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最有名的戲是鳳陽的花鼓戲,鳳陽城最有錢的人是城北麵的李老爺。
李老爺不僅有錢,而且很有人緣。他心地純良,樂善好施,自到鳳陽城以來,施茶舍飯,修橋補路,作過不少感天動地的大好事,因此在鳳陽百姓心中頗有口碑。
知道李老爺的人,都知道李老爺有一塊心病。那就是他的獨生子李公子。這李公子因為是李家的獨苗兒,因此自小就加倍受龐,嬌生慣養,被李家人奉為掌上明珠一般。李老爺夫婦把獨生愛子當心肝,那可真是拿在手裏怕碎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疼得什麽似的。李公子生在這樣的富貴之家,又兼之父龐母愛,難免生出許多壞習慣。而且這些壞習慣隨著年歲的增長,愈演愈烈,竟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先是李公子不讀書,自小到大,李老爺請到家裏的私塾先生不下幾十人,可是每次都被迫辭退。原因是李公子總是調皮搗蛋。先生說一,公子必說二。先生要往南,公子必往北。先生教背書,公子必睡覺。先生說“儒子不可教”,公子必說“老子不願學”。最後先生無奈,隻好大袖一揮,說了句“冥頑不化,前途憂哉!”恨恨而去。惹得李老爺不住給人道歉。
後來李老爺知道兒子文的不行,便想讓他學點其它本領,於是請人帶他經商。可是這李公子浪蕩慣了,不僅把經商用的銀子花了個盡光,而且還把教他經商的賈客們全部打跑,最後想當然仍是一事無成。
這一下可真難壞了李老爺夫婦,整天唉聲歎氣,愁眉不展。可是李公子卻是滿不在乎,天天無所事事的遊手好閑,徜徉於市井賭坊,流連於花樓酒肆,結交一大批狐朋狗友,日日尋花問柳,夜夜豔舞笙歌,銀子大把大把的使,身子骨也是愈來愈是削瘦單溥。李老爺心疼的不行,終於下了狠心,將李公子反鎖在屋內,不許他再出門。可是李公子嬌氣養成,竟然不受管束,耍起了性子,不吃不喝,李老爺夫婦嚇壞了,急忙好言撫慰,連哄帶騙,這才做罷。從此隻好由著他去,再也不敢加以管束。
就這樣冬去春來,一晃的工夫,這李公子已經年有十八,到了婚娶之齡。但是鳳陽城有頭有臉的人家,都知道李公子是個紈絝子弟,平日不學無術,因此無人敢把女兒嫁給他。而普通百姓人家的姑娘,李公子又嫌他們是庸脂俗粉,不屑一顧,因此兒子的婚姻大事,又成了李老爺夫婦的心頭病。
其實若說這李公子的為人也不是很壞,隻是愛玩愛鬧愛耍個性子。卻從不仗勢欺人,以強淩弱。因此普通的平民百姓並不十分討厭他,再加上他爹爹李老爺為人和藹善良,一向有李善人的稱號,固而李公子在鳳陽城內還是蠻受歡迎的。
這一天是個好日子,一大清早,李老爺就進城去了。李公子在府內閑得無事,就召來幾個小丫環提毽子。玩了一個中午,李老爺還沒見回來。李公子無聊,告訴丫頭春香,說自己要到城裏找朋友吃酒,拾掇拾掇便出了門。
李府座落在鳳陽城外,是獨門獨院的一所大宅子。李公子進城,要走好長一段路,頗費番周折。平日都是府中的家丁抬著一頂小轎送他去,可是今日情形不一樣,李老爺夫婦進城,把轎子用了,李公子就隻好自己徒步向城裏走。
李公子剛剛出了府門,還未行出幾步之地,忽見前麵的路上橫著一個人。李公子嚇了一跳,心想乖乖不得了,莫不是這裏出了人命?三步兩步走近前去,凝目細看,隻見這人一身紫衣,俯臥地上,左腿股上插著柄蜈蚣形狀的鋼鏢,一股股黑血不停的從傷口處溢出。李公子心中大駭,他幾時見過這等血腥的場麵,嚇得腿肚子打戰,隻想一走了之。但他畢竟本性仁厚,當即哆哆嗦嗦的去搬紫衣人身子,隻覺入手極是柔軟,這才察覺竟是一個女子。
