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庚見把裕仁忽悠到點子上,接著說道:“所謂權術,在我指的就是帝王術,或者叫做帝王心術,你們日本從中國學去的是唐朝的帝王術,這種帝王術在宋代以後中國就沒人用了。<-》唐朝的帝王術實際上脫胎於中國道家思想的無為權術。總結起來就是皇帝做很少的事情,領最大的功勞,大臣們做很多事情,犯最大的錯誤。在簡單點說,就是皇帝什麽都不要做,讓下麵的大臣來做事情,對了是皇帝的功勞,錯了是大臣們的錯誤。”
裕仁想了想反問道:“這樣做難道不對嗎?”
“對,唐朝盛世就是這樣來的,但這樣做有個極大的缺點,那就是容易產生門閥和相權。唐朝也是這樣亡的!日本雖然是天皇一係,但一千多年來,也還是從明治天皇那時,天皇才重新掌權。那時支持明治天皇的大名們也都成長起來了,他們希望天皇在次回到曾經的神位上去,我想你能明白我的意思。”
裕仁聽完沉默了許久,才說道:“在我心裏一直對你充滿了老師一樣的情感,同樣我也把你當成我最信任的朋友,我非常希望你不要辜負我對你的信任,你說的話我都將銘記在心。”
“好,這才是一位帝王該有的心態。那就是誰都不要信任,最高明的時候,就是連你自己也不要信任。到了宋朝之後,宋太祖改革了唐代的帝王術,一舉解決了,大臣謀反叛國的弊端,發展到清朝時期,這種帝王術更是發揮到了極致。
我先給你講點簡單的吧,所謂帝王術無論唐宋都有其最核心的一點,那就是賞罰,正所謂恩出於上。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對於大臣來說,他們最在意的就是君恩皇賞,這個賞是皇帝給的,大家會記住皇帝的好,是首相給的大家就會記住首相的好。所謂皇恩一賞朱紫貴,皇恩一賞萬傾田,皇恩一賞金玉堂。光有賞不行,更要有罰,所謂罰不過生死。皇帝若要臣亡,臣不得不亡,如果皇帝失去了判臣生死的權利,那麽皇帝的威嚴也就沒了。當然這都是最簡單,卻也是最實用的帝王術,這個道理連老百姓都能了解。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這裏麵要引申出另一個權力,那就是相權,這是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職。百官之首,一但君權與相權相爭,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體製來維護君權的話,君權很有可能要旁落於相權。如今你就麵臨這樣的事情。天皇在日本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卻沒有至高無上的賞罰之權。”
“那我要怎麽做才行?”
“一個字――賞!”
“賞?”
“對,賞,一個首相太忙了,至少要給他加上兩三個副相才好。”
“對地。一個首相大人實在是太忙了!”
光賞還不夠,還要罰!能當首相的人,一定要謙潔奉公。公正廉明,用人不當也是犯錯誤地,皇帝可以不管具體的事情,但一定要管住大臣,至少要把首相管住,首相做的不好,可是換副相來做,副相有兩三個,總有一個會做的好地。即便都做不好,我想這麽多大臣總會有能做的好的大臣。(..tw)畢竟想當首相的大臣還是比不想當首相的多。”
“嗯,忠心做事的大臣還是有許多地,我現在就想起好幾位!”
“這就對了,你是天皇,你覺得誰行誰就行,不行也行。你覺得誰不行,行也不行!”
“領教了,這帝王術還有什麽高深的嗎?”
