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竊天下-五百二十一挖到的竟然是存款單
找到這麽多的寶石和寶玉,讓所有人都振奮了起來。
齊思明卻皺著眉頭對譚家寶說道:“老板,我們隻是租賃了兩艘號稱萬噸級的巨輪,但是這兩艘巨輪實際載貨量卻沒有兩萬噸,我估計兩艘巨輪一共最多轉載一萬五千噸,因為剛才的一些文物的體積實在太大了,而且很多都是易碎品,我們還要加蓋一些礦產,我估計,當這些鑽石和玉石裝下之後,我們就隻是剩下不到一艘整船了。而另一扇門中一定就是巨量的黃金了,我擔心――我們這次裝不下這麽多的黃金了!”
由於這座寶庫的數量遠遠大於譚家寶的預計,這讓譚家寶也覺得很為難了。他知道,齊思明的意思是暫時把一些文物放下,把這些金銀珠寶先運到香港,然後再找時間和機會再來運這批文物。
然而,譚家寶本身就是一個貪心不足蛇吞象的人,他既要金銀財寶,又要文物古董。他一樣也不想落下。
一陣思索之後,譚家寶歎息一聲道:“我們先打開門看看吧。實在不行,我們的這兩艘巨輪隻有卸貨之後再來一趟了。我們關鍵一點是盡量拖延馬科斯極其手下的時間。”
齊思明對於譚家寶的回答並不大理解,但是他沒有再說什麽了,而楊迪虎已經在親自開門了。
這麽多的文物,這麽多的寶玉寶石,最後一扇門中,一定會有幾十萬噸的黃金,幾十萬噸的白金,當然還有更大數量的白銀了。這是所有人的習慣想法,譚家寶也是這樣想的,他正絞盡腦汁地思考如何運輸這麽多的黃金白銀呢。
然而,打開門之後,大家再次傻眼了。
這間房間比想象的要小得多,隻有100來平方米左右,就像一個普通的辦公室一樣。不過牆角砌著20多個錫皮箱,而辦公桌上和背後的書櫃上都是空落落的。
楊迪虎打開一個錫皮箱,立即驚呼起來:“啊,這裏全部是存單,這一箱子全部都是美國花旗銀行的存單!麵額有500萬美元的,有1000萬,2000萬,5000萬,還有1億的……定期存單,啊,這些存單是真的嗎?”
譚家寶也被這詭異的變化弄得一頭霧水,他拿著幾張存單仔細地看了幾分鍾。這是一種約定為年利率為6.5%的複利定期存單,期限有10年,15年和20年三種。讓他更加難以置信的是,這都是沒有戶名,無需密碼,無需印鑒的到期見單取款的存單!看著存單的印刷和花旗銀行的log,譚家寶覺得這些存單實在不像是假的,但是突然出現這麽多的存單又是怎麽一回事呢?
“一定還有資產目錄,一定還有備忘錄什麽的,我們先把這些東西找出來吧。”譚家寶的心砰砰直跳,但是他拚命控製好自己的情緒。
楊迪虎打開了最上層的幾個錫皮箱,果然找到了賬冊和備忘錄。在備忘錄的最後幾頁,譚家寶終於看到了一個驚天秘密,讓他驚出了一身冷汗。
原來,“金百合”寶藏中的第2-4號寶庫中,一共藏有66萬多噸的黃金,以及幾萬噸白金和幾百萬噸白銀。在1944年年底-1945年年初,這筆巨大的寶藏竟然秘密地一次性易手了!而交易方竟然是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的幾個西方大型財團!
