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五章 細節論成敗


    琉球至台北並不遠,“維和一號”專機很快便抵達正在擴建的鬆山機場。


    早接到命令的伊朗王室近衛軍官兵,立即護送李老板與阿財趕往市區。而戴笠則跑去了機場塔台,鬼鬼祟祟與國內趕來的軍統特務們開會。


    台灣騰飛計劃啟動已有兩個多月了,巨額資金的投入,讓台灣成了一個大工地。車窗外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讓李老板感覺回到了一年半前的衝繩。隨著轎車的顛簸,一夜未眠的李老板終於進入了夢鄉。


    “小吳,房間安排好了沒有?客人馬上就到了。”看了看牆上的時間,正在淡水鎮碼頭倉庫辦公室裏研究資料的張伯苓,立即放下手中的文件,鄭重的叮囑道。


    所謂的房間,就是倉庫邊那一排用瓦楞鐵臨時搭建的小棚。自確定南洋之戰的時間後,張伯苓負責的後勤委員會,就駐紮在台北郊外的碼頭邊展開工作。


    環境簡陋但條件卻一點都不差,偌大的倉庫被隔成大小四十多個辦公室。一千多東海聯大和台灣幾所大學的師生,分別在食品『藥』品處、物資轉運協調處、工業產品(武器彈『藥』)生產處、工業標準化執行處、後備人員組織培訓處等二十多個部門裏緊張忙碌著。


    生產計劃處是所有部門中最重要的部門,而該處處長就是李老板的大舅子,曾經在美國波音飛機製造公司擔任過零部件調運負責人的曹小凡。


    十年前,曹小凡隨曹樸夫『婦』移民美國。在聖路易斯大學攻讀動力工程專業,畢業後先是在u發動機研究所呆了一陣,然後就到了底特律,在美國國家標準化組織工業委員會中擔任助理調查員,之後做了兩年廠商協調小組成員。


    在最初的幾個短期工作後,曹小凡加入了美國波音飛機製造公司,並擔任零部件調運部門的一個負責人。由此,他全程參與了羅斯福總統關於擴大生產15000架飛機的計劃,並磨練成物資數字和部門間協調相關的處理複雜局麵的統籌專家。


    舉賢不避親,琉球備戰計劃剛剛敲定。曹老爺子就一份電報,將大洋彼岸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的長孫召回。曹小凡一家三口剛在衝繩機場下飛機,連父母和十二年未見的小妹都沒碰上,就拋下老婆孩子跟隨張伯苓來此組建後勤委員會。


    不管他的經驗多豐富,精力多麽充沛,但也被眼前這一切搞的焦頭爛額。在琉球群島上下看來,台灣還是有一點工業基礎的。但在曹小凡這個專業人士眼裏,台灣什麽都沒有,什麽都需要重頭再來。


    不得不承認,曹小凡的工作還是卓有成效的。在他的組織協調之下,四大車廠才能在兩個半月的時間內投產,並為台灣騰飛計劃每天提供一百輛卡車。


    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無論是琉球的大學島,還是台北的“影子內閣”成員,無比為此歡呼雀躍。但在曹小凡看來這什麽都不是,按照他的說法“全台灣進入戰時每分鍾才生產出0.07輛卡車,而美國平時每分鍾都能生產出8輛卡車”


    這能比嗎?盡管大家都不認為兩者之間有可比『性』。但嚴峻的現實擺在眼前,不得不承認每天一百輛的產量,遠遠不能滿足台灣騰飛計劃的建設需要,更無法給南洋之戰提供足夠的運輸工具。


    “處長,張校長請您半個小時後去會客室,據說琉球那邊來客人了。”


    秘書的提醒讓曹小凡有點不耐煩,暗想這都忙成什麽樣了?哪有閑情逸致去接待什麽客人。


    接下來的半個小時,曹小凡抓緊時間看完了手裏的幾份報告。自台灣騰飛計劃展開以來,全島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修橋造路運動。今天台南、高雄和嘉義的幾個中型汽車配件製造廠正式投產,目前台南已經成為了南部的橋頭堡,雇傭了四十多萬日本工人。