“當然有,這帝王術,其時是中國法家的思想,韓非子一書中提出了法、術、勢的觀點,又具體地提出了,七術與六微的權術要點。我不妨說來給你聽……。”
李長庚與裕仁一聊起來就是兩天的時間,從帝王術講到如何處理日本國內的政治形式,如何拉攏,如何打壓,聽得裕仁心癢難耐,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君不能信臣,因為君臣的利益是不統一的。
裕仁深以為然,也拉攏了不少天皇近臣來與李長庚討論。對於李長庚的過度熱情,也有裕仁的近臣對他說,李長庚用的是離間計,可裕仁聽了卻搖頭說:“即便是離間計,我也忍不住要用,因為他出的所有主意,對我都有利。”
就在這時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向裕仁上了一道奏折,也就是後世有名的田中奏折,當然此時中國的變化已與曆史完全不同,但裏麵大量提到中國危脅,日本必須做出積極的應對。比如說向朝鮮增派兵力,加大對台灣的軍事設施建設。等等!裕仁天皇看了眼這篇奏折就扔到一邊去了。因為他這些天通過李長庚的教導,越來越看不順眼這位長洲藩出身的首相。
而剛剛李長庚現在正熱情似火地與薩摩藩的大名們談判,李長庚正向這些日本海軍大名們推行他的泛東亞文明圈和西太平洋構想。
李長庚指著一幅世界地圖對裕仁和他的海軍將領們說道:“看看中國的海疆足夠大了,別說現在這支太平洋艦隊,就是在翻上一倍,也還是太小了,所以中國對國土的野心是非常小的,中國現在需要的隻是海上安全,我們現在要建立一條亞歐鐵路,和一條安全的從太平洋通向印度洋最終到達大西洋的海運通道。而日本作為一個島國,你們的戰略意義不是大陸,而是與海洋相關的海洋領土。所以從兩國國家戰略的層麵上來看,中日的國家戰略是不重合的。而我們中國也特別希望,在南亞大陸有一個可靠的盟友來統治這裏。日本的脫亞入歐策略,是不高明的,是暫時的。中國有句罵人的俚語,叫做羊肉貼不到狗身上。
日本的國家在亞洲,日本人的膚色是黃色,怎麽可能入歐洲容入白人世界,話可以這麽說,但事不可以這麽做,你們日本人還是太實在了,現在日本許多學者還在民間大肆宣傳這個觀念。這是十分愚蠢的行為,有利的時候說說也就罷了,怎麽能當真呢。”
李長庚這話如果對長洲藩那些人說的話,很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但他對這些大部分留學歐洲的薩摩藩來說,卻是正合適,這時候到歐洲受歧視的人不光中國人,日本人也好不到那去,特別是歐洲的貴族社會。.tw
一位海軍少將向李長庚問道:“李總統雖然你承諾中國的海軍不會侵犯日本,但你能一直當中國的總統嗎。一但你下台後,下一任中國總統會不會改變你的戰略呢?”
“嗯,你說的有道理,我正在做積極地努力,相信不久你就能看到答案,我在這裏就不多說了。日本資源貧乏,對於中國來說沒有什麽戰爭價值,我這麽說你也許不高興,但事實也正是如此。”李長庚突然將指著地圖的教鞭向下一劃。高聲道:“日本的出路在這裏,東南亞,柿子要撿軟的捏,大家不妨看看那個柿子最軟。我覺得這裏最軟。這裏是荷屬東印度群島,荷蘭是一個什麽樣的國家,我想各位心中也都清楚,完全是一個受英國保護的軟柿子。東印度群島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殖民地。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各島處處青山綠水,四季皆夏。人們稱它為“赤道上的翡翠”李長庚的聲線變得十分底沉,也更有誘惑力。
“東印度對於日本來說,實在是有太強的互補性了,這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煤、鎳、錫、鉛、銅、金、銀、鉻、鋁土礦、硫和高嶺土等。此外,還有錳、鈾、長石、大理石、花崗岩、石英砂、粘土、白雲石等。而且森林資源、糧食資資源也異常豐富。如果日本能拿下這塊土地的話,中國是絕對支持的。因為中國每年要從這裏進口橡膠就高達上億美元,這還不算木材、糧食、礦產。你們算算荷蘭人從中掙了多少黑心錢。說實話如果不是中國的土實在太大,又沒有海上跳板的話,中國早就動手拿到這塊地方了。”
一位日本海軍說道:“你就不怕英國人的反對。”
“這個世界如果反對有效的話,就沒有強國和弱國之分了,你們覺得英國人有必要為了一個荷蘭跑到亞洲與日本來場海戰?說實話日本對於東印度群島需求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候了,日本因為資源貧乏,工業完全是外向型的。以前中國還可以為日本提供一定的原材料,但現在中國的原材料價格也在上漲。而且現在工業對於橡膠石油的依賴越來越高,中國也麵臨主要工業原材料短缺的局麵,這個時候最快的辦法就是有一塊能夠直接向中國和日本提供原材料的供給基地。
如果日本海軍真有這個野心的話,中國政府將向日本海軍提供2億美元的低息貸款,日本可以用東印度的資源進行償還!”