日本人是以880萬美元一噸的價格,即每盎司不足22美元的價格把這筆世界上數量最大的黃金賣給對方的,而白金和白銀的價格也比當時的市場價低了20%-30%,日本人在這一次史上最大的買賣中,取得了7.6萬億美元的收益,而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的幾個西方大型財團卻分了16次才把這近千噸寶物運走的。
備忘錄中沒有記載日本人為什麽要賣出這些寶物。譚家寶猜想,賣出這批寶藏的日期是1944年年底,日本人在二戰期間戰事連連失利,軸心國的其他夥伴的局勢也不妙。他們試圖賣出這筆寶藏,然後再重振旗鼓,重新來過。另一方麵,他們考慮到萬一失敗了,他們有著充足的現金流總比黃金要活躍和安全得多。
事實上,日本人帶走了這裏的1.6萬億美元的現金。在失敗之後,他們用這筆現金賄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同盟國的領袖人物,用這筆現金重建國家,讓日本迅速崛起。
日本人賣出寶藏,譚家寶可以理解。但是,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的幾個西方大型財團竟然在非常時期,敢於冒著巨大的風險,投入巨大的現金收購這筆寶藏就讓譚家寶心驚了。
在剛剛進入這個寶藏的第五號寶庫,看見空蕩蕩的場麵的時候,譚家寶的腦海裏靈光一閃,但是偏偏地一縱而逝,一時間他就再也想不起來了。現在他才想起來,他那時候就感覺到這筆寶藏轉移了,甚至易手了。這個世界上能夠一次性吃下這麽龐大寶物的人物少之又少,一個熟悉的身影在譚家寶眼前一晃,譚家寶當時沒有捕捉到,但是現在他知道了,這個人就是梅耶?羅斯柴爾德了。
這也解釋了當初與梅耶?羅斯柴爾德談判中,當譚家寶提及黃金的時候,梅耶?羅斯柴爾德一臉驚詫的表情,並且最後以低廉的價格“賒賣”給他1000億美元的黃金,幾個月之後黃金總匯很快就廢除了,黃金像是一匹脫韁也野馬騰飛了起來……
譚家寶從梅耶?羅斯柴爾德手裏得到的1000億美元的黃金僅僅是他的九牛一毛而已,現在全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黃金在了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的幾個西方大型財團的手中。而偏偏的,擁有了1000億美元黃金的譚家寶和他的唐朝集團成了黃金總匯崩潰的“罪魁禍首”,無意中,譚家寶為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的幾個西方大型財團衝鋒陷陣,而他們卻可以控製黃金的走勢和價格,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們收入的提高,他們可以在今後的幾十年當中,暗中將他們龐大的黃金資產拋出去,賺取難以想象的利潤。
當然,這也解釋了譚家寶和他的唐朝集團奇跡般的崛起,卻意外地順風順水,坦途一片的原因了,這一切都是這些大佬們在背後罩著他,他們需要譚家寶這樣的人物為他們服務,為他們背黑鍋。
由於沒有發現想象中的巨量黃金,進入這個“辦公室”的人就顯得太多了,譚家寶遣散了無關人員,隻留下齊思明和楊迪虎。
“老板,我們發現這筆存款數量龐大,存款的分布也很廣,分別在歐洲的瑞士、英國、法國、意大利和荷蘭,在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的一共33個銀行都有存單,都是約定定期存款,利率都在6.1-6.9之間,一大半存款都是無記名,無密碼和無印章存款,還有一小半是需要印章的,我們取款將非常方便。嗬嗬,這比黃金更加方便。”齊思明和楊迪虎檢查了一番錫皮箱,然後高興地說道。
譚家寶知道,日本人之所以要這樣的存單,是因為這批存單隻有少數幾名皇室成員和首相知情,他們完全是為了今後取款的方便。他們或許估計不足,以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在5-20年時間內就會打響,為了第一時間投入戰爭,他們就需要大量的現金,而便捷暢通的現金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還有一點,那就是他們對於這個秘密所在非常自信,不相信有人可以進來,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日本的決策者知道了這些存款被譚家寶一窩端了,他們還會對他們的高明手段那麽自信嗎?
