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有澄翻閱著譚家寶的小冊子說:“為了國家利益,這件事我幹了!不過,香港那邊的芯片公司也應該盡快興建了,往後在香港製造,我們的麻煩就要少很多。”
“不錯,那邊正在加緊辦理。對於這件秘密的任務隻有我們在座幾個人知道,我們要嚴守秘密,並且有澄要加緊辦理。”譚家寶繼續說:“這個秘密任務隻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而我們的主要的工作還是在cpu的不斷升級換代和應用領域的芯片開發工作。8080cpu研究出來以後,我們的個人電腦工程也該啟動了。在這項大的工程啟動之前,我們還要解決存儲方麵的問題。當時與4004配套的4001、4002和4003就是儲存芯片組。而現在,我們要把儲存芯片劃分為內存與外存來分別研究,內存就是半導體內存芯片,而外存我們現在主要研究硬盤。”
“硬盤?”張忠謀吃了一驚,他說:“我知道起初的硬盤是ibm發明的,起初硬盤體積很大,大約有兩個冰箱那麽大,重量有1噸以上。不過近幾年出現了14英寸硬盤,容量已經超過100m。我們沒有這方麵的技術,如何發展這項業務?”
“去ibm或者其他硬盤廠家挖幾個人才過來,不就行了?”譚家寶突然想起什麽:“ibm不是有10幾個人到了我們這邊了嗎?”
張忠謀點頭不已:“不錯,從ibm那邊一共過來18個人,其中好像有5個研究過硬盤,還有研究大型計算機的。”
譚家寶微笑說:“其實5個已經足夠了,加上我們的技術人員,我不相信,我們的8英寸硬盤弄不出來!”
“我們要開發8英寸硬盤?”戴偉業聽了都來了興趣。
譚家寶點頭說:“8英寸隻是過渡產品,1-2年之後,我們再推出5。25英寸的硬盤。然後就是3。5和2。5英寸的硬盤。”
張忠謀眉頭一皺,想了一下,大喜道:“老板,難道你這次又帶來了新技術?是關於內存與硬盤的新技術?”
譚家寶笑了笑道:“cpu、硬盤和內存是今後個人電腦的三大件。我們一定要研發我們的核心技術。cpu我們已經領先了,硬盤和內存方麵,我們卻已經落後了。所以王安發明的磁性內存,我們不要去追他了,我們開發我們自己的半導體內存。硬盤也是一樣,14吋硬盤滿街都是,我們再去拾人牙慧就沒有意思了。所以我們要開發體積更小的、容量更大的和轉速更高的高質量硬盤。對於硬盤,我還有一個先進的技術。嗬嗬,就管他叫做‘唐朝技術’硬盤吧。‘唐嘲’技術的精髓就是采用密封固定的高速磁盤,磁頭在盤片上懸浮高速地移動而不與之接觸。但是隨著盤片轉速的不斷升高、磁頭盤片技術的不斷改進、緩存容量的不斷增大,最重要的是容量的提升,使未來的主流3。5英寸和2。5英寸硬盤的接近100mb/s的傳輸速度,應付‘普通應用’應該不存在問題。”
譚家寶所說的這個“唐朝技術”,也就是上一世的“溫切斯特”技術,當然,譚家寶還在接口方麵做了硬性規定,他硬性規定所有硬盤使用了前世希捷所用的st-506接口。避免了早期的硬盤接口飽受著傳輸速率底下以及可靠性不佳等問題的困擾。
“老板,半導體內存和‘唐朝技術’硬盤的技術原理應該不簡單吧?我想,如果你能抽時間為我們的工程師上上課,可能會好得多。”張忠謀開始提要求了。
譚家寶苦笑道:“我也知道上課肯定好一些。但是我的形象實在不宜在那麽多人麵前展示,我想我還是先教會你們三個,然後老戴和忠謀再去教會內存科研組和硬盤科研組兩個小組的成員。你們三人每天抽出2個小時時間到我那裏上課,我將用半個月到20天時間裏教會你們。”
“老大,這麽說,你至少要在我們這裏呆半個月了?”戴偉業高興地說。
譚家寶點頭說:“是啊,如果沒有緊急的事情,我在這裏至少要呆半個月。it行業是一個朝陽產業,是第三次浪潮的主體部分。我們在起步點上就進入了這個行業,而我們之前和現在所做的一切,注定會使我們從起跑點上就開始一路領先,然後我們帶領全世界的這個產業走向最光輝燦爛的明天。嗬嗬,那些大型電腦、超級電腦就讓ibm為首的八大電腦公司去做吧。注定會有一天,個人電腦會像電視機一樣走進千家萬戶,走進工廠學校,走進世界上每一棟辦公大樓。哈哈,你們想想,這塊蛋糕有多大?我們每年要從中分到100億?還是1000億的份額?”
