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英軍司令官麥克唐納少將親自率領1150名英軍精銳部隊,攜帶野戰火炮和馬克沁機關槍等先進武器裝備,由則利拉山口進占仁進崗,於14日一舉占領春丕一帶的邊寨要地;並在此進行休整,準備對江孜發動進攻。在此期間,裝備簡陋的藏軍死禦強敵,斃傷英軍官兵多人。但駐藏大臣裕鋼卻下達了“沿途地方文武官,隻能理阻,不準與英兵生事”的阻戰命令,使藏軍失去了一些有利的殲敵戰機。


    隻不過,這一千多名英軍隻是先頭部隊而已,英軍從年初便已在印度集結了萬餘兵力,準備對西藏發動入侵。


    12月中旬,已經入冬了。


    “這群英軍不可能在冬季進行作戰,因此英軍很可能是打算在開春後大舉進攻西藏,我們如果要派兵入藏抗擊英軍,那麽明年開春後必須立即行動。”沈凝雲對張奎發分析道。


    “打仗不是小事,我們應該詢問一下趙兄那邊準備好了沒有。”沈進文思索道,“如果準備好了,我們就打!”


    “沒有準備好呢?”張奎發皺眉問,沈進文堅決的說道:“沒有條件上,我們也要創造條件上,還有一個冬天的時間。”


    “好,先發電報去問問趙維書那小子準備好沒有。”張奎發決定道。


    隨即西北統帥部向青海西北軍發去了電文,詢問備戰情況。大約等了二十幾分鍾,通訊兵拿著一封電文進入了會議室。


    “電統帥部,02、03師及獨立炮兵營、騎兵團已做完成作戰準備,入藏之道路基本通暢,士兵已適應高原作戰環境,統帥部當加強後勤保障力度,則我西北軍必勝。”署名:青海指揮部趙維書!


    “看來趙小子很有信心嘛!”張奎發看過電文後不由笑了起來,思索半響看向沈凝雲,問道:“小雲兒,你說打不打?”


    “打!”沈凝雲堅決的說道,“西藏有很多和財寶和文物,我們不能便宜了英國佬。隻要給英國佬一次慘痛的教訓,才能讓他們安分下去。再則我們入藏抗擊英軍,則可趁機控製西藏,使西藏商業貿易為我們西北集團所壟斷,日後甚至可以進擊印度。”


    “這一仗確實不得不打。”沈進文點頭說道。


    “不過我們要避免陷入戰爭泥潭,入藏後應該迅速結束作戰。我們的主要精力還是應該放在東北地區,相信日俄爭鬥起來,對我們西北工業來說絕對是一個天大的機遇。”沈凝雲這時說道。


    “鐵路修到哪裏了?”沈進文對一旁的孫繹龍問道。


    “三個月前已經從張家口修到了赤峰,現在正在向沈陽修建,如果讓工人們冒雪修建的話,開春前能夠修到沈陽,但是成本更大。”孫繹龍回答道,他此時處理著西北集團的業務,對鐵路修建進度是最了解的。


    這個時代的沈陽叫奉天,不過這是滿清改的名字,因此西北還是以沈陽為稱。


    “反正是俄國人出錢,隻要不把工人累倒,那就冒雪修。”張奎發說道,按照沈凝雲的預測,明年2月份日俄戰爭即會爆發,時間比較緊迫。


    “我們的罐頭廠,以及藥品製造廠建設得怎麽樣了?”沈凝雲問道,這些東西在日俄戰爭當中都是能產生高盈利的。


    “德國的設備已經到了,工廠正在組建,不用一個月就可以開工。”孫繹龍說道,西北集團建立西藥製造廠的過程並不是很順利。


    這個時代西藥技術最高的還是德國,德國有大量的藥品向世界銷售。但是德國將這些藥品製造技術視為不擴散的技術。西北政府本來想要直接買德國人的設備,結果德國佬不賣。如此一來西北集團隻能想辦法自力更生了。最後沈凝雲不得不親自出馬,將那些西藥的生產設備圖紙設計出來。


    這時代的西藥並沒有太多種,而且都是一些很基本的藥品,根本就沒有太多的技術性,雖然沈凝雲不是學製藥的,但是起碼也知道這些藥品是如何製造出來的。而且也請教了一些從歐洲請來的藥品專家,生產技術完全不是什麽問題,隻在於生產成本,也就是設備是否先進。


    搞到最後,沈凝雲親自設計設備,能用上電動機的都用上了電動機,其設備比德國佬用的還要先進。


    德國人幫他們生產的設備,也隻是零部件,核心部分的動力方麵還是自主製造,然後自己進行組裝。


    這些西藥的利潤還是非常不錯的,在免稅的情況下,一般能夠產生60%%u5de6右的毛利潤,如果像磺胺藥那樣的藥品,剛出來的時候絕對是暴利,磺胺藥的生產方麵,也確實讓西北集團狠狠的賺了一筆,現在還是十分暢銷,隻是價格隨著德國、英國、美國的磺胺藥的陸續投產而下降了,但是專利費搞到手了。


