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章 願者上鉤(四)
梅貽琦等人的影響力是巨大的,經過一個多月緊張的籌備,南到廣州北至長春,幾百所中學的校長,紛紛組織自己的學生報名。
胡適看著今天的統計數字,不無擔心的說道:“月涵兄,截止今天上午,已經有五萬三千多各地學生報名了。如果這些學生都過去,琉球那邊能撐的住嗎?”
“希疆,琉球現在正搞大開發,有聯總提供的物資和資金,消化這五萬多人應該沒問題。我現在擔心的是,我們的教師隊伍能不能滿足學校需要,另外,這幾萬名學生怎麽能安全的到達琉球?”梅貽琦擔心的說道。
傅斯年連連點頭,挪了挪他那肥胖的身軀,悻悻的說:“梅校長所言極是,教師隊伍不組織好,那我們就誤人子弟了。運輸問題得不到妥善的解決,那更會出大事的。”
想到國內的局勢這麽嚴峻,胡適斬釘截鐵的來了一句:“一不做二不休,幹脆把清華、北大、燕京等大學的教授學者組織一半過去!”
這個驚人的想法把大家給鎮住了,這意味著什麽?這簡直就是給華夏的高等教育來個釜底抽薪。
“老師,從北洋『政府』到現在,好不容易才積蓄了這點骨血,難道就這樣將華夏的教育事業毀於一旦嗎?”傅斯年驚叫了起來。
胡適何嚐不知道這會造成什麽後果,但他更清楚現在大學教授們的生活,是那麽的窘迫。生存問題都不能得到解決,哪能安心的教書育人做學問啊?學生們分成了幾黨多派,天天上街遊行示威,更不會老老實實的呆在課堂裏學習。還不如在琉球來個浴火重生,另起爐灶。
身為北平市長的何思源,更是頭痛學生們到處『舔』『亂』。他對這些一腔熱血的學生是又愛又恨,愛他們為國為民請命的行為,甚至能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恨他們不識時務,總是拿雞蛋碰石頭的和『政府』作對。
“希疆兄說的有道理,我支持這個意見。再說又不是去別的國家,等國內時局安定下來,我們還可以接他們回來嘛。”沉思了片刻,何思源毅然的同意道。
權衡利弊後,梅貽琦無奈的點了點頭:“行,就這麽辦。既然這樣,我們幹脆就做大點,將清華、北大、燕京等大學沒卷進政治的教授和學生,全部都轉移到琉球去。這樣一來,琉球警察局的財政肯定承擔不起。我們幾個再想想辦法,將國府撥給我們的教育經費,也轉移一部分過去貼補。”
何思源見梅貽琦下了決心,連忙說道:“月涵兄,這樣一來,琉球那邊可就跟之前的西南聯大差不多了,總得有個人去坐鎮啊!”
胡適哈哈大笑道:“這個差使我當仁不讓了,自從我提議第一方麵軍轉道菲律賓護僑撤僑後,蔣『主席』就嫌我煩了。我去琉球正好,方方麵麵都不會有什麽大的反應。”
梅貽琦與傅斯年需要執掌清華和北大,根本就脫不開身。胡適現在被高高掛起,他的確是去琉球的最佳人選。
“希疆,那就拜托你了,要帶領幾萬名師生在琉球白手起家,你的擔子不輕啊!”梅貽琦激動的說道。
見眾人還有點擔心,胡適接著說道:“諸位,有什麽好擔心的?潤田老前輩已經把校舍建的漂漂亮亮,三座小島人跡罕至也非常安全,比起你們搞西南聯大時的條件,要好出不知道多少百倍啊!”
想想也是,那裏至少是吃喝住不愁,生活條件和教學條件,甚至比現在的清華大學還要好。
大為放心的何思源,笑著開起了玩笑:“上陣不離父子兵,加上你們胡家父子,琉球已經有三隊父子兵了。”
曹汝霖父子、胡適父子,傅斯年是知道的,但還有一對父子是誰,他怎麽都想不出來,於是大『惑』不解問:“仙槎兄,除曹家父子和胡家父子外,不知你所說的第三對父子是誰啊?”
梅貽琦哈哈大笑的解釋道:“這還用問嗎?還是曹家父子,博文和曹樸難道不是父子嗎?”
