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 組團朝聖


    歐洲的經濟說白了就是殖民經濟,歐洲各國需要把在亞洲殖民地掠奪的原油,以及石油產品、煤炭、礦石、金屬、木材、油籽和油籽餅以及穀物等物資,通過蘇伊士運河這條黃金水道,源源不斷的北運回自己的國家。


    同時,把水泥、化肥、金屬製材等深加工產品,通過蘇伊士運河南運,傾銷到亞洲殖民地和其他亞洲國家。


    這條連馬克思都認為是“東方偉大的航道”的運河,大大縮短了從亞洲各港口到歐洲去的航程,大致可縮短8000~10000千米以上。它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經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和太平洋連接起來,是一條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的國際航運水道。


    但蘇伊士運河畢竟是一條人工開砸的運河,它的寬度限製了船隻的通行數量。不得不像單軌鐵路一樣,需要蘇伊士運河管理公司的調度和護航。


    各國商船必須在運河管理公司的護航隊組織下出發,兩隊向南,一隊向北。南行的護航隊在塞得港、拜拉赫、提姆薩赫湖和卡布裏特停靠。北行這些地方都有旁道,護航隊可在這裏繼續前進毋須停留。


    除運河通行費之外,運河管理公司還向過往船隻收取導航費、護航費、航標費、碼頭泊位費等費用。可以說蘇伊士運河這條用12萬埃及人生命換來的黃金水道,成了英法兩國的現金『奶』牛。


    與伊朗人民期盼收回英伊石油公司一樣,埃及人民也日夜期盼著,收回這條本屬於自己的運河。


    接到“兄弟單位”的號召後,作為東道主的埃及各大清真寺便迅速行動了起來。組織起三千多名狂熱的穆斯林,與伊朗、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外約旦等國,遠道而來的阿拉伯兄弟們一起花高價租了六艘萬噸貨輪,以組團赴麥加朝聖為名在塞得港集結。


    喬治和查理都是運河管理公司的員工,他們已經在運河公司服務了二十年。也正是因為他們在此工作,免於在鷹鼻國最危險的時刻加入皇家海軍,而成為謹國海狼的狩獵目標。


    二人通過裏阿傑號放下的繩梯,從護航隊的小艇爬上了裏阿傑號貨輪。


    看著近千名衣著各異的阿拉伯人,席坐在甲板上和船艙裏,捧著阿拉伯水煙吞雲吐霧,並向自己投來說不清道不明的異樣目光,喬治頓時感覺非常的蹊蹺。


    “二位先生,請問我們的船隊什麽時候可以進入航道,要知道我們已經等了十七個小時。”船長見運河公司護航隊的管理人員上了船,便迎了上來埋怨道。


    喬治回過頭來,看了看手上的調度表,冷冷的說道:“船長先生,根據公司的調度安排,您的船隊還需要等待二十八個小時才能進入航道。”


    對一個擁有貨輪股份的船長而言,每等待一天都會耽誤自己的收入。得知自己的船隊還需要繼續等待的消息後,船長沮喪的搖了搖頭:“先生,為什麽你們的效率十幾年來都沒有提高?等待……等待……總是要我們等待。”


    “船長先生,我想您應該知道現在航道裏多少船。您再看看那邊……他們還需要等待三天才能允許通行。比起他們來……您的船隊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查理指著停泊在遠處的幾十艘貨輪,微笑著解釋道。


    喬治不顧船長的牢『騷』,回過頭再次看了看那些阿拉伯人,並奇怪的問道:“船長先生,您船隊的目的地是哪裏?為什麽船上有這麽多的阿拉伯人?”


    “先生,事實上他們是我的雇主。我們這次的航程很近,把這些去麥加朝聖的阿拉伯人,送到沙特阿拉伯的吉達港後便返航。”談到這趟航程近、利潤高的生意,船長便興奮了起來。


    明白了怎麽回事的喬治,一邊把護航隊開出的通行證交到船長手上,一邊自言自語的搖頭道:“乘萬噸貨輪去麥加朝聖……還真是少見啊。”


    船長哈哈大笑道:“是啊……我也是第一次接到這樣的委托。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麽想的,其實他們租船的費用,完全可以包幾架飛機去麥加。”


    查理想了想後,自以為是的說道:“船長,我想他們肯定是認為飛機不安全。要知道船出了故障可以拋錨,飛機出了故障那可就全完蛋了。”


    “也許吧……管他們呢!隻要他們付錢就行,您說是不是啊?”船長接過通行證後,從口袋裏掏出一疊英鎊,塞到了喬治的手裏。


    核對完裏阿傑號和其他五艘萬噸貨輪的資料後,喬治和查理開著交通艇往岸邊駛去。喬治數完今天的小費,分出一半塞到查理的口袋裏,笑道:“夥計,今天的收獲不錯。真沒想的那個巴拿馬混蛋會這麽大方,我想他肯定是從那些該死的阿拉伯人手裏賺了一大筆錢。”


