方向進攻,其他方向防守就可以了,所以完全應付得過來。而易懂事之所以要天天陪老婆,是因為紅姑終於懷孕了,跟了易懂事一百多年而且這些年是獨自在易懂事身下承受雨露,好不容易才懷上,紅姑自然是寶貝得不得了。戶部的事她不去管了,隻好易懂事頂上,而兵部公卿的顯赫位置雖然還是由易懂事在坐,但成了一個空架子。
此時以前一直擔心易懂事篡位的那些大臣終於是徹底無話可說,現在易懂事要坐國王的那個位置,估計全國公投,有一大半人都會同意,就連當初私下有異議的大臣都有些開始佩服加倒向易懂事這邊了。但是你看人家,根本就沒把當官當成一回事,至於做國王,估計更是沒有興趣,所以還是保持秦漢的王位是對的,畢竟易懂事這種奇才可是秦漢力排眾議發掘出來的,也算大功。
紅姑的孩子出生的時候,秦王國終於停止了擴張。現在的秦王國已經有差不多易懂事前世中國的三分之一大了。由於交通和通信不便,此前易懂事就勸告過秦漢不用再擴大,否則萬一出一個不孝後人,免不了弄得分崩離析,還不如像現在這樣,剛好管得過來。其他的地方,就多收屬國就行了,這可是三姐易舒心想出來的好法子。而且易懂事劃定的停息刀兵的地點都是一些險要的地方,利於防守,不會對秦王國財力造成多大負擔。同時,易懂事收回了武聖手中的劍,這些利器最好還是不要留在普通人手中比較好。
紅姑生的是一個男孩,到了他與紅姑這種層次確實難以懷孕生育,但一旦有了後代也都不簡單,兒子一生下來易懂事就有些吃驚,身上竟然有靈氣的波動,易懂事探查了一下,竟然是築基期大圓滿,而且體內也有鬥氣,都達到了虛神階段,也就是說一旦等他懂事以後,在修煉方麵至少可以比別人省去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的辛苦努力了。這才是真正的拚爹,有了好的父母,一般人又如何能比。
隻是想到另一個世界還有一大群人在對自己翹首以盼,說不定也有可能他們都遭到了神界的洗劫,易懂事都有一點悲從中來的感覺。到這個世界都十二年多了,還不知道何時能回去呢。不知不覺中,就給兒子起名叫易思念了。好在易懂事沒悲傷多久,就有侍女來報,國王秦漢來訪,說是祝賀易懂事與紅姑喜得千金的。
賓主落座,由於秦漢穿的是便服,所以也就沒多少客套,而且這幾年兩人合作也算很愉快,秦漢極度信任易懂事,易懂事做出來的事情也算是極度回報了秦王國。有話現在大家開始習慣於直說了,不再像最初那樣還要打一下肚皮官司。
“義弟,聽說你收回了那些神器。難道是對大哥或者秦王國有什麽不滿?”
“哪有不滿。這樣說吧,有了這些利器,有了這些軍隊,再加上有了那些武聖,勉強可以在大陸橫行了。但是我就怕這幾年的擴張,讓大哥你,還有那些重臣的信心爆棚,盲目自大,還要繼續擴張,所以我收回了這些東西。而且我早已經jing告過那些武聖了,他們的所學到他們為止,任何人都不能外傳,否則別怪我收回,同時收回的還有他們的命。大哥聽我一句勸,有些事和人不是秦王國能惹得起的。”
隻是易懂事還有一句話沒說,“雖然我可以惹他們,就怕我走之後,你們應付不過來,那時反倒是害了你們,還不如不讓你們沾邊。”
秦漢的失望是必然的,而且也沒在易懂事麵前掩飾,但他對易懂事的決定沒敢有意見。現在他越來越意識到易懂事的強大,強大到他不敢有懷疑。
“義弟,你究竟是從哪裏來的?”易懂事笑笑,這問題秦漢都問了好幾次了,才開始易懂事還說從那山中來,但秦漢明顯不信,所以後來易懂事都是笑笑不回答,這次也一樣。
“那這次我問一下你是不是要走?”
“暫時不走。我還要尋找好幾樣東西。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尋找到冰蠶絲。”現在易懂事也多多少少可以和秦漢講一些實話了。
“什麽是冰蠶絲?”