至於還有一小半需要印鑒,譚家寶早就在備忘錄查到了,這枚印鑒就是那把剛才開門的“鑰匙”,即那枚“雍崇仁”印章,這枚印章的用途竟然如此廣泛,這也讓譚家寶覺得非常自豪。
現在,譚家寶思考的是,該怎樣盡量地不引人注目地把這些存款轉入到自己的唐朝銀行和自己的賬戶。畢竟,這筆存款的數目太大了,加上20多年的複利利息,總共的存款應該在20萬億美元左右了。
找到這麽多的寶石和寶玉,讓所有人都振奮了起來。
齊思明卻皺著眉頭對譚家寶說道:“老板,我們隻是租賃了兩艘號稱萬噸級的巨輪,但是這兩艘巨輪實際載貨量卻沒有兩萬噸,我估計兩艘巨輪一共最多轉載一萬五千噸,因為剛才的一些文物的體積實在太大了,而且很多都是易碎品,我們還要加蓋一些礦產,我估計,當這些鑽石和玉石裝下之後,我們就隻是剩下不到一艘整船了。而另一扇門中一定就是巨量的黃金了,我擔心――我們這次裝不下這麽多的黃金了!”
由於這座寶庫的數量遠遠大於譚家寶的預計,這讓譚家寶也覺得很為難了。他知道,齊思明的意思是暫時把一些文物放下,把這些金銀珠寶先運到香港,然後再找時間和機會再來運這批文物。
然而,譚家寶本身就是一個貪心不足蛇吞象的人,他既要金銀財寶,又要文物古董。他一樣也不想落下。
一陣思索之後,譚家寶歎息一聲道:“我們先打開門看看吧。實在不行,我們的這兩艘巨輪隻有卸貨之後再來一趟了。我們關鍵一點是盡量拖延馬科斯極其手下的時間。”
齊思明對於譚家寶的回答並不大理解,但是他沒有再說什麽了,而楊迪虎已經在親自開門了。
這麽多的文物,這麽多的寶玉寶石,最後一扇門中,一定會有幾十萬噸的黃金,幾十萬噸的白金,當然還有更大數量的白銀了。這是所有人的習慣想法,譚家寶也是這樣想的,他正絞盡腦汁地思考如何運輸這麽多的黃金白銀呢。
然而,打開門之後,大家再次傻眼了。
這間房間比想象的要小得多,隻有100來平方米左右,就像一個普通的辦公室一樣。不過牆角砌著20多個錫皮箱,而辦公桌上和背後的書櫃上都是空落落的。
楊迪虎打開一個錫皮箱,立即驚呼起來:“啊,這裏全部是存單,這一箱子全部都是美國花旗銀行的存單!麵額有500萬美元的,有1000萬,2000萬,5000萬,還有1億的……定期存單,啊,這些存單是真的嗎?”
譚家寶也被這詭異的變化弄得一頭霧水,他拿著幾張存單仔細地看了幾分鍾。這是一種約定為年利率為6.5%的複利定期存單,期限有10年,15年和20年三種。讓他更加難以置信的是,這都是沒有戶名,無需密碼,無需印鑒的到期見單取款的存單!看著存單的印刷和花旗銀行的log,譚家寶覺得這些存單實在不像是假的,但是突然出現這麽多的存單又是怎麽一回事呢?
“一定還有資產目錄,一定還有備忘錄什麽的,我們先把這些東西找出來吧。”譚家寶的心砰砰直跳,但是他拚命控製好自己的情緒。
楊迪虎打開了最上層的幾個錫皮箱,果然找到了賬冊和備忘錄。在備忘錄的最後幾頁,譚家寶終於看到了一個驚天秘密,讓他驚出了一身冷汗。
原來,“金百合”寶藏中的第2-4號寶庫中,一共藏有66萬多噸的黃金,以及幾萬噸白金和幾百萬噸白銀。在1944年年底-1945年年初,這筆巨大的寶藏竟然秘密地一次性易手了!而交易方竟然是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的幾個西方大型財團!