恍然大悟的傅斯年連連搖頭,並反駁了起來:“差矣!差矣!這隻能算半對,半對父子。應該是兩對半父子!”
眾人一陣的哄笑,都認為他說的有道理,應該是兩對辦父子。
言歸正傳,大家又把話題轉到怎麽轉移這幾萬人身上。考慮到學生的來源天南地北,大家研究後決定請美聯國際旅行社幫忙,從各地組織分批前往琉球,既節省時間又不引人注意。
既然是大學就要起個名字,但這個大雜燴大學的名字還真難起。想了半天都沒能想出個像樣的名字,最後不得不借鑒西南聯大,取名為東海聯大。
艾德禮首相的辦公室裏是濟濟一堂,居中的艾德禮首相和外交大臣正交頭接耳,旁邊的海軍大臣與陸軍大臣也在竊竊私語。內閣的其他成員們紛紛對著手中的資料,低聲的互相探討著。
毫無疑問,今天研究的主題就是巴勒斯坦問題。接到楊慕琦的回電後,艾德禮首相就將內閣成員們召集起來,對此進行研究。
看看牆上的擺鍾指針,艾德禮首相感覺不能繼續這樣扯下去,於是清清嗓子說道:“先生們,巴勒斯坦的局勢和維和部隊的條件,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國內和各殖民地的現狀大家也非常清楚,我想我們必須盡快的拿出個決策。”
現在鷹鼻國的處境非常艱難,國內被納粹空軍炸的是麵目全非,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重建。海外殖民地紛紛的鬧獨立,一刻也不能消停。巴勒斯坦的麻煩,僅僅是無數麻煩中的一個。
“首相大人,我們在巴勒斯坦有近六萬名的駐軍,一年的軍費預算遠遠的超過了一千萬美元。而且那裏的局勢非常糟糕,猶太極端主義、大阿拉伯主義、還有伊斯蘭極端的宗教派別,都不斷的攻擊我們在那裏的駐軍。我認為花一千萬美元,來換取提前一年撤離還是合適的。”外交大臣侃侃而談道。
陸軍大臣不解的問了起來:“為什麽我們一定要付錢才能撤離?我們直接撤離不行嗎?”
外交大臣苦笑著解釋道:“當然,並沒有人攔著我們的士兵回家。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是不能這樣單方麵撤離的。一旦我們那樣做了,那我們在國際社會上將會很被動。”
艾德禮首相指著地圖說道:“先生們,我們的計劃是除蘇伊士運河兩岸的駐軍外,將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所有中東駐軍撤回。大家現在應該考慮的是,我們接受不接受維和部隊的條件?”
被財政赤字搞的頭暈腦脹的財政大臣,第一個反對這項交易。他理所當然的認為,英軍撤離不撤離,跟維和部隊沒有什麽必然聯係。既然維和部隊可以僅花一千萬美元,在巴勒斯坦堅持一年,那大英帝國的軍隊為什麽不可以呢?肥水不流外人田,為什麽非得把錢給別人賺呢?
陸軍大臣被他的強詞奪理,搞的是哭笑不得。一千萬美元的軍費,僅能維持最多一萬名英軍士兵,繼續在巴勒斯坦駐紮一年。他不認為靠一萬英軍就能控製那裏的局勢,更不認為一萬名英軍士兵都能活著回來。
“首相大人,一千萬美元我沒有,我最多隻能拿出一百萬英鎊。”財政大臣權衡利弊之後還是妥協了。
艾德禮首相當然能體諒他的苦衷,於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授權遠在香港的楊慕琦總督與維和部隊談判。
包括李浩在內,所有人並沒有奢望鷹鼻國佬真能大出血。
大家最大的期望就是,鷹鼻國『政府』能同意減免部分“聯總”船隻的運河通行費,讓維和部隊能從“聯總”那裏搞點糧食和物資。當然,如果鷹鼻國佬能給幾艘退役的軍艦,給陳校長教學用更好。
李浩的打算是用糧食和物資,來收買耶路撒冷的窮光蛋,而不是用子彈去收拾那裏的搗『亂』分子。一旦開了殺戒,那後果將會不堪設想,兩千多的維和隊員們不知道有多少會客死他鄉。
再說,李浩也不想讓自己的維和公司染上血腥,要知道這年頭能讓一群玩槍弄炮的士兵,披上人道主義與和平的外衣有多難!