    但與汽車製造相關的道路,水電基礎設施和零部件加工廠卻沒有配套。現在還隻能從歐洲各國采購二手發動機,以及美國的金屬材料加工後再進行組裝。


    高雄正在建設一個大型的滾珠軸承廠,花蓮南部也在為新型發動機的研製大興土木。千頭萬緒,但卡車的產量就是上不去。轉眼間就快五月中旬了,隻有1300輛的產量,還必須抽出400輛來支援南朝鮮那邊的工作。


    一方麵是戰爭需求帶來的不斷刺激,另一麵是因為突如其來,近乎一場革命般的混『亂』。大批製造業技術工人從日本的遷移,已經在幾個市縣裏造成了相當的社會和治安問題。


    李老板被叫醒已經是上午十點二十分,『迷』『迷』糊糊的鑽出轎車,便跟隨張校長的秘書,走進了這座海邊倉庫。


    “博文,一夜沒睡,現在還困吧?”從張伯苓那滿帶血絲的眼球中,可以看得出來他也缺少睡眠。


    李老板連忙打起精神,再次『揉』了『揉』眼睛,笑道:“老爺子,我們年輕人扛得住,倒是您老要注意休息啊!”


    一身青布長衫的張伯苓,擺了擺手,苦笑著說道:“大戰在即,要什麽沒什麽,我就是想睡也睡不著啊。走,咱們進去再說。”


    會客室很簡單,三張木條釘成的長椅,擺放在不足十五個平米的空間裏。而牆角邊的那盆文竹,讓狹小簡陋的會議室平添了幾分生氣。


    “老爺子,怎麽不挑個像樣點的地方?”養尊處優這麽久的李老板剛剛坐了下來,就急不可耐的疑問道。


    張伯苓示意秘書趕快沏茶後,推開那扇顯然是剛掏出來的窗戶,指著外麵的碼頭,笑道:“這不都是圖方便嘛。在我們的計劃裏,40的後勤物資將從這裏裝船。離得近,看著放心。”


    說話間,生產計劃處處長曹小凡走進了會議室。見德高望重的張校長,招待的竟然是個油頭粉麵的小白臉,頓時有幾分不快。但良好的教養還是讓他按捺下心中的不滿,彬彬有禮的說道:“張校長,如果沒什麽事的話,那我還是先回去工作。”


    見曹小凡扭頭就要走,張伯苓連忙拉住,指著李浩笑道:“小凡,別急,今天的客人可不一般,不但是我們的財神爺,而且還是你的小妹夫。”


    張伯苓的話不但讓曹小凡大吃了一驚,連李老板都感覺有點不可思議。這些天不是忙著朝鮮那攤破事,就是琢磨著怎麽備戰,根本就不知道從未謀麵的大舅子,竟然已經從美國回來了,並出現在這個地方。


    “李浩,你就是李浩?”見李老板站了起來,目瞪口呆的看著自己,曹小凡便不可思議的驚問道。


    很顯然,一夜未睡的李老板,不管形象和氣質,都不符合曹小凡心中妹夫的標準。更何況在曹汝霖、曹樸發給他的電報裏,把李老板誇得像花兒一樣。


    李老板反應了過來,連忙伸出右手,死皮賴臉的笑道:“大哥,沒想到會在這裏見到你。老爺子也真是的,你回來了怎麽也不通知我一聲。”


    曹小凡搖了搖頭,一麵不無勉強的跟李老板握手,一麵疑問道:“你真是聯合國秘書長特使,聯合國財政撥款中心主任,我的小妹夫李浩李博文?”