日本人是以880萬美元一噸的價格,即每盎司不足22美元的價格把這筆世界上數量最大的黃金賣給對方的,而白金和白銀的價格也比當時的市場價低了20%-30%,日本人在這一次史上最大的買賣中,取得了7.6萬億美元的收益,而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的幾個西方大型財團卻分了16次才把這近千噸寶物運走的。
備忘錄中沒有記載日本人為什麽要賣出這些寶物。譚家寶猜想,賣出這批寶藏的日期是1944年年底,日本人在二戰期間戰事連連失利,軸心國的其他夥伴的局勢也不妙。他們試圖賣出這筆寶藏,然後再重振旗鼓,重新來過。另一方麵,他們考慮到萬一失敗了,他們有著充足的現金流總比黃金要活躍和安全得多。
事實上,日本人帶走了這裏的1.6萬億美元的現金。在失敗之後,他們用這筆現金賄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同盟國的領袖人物,用這筆現金重建國家,讓日本迅速崛起。
日本人賣出寶藏,譚家寶可以理解。但是,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的幾個西方大型財團竟然在非常時期,敢於冒著巨大的風險,投入巨大的現金收購這筆寶藏就讓譚家寶心驚了。
在剛剛進入這個寶藏的第五號寶庫,看見空蕩蕩的場麵的時候,譚家寶的腦海裏靈光一閃,但是偏偏地一縱而逝,一時間他就再也想不起來了。現在他才想起來,他那時候就感覺到這筆寶藏轉移了,甚至易手了。這個世界上能夠一次性吃下這麽龐大寶物的人物少之又少,一個熟悉的身影在譚家寶眼前一晃,譚家寶當時沒有捕捉到,但是現在他知道了,這個人就是梅耶?羅斯柴爾德了。
這也解釋了當初與梅耶?羅斯柴爾德談判中,當譚家寶提及黃金的時候,梅耶?羅斯柴爾德一臉驚詫的表情,並且最後以低廉的價格“賒賣”給他1000億美元的黃金,幾個月之後黃金總匯很快就廢除了,黃金像是一匹脫韁也野馬騰飛了起來……
譚家寶從梅耶?羅斯柴爾德手裏得到的1000億美元的黃金僅僅是他的九牛一毛而已,現在全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黃金在了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的幾個西方大型財團的手中。而偏偏的,擁有了1000億美元黃金的譚家寶和他的唐朝集團成了黃金總匯崩潰的“罪魁禍首”,無意中,譚家寶為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的幾個西方大型財團衝鋒陷陣,而他們卻可以控製黃金的走勢和價格,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們收入的提高,他們可以在今後的幾十年當中,暗中將他們龐大的黃金資產拋出去,賺取難以想象的利潤。
當然,這也解釋了譚家寶和他的唐朝集團奇跡般的崛起,卻意外地順風順水,坦途一片的原因了,這一切都是這些大佬們在背後罩著他,他們需要譚家寶這樣的人物為他們服務,為他們背黑鍋。
由於沒有發現想象中的巨量黃金,進入這個“辦公室”的人就顯得太多了,譚家寶遣散了無關人員,隻留下齊思明和楊迪虎。
“老板,我們發現這筆存款數量龐大,存款的分布也很廣,分別在歐洲的瑞士、英國、法國、意大利和荷蘭,在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的一共33個銀行都有存單,都是約定定期存款,利率都在6.1-6.9之間,一大半存款都是無記名,無密碼和無印章存款,還有一小半是需要印章的,我們取款將非常方便。嗬嗬,這比黃金更加方便。”齊思明和楊迪虎檢查了一番錫皮箱,然後高興地說道。
譚家寶知道,日本人之所以要這樣的存單,是因為這批存單隻有少數幾名皇室成員和首相知情,他們完全是為了今後取款的方便。他們或許估計不足,以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在5-20年時間內就會打響,為了第一時間投入戰爭,他們就需要大量的現金,而便捷暢通的現金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還有一點,那就是他們對於這個秘密所在非常自信,不相信有人可以進來,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日本的決策者知道了這些存款被譚家寶一窩端了,他們還會對他們的高明手段那麽自信嗎?
至於還有一小半需要印鑒,譚家寶早就在備忘錄查到了,這枚印鑒就是那把剛才開門的“鑰匙”,即那枚“雍崇仁”印章,這枚印章的用途竟然如此廣泛,這也讓譚家寶覺得非常自豪。
現在,譚家寶思考的是,該怎樣盡量地不引人注目地把這些存款轉入到自己的唐朝銀行和自己的賬戶。畢竟,這筆存款的數目太大了,加上20多年的複利利息,總共的存款應該在20萬億美元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