李長庚的話,打消了日本海軍的顧慮,看來中國確實是被資源給逼瘋了,隨著中國汽車製造業的火爆,最近三年,石油和橡膠的價格都上漲了三到五倍。而這些錢都被擁有南亞殖民地的英法荷美等國賺了去。
中國讓日本打東印度,確實是可以理解,畢竟中國對於東印度沒有像日本有這樣迫切的資源需求。李長庚覺察他已經給日本海軍下足了誘餌,也就離開了會場,剩下的東西就讓這幫日本精英們自己去腦補吧。
可以說李長庚給日本人想好的最佳的戰略布局,但以後嚐足了甜頭的日本人,會就此甘心嗎。李長庚已經在裕仁種下了軍人政變的主張,他隻要接受了這個思想,那麽他必然會走下去。
果然在李長庚與日本海軍薩摩藩會議的第三天,日本海軍高層來與李長庚商討海軍貸款問題。日本海軍的大體意思是,用中國向日本海軍的這筆貸款直接繞過國會,用於海軍未來三到四年的準備期。李長庚算了一下時間,這個時間正合適日本發動戰爭。便欣然同意,這筆貸款將從中國保利信貸公司向日本貸出,利息4.5厘。
李長庚想不到的是這筆貸款還救了他一次小命,深受日本軍國民主義毒害的長洲藩軍人有各種會黨,這些會黨脫胎於日本早先的武士家族,這些人對於天皇的效忠思想,並不強烈。他們實際上的效忠的仍是那些洲藩大名,這也是為什麽原來曆史上有關東軍獨走的事件發生,由於中國的快速崛起,嚴重打擊了長洲藩階級的利益。特別是中國借一戰之機,驅逐了駐紮在旅順的關東軍,嚴重地傷害了日本陸軍的實際利益。而這些原因都歸究於李長庚的個人能力,雖然這不光是李長庚的個人能力問題,但誰讓李長庚太會作秀了呢。於是日本陸軍一群少壯派策劃出一場針對李長庚的暗殺行動。
當然這些少壯派也不全都是傻子,畢竟刺殺一國總統的責任太大,他們也背不起。於是這個日本陸軍當中的小少壯派組織,找到了一位長洲藩出身的政要,得之知這個消息後的那位政要也不敢獨走,於是他又拉攏了幾位和他差不多的政要,這些人一經商量發現值得賭上一把。然而這樣的事情一經擴大,也就難免走露風聲。於是這件事情就傳到剛剛得到李長庚貸款許諾的日本海軍大名們的耳朵裏。這種事情讓已經得到利益的日是本海軍,肯定是不允許發生的。在說中國艦隊可就在東京港口,一但把中國海軍逼急嘍,東京還要不要了!