    現在輪到李老板不爽了,暗想你們曹家人怎麽就這麽難伺候?便重重的點了下頭,若無其事的說道:“好像是。”


    張伯苓似乎看出來點什麽了,連忙招呼二人坐下,並嗬嗬笑道:“什麽好像不好像的?本來就是嘛!小凡,你可別小瞧了博文。沒有他就不會有現在的琉球共和國,更不會有台灣騰飛計劃的發展資金。”


    盡管已經確認了眼前這位,就是傳說中手眼通天,自己甚至都為之驕傲的小妹夫。但曹小凡還是不能將眼前這位一看就是不學無術之徒的小白臉,與心目中的小妹夫對上號。


    琉球群島上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李老板可沒時間,更沒有精力繼續扯淡。而是臉『色』一變,一本正經的問道:“張校長,昨夜的會議內容您也應該知道了。現在不僅僅是備戰那麽簡單,而且還涉及到難民招募、難民轉運、難民安置等問題。我想大學島那邊,今後是抽不出人手來支援您這邊了。


    戰備物資研究、生產、倉儲、轉運,後勤人員培訓,戰地救護人員組織等方麵有沒有把握?您得給我交個實底。如果不行現在說還來得及,物資方麵我可以向美國采購,人手不足我可以去歐洲招募。”


    戰爭是發展經濟的捷徑,如台灣能承擔起南洋之戰的後勤物資生產、運輸重擔,那台灣騰飛計劃必然能獲得成功。畢竟相對於生產生活物資傾銷到歐洲,哪有生產戰爭物資的利潤高啊。


    東海聯大經濟學院院長邵華強教授曾經估算過,南洋華人立國之戰打下來。除軍餉之外,最少也需要兩億八千萬美元。與其讓這筆巨額的外匯便宜美國人,還不如為台灣的建設添磚加瓦。


    再說這也是對台灣的一次考驗,如果台灣能承擔起這麽龐大的物資供應任務,那也能從朝鮮半島未來的戰爭中分一杯羹。


    李老板的問題很精銳,但也非常中肯,畢竟誰也不能拿南洋三百多萬華人的安危開玩笑。張伯苓想了想之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轉過身來說道:“小凡,你們生產計劃處是負責具體工作的,這個問題你來說說吧。”


    說起正事,李老板像變了個人似的,曹小凡看著這位比自己小十來歲的妹夫,竟然油然而生起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見李老板異常嚴肅的緊盯著自己,連忙清了清嗓子,鄭重的說道:“我們主要的生產任務分外四大類,第一類是步槍、機槍、手槍、60和80口徑迫擊炮,以及手雷、炸『藥』、雷管、子彈、炮彈等武器彈『藥』。


    其中突擊步槍的需求量最大,畢竟我們不但要在一年內裝備五十萬支。而且還要為南洋準備同等數量的步槍,作為未來南洋『政府』軍的製式裝備。另外還要考慮到戰爭中損壞的問題,我們必須在十六個月內,生產出一百二十萬支突擊步槍。”


    事實上曹小凡還少算了,如果加上那二十萬日本雇傭軍,那最起碼需要一百五十萬支。不等李浩開口,曹小凡接著說道:“今天上午,我們已經要求約翰先生的亞洲工業集團,授權十二家工廠進行同時生產。並組織全島一百二十五個加工廠,為十三家生產商提供零配件。


    考慮到木製槍托費時費力,我們隻能對三號步槍進行了修改。把原先的木製槍托,變更為可折疊的鋼托。質量上麵請你放心,工業標準化執行處已經派專人駐廠監督。另外還組織了一支六百人的測試隊伍,對每一支出廠的步槍,進行五百發的實彈測試。”


    李老板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問道:“其他武器裝備呢?”


    “考慮到後勤補給方麵的原因,我們要求亞洲工業集團在三號突擊步槍的基礎上,研製出一款同口徑的班用機槍。”曹小凡從口袋裏掏出筆記本,翻看了一眼後,繼續說道:“三款機槍都在測試,等定型後就組織生產。我們有把握在十三個月裏,給聯軍提供十二萬支班用機槍。


    迫擊炮、子彈、炮彈等其他武器裝備都沒有問題。畢竟日本投降後留下了相應的工業設施,技術協調處的專家稍加改裝後,已經投入了生產。”


    最大的問題解決了,李老板大大的鬆了一口。想了想之後,突然笑問道:“張校長,迄今為止,台灣已經有多少家軍工企業了?”