這女子臉上蒙著一層黑紗,李公子搬動她身子,紗布隨即掀開,露出了一張彈指欲破的光滑臉頰。李公子目瞪口呆,隻見這張臉滑潤如玉,極是嬌美,隻是一對眼睛緊緊閉著,長長的睫毛微微顫動,喉中發出陣陣呻吟之聲。
李公子試出她還有氣息,當即將她橫抱在懷中,大步向府中奔回。丫頭春香見李公子去而複返,手裏還抱著一個血人,嚇得驚叫一聲。李公子急忙喚過春香,幫他將這女子抱到自己的臥室床上,然後簡略告訴春香事情的經過,尋問對策。春香查看了一下紫衣女子的傷勢,說道:“少爺,這女子想必是被人追殺至此,以至中了人家的暗算,你瞧這血都是黑的。”李公子急道:“這可怎麽辦?你快去城裏,將‘華佗藥鋪’的王掌櫃請來,給這姑娘療傷祛毒。”春香道:“少爺,我瞧來不及啦,這姑娘如今氣若遊絲,咱們府上離城內路途又遠,這一來一回,沒等到王掌櫃來到這兒,這姑娘怕是就挺不住啦。”
李公子聽春香如此說,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哀求似的看著春香道:“春香,你告訴我,還有沒有什麽其它的法子,能解救這姑娘了。”春香咬著小手手指,怪怪地瞧著李公子,說道:“少爺,這姑娘和你非親非故,你為何對她這麽關心,莫不是....”李公子急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我們李家一向積德得善,怎能見死不救?你不要胡說。”春香沉吟了一下,不情不願地說:“我倒是聽老輩人說過一個解毒的法兒,不知管不管用?”李公子大喜,追問道:“什麽法兒,你說。”春香說:“在我們老家,大凡有人被毒蛇咬了,倘若一時半刻找不到郎中,就用嘴對著中毒著的傷口輕輕吮吸,然後再將毒血吐出來,這樣邊吸邊吐,待到毒血吸盡,那人便沒有性命之憂了。隻是這法兒也相當危險,倘是那毒是巨毒,若是用嘴去吸,恐怕連吸血的人也會中毒。因此除非是極為親近之人,不然沒人肯去冒這個險。哎呀,少爺,我隻是胡亂說說,你可別...”
李公子輕舒一口氣,說道:“我知道了,春香,你現在進城去請王掌櫃,越快越好,我去喚秋月來照看這姑娘,少爺我還得去喝花酒,沒工夫在這裏閑耗。”說著佯裝打了個哈欠。
春香望著李公子,猶猶豫豫的道:“少爺,這樣也好,你讓秋月把這姑娘的傷口處理一下,我這就去請王掌櫃。”李公子擺擺手,道:“快去快回,不然這姑娘就沒命啦。”春香無奈,隻好匆匆出了門。
李公子支走了春香,回頭去瞧那紫衣女子,越看越覺得她清秀可人,心中不自覺的竟隱隱抽痛起來,覺得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女子死在眼前,似乎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可是自己卻又隻能這樣眼睜睜的看著,束手無策,不僅愈加焦燥起來。
當即想到適才春香所說的那個辦法,一時又恐怕對自己不利,真是左右為難,最後狠一狠心,想道:“姑娘,我為救你性命,其它什麽都顧不得了,如有得罪,萬勿怪我。”伸手輕輕將她大腿傷處周圍的布條輕輕嘶開,一手握住鋼鏢,狠了狠心,使勁拔出,隻聽吃的一聲,一股黑血自傷口處噴出,灑了李公子滿臉。紫衣女子痛得大叫一聲,坐了起來。李公子想也不想,湊近傷口就吸起血來。隻覺那血進入嘴裏,辛辣腥臭,忍不住又哇的一聲吐到地上。耳中聽得那女子斷斷續續的怒聲道:“你..你要幹什麽?”抬起手掌,似乎要打,身子卻軟綿綿地不聽使喚,終於倒在床上,暈死過去。
約摸過了半盞茶工夫,女子傷口處的鮮血終於漸轉鮮紅。李公子取來綢布,將她的傷口仔細包紮好了,這才站起身子。隻感覺自己口腔幹燥,舌胎麻木,腦袋暈沉沉的,正要喊人,忽然眼前一黑,便什麽也不知道了...
