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糧食、人口、財政


    可以說琉球群島的發展與國內的局勢成反比,在美聯(國際)旅行社的努力下,國共交火線附近城市的大小財主們,攜帶金銀細軟紛紛登上了浩天航空公司的班機,前往“東海仙島”與“華夏首富”作鄰居。


    胡祖望的琉球置業集團,以每天三百多人的速度,接收遠到而來的國內客人。但胡總經理已經沒時間管這些小事兒了。而是帶著阿華前往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采購伊朗『政府』所需要的糧食等戰備物資。


    這段時間琉球群島上大事不斷,繼琉球海洋大學開學之後,東海聯大、琉球飛行學院在十天內都相繼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金武灣三島也由此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學島,為了保證島上的治安,琉球警察局在大學島上設立了大學分局。


    隨著菲律賓華人、國內大小財主、以及十一萬多師生的到來,琉球群島上頓時多了幾分生氣。


    但這一切,卻造成了琉球的發展很不均衡。四十多萬的人口中,主要由軍人(堅果國海軍陸戰隊和維和部隊)、商人、建築工人、原住民、警察以及師生們組成。畸形的人口構成,讓琉球群島的發展進入了瓶頸。財政、人口、糧食三大問題,成了琉球群島發展的攔路虎。


    東南別墅的三號院裏,“影子內閣”的在島成員又聚集了起來,共同尋找解決當前困境的辦法。


    很顯然,大家對琉球這段時間的發展很滿意,對曹汝霖召集自己過來參加這個緊急會議很不理解。


    胡適剛剛落座,便急不可耐的問道:“潤田前輩,到底出了什麽事兒?現在琉球群島的發展是一帆風順,哪裏有什麽問題啊?”


    曹汝霖看著眾人的疑『惑』神情,苦笑著說道:“各位,我想大家的想法,應該跟希疆差不多。首先得承認………咱們自上島後到現在所做的努力並沒有白費,但也僅僅是站穩了腳跟而已。但離真正的琉球大發展………還差著十萬八千裏呢!”


    他的話把大家給楞住了,一個個暗想,琉球群島發展的不是挺好的嗎?警察局把島上打理的井井有條,幾所大學如期的成立開課,基礎設施建設熱火朝天,電廠、碼頭等盈利『性』公司也紛紛成立,怎麽在曹汝霖的嘴裏卻不值一提了呢?


    見眾人麵麵相窺,呆若木雞的樣子,曹汝霖接著說道:“各位,我們現在麵臨著一個大問題………那就是人口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那琉球的發展基本上就到此為止了。不管我們今後做多大的努力,也很難有大的發展。”


    榮德生不愧是商界的泰鬥,他頓時反應過來,並連連說道:“對……對……對,潤田所言極是。十幾萬師生的大學島……需要大量的後勤服務人員,幾萬美軍也需要大量的後勤人員,剛剛開工的電廠、碼頭也需要大量的人手。沒有人……咱們是什麽事情都幹不了啊!”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不過在大家看來,人的問題應該算不上什麽問題,要知道華夏什麽都缺就是不缺人。


    “潤田兄,既然缺人……那咱們就移民唄!國內打的是熱火朝天,有的是難民啊!”陳紹寬隨即說道。


    曹汝霖放下茶杯,連連搖頭道:“厚甫兄,事情並不是那麽簡單。人我們是可以移,就我們現在跟美軍的關係,移他個一百萬都沒有問題。但你有沒有想過……琉球山多地少,這麽多張嘴來了,他們吃什麽喝什麽呀?另外……移民是需要花錢的,咱們一邊要填印尼的無底洞,一邊還要保證琉球的正常運轉,哪有這個財力來幹這些事啊?”


    除了堅果國等沒有被戰火破壞的國家外,世界各國現在最缺少的就是糧食。琉球群島自產的糧食,僅能保證琉球原住民自己的需要。這段時間移民上島的人員,吃的都是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的救濟糧、菲律賓華人互助會的賒欠糧、以及美軍的補給糧。


    這個問題把大家都給難住了,“聯總”的糧食那是救濟糧,不能當成長久之計。菲律賓互助會的賒欠糧雖然能支撐一段時間,但早晚還是要還錢的。


    大家意識到糧食的問題,如果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連琉球群島的穩定都很成問題,更不用談琉球群島的發展了。


    想到這裏,胡適立即問道:“榮老前輩,那個遠洋捕撈公司不是成立了嗎?他們能給咱們提供多少海洋魚類?”


    “胡校長,捕撈公司剛剛成立,因為技術上的原因,短期內還不能給島上提供大量的魚類。要知道……海洋捕撈也是一門科學,不掌握海洋魚訊很難有大的收獲。再說……海魚也隻能作為普通糧食的補充,不能當飯來吃啊!”榮德生無奈的歎道。


    說到海洋捕撈,一直靠海吃飯的陳紹寬來了勁,立即興奮的說道:“榮老先生,要說出海打魚我可是行家。這樣……散會後,您讓捕撈公司的經理到我們海洋大學跑一趟,我們大學裏可是有很多出海打魚的行家裏手啊!”