想到上一世的ibm、微軟、英特爾、惠普、康柏、戴爾、思科、德州儀器、蘋果和甲骨文等等這些it行業的聞名遐邇的公司,譚家寶就充滿了鬥誌。他想到,僅僅微軟一家公司,它最大的市值曾經達到了讓人恐怖的5500億美元,一度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那時候,比爾蓋茨一個人的財富,就相當於一個全球排名前50位的國家的gdp。
而如今,譚家寶已經提前在it行業的硬件、軟件、外設和服務器等方方麵麵進行了布局,並且獨自製定了行業標準。另外,“唐朝科技”的10年發展規劃中,已經瞄準了通訊和網絡產業……
無疑,幾年之後,“唐朝科技”將成為一個科技界的巨無霸。如果“唐朝科技”上市的話,它的市值又會是多少呢?
譚家寶不知道的是,此時,另外一個顯赫的家族的掌舵人,以他超前和獨特的眼光已經在悄悄地關注他的這家企業了。幾個月之後,為了收琉行動,譚家寶不得不忍痛割讓“唐朝科技”的部分股權給那個家族。
當然,這是後話了。
幾個人都聽得津津有味,兩眼泛光。虞有澄忍不住問道:“老板,這電腦行業的前景真的有這麽美妙嗎?”
“不錯,那邊正在加緊辦理。對於這件秘密的任務隻有我們在座幾個人知道,我們要嚴守秘密,並且有澄要加緊辦理。”譚家寶繼續說:“這個秘密任務隻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而我們的主要的工作還是在cpu的不斷升級換代和應用領域的芯片開發工作。8080cpu研究出來以後,我們的個人電腦工程也該啟動了。在這項大的工程啟動之前,我們還要解決存儲方麵的問題。當時與4004配套的4001、4002和4003就是儲存芯片組。而現在,我們要把儲存芯片劃分為內存與外存來分別研究,內存就是半導體內存芯片,而外存我們現在主要研究硬盤。”
“硬盤?”張忠謀吃了一驚,他說:“我知道起初的硬盤是ibm發明的,起初硬盤體積很大,大約有兩個冰箱那麽大,重量有1噸以上。不過近幾年出現了14英寸硬盤,容量已經超過100m。我們沒有這方麵的技術,如何發展這項業務?”
“去ibm或者其他硬盤廠家挖幾個人才過來,不就行了?”譚家寶突然想起什麽:“ibm不是有10幾個人到了我們這邊了嗎?”
張忠謀點頭不已:“不錯,從ibm那邊一共過來18個人,其中好像有5個研究過硬盤,還有研究大型計算機的。”
譚家寶微笑說:“其實5個已經足夠了,加上我們的技術人員,我不相信,我們的8英寸硬盤弄不出來!”
“我們要開發8英寸硬盤?”戴偉業聽了都來了興趣。
譚家寶點頭說:“8英寸隻是過渡產品,1-2年之後,我們再推出5。25英寸的硬盤。然後就是3。5和2。5英寸的硬盤。”
張忠謀眉頭一皺,想了一下,大喜道:“老板,難道你這次又帶來了新技術?是關於內存與硬盤的新技術?”