於是這條消息輾轉到裕仁這裏。裕仁得知此事後,對陸軍派已經完全失望,這就是一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在加上這些天李長庚對他的各種陰暗誘導。還有海軍那些親近他的人吹得耳旁風。
日本的每一次成功不都是海軍建立的功勞嗎,甲午年若不是海軍以弱勝強地取得了黃海海戰勝利,朝鮮、台灣怎麽加入到天皇的治下。如果沒有日俄海戰中,日本海軍在次以弱勝強。徹底擊敗俄國海軍,日本怎麽會有今天的列強地位。
在說回來日本陸軍那些人腦子裏還天天想著要入侵中國,就像中國的李總統說的那樣。中國即便沒有海軍,日本幾十萬陸軍又能取得多大的勝利,而且中國這些年非常重視海軍建設,日本在想與中國打一次國戰,即便勝利了,隻要民國政府不投降他們又能拿到多少好處。中國巨大的領土縱深,日本把現在幾十萬軍隊,在加上能動員起來的一百萬軍隊都算上,又能占領多少地方,這些地方又隨時可能麵對民國熾隊的反攻。如此不劃算的戰爭真有必要嗎?雖然中國的李總統將日本海軍引向南太洋的東印度,有嫁禍他人之嫌,但好處卻是在那裏明明擺著的,這些海軍薩摩藩的話裕仁都聽到心裏去了!
當然這麽丟日本人臉的事情,裕仁是不會向李長庚說的,於是李長庚的護衛都換成了海軍人員,這個理由也不難找,李長庚的隨行人員多是海軍高層,一個兩國海軍交流的旗號就足以應付陸軍之口。並且裕仁也經常與李長庚出席一些外事場合,讓這些要刺殺李長庚的少壯派始終不敢出手!
賊拉精明的李長庚很快就發現身邊的變動,費了一點腦細胞就不難猜出事情的大概,於是他突然將訪問日本的行程縮短!決定提前回國,這讓裕仁緊張的心情放鬆了不少,其實這件事情隻要是有一點政治頭腦的人,也不敢這樣做,在自己國家的土地上刺殺他國首腦,不是一般腦殘能想出來的。在說這種情事也不是沒有先例,一戰的起因薩拉熱窩事件,全世界的政客還沒有一個敢忘記。看來自己這位學生還需要一些引導啊!
李長庚又向裕仁展開了腹黑式的教導。如果之前的教導是謀略手段的話,那麽這次教導就是具體執行了。“裕仁,你要知道做為一位合格的帝王什麽最重要……你說的對也不對,要我說軍權最重要,你們天皇家族被幕府壓製了一千多年,難道沒有反思過這處問題嗎,軍權啊……是的我不否認你們認識到了這一點,如果明治天皇沒有收回軍權的話,也不可能有維新變法,但你們的做法還是太簡單了,雖然海陸軍平衡的做法的確有效,但這遠不是最高明的做法,你必須要學會在陸軍中培養忠實於你的部下,而不是那些長洲大名的武士口頭上的效忠。你要不斷地拉攏那些有野心有能力而又忠於你的年輕人,特別是有留學海外經曆的陸軍少壯派,這些人跟海軍觀念相近,也容易與那些傳統陸軍軍官產生對立。”
裕仁聽了李長庚的話,很高興,因為他早已經在這樣做了,他在登基之前,親自到歐洲接受這些少壯軍人的效忠宣示,這是他手下最親近的謀臣們給他想出,對付那些長洲陸軍的手段,想不到與這位中國總統說法的如出一折。
李長庚見裕仁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話打動了這位心存陰暗的天皇,他說的這些都是後來裕仁從長洲藩手中奪權的手段,當然這與曆史不同,曆史上裕仁的奪權並不圓滿,因為當時日本陸軍突然鯨吞了東北三省,讓他經心培養起來的陸軍少壯派又站回到陸軍部那一邊。加上後來裕仁執政手段的成熟,也能平衡好日本陸、海軍的權力。但現在不同,現在東北三省還在中國手裏,日本陸軍也沒有與中國開戰的膽量和野心,自然也談不上什麽功勞。而且裕仁的皇權正在不斷受到陸軍方麵的挑戰,自從山縣有朋掌權之後,一連幾任首都是長洲藩出身。自己給這把火上澆的油差不多了,燒起多大有多好的效果也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把裕仁的陰毒手段教導的差不多了,李長庚功德圓滿地離開了日本,裕仁親自把李長庚送上始皇大帝號軍艦,也絕了那個刺殺組織的計劃!(未完待續……)
裕仁想了想反問道:“這樣做難道不對嗎?”