    ……


    自從接到老板要求自己與國內聯係,讓國內的慈善人士們組建德軍戰俘營救組織的電報後,布斯曼的心情便激動了起來。他是多麽的希望老板的這次營救行動,能取得完滿的成功,更希望身陷蘇聯的兩百多萬同胞能早日脫險。


    在布斯曼看來自己雖然是侵略者,但並非像蘇聯人所描繪的那樣窮凶極惡。事實上在入侵歐洲各國時,德軍的軍紀非常森嚴。在法國時更是頒布了“打砸搶等擾民行為,一律槍斃”的嚴律。


    在各占領國的最初兩年裏,基於他們國內失業和戰敗出現的經濟混『亂』,被占領的各國公民都希望謹國繁榮的工業,能給他們提供好的工作和薪水。所以大部分在謹國的外國勞工,都是出於誌願為謹國服務的。


    蘇聯人是什麽德行,布斯曼非常的清楚。因為他參加過東線作戰,德軍進入蘇聯境內後,並沒有以蠻夷姿態到處樹敵,更不想跟當地百姓結怨過深。所以德軍起初是以懷柔的政策,入主廣袤的蘇聯國境。


    布斯曼和他的團在蘇聯境內的駐紮地,受到了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甚至雙方相處的可以說是其樂融融。


    接下來,人類戰爭史上最無恥的事情出乎意料的發生了!而始作俑者並不是自己的謹國,而是蘇聯人對他們同胞殘忍的迫害。


    蘇聯紅軍見德軍深受烏克蘭、白俄羅斯、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當地軍民的歡迎,便密令組織了幾個特遣隊穿上繳獲的謹國陸軍和黨衛軍的製服。在德軍尚未到達的地區,進行各種燒殺、『奸』『**』、擄掠,並留有活口讓其能夠陳述“德軍暴行”,以此煽動當地軍民對德軍的仇恨。


    德軍抓到蘇聯戰俘,除了政委之外基本上都按照國際慣例看押。而德軍隻要成為蘇軍俘虜,一律格殺勿論,德軍士兵很少生還。


    紅軍占領謹國後,布斯曼親眼所見他們不加任何道義上的選擇,從10歲女孩到80歲的老『婦』人無一放過。那些蘇聯士兵一邊毆打一邊強j,很多『婦』女甚至被『奸』『**』過後就被當場擊斃、槍殺,活下命來也會被再次抓住反複強j。


    有些蘇聯士兵甚至『逼』迫謹國男人看著他們自己的母親、妻子和女兒被殘暴的**,完事之後,還義正詞嚴的說:“你們謹國兵在蘇聯就是這麽對待我們蘇聯『婦』女的。”然而事實上德軍在東線戰場燒、殺、搶、掠皆有之,但『奸』『**』事件卻是極少發生。


    想到他們對自己人都那麽殘忍,布斯曼便憂心忡忡。因為他有理由相信,如果不及時的進行營救,那兩百多萬德軍兄弟將很難活著回到謹國。


    兩百萬人,整整兩百多萬條年輕的生命啊!謹國的人口本來就少,戰爭已經讓大量的年輕人失去了生命。這兩百多萬人現在就是謹國的希望、謹國的將來。


    李浩主動提出營救謹國戰俘的消息,讓維和部隊裏的謹**官們歡欣鼓舞。他們總是有意無意的到布斯曼這裏打聽,老板的行動有沒有什麽進展。


    “將軍……您說老板他們會成功嗎?蘇聯會釋放兄弟們嗎”


    卡爾少校焦急的疑問,打斷了布斯曼的沉思。布斯曼連忙把自己的目光,從舷窗外運河邊茫茫的沙漠上收了回來,盯著卡爾嚴肅的說道:“卡爾,我們要相信老板。他已經帶領我們創造了無數個奇跡,我想……我想他會成功的。”


    “嗯……可是……可是我還是擔心啊!我們國家現在的局勢很糟糕,我們不像猶太人那麽有錢。如果蘇聯人需要我們支付巨額的贖金怎麽辦?我們可拿不出那麽多錢來啊!”安德裏少校沮喪的歎道。


    這的確是個大問題,蘇聯人貪婪是眾所周知的,布斯曼不認為靠老板的三寸不爛之舌就能讓蘇聯放人。想到老板跟自己提過的伊朗擴軍計劃,布斯曼斬釘截鐵的說道:“沒有錢我們可以賺!”


    卡爾少校連連搖頭道:“將軍……錢有那麽容易賺嗎?就算把我們這三千多人所有的薪水加起來,也是杯水車薪啊。”


    “是啊,我們除了打仗什麽都不會。就算我們想捐款,可是我們所有的錢都入了公司股份,老板能同意我們撤股嗎?”安德裏點頭同意道。


    伊朗的事情需要嚴格保密,所以布斯曼不能將內情告訴二人,不得不安慰道:“卡爾、安德裏,失敗並不可怕,但失敗之後喪失了信心卻非常可怕。我們現在需要的就是樹立信心,同心協力的讓謹國再次站起來。”


    老板既然主動的開了這個口,我想他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竭盡全力完成老板交代下來的任務,讓他不要為我們這裏的事情分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烏合之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魄三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魄三哥並收藏烏合之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