譚家寶笑了笑道:“cpu、硬盤和內存是今後個人電腦的三大件。我們一定要研發我們的核心技術。cpu我們已經領先了,硬盤和內存方麵,我們卻已經落後了。所以王安發明的磁性內存,我們不要去追他了,我們開發我們自己的半導體內存。硬盤也是一樣,14吋硬盤滿街都是,我們再去拾人牙慧就沒有意思了。所以我們要開發體積更小的、容量更大的和轉速更高的高質量硬盤。對於硬盤,我還有一個先進的技術。嗬嗬,就管他叫做‘唐朝技術’硬盤吧。‘唐嘲’技術的精髓就是采用密封固定的高速磁盤,磁頭在盤片上懸浮高速地移動而不與之接觸。但是隨著盤片轉速的不斷升高、磁頭盤片技術的不斷改進、緩存容量的不斷增大,最重要的是容量的提升,使未來的主流3。5英寸和2。5英寸硬盤的接近100mb/s的傳輸速度,應付‘普通應用’應該不存在問題。”
譚家寶所說的這個“唐朝技術”,也就是上一世的“溫切斯特”技術,當然,譚家寶還在接口方麵做了硬性規定,他硬性規定所有硬盤使用了前世希捷所用的st-506接口。避免了早期的硬盤接口飽受著傳輸速率底下以及可靠性不佳等問題的困擾。
“老板,半導體內存和‘唐朝技術’硬盤的技術原理應該不簡單吧?我想,如果你能抽時間為我們的工程師上上課,可能會好得多。”張忠謀開始提要求了。
譚家寶苦笑道:“我也知道上課肯定好一些。但是我的形象實在不宜在那麽多人麵前展示,我想我還是先教會你們三個,然後老戴和忠謀再去教會內存科研組和硬盤科研組兩個小組的成員。你們三人每天抽出2個小時時間到我那裏上課,我將用半個月到20天時間裏教會你們。”
“老大,這麽說,你至少要在我們這裏呆半個月了?”戴偉業高興地說。
譚家寶點頭說:“是啊,如果沒有緊急的事情,我在這裏至少要呆半個月。it行業是一個朝陽產業,是第三次浪潮的主體部分。我們在起步點上就進入了這個行業,而我們之前和現在所做的一切,注定會使我們從起跑點上就開始一路領先,然後我們帶領全世界的這個產業走向最光輝燦爛的明天。嗬嗬,那些大型電腦、超級電腦就讓ibm為首的八大電腦公司去做吧。注定會有一天,個人電腦會像電視機一樣走進千家萬戶,走進工廠學校,走進世界上每一棟辦公大樓。哈哈,你們想想,這塊蛋糕有多大?我們每年要從中分到100億?還是1000億的份額?”
想到上一世的ibm、微軟、英特爾、惠普、康柏、戴爾、思科、德州儀器、蘋果和甲骨文等等這些it行業的聞名遐邇的公司,譚家寶就充滿了鬥誌。他想到,僅僅微軟一家公司,它最大的市值曾經達到了讓人恐怖的5500億美元,一度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那時候,比爾蓋茨一個人的財富,就相當於一個全球排名前50位的國家的gdp。
而如今,譚家寶已經提前在it行業的硬件、軟件、外設和服務器等方方麵麵進行了布局,並且獨自製定了行業標準。另外,“唐朝科技”的10年發展規劃中,已經瞄準了通訊和網絡產業……
無疑,幾年之後,“唐朝科技”將成為一個科技界的巨無霸。如果“唐朝科技”上市的話,它的市值又會是多少呢?
譚家寶不知道的是,此時,另外一個顯赫的家族的掌舵人,以他超前和獨特的眼光已經在悄悄地關注他的這家企業了。幾個月之後,為了收琉行動,譚家寶不得不忍痛割讓“唐朝科技”的部分股權給那個家族。
當然,這是後話了。
幾個人都聽得津津有味,兩眼泛光。虞有澄忍不住問道:“老板,這電腦行業的前景真的有這麽美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