“對,唐朝盛世就是這樣來的,但這樣做有個極大的缺點,那就是容易產生門閥和相權。唐朝也是這樣亡的!日本雖然是天皇一係,但一千多年來,也還是從明治天皇那時,天皇才重新掌權。那時支持明治天皇的大名們也都成長起來了,他們希望天皇在次回到曾經的神位上去,我想你能明白我的意思。”
裕仁聽完沉默了許久,才說道:“在我心裏一直對你充滿了老師一樣的情感,同樣我也把你當成我最信任的朋友,我非常希望你不要辜負我對你的信任,你說的話我都將銘記在心。”
“好,這才是一位帝王該有的心態。那就是誰都不要信任,最高明的時候,就是連你自己也不要信任。到了宋朝之後,宋太祖改革了唐代的帝王術,一舉解決了,大臣謀反叛國的弊端,發展到清朝時期,這種帝王術更是發揮到了極致。
我先給你講點簡單的吧,所謂帝王術無論唐宋都有其最核心的一點,那就是賞罰,正所謂恩出於上。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對於大臣來說,他們最在意的就是君恩皇賞,這個賞是皇帝給的,大家會記住皇帝的好,是首相給的大家就會記住首相的好。所謂皇恩一賞朱紫貴,皇恩一賞萬傾田,皇恩一賞金玉堂。光有賞不行,更要有罰,所謂罰不過生死。皇帝若要臣亡,臣不得不亡,如果皇帝失去了判臣生死的權利,那麽皇帝的威嚴也就沒了。當然這都是最簡單,卻也是最實用的帝王術,這個道理連老百姓都能了解。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這裏麵要引申出另一個權力,那就是相權,這是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職。百官之首,一但君權與相權相爭,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體製來維護君權的話,君權很有可能要旁落於相權。如今你就麵臨這樣的事情。天皇在日本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卻沒有至高無上的賞罰之權。”
“那我要怎麽做才行?”
“一個字――賞!”
“賞?”
“對,賞,一個首相太忙了,至少要給他加上兩三個副相才好。”
“對地。一個首相大人實在是太忙了!”
光賞還不夠,還要罰!能當首相的人,一定要謙潔奉公。公正廉明,用人不當也是犯錯誤地,皇帝可以不管具體的事情,但一定要管住大臣,至少要把首相管住,首相做的不好,可是換副相來做,副相有兩三個,總有一個會做的好地。即便都做不好,我想這麽多大臣總會有能做的好的大臣。(..tw)畢竟想當首相的大臣還是比不想當首相的多。”
“嗯,忠心做事的大臣還是有許多地,我現在就想起好幾位!”
“這就對了,你是天皇,你覺得誰行誰就行,不行也行。你覺得誰不行,行也不行!”
“領教了,這帝王術還有什麽高深的嗎?”