    罐頭廠則是用來生產軍糧用的,部隊作戰時期補給不夠方便,士兵也無法攜帶太多的熟食,罐頭有不小的軍事意義,同時這些罐頭還可以賣給俄國人。


    戰爭消耗的無非就是藥品、糧食、紡織品、軍火,這些都是俄國人缺乏的東西,如果鐵路修通了,西北抓住這個機會,即可從沙俄那裏獲得大筆的黃金。


    俄國人在外東北攫取了大量的黃金,沙俄皇室的黃金可是十分多的。


    日俄戰爭即將爆發,你為了做準備,西北上下極為忙碌。工業建設寒冬未止,鐵路修建更是在寒冬中展開。


    對於西北集團來說,要建設的工業很多。


    其中多是以盈利或農業為主要目的的,到了年底,紡織業便非常忙碌了,一個秋天新疆、甘肅的棉花都收成了,陝西、中原、華北、江淮的棉花也都收成了,西北紡織業從這些產棉區購買了大量棉花。


    倉庫裏的棉花堆積了近三百多萬噸,紡織業經過一年的產能擴充,紗錠數量瘋狂擴充到了三十萬錠,並且到了冬季還在瘋狂擴張。


    這些紡紗、織布機器都是用電動機驅動,運行非常的平穩,導致棉布不僅質量好,而且機器可以做得更大。


    這些機器大部分都是德國佬生產了零部件然後送到西北來組裝的,對於這種能盈利的輕工業項目,西北集團也不糾結是否買辦的問題。反正以最快速度建廠,以最快速度讓廠子轉起來即是賺了,而且機械設備的核心還是自己生產的。


    煉油廠的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榆中煉油廠順利的產出了汽油和柴油,同時還有潤滑油,在燃油品種方麵基本上是完全了。


    其中潤滑油用的是‘溶劑脫蠟法’生產的,此時世界上有生產潤滑油的國家,多是用一種像釀酒一般的工藝來生產潤滑油,生產效率低下,成本也比較高。


    1905年將會出現‘發汗脫蠟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廣泛應用,但這種技術如今還未出現,就已經被西北煉油業給‘淘汰’掉了。


    機器都是需要潤滑油的,不管是內燃機還是電動機,或是蒸汽機,就是普通的馬車車軸都需要潤滑油。


    之前沒有潤滑油就用植物油,或者到洋行買一些潤滑油。如今西北自己能生產潤滑油,顯然不僅能供應內部市場,還可以大量出口到海外市場去。


    在汽油生產上,則使用熱裂化技術,焊接技術成功的研究了出來,使西北機械設備製造技術有了突破性的發展。


    焊接技術改變了昔日隻有鉚接工藝的限製,使設備製造可以更加自由和簡單。也使熱裂化汽油生產技術得到了應用。


    不過當前生產最多的還是煤油,中國每年要從海外進口大量的煤油。西北煤油的出產,使黃河流域內的煤油逐漸被西北煤油所替代。隻不過產量還不是那麽高,但是也在飛速擴充著產能。


    孫繹龍對於擴張速度預估道:


    “到明年,我們的紡織業和煉油業也就達到一定規模了,到時候也就可以形成足夠的產量,並開始大量向外銷售。”


    “但凡是涉及到老百姓民生的東西,都要盡快發展。”沈凝雲指示道。


    關乎老百姓民生的問題,無非就是吃穿住行,吃是首要的,吃不飽就要被餓死或是營養不良。穿是第二重要的,穿不暖和就要挨凍,在西北這地方,冬天要是不穿足夠衣服,那還真有可能凍死人。住是第三重要的,老百姓沒有一個好住所,就過得不舒服。不過住那是可以放一放的。


    行也就是道路,這又是與吃穿住互相關聯的,在工業時代,如果沒有道路,老百姓的商品運不出去,工廠的產品運不進去,老百姓沒錢又買不到便宜的民用商品,自然也就窮了。


    如果世界上沒有戰爭,實際上發展也很簡單。但這是一個充滿戰爭的時代,因此軍事建設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則在富有也會被殖民強盜搶光一切財富。


    西北集團如今在軍事上的發展顯然是放再第二位,因為周邊沒有什麽強大的敵人,滿清新軍一時不成氣候。英國盡管要入侵西藏,但是不可能從青藏高原打到西北來。俄國人現在盯著東北,也不可能威脅到西北的安全。


    在這樣的大好時期,西北開始瘋狂建設各種基礎設施和工業體係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鈞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鈞申並收藏民國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