等待的過程就是煎熬,百無聊賴他很難的玩起了槍。
機場跑道邊的一處荒地,現在成了機場警局的『射』擊訓練場。李浩、韓立國、吳天、杭義兵等人,一個個舉著手槍,正對著二十來米外的靶子『射』擊。
在飛機起降的轟鳴聲中,夾雜著“呯呯叭叭”爆黃豆似的槍聲。
李老板每次拔出厚重、後坐力大、不易把握的殺人利器1911手槍。便瀟灑的合匣,一摁摁鈕,接著就對前麵的靶子連續『射』擊。幾發子彈馬上就傾瀉出去,很快,快的迅雷不及掩耳!很熟練,熟練的就像電影中的槍戰明星。
很可惜,全部脫靶,前麵的人形靶子上,一個彈孔都沒有!
不得不說,他的槍法真的很爛,不過李浩卻一點都不介意,對脫靶他已經習以為常了,更不會因此而傷自尊。
韓立國苦笑的搖了搖頭,大聲喊道:“老板,你又全部脫靶了。”
李浩一邊低頭壓子彈,一邊不屑一顧的說道:“釣魚之樂不在於魚,而是在於釣!打槍也是一樣,不在於擊中,而是在於『射』擊的過程。不跟你說了,說了你也不明白。”
『射』擊對於李老板來說,還真是一項娛樂活動。他閑來無事就會打上幾彈夾,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多打幾彈夾。每次握槍時都有一種淡淡自信的感覺,冰冷的金屬,微微的火(『藥』)味,特別是『射』擊的那一瞬間,他能感覺到撞針微微的輕觸,能感覺到子彈出膛前那一瞬間的狂暴,甚至能看到子彈『射』出後那淡淡的輕煙。
子彈打不打中靶子不重要,子彈出膛的那一刻,李浩心中的鬱悶、煩躁、不快,也隨著子彈傾瀉了出去。
“呯呯呯……”吳天『射』完手槍裏的子彈,順手將手槍交給一邊的阿財,便走到了李浩的身邊:“老板,你說鷹鼻國佬到底還來不來啊?該不會被你給嚇跑了吧?”
李浩苦笑著搖了搖頭,把槍也遞到了阿財的手裏,隨即說道:“不管他們來不來,等猶太團與和諧號匯合後我們就出發。”
韓立國大驚,連忙問道:“什麽?老板你說什麽?你怎麽又變卦了?”
“誰說我變卦了啊?巴勒斯坦我們是一定要去的,我們既然拿了人家的錢,就要替人家辦事。另外我收廢品的生意在那裏,總不能收回來了最後砸到自己的手裏。我們現在去巴勒斯坦,不等於我們就是去接受什麽托管權。”李浩笑著解釋道。
“老板,你的意思是說,如果鷹鼻國人不給錢,那咱們就幹咱們的,呆在特拉維夫附近的城鎮訓練猶太人。如果他們答應咱們的條件,那我們才去接管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是吧?”韓立國反應過來笑著問道。
李浩點了點頭,嘿嘿笑著說了一句:“嗯,我也是剛剛才想到的,我們幹嘛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幹嘛非得在一棵樹上吊死呢?”
吳天還是不放心的問道:“我們既然去巴勒斯坦維和,卻又不接受聯合國的命令,那你怎麽向聯合國交代啊?”
“我就是因為進入了這個誤區,才被搞的頭暈腦脹。聯合國是什麽?聯合國就是個草台班子,也是一塊牌子!當咱們需要這塊招牌的時,他們就是我們的上級。一旦咱們不需要了這塊招牌,那他們就什麽都不是!再說咱們不是還有一份,幾個月前安理會通過的182號決議嗎?我們現在先去巴勒斯坦執行那份決議,跟鷹鼻國人沒一點的關係。”李浩振振有詞的解釋了開來。
二人這才恍然大悟,這才想起聯合國這個上司,跟**那個上司不大一樣。是可以討價還價,還可以說不認就不認的。隻要不得罪堅果國大老板,這個世界誰又能拿自己怎麽樣?