“當然有,這帝王術,其時是中國法家的思想,韓非子一書中提出了法、術、勢的觀點,又具體地提出了,七術與六微的權術要點。我不妨說來給你聽……。”
李長庚與裕仁一聊起來就是兩天的時間,從帝王術講到如何處理日本國內的政治形式,如何拉攏,如何打壓,聽得裕仁心癢難耐,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君不能信臣,因為君臣的利益是不統一的。
裕仁深以為然,也拉攏了不少天皇近臣來與李長庚討論。對於李長庚的過度熱情,也有裕仁的近臣對他說,李長庚用的是離間計,可裕仁聽了卻搖頭說:“即便是離間計,我也忍不住要用,因為他出的所有主意,對我都有利。”
就在這時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向裕仁上了一道奏折,也就是後世有名的田中奏折,當然此時中國的變化已與曆史完全不同,但裏麵大量提到中國危脅,日本必須做出積極的應對。比如說向朝鮮增派兵力,加大對台灣的軍事設施建設。等等!裕仁天皇看了眼這篇奏折就扔到一邊去了。因為他這些天通過李長庚的教導,越來越看不順眼這位長洲藩出身的首相。
而剛剛李長庚現在正熱情似火地與薩摩藩的大名們談判,李長庚正向這些日本海軍大名們推行他的泛東亞文明圈和西太平洋構想。
李長庚指著一幅世界地圖對裕仁和他的海軍將領們說道:“看看中國的海疆足夠大了,別說現在這支太平洋艦隊,就是在翻上一倍,也還是太小了,所以中國對國土的野心是非常小的,中國現在需要的隻是海上安全,我們現在要建立一條亞歐鐵路,和一條安全的從太平洋通向印度洋最終到達大西洋的海運通道。而日本作為一個島國,你們的戰略意義不是大陸,而是與海洋相關的海洋領土。所以從兩國國家戰略的層麵上來看,中日的國家戰略是不重合的。而我們中國也特別希望,在南亞大陸有一個可靠的盟友來統治這裏。日本的脫亞入歐策略,是不高明的,是暫時的。中國有句罵人的俚語,叫做羊肉貼不到狗身上。
日本的國家在亞洲,日本人的膚色是黃色,怎麽可能入歐洲容入白人世界,話可以這麽說,但事不可以這麽做,你們日本人還是太實在了,現在日本許多學者還在民間大肆宣傳這個觀念。這是十分愚蠢的行為,有利的時候說說也就罷了,怎麽能當真呢。”
李長庚這話如果對長洲藩那些人說的話,很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但他對這些大部分留學歐洲的薩摩藩來說,卻是正合適,這時候到歐洲受歧視的人不光中國人,日本人也好不到那去,特別是歐洲的貴族社會。.tw
一位海軍少將向李長庚問道:“李總統雖然你承諾中國的海軍不會侵犯日本,但你能一直當中國的總統嗎。一但你下台後,下一任中國總統會不會改變你的戰略呢?”
“嗯,你說的有道理,我正在做積極地努力,相信不久你就能看到答案,我在這裏就不多說了。日本資源貧乏,對於中國來說沒有什麽戰爭價值,我這麽說你也許不高興,但事實也正是如此。”李長庚突然將指著地圖的教鞭向下一劃。高聲道:“日本的出路在這裏,東南亞,柿子要撿軟的捏,大家不妨看看那個柿子最軟。我覺得這裏最軟。這裏是荷屬東印度群島,荷蘭是一個什麽樣的國家,我想各位心中也都清楚,完全是一個受英國保護的軟柿子。東印度群島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殖民地。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各島處處青山綠水,四季皆夏。人們稱它為“赤道上的翡翠”李長庚的聲線變得十分底沉,也更有誘惑力。
“東印度對於日本來說,實在是有太強的互補性了,這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煤、鎳、錫、鉛、銅、金、銀、鉻、鋁土礦、硫和高嶺土等。此外,還有錳、鈾、長石、大理石、花崗岩、石英砂、粘土、白雲石等。而且森林資源、糧食資資源也異常豐富。如果日本能拿下這塊土地的話,中國是絕對支持的。因為中國每年要從這裏進口橡膠就高達上億美元,這還不算木材、糧食、礦產。你們算算荷蘭人從中掙了多少黑心錢。說實話如果不是中國的土實在太大,又沒有海上跳板的話,中國早就動手拿到這塊地方了。”
一位日本海軍說道:“你就不怕英國人的反對。”
“這個世界如果反對有效的話,就沒有強國和弱國之分了,你們覺得英國人有必要為了一個荷蘭跑到亞洲與日本來場海戰?說實話日本對於東印度群島需求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候了,日本因為資源貧乏,工業完全是外向型的。以前中國還可以為日本提供一定的原材料,但現在中國的原材料價格也在上漲。而且現在工業對於橡膠石油的依賴越來越高,中國也麵臨主要工業原材料短缺的局麵,這個時候最快的辦法就是有一塊能夠直接向中國和日本提供原材料的供給基地。
如果日本海軍真有這個野心的話,中國政府將向日本海軍提供2億美元的低息貸款,日本可以用東印度的資源進行償還!”