“就是這,”易懂事從乾坤戒裏麵拿出庫存的為數不多的一點冰蠶絲,連煉製一支陣旗都不夠。但是易懂事看秦漢還是一臉迷茫的樣子,易懂事又拿出一個在這個二號地球找到的野蠶繭,“樣子和這差不多,但一般要大十多二十倍。看上去是黑se或者半透明,入手極寒。”但是秦漢還是一副迷糊的樣子,易懂事鬱悶了,不會是這個義兄的理解力突然下降了吧,連這都不懂,原本他也是極端聰明的一個人啊。
易懂事伸出手在秦漢眼前晃了兩下,秦漢突然驚醒“義弟,難道你真的是神?”
“這,這秦漢怎麽突然離題萬裏問這個問題?”不過看到秦漢盯住自己的手,易懂事也是極度聰明的人,終於是醒悟過來。怪不得秦漢當初沒見自己幾次就敢對自己極度信任,原來問題出在這裏。以前倒不是像這次這樣有東西突然出現在自己手裏,而是自己的習慣露了馬腳。
習慣啊習慣,害死人的習慣,也許自己的廚房十天半月才開一次夥的事情秦漢也都知道了,又比如做礦工、冶煉工、煉器師的時間,幾個月也沒見自己弄什麽吃的,還比如自己和紅姑的衣服幾年沒換,既不破也不髒還不褪se,再還有那些所謂的神器又那是一般人能搞出來的,像秦漢這樣特別注意自己的聰明人怕是早就留意了。但直到現在自己才從習慣中醒悟過來。原本自己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了,沒想到在有心人眼裏早就是疑問多多了,看來自己的曆練也是不夠啊,做不到裝啥像啥。
易懂事上前拍拍秦漢的肩膀:“義兄,現在有些事情你知道了對你是一種負擔,到你該知道的時候我自然會告訴你。總之,你要相信我,對你也好對秦王國也好,絕對沒有壞心。”
秦漢也是福至心靈,很多易懂事沒說出阿裏的話都一下子領悟過來:“義弟,我知道,你要是有壞心,那麽也就不會在三年不到的時間就把秦王國弄得要錢有錢,要武力有武力的地步,而你自己卻是分文不取。你說的冰蠶絲哪裏有,搶也可以,買也可以,隻要知道了地方,秦王國一定把它弄來。”
“搶就不用了,那東西離這裏極遠,一般都是在極寒之地,我估計應該在極北的水神大陸和極南的冰雪大陸才有。還有這東西都是單個生存,這兩個原因導致搶是不現實的,而且收集起來極難。你派人去買吧,一千兩銀子一個。”
“一千兩銀子,一般人要幹四五百年才能掙得到,肯定買得到的。我現在就去安排”。秦漢一點都沒嫌這東西貴,現在易懂事哪怕把秦王國的國庫一下子花光,秦漢也是不會皺一下眉頭了。不過走到易懂事並肩王王府門口的時候,秦漢一句話還是讓易懂事有些感動:“義弟,我也不知道還有沒有資格,還有沒有那榮幸繼續叫你義弟。但是萬一哪天你要走,能不能提前告訴我一下,我要給你送行。”
易懂事再次上前拍了拍秦漢的肩膀,哪裏像一個義弟對義兄的樣子,分明就是長者對晚輩的模樣“你永遠是我的義兄。還有,秦王國該是升格為帝國的時候了,你如果把這個帝國叫做小華夏帝國,我還可以好好幫你一次。”按易懂事的想法,要湊夠煉製一套陣旗的天蠶絲沒有二三十年是不可能的,還有陽的衣服也得用上仙衣,否則哪天他遇到急事要逃命或者忘記祭出領域就大瞬移,不但容易受傷,更重要的是絕對會赤身**,紅姑要是在旁邊看到了,心裏感覺上吃虧的還是自己,所以這個仆人還是得幫一下。那麽以後的這麽多年除了陪老婆和教導易思念以外就沒事可幹,還不如幫幫秦漢。還有,易懂事多少有一些華夏情節,在這異世的異世,凡是帶華夏字樣的,能幫一下就幫一下吧。
“好,我秦王國就升格為小華夏帝國,我馬上讓祭師選好ri子”。秦漢馬上回答,然後風急火燎而去,讓他的侍衛偷笑不已。大王在別人麵前都是高高在上,在一字並肩王麵前卻好像是小孩一樣聽話,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