梅貽琦等人的影響力是巨大的,經過一個多月緊張的籌備,南到廣州北至長春,幾百所中學的校長,紛紛組織自己的學生報名。
胡適看著今天的統計數字,不無擔心的說道:“月涵兄,截止今天上午,已經有五萬三千多各地學生報名了。如果這些學生都過去,琉球那邊能撐的住嗎?”
“希疆,琉球現在正搞大開發,有聯總提供的物資和資金,消化這五萬多人應該沒問題。我現在擔心的是,我們的教師隊伍能不能滿足學校需要,另外,這幾萬名學生怎麽能安全的到達琉球?”梅貽琦擔心的說道。
傅斯年連連點頭,挪了挪他那肥胖的身軀,悻悻的說:“梅校長所言極是,教師隊伍不組織好,那我們就誤人子弟了。運輸問題得不到妥善的解決,那更會出大事的。”
想到國內的局勢這麽嚴峻,胡適斬釘截鐵的來了一句:“一不做二不休,幹脆把清華、北大、燕京等大學的教授學者組織一半過去!”
這個驚人的想法把大家給鎮住了,這意味著什麽?這簡直就是給華夏的高等教育來個釜底抽薪。
“老師,從北洋『政府』到現在,好不容易才積蓄了這點骨血,難道就這樣將華夏的教育事業毀於一旦嗎?”傅斯年驚叫了起來。
胡適何嚐不知道這會造成什麽後果,但他更清楚現在大學教授們的生活,是那麽的窘迫。生存問題都不能得到解決,哪能安心的教書育人做學問啊?學生們分成了幾黨多派,天天上街遊行示威,更不會老老實實的呆在課堂裏學習。還不如在琉球來個浴火重生,另起爐灶。
身為北平市長的何思源,更是頭痛學生們到處『舔』『亂』。他對這些一腔熱血的學生是又愛又恨,愛他們為國為民請命的行為,甚至能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恨他們不識時務,總是拿雞蛋碰石頭的和『政府』作對。
“希疆兄說的有道理,我支持這個意見。再說又不是去別的國家,等國內時局安定下來,我們還可以接他們回來嘛。”沉思了片刻,何思源毅然的同意道。
權衡利弊後,梅貽琦無奈的點了點頭:“行,就這麽辦。既然這樣,我們幹脆就做大點,將清華、北大、燕京等大學沒卷進政治的教授和學生,全部都轉移到琉球去。這樣一來,琉球警察局的財政肯定承擔不起。我們幾個再想想辦法,將國府撥給我們的教育經費,也轉移一部分過去貼補。”
何思源見梅貽琦下了決心,連忙說道:“月涵兄,這樣一來,琉球那邊可就跟之前的西南聯大差不多了,總得有個人去坐鎮啊!”
胡適哈哈大笑道:“這個差使我當仁不讓了,自從我提議第一方麵軍轉道菲律賓護僑撤僑後,蔣『主席』就嫌我煩了。我去琉球正好,方方麵麵都不會有什麽大的反應。”
梅貽琦與傅斯年需要執掌清華和北大,根本就脫不開身。胡適現在被高高掛起,他的確是去琉球的最佳人選。
“希疆,那就拜托你了,要帶領幾萬名師生在琉球白手起家,你的擔子不輕啊!”梅貽琦激動的說道。
見眾人還有點擔心,胡適接著說道:“諸位,有什麽好擔心的?潤田老前輩已經把校舍建的漂漂亮亮,三座小島人跡罕至也非常安全,比起你們搞西南聯大時的條件,要好出不知道多少百倍啊!”
想想也是,那裏至少是吃喝住不愁,生活條件和教學條件,甚至比現在的清華大學還要好。
大為放心的何思源,笑著開起了玩笑:“上陣不離父子兵,加上你們胡家父子,琉球已經有三隊父子兵了。”
曹汝霖父子、胡適父子,傅斯年是知道的,但還有一對父子是誰,他怎麽都想不出來,於是大『惑』不解問:“仙槎兄,除曹家父子和胡家父子外,不知你所說的第三對父子是誰啊?”
梅貽琦哈哈大笑的解釋道:“這還用問嗎?還是曹家父子,博文和曹樸難道不是父子嗎?”