李長庚的話,打消了日本海軍的顧慮,看來中國確實是被資源給逼瘋了,隨著中國汽車製造業的火爆,最近三年,石油和橡膠的價格都上漲了三到五倍。而這些錢都被擁有南亞殖民地的英法荷美等國賺了去。
中國讓日本打東印度,確實是可以理解,畢竟中國對於東印度沒有像日本有這樣迫切的資源需求。李長庚覺察他已經給日本海軍下足了誘餌,也就離開了會場,剩下的東西就讓這幫日本精英們自己去腦補吧。
可以說李長庚給日本人想好的最佳的戰略布局,但以後嚐足了甜頭的日本人,會就此甘心嗎。李長庚已經在裕仁種下了軍人政變的主張,他隻要接受了這個思想,那麽他必然會走下去。
果然在李長庚與日本海軍薩摩藩會議的第三天,日本海軍高層來與李長庚商討海軍貸款問題。日本海軍的大體意思是,用中國向日本海軍的這筆貸款直接繞過國會,用於海軍未來三到四年的準備期。李長庚算了一下時間,這個時間正合適日本發動戰爭。便欣然同意,這筆貸款將從中國保利信貸公司向日本貸出,利息4.5厘。
李長庚想不到的是這筆貸款還救了他一次小命,深受日本軍國民主義毒害的長洲藩軍人有各種會黨,這些會黨脫胎於日本早先的武士家族,這些人對於天皇的效忠思想,並不強烈。他們實際上的效忠的仍是那些洲藩大名,這也是為什麽原來曆史上有關東軍獨走的事件發生,由於中國的快速崛起,嚴重打擊了長洲藩階級的利益。特別是中國借一戰之機,驅逐了駐紮在旅順的關東軍,嚴重地傷害了日本陸軍的實際利益。而這些原因都歸究於李長庚的個人能力,雖然這不光是李長庚的個人能力問題,但誰讓李長庚太會作秀了呢。於是日本陸軍一群少壯派策劃出一場針對李長庚的暗殺行動。
當然這些少壯派也不全都是傻子,畢竟刺殺一國總統的責任太大,他們也背不起。於是這個日本陸軍當中的小少壯派組織,找到了一位長洲藩出身的政要,得之知這個消息後的那位政要也不敢獨走,於是他又拉攏了幾位和他差不多的政要,這些人一經商量發現值得賭上一把。然而這樣的事情一經擴大,也就難免走露風聲。於是這件事情就傳到剛剛得到李長庚貸款許諾的日本海軍大名們的耳朵裏。這種事情讓已經得到利益的日是本海軍,肯定是不允許發生的。在說中國艦隊可就在東京港口,一但把中國海軍逼急嘍,東京還要不要了!