    曹汝霖聽到陳紹寬有辦法後,隨即笑道:“好,好,真是太好了!陳校長……我看你們海洋大學完全可以開設個海洋捕撈專業嘛。這樣一來……咱們就可以把海洋捕撈作為琉球將來的支柱產業之一!你們大學從技術上支持捕撈公司,捕撈公司獲得收益之後還能資助你們辦學,學以致用,一舉兩得啊。”


    胡適也若有所思的點頭說道:“嗯,這樣好,潤田前輩……我想我們可以學學堅果國的大學,把各所大學與企業聯係起來。一來可以給企業提供技術和管理上的支持,二來嘛……可以解決部分的辦學經費問題,還可以大大減輕警察局的財政壓力。”


    這個頭一開,大家紛紛暢所欲言,提出各自的建設『性』意見,給東海聯大、海洋大學、飛行學院與琉球群島上的各家公司進行配對聯姻,搞出了一套產、學、研聯合發展的體係。


    這個小『插』曲過後,大家又回到了人手緊缺的問題上來。根據曹樸的初步統計,要保持琉球群島現在的發展速度,最起碼還需要十萬勞動力。


    十萬勞動力不代表就是十萬人,如果算上他們的家眷在內,移民的人數很可能高達二十萬。對與糧食已經捉襟見肘的琉球群島來說,想額外再養活這二十萬張嘴談何容易啊!


    雖然東南亞各國有大量的糧食,但那也要花真金白銀去買啊!毫無疑問,要支撐“龍騰計劃”的琉球警察局,根本就擠不出一分錢來采購糧食。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胡適想到國內gcd是怎麽養活那麽多人的,於是便自言自語道:“各位,大家還記得延安前些年提的那個口號了嗎?好像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什麽來著?既然咱們沒錢移民,更沒條件養活那麽多人,咱們幹脆自己動手,參加建設算了。”


    “胡校長,您有沒有搞錯啊?我們怎麽能學gcd那一套呢?不行……不行,好不容易找了個清靜的地方,不能再像他們那樣折騰了。”胡適的話音剛落,杜月笙便搖頭喊道。


    榮德生卻放下了杯子,立即說道:“杜老板,胡校長說的很有道理。gcd也不是什麽洪水猛獸,他們好的地方咱們也可以學學嘛!咱們沒有錢,也沒有糧食,這也許是咱們最後的出路了。”


    “嗯……二位所言極是!我們可以組織師生們在課餘時間參加建設。等島上的原住民過了農忙,咱們也可以組織他們到各個工地勞動。當然……琉球警察局也一樣。這樣一來,咱們的人手問題不就解決了嗎?”曹汝霖想了想後,斬釘截鐵的說道。


    “行,咱們就這麽幹!大家辛苦一點,堅持一年,學生們的工作我們來做。我們東海聯大不但不需警察局負責大學的後勤,而且組織學生……最大程度的抽出時間來參加義務勞動。”胡適站了起來,信誓旦旦的保證道。


    陳紹寬與黃光銳也一一表示,將各自大學內的勤雜人員全部投入到建設當中。同時進行動員,組織大家參加義務勞動。


    經過眾人的一番研究後,決定把義務勞動活動在琉球群島全麵展開。十六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琉球居民,都有義務參加“住在琉球,熱愛琉球,建設琉球”的公益勞動,並將公益勞動與醫療、教育、救濟福利相掛鉤。


    在義務勞動中受益的公司,將支付相應的勞動報酬給琉球警察局,支持琉球群島的醫療、教育等公益事業。


    為了保障琉球群島的糧食安全,同時開展“反鋪張、反浪費”的宣傳。並擠出有限的資金,建設糧庫囤積糧食。力爭在一年之內,籌集能保證琉球群島居民生存兩年的救命糧。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琉球群島上就此打響了轟轟烈烈的糧食戰。曹樸在散會後,便匆匆趕回警察局,召集糧食警察管理處警員,製定琉球群島糧食管理條例。然後緊急求見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琉球分署署長,爭取“聯總”加大對琉球群島的援助份額。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特權,琉球警察局卷起的“公益勞動”和“糧食安全”旋風,並沒有波及到那霸灣的彩虹維和公司。


    維和隊員的家眷們,並沒有像其他的琉球居民一樣,每周需要參加三天的公益勞動。基地的糧食補給,也沒有受到琉球群島警察局的監管。


    維和公司的糧食補給由堅果國海軍陸戰隊直接供應,獨立於琉球群島警察局的糧食供應體係之外,自然也就不需要糧食警察們來『操』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烏合之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魄三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魄三哥並收藏烏合之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