李老爺不僅有錢,而且很有人緣。他心地純良,樂善好施,自到鳳陽城以來,施茶舍飯,修橋補路,作過不少感天動地的大好事,因此在鳳陽百姓心中頗有口碑。
知道李老爺的人,都知道李老爺有一塊心病。那就是他的獨生子李公子。這李公子因為是李家的獨苗兒,因此自小就加倍受龐,嬌生慣養,被李家人奉為掌上明珠一般。李老爺夫婦把獨生愛子當心肝,那可真是拿在手裏怕碎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疼得什麽似的。李公子生在這樣的富貴之家,又兼之父龐母愛,難免生出許多壞習慣。而且這些壞習慣隨著年歲的增長,愈演愈烈,竟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先是李公子不讀書,自小到大,李老爺請到家裏的私塾先生不下幾十人,可是每次都被迫辭退。原因是李公子總是調皮搗蛋。先生說一,公子必說二。先生要往南,公子必往北。先生教背書,公子必睡覺。先生說“儒子不可教”,公子必說“老子不願學”。最後先生無奈,隻好大袖一揮,說了句“冥頑不化,前途憂哉!”恨恨而去。惹得李老爺不住給人道歉。
後來李老爺知道兒子文的不行,便想讓他學點其它本領,於是請人帶他經商。可是這李公子浪蕩慣了,不僅把經商用的銀子花了個盡光,而且還把教他經商的賈客們全部打跑,最後想當然仍是一事無成。
這一下可真難壞了李老爺夫婦,整天唉聲歎氣,愁眉不展。可是李公子卻是滿不在乎,天天無所事事的遊手好閑,徜徉於市井賭坊,流連於花樓酒肆,結交一大批狐朋狗友,日日尋花問柳,夜夜豔舞笙歌,銀子大把大把的使,身子骨也是愈來愈是削瘦單溥。李老爺心疼的不行,終於下了狠心,將李公子反鎖在屋內,不許他再出門。可是李公子嬌氣養成,竟然不受管束,耍起了性子,不吃不喝,李老爺夫婦嚇壞了,急忙好言撫慰,連哄帶騙,這才做罷。從此隻好由著他去,再也不敢加以管束。
就這樣冬去春來,一晃的工夫,這李公子已經年有十八,到了婚娶之齡。但是鳳陽城有頭有臉的人家,都知道李公子是個紈絝子弟,平日不學無術,因此無人敢把女兒嫁給他。而普通百姓人家的姑娘,李公子又嫌他們是庸脂俗粉,不屑一顧,因此兒子的婚姻大事,又成了李老爺夫婦的心頭病。
其實若說這李公子的為人也不是很壞,隻是愛玩愛鬧愛耍個性子。卻從不仗勢欺人,以強淩弱。因此普通的平民百姓並不十分討厭他,再加上他爹爹李老爺為人和藹善良,一向有李善人的稱號,固而李公子在鳳陽城內還是蠻受歡迎的。
這一天是個好日子,一大清早,李老爺就進城去了。李公子在府內閑得無事,就召來幾個小丫環提毽子。玩了一個中午,李老爺還沒見回來。李公子無聊,告訴丫頭春香,說自己要到城裏找朋友吃酒,拾掇拾掇便出了門。
李府座落在鳳陽城外,是獨門獨院的一所大宅子。李公子進城,要走好長一段路,頗費番周折。平日都是府中的家丁抬著一頂小轎送他去,可是今日情形不一樣,李老爺夫婦進城,把轎子用了,李公子就隻好自己徒步向城裏走。
李公子剛剛出了府門,還未行出幾步之地,忽見前麵的路上橫著一個人。李公子嚇了一跳,心想乖乖不得了,莫不是這裏出了人命?三步兩步走近前去,凝目細看,隻見這人一身紫衣,俯臥地上,左腿股上插著柄蜈蚣形狀的鋼鏢,一股股黑血不停的從傷口處溢出。李公子心中大駭,他幾時見過這等血腥的場麵,嚇得腿肚子打戰,隻想一走了之。但他畢竟本性仁厚,當即哆哆嗦嗦的去搬紫衣人身子,隻覺入手極是柔軟,這才察覺竟是一個女子。
這女子臉上蒙著一層黑紗,李公子搬動她身子,紗布隨即掀開,露出了一張彈指欲破的光滑臉頰。李公子目瞪口呆,隻見這張臉滑潤如玉,極是嬌美,隻是一對眼睛緊緊閉著,長長的睫毛微微顫動,喉中發出陣陣呻吟之聲。