恍然大悟的傅斯年連連搖頭,並反駁了起來:“差矣!差矣!這隻能算半對,半對父子。應該是兩對半父子!”
眾人一陣的哄笑,都認為他說的有道理,應該是兩對辦父子。
言歸正傳,大家又把話題轉到怎麽轉移這幾萬人身上。考慮到學生的來源天南地北,大家研究後決定請美聯國際旅行社幫忙,從各地組織分批前往琉球,既節省時間又不引人注意。
既然是大學就要起個名字,但這個大雜燴大學的名字還真難起。想了半天都沒能想出個像樣的名字,最後不得不借鑒西南聯大,取名為東海聯大。
艾德禮首相的辦公室裏是濟濟一堂,居中的艾德禮首相和外交大臣正交頭接耳,旁邊的海軍大臣與陸軍大臣也在竊竊私語。內閣的其他成員們紛紛對著手中的資料,低聲的互相探討著。
毫無疑問,今天研究的主題就是巴勒斯坦問題。接到楊慕琦的回電後,艾德禮首相就將內閣成員們召集起來,對此進行研究。
看看牆上的擺鍾指針,艾德禮首相感覺不能繼續這樣扯下去,於是清清嗓子說道:“先生們,巴勒斯坦的局勢和維和部隊的條件,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國內和各殖民地的現狀大家也非常清楚,我想我們必須盡快的拿出個決策。”
現在鷹鼻國的處境非常艱難,國內被納粹空軍炸的是麵目全非,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重建。海外殖民地紛紛的鬧獨立,一刻也不能消停。巴勒斯坦的麻煩,僅僅是無數麻煩中的一個。
“首相大人,我們在巴勒斯坦有近六萬名的駐軍,一年的軍費預算遠遠的超過了一千萬美元。而且那裏的局勢非常糟糕,猶太極端主義、大阿拉伯主義、還有伊斯蘭極端的宗教派別,都不斷的攻擊我們在那裏的駐軍。我認為花一千萬美元,來換取提前一年撤離還是合適的。”外交大臣侃侃而談道。
陸軍大臣不解的問了起來:“為什麽我們一定要付錢才能撤離?我們直接撤離不行嗎?”
外交大臣苦笑著解釋道:“當然,並沒有人攔著我們的士兵回家。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是不能這樣單方麵撤離的。一旦我們那樣做了,那我們在國際社會上將會很被動。”
艾德禮首相指著地圖說道:“先生們,我們的計劃是除蘇伊士運河兩岸的駐軍外,將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所有中東駐軍撤回。大家現在應該考慮的是,我們接受不接受維和部隊的條件?”
被財政赤字搞的頭暈腦脹的財政大臣,第一個反對這項交易。他理所當然的認為,英軍撤離不撤離,跟維和部隊沒有什麽必然聯係。既然維和部隊可以僅花一千萬美元,在巴勒斯坦堅持一年,那大英帝國的軍隊為什麽不可以呢?肥水不流外人田,為什麽非得把錢給別人賺呢?
陸軍大臣被他的強詞奪理,搞的是哭笑不得。一千萬美元的軍費,僅能維持最多一萬名英軍士兵,繼續在巴勒斯坦駐紮一年。他不認為靠一萬英軍就能控製那裏的局勢,更不認為一萬名英軍士兵都能活著回來。
“首相大人,一千萬美元我沒有,我最多隻能拿出一百萬英鎊。”財政大臣權衡利弊之後還是妥協了。
艾德禮首相當然能體諒他的苦衷,於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授權遠在香港的楊慕琦總督與維和部隊談判。
包括李浩在內,所有人並沒有奢望鷹鼻國佬真能大出血。
大家最大的期望就是,鷹鼻國『政府』能同意減免部分“聯總”船隻的運河通行費,讓維和部隊能從“聯總”那裏搞點糧食和物資。當然,如果鷹鼻國佬能給幾艘退役的軍艦,給陳校長教學用更好。
李浩的打算是用糧食和物資,來收買耶路撒冷的窮光蛋,而不是用子彈去收拾那裏的搗『亂』分子。一旦開了殺戒,那後果將會不堪設想,兩千多的維和隊員們不知道有多少會客死他鄉。
再說,李浩也不想讓自己的維和公司染上血腥,要知道這年頭能讓一群玩槍弄炮的士兵,披上人道主義與和平的外衣有多難!