於是這條消息輾轉到裕仁這裏。裕仁得知此事後,對陸軍派已經完全失望,這就是一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在加上這些天李長庚對他的各種陰暗誘導。還有海軍那些親近他的人吹得耳旁風。
日本的每一次成功不都是海軍建立的功勞嗎,甲午年若不是海軍以弱勝強地取得了黃海海戰勝利,朝鮮、台灣怎麽加入到天皇的治下。如果沒有日俄海戰中,日本海軍在次以弱勝強。徹底擊敗俄國海軍,日本怎麽會有今天的列強地位。
在說回來日本陸軍那些人腦子裏還天天想著要入侵中國,就像中國的李總統說的那樣。中國即便沒有海軍,日本幾十萬陸軍又能取得多大的勝利,而且中國這些年非常重視海軍建設,日本在想與中國打一次國戰,即便勝利了,隻要民國政府不投降他們又能拿到多少好處。中國巨大的領土縱深,日本把現在幾十萬軍隊,在加上能動員起來的一百萬軍隊都算上,又能占領多少地方,這些地方又隨時可能麵對民國熾隊的反攻。如此不劃算的戰爭真有必要嗎?雖然中國的李總統將日本海軍引向南太洋的東印度,有嫁禍他人之嫌,但好處卻是在那裏明明擺著的,這些海軍薩摩藩的話裕仁都聽到心裏去了!
當然這麽丟日本人臉的事情,裕仁是不會向李長庚說的,於是李長庚的護衛都換成了海軍人員,這個理由也不難找,李長庚的隨行人員多是海軍高層,一個兩國海軍交流的旗號就足以應付陸軍之口。並且裕仁也經常與李長庚出席一些外事場合,讓這些要刺殺李長庚的少壯派始終不敢出手!
賊拉精明的李長庚很快就發現身邊的變動,費了一點腦細胞就不難猜出事情的大概,於是他突然將訪問日本的行程縮短!決定提前回國,這讓裕仁緊張的心情放鬆了不少,其實這件事情隻要是有一點政治頭腦的人,也不敢這樣做,在自己國家的土地上刺殺他國首腦,不是一般腦殘能想出來的。在說這種情事也不是沒有先例,一戰的起因薩拉熱窩事件,全世界的政客還沒有一個敢忘記。看來自己這位學生還需要一些引導啊!
李長庚又向裕仁展開了腹黑式的教導。如果之前的教導是謀略手段的話,那麽這次教導就是具體執行了。“裕仁,你要知道做為一位合格的帝王什麽最重要……你說的對也不對,要我說軍權最重要,你們天皇家族被幕府壓製了一千多年,難道沒有反思過這處問題嗎,軍權啊……是的我不否認你們認識到了這一點,如果明治天皇沒有收回軍權的話,也不可能有維新變法,但你們的做法還是太簡單了,雖然海陸軍平衡的做法的確有效,但這遠不是最高明的做法,你必須要學會在陸軍中培養忠實於你的部下,而不是那些長洲大名的武士口頭上的效忠。你要不斷地拉攏那些有野心有能力而又忠於你的年輕人,特別是有留學海外經曆的陸軍少壯派,這些人跟海軍觀念相近,也容易與那些傳統陸軍軍官產生對立。”
裕仁聽了李長庚的話,很高興,因為他早已經在這樣做了,他在登基之前,親自到歐洲接受這些少壯軍人的效忠宣示,這是他手下最親近的謀臣們給他想出,對付那些長洲陸軍的手段,想不到與這位中國總統說法的如出一折。
李長庚見裕仁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話打動了這位心存陰暗的天皇,他說的這些都是後來裕仁從長洲藩手中奪權的手段,當然這與曆史不同,曆史上裕仁的奪權並不圓滿,因為當時日本陸軍突然鯨吞了東北三省,讓他經心培養起來的陸軍少壯派又站回到陸軍部那一邊。加上後來裕仁執政手段的成熟,也能平衡好日本陸、海軍的權力。但現在不同,現在東北三省還在中國手裏,日本陸軍也沒有與中國開戰的膽量和野心,自然也談不上什麽功勞。而且裕仁的皇權正在不斷受到陸軍方麵的挑戰,自從山縣有朋掌權之後,一連幾任首都是長洲藩出身。自己給這把火上澆的油差不多了,燒起多大有多好的效果也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把裕仁的陰毒手段教導的差不多了,李長庚功德圓滿地離開了日本,裕仁親自把李長庚送上始皇大帝號軍艦,也絕了那個刺殺組織的計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