    作為後勤委員會的主任,這些數字張伯苓早已爛熟於心,想都沒想,便不假思索的說道:“已投產的有三十八家,但在稅務局注冊的有八十六家。為上述工廠配套的工廠那就多了,最少有六百多家。”


    台灣的私人兵工廠越多,對兩年後的台灣問題就越有利。李老板滿意的點了點頭,喝了一口濃茶後,說道:“大哥,你繼續說。”


    曹小凡還沒意識到李老板已經把他當成下屬了,翻看了一下筆記本後,繼續說道:“第二類是軍裝、野戰帳篷、戰術背心、鋼盔、軍鍬、水壺等裝具。由於我們從歐洲低價采購了大量的機加工設備,金屬類裝具完全沒有問題。但纖維類裝備,成了當前最大的難題。”


    李老板納悶了,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道:“怎麽回事兒?武器彈『藥』都能搞出來,軍裝被服怎麽就搞不出來?”


    這個問題張伯苓再清楚不過了,李老板的疑問剛剛道出,便苦笑著說道:“博文,台灣正到處搞大開發。從日本招募來的六百五十萬勞工,除一百八十萬在工廠工作之外,其餘人都從事鐵路、公路、房地產等土建工作。


    因為人手實在抽不出來,導致我們從歐洲采購回來的八千多台縫紉機,至今還閑置在高雄的倉庫裏。”


    這倒是個問題,從日本招募的勞工大部分是男人,就算不需要他們進行土建工作,那他們也幹不了這活兒。李老板頓時皺起了眉頭,沉思了片刻後,立即說道:“這樣,把縫紉機和采購回來的布料全部送到南朝鮮去,並組織幾家公司在那裏投資建廠。”


    “這樣也行,不但成本不會增加,而且還能給胡校長他們解決點就業壓力問題。”張伯苓想了想後,欣然同意道。


    見張伯苓示意自己繼續,曹小凡連忙介紹道:“第三類是食品『藥』品,這包括即食罐頭、凍肉、食用油等物資。為了減輕轉運的壓力,我們已經組織六家公司在馬來西亞投資建廠。凍肉和食用油,有菲律賓華人互相會負責,我想這些應該都沒問題。琉球製『藥』負責『藥』品生產,我們這邊隻需要準備手術器材,及酒精、紗布等醫治物資。”


    “最大的問題還是汽車,目前的情況,計劃處判斷無法完成汽車的年度生產計劃。現在產量的最新數字為1311輛,月底可以達到2950輛。華寶公司在台南的新廠和華龍公司的第二條生產線已經投產。八、九月的產量會有所提高,估計全年的最告產量是45000輛。”


    45000輛這個數字聽上去很多,但這些還未出廠的卡車,連滿足台灣本身的發展都不夠。更何況遠東聯軍需要裝備一萬輛,等他們回來後那些車輛會移交給南洋華人,這就意味著又要裝備一萬輛。


    與此同時,南朝鮮的經濟也需要發展。總不能看著南朝鮮未來的『政府』,拿著美國貸款去采購美國卡車吧。


    “主要的問題出在哪裏?”李老板顯然不想放過這個機會,畢竟螞蚱也是肉啊。


    到底是專業人士,李老板的問題一經提出,曹小凡便嚴肅的說道:“主要的問題有兩個,台灣傳統的工業基礎相當薄弱,今年的製造業產值隻能達到1800萬美元左右,預計明年也不會超過2100萬美元。


    新建的汽車製造廠缺乏便利的基礎設施,和配套的零部件供應。雖然兩個月來有大批資金的投入,但基礎設施隻能逐步配套,這些都需要時間。另一個問題是缺乏必要的熟練工人,從日本招募過來的熟練工人,隻占總數的20。


    很多日本工人是以傳統機加工業和礦產業為主,但汽車製造廠需要大量合格的熟練技工,目前隻能低效率的運轉。我們組織的培訓工作才剛剛開始,而且缺口很大。加上日本工人的情緒上也有點問題,所以短期內我們最缺乏的就是人力資源。”


    李老板這才發現大舅子不簡單,但現在不是恭維的時候,便立即問道:“你們生產計劃處有沒有調整方案?”