等待的過程就是煎熬,百無聊賴他很難的玩起了槍。
機場跑道邊的一處荒地,現在成了機場警局的『射』擊訓練場。李浩、韓立國、吳天、杭義兵等人,一個個舉著手槍,正對著二十來米外的靶子『射』擊。
在飛機起降的轟鳴聲中,夾雜著“呯呯叭叭”爆黃豆似的槍聲。
李老板每次拔出厚重、後坐力大、不易把握的殺人利器1911手槍。便瀟灑的合匣,一摁摁鈕,接著就對前麵的靶子連續『射』擊。幾發子彈馬上就傾瀉出去,很快,快的迅雷不及掩耳!很熟練,熟練的就像電影中的槍戰明星。
很可惜,全部脫靶,前麵的人形靶子上,一個彈孔都沒有!
不得不說,他的槍法真的很爛,不過李浩卻一點都不介意,對脫靶他已經習以為常了,更不會因此而傷自尊。
韓立國苦笑的搖了搖頭,大聲喊道:“老板,你又全部脫靶了。”
李浩一邊低頭壓子彈,一邊不屑一顧的說道:“釣魚之樂不在於魚,而是在於釣!打槍也是一樣,不在於擊中,而是在於『射』擊的過程。不跟你說了,說了你也不明白。”
『射』擊對於李老板來說,還真是一項娛樂活動。他閑來無事就會打上幾彈夾,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多打幾彈夾。每次握槍時都有一種淡淡自信的感覺,冰冷的金屬,微微的火(『藥』)味,特別是『射』擊的那一瞬間,他能感覺到撞針微微的輕觸,能感覺到子彈出膛前那一瞬間的狂暴,甚至能看到子彈『射』出後那淡淡的輕煙。
子彈打不打中靶子不重要,子彈出膛的那一刻,李浩心中的鬱悶、煩躁、不快,也隨著子彈傾瀉了出去。
“呯呯呯……”吳天『射』完手槍裏的子彈,順手將手槍交給一邊的阿財,便走到了李浩的身邊:“老板,你說鷹鼻國佬到底還來不來啊?該不會被你給嚇跑了吧?”
李浩苦笑著搖了搖頭,把槍也遞到了阿財的手裏,隨即說道:“不管他們來不來,等猶太團與和諧號匯合後我們就出發。”
韓立國大驚,連忙問道:“什麽?老板你說什麽?你怎麽又變卦了?”
“誰說我變卦了啊?巴勒斯坦我們是一定要去的,我們既然拿了人家的錢,就要替人家辦事。另外我收廢品的生意在那裏,總不能收回來了最後砸到自己的手裏。我們現在去巴勒斯坦,不等於我們就是去接受什麽托管權。”李浩笑著解釋道。
“老板,你的意思是說,如果鷹鼻國人不給錢,那咱們就幹咱們的,呆在特拉維夫附近的城鎮訓練猶太人。如果他們答應咱們的條件,那我們才去接管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是吧?”韓立國反應過來笑著問道。
李浩點了點頭,嘿嘿笑著說了一句:“嗯,我也是剛剛才想到的,我們幹嘛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幹嘛非得在一棵樹上吊死呢?”
吳天還是不放心的問道:“我們既然去巴勒斯坦維和,卻又不接受聯合國的命令,那你怎麽向聯合國交代啊?”
“我就是因為進入了這個誤區,才被搞的頭暈腦脹。聯合國是什麽?聯合國就是個草台班子,也是一塊牌子!當咱們需要這塊招牌的時,他們就是我們的上級。一旦咱們不需要了這塊招牌,那他們就什麽都不是!再說咱們不是還有一份,幾個月前安理會通過的182號決議嗎?我們現在先去巴勒斯坦執行那份決議,跟鷹鼻國人沒一點的關係。”李浩振振有詞的解釋了開來。
二人這才恍然大悟,這才想起聯合國這個上司,跟**那個上司不大一樣。是可以討價還價,還可以說不認就不認的。隻要不得罪堅果國大老板,這個世界誰又能拿自己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