李公子試出她還有氣息,當即將她橫抱在懷中,大步向府中奔回。丫頭春香見李公子去而複返,手裏還抱著一個血人,嚇得驚叫一聲。李公子急忙喚過春香,幫他將這女子抱到自己的臥室床上,然後簡略告訴春香事情的經過,尋問對策。春香查看了一下紫衣女子的傷勢,說道:“少爺,這女子想必是被人追殺至此,以至中了人家的暗算,你瞧這血都是黑的。”李公子急道:“這可怎麽辦?你快去城裏,將‘華佗藥鋪’的王掌櫃請來,給這姑娘療傷祛毒。”春香道:“少爺,我瞧來不及啦,這姑娘如今氣若遊絲,咱們府上離城內路途又遠,這一來一回,沒等到王掌櫃來到這兒,這姑娘怕是就挺不住啦。”
李公子聽春香如此說,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哀求似的看著春香道:“春香,你告訴我,還有沒有什麽其它的法子,能解救這姑娘了。”春香咬著小手手指,怪怪地瞧著李公子,說道:“少爺,這姑娘和你非親非故,你為何對她這麽關心,莫不是....”李公子急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我們李家一向積德得善,怎能見死不救?你不要胡說。”春香沉吟了一下,不情不願地說:“我倒是聽老輩人說過一個解毒的法兒,不知管不管用?”李公子大喜,追問道:“什麽法兒,你說。”春香說:“在我們老家,大凡有人被毒蛇咬了,倘若一時半刻找不到郎中,就用嘴對著中毒著的傷口輕輕吮吸,然後再將毒血吐出來,這樣邊吸邊吐,待到毒血吸盡,那人便沒有性命之憂了。隻是這法兒也相當危險,倘是那毒是巨毒,若是用嘴去吸,恐怕連吸血的人也會中毒。因此除非是極為親近之人,不然沒人肯去冒這個險。哎呀,少爺,我隻是胡亂說說,你可別...”
李公子輕舒一口氣,說道:“我知道了,春香,你現在進城去請王掌櫃,越快越好,我去喚秋月來照看這姑娘,少爺我還得去喝花酒,沒工夫在這裏閑耗。”說著佯裝打了個哈欠。
春香望著李公子,猶猶豫豫的道:“少爺,這樣也好,你讓秋月把這姑娘的傷口處理一下,我這就去請王掌櫃。”李公子擺擺手,道:“快去快回,不然這姑娘就沒命啦。”春香無奈,隻好匆匆出了門。
李公子支走了春香,回頭去瞧那紫衣女子,越看越覺得她清秀可人,心中不自覺的竟隱隱抽痛起來,覺得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女子死在眼前,似乎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可是自己卻又隻能這樣眼睜睜的看著,束手無策,不僅愈加焦燥起來。
當即想到適才春香所說的那個辦法,一時又恐怕對自己不利,真是左右為難,最後狠一狠心,想道:“姑娘,我為救你性命,其它什麽都顧不得了,如有得罪,萬勿怪我。”伸手輕輕將她大腿傷處周圍的布條輕輕嘶開,一手握住鋼鏢,狠了狠心,使勁拔出,隻聽吃的一聲,一股黑血自傷口處噴出,灑了李公子滿臉。紫衣女子痛得大叫一聲,坐了起來。李公子想也不想,湊近傷口就吸起血來。隻覺那血進入嘴裏,辛辣腥臭,忍不住又哇的一聲吐到地上。耳中聽得那女子斷斷續續的怒聲道:“你..你要幹什麽?”抬起手掌,似乎要打,身子卻軟綿綿地不聽使喚,終於倒在床上,暈死過去。
約摸過了半盞茶工夫,女子傷口處的鮮血終於漸轉鮮紅。李公子取來綢布,將她的傷口仔細包紮好了,這才站起身子。隻感覺自己口腔幹燥,舌胎麻木,腦袋暈沉沉的,正要喊人,忽然眼前一黑,便什麽也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