    “有!基礎設施和技術工人的缺口,我們隻能通過加快建設速度,和在南部各地給日本勞工開設新的技工學校補充。另外委托美聯(國際)旅行社,從日本、歐洲再招募三萬名熟練工。”


    曹小凡挪了挪身子,繼續說道:“目前我們能做的是在零部件供應方麵的調節,我們計劃在台南建立一個大型倉儲中心。台北和中部各地的零部件供應主要集中到那裏,各汽車製造廠不需要再直接和零部件加工廠打交道,統一向倉儲中心發出需求訂單,由倉儲中心發送。


    同時在新竹和台中建立兩個分轉區,台南和嘉義的各工廠可以集中在此獲取零件。這樣雖然有些廠的運輸裏程可能略有增加,但對整個汽車業來說,可以節省大量的運輸和中間環節時間,集中采購和運輸也可以把這些成本大大下降。


    兩個分轉區也可以大量儲備一些需求量大的通用部件,起到部分的倉儲和調節功能。依靠現有的鐵路和公路運輸能力,隻要調整得當,我們預計計劃完成後,四大汽車製造廠的製造周期可以縮減20。”


    高人,絕對是高人!如果不是大戰在即,琉球群島和台灣上下都需要為南洋備戰,李老板現在就會把大舅子綁回去,代替段正華那個二把刀當後勤大總管了。


    “很好,這個計劃什麽時候能夠完成?”不等李老板開口,張伯苓就急不可耐的催問道。可以看得出來,他對手頭上每一輛可能多出來的卡車都感興趣。


    “計劃處已經開始進行調整,有關和鐵路、公路方麵的協調計劃,昨天已經通知了省『政府』。一切順利的話,預計三個月後汽車生產周期可以削減10,五個月後完成16。進一步調整後,可以達到20左右。”曹小凡認為這個數字已經足夠維持到大批技校畢業工人,加入生產之前的生產計劃。而一切完成之後,南洋華人的立國之戰也將開始。


    李老板從未像現在這樣感覺到卡車的重要『性』!南朝鮮發展需要卡車,近五十萬大軍需要大量卡車,台灣的發展需要大量卡車,南洋建國之後的經濟建設更需要卡車。


    就算大舅子的生產計劃處使盡渾身解數,一年內也隻能提供五萬多輛卡車。但想到台灣剛剛起步,就能做出這麽大的成績又感覺非常欣慰。畢竟很多事情是急不來的,哪怕自己有再多的錢也不行。


    經過一番苦思冥想,李老板突然笑道:“二位,其實我們都走入了一個誤區。隻考慮到了卡車的數量,而沒有考慮到卡車的質量。”


    “什麽意思?”曹小凡被李老板這話搞的莫名其妙,要知道他們對質量把握是非常嚴格的,不然也不會專門成立一個工業標準執行處了。


    李老板站了起來,胸有成竹的笑道:“大哥,其實我們可以把卡車分為軍用和民用兩種。軍用卡車就照現在的圖紙生產,而民用卡車可以進行設計上的調整,把載重噸位提高兩倍,甚至三倍。”


    “啪!”李老板話音剛落,曹小凡恍然大悟了過來,重重的拍了下茶幾,欣喜若狂的說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隻知道數字,竟然忽略了卡車的真正用途。”


    張伯苓也點了點頭,哈哈大笑道:“是啊,歸根結底還是運力的問題。你們先坐,我現在就去給四大車廠打電話,讓他們盡快設計一款載重量大的民用卡車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烏合之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魄三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魄三哥並收藏烏合之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