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西北百姓得知西北政府與滿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後,都不由感到遺憾,為什麽沒有趁著大好機會推翻滿清?


    對此,西北政府給出的解釋是,滿清政府與列強勾結,西北政府被迫簽訂了這一條約。


    好似這個條約,是針對西北政府的不平等條約似得。條約內容公布後,西北老百姓倒是沒鬧什麽事,對於他們來說,隻要西北政府沒打敗仗,日子不會過不下去,誰會去鬧事啊!


    會鬧事也就是那些中二年齡的學生,不過西北政府這一次成功的將他們的仇恨拉到了滿清和列強身上。這轉移仇恨的策略相當成功,所以這次西北的中二學生們也沒有鬧。


    盡管結局在他們看來不是很完美,但是滿清畢竟賠錢了。而且西北政府攫取了陝西、河套、察哈爾這些地區,地盤擴大了。


    西北政府在條約簽訂後,隨即宣布將在半個月後進行撤軍。


    實在是查抄的東西太多了,要運回西北還得花點力氣。因此西北軍的撤軍速度不是那麽快的。


    沈凝雲也坐著火車回去了,回去的路上,沈凝雲正想著這些錢該怎麽花。


    捂在手上自然是不行的,那就是無效資本。中國為什麽發展不起來呢?因為錢都被那些老財主們捂在手上不進行流通,流通即是消費或者再投資。但是那些老財主們即使是投資,也多是投資土地,或是放高利貸什麽的。


    投資鐵路依舊是最好的選擇,但是隨著西北商業的發展,西北政府也需要一批遠洋商船,這些遠洋商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可是有很高盈利的。


    不過西北政府在造船業方麵的發展還不是那麽方便,畢竟造船要放在沿海,造船廠的相關配套工廠離的比較遠。


    想到這裏,沈凝雲按捺住了發展船舶製造業的欲望,現在顯然還不是時候。要想發展船舶製造業,把造船廠放在德國佬占據的膠州灣並非長久之計,除非能占領膠州灣,不過這得等機遇。


    西北政府,此時很迫切的需要占領一個出海口,而且最好是經濟發達,又有深水良港的出還口。


    因此船舶製造業的發展得延後,目前還是以儲備技術、人才為主要發展目標。至於船嘛!等戰爭爆發前去租唄,到時候戰爭爆發了再轉手一租,那就全是銀子。


    再則西北鋼鐵產量,無法支撐兩邊大規模的鐵路、船舶建設活動。


    西北軍應該先保證中國成為一個陸軍強國,再尋求海軍發展機會。因為陸地上的衝突將比較多,首先一個占據著朝鮮的日本,再則一個是未來將崛起的蘇聯。同時要向外擴張的話,印度、中東都是可以從陸上打過去的。


    海軍也要有,但在日後很長一段時間裏,隻需要擔負起海岸防禦,以及用於收複台灣的需要。但核心還是陸軍、空軍。


    理清了這個順序,沈凝雲一回到蘭州,立即製定了一個新的工業發展計劃。


    首先在鋼鐵冶煉方麵,再次加大建設規模,開始建設日產1000噸級的吹氧轉爐,而且將是一年建設兩座。


    之前的計劃是,每年建設一座日產500噸級的吹氧轉爐,建設到07年是第二年,兩座500噸級的轉爐已經建設完成。計劃是在1910年形成260萬噸的鋼鐵產量。


    沈凝雲沒有對之前的計劃進行修改,因為改建1000噸級的吹氧轉爐建設速度更慢,周期更長。一座轉爐要建好,起碼要一年多的時間。因此沈凝雲還是保留著之前日產500噸級的吹氧轉爐,新增加的1000噸級吹氧轉爐,同樣計劃建設5座,年產鋼鐵可以達到36萬噸,5座轉爐就是180萬噸的鋼鐵產量。


    此時西北政府因為大撈一把,所以突然間財政無比充裕。因此這個鋼鐵建設計劃,將在三年內完成。


    到時候西北的鋼鐵產量將增長到440萬噸的規模。


    這也就意味著,到1910年,西北每年在軍工業、鐵路、船舶、機械、製造業、建材等等方麵,得消化掉440萬噸的鋼鐵。


    此時的西北經濟,已經具備一定底子了,因為紙幣發行了不少,擺脫了因貴金屬不足而引發的通貨緊縮,資金鏈很強大的。


    這樣強大的資金鏈,足以支撐消耗掉440萬噸鋼鐵的投資建設活動。


    不過西北政府的這種強大的資金鏈,一定程度上來說又是脆弱的。因為西北采取的是金圓券製度,相當於一旦資金大量外流,貴金屬跟不上供應,則會造成紙幣迅速貶值,從而資金鏈斷裂。


    貴金屬外流,一般情況下也就是四種情況下才會發生。一是資金抽逃,如本土富豪抽逃資金移民海外。二是外資抽逃,導致貴金屬外流。三是大規模的對外投資,導致貴金屬外流。四是大量的商品進口,從而導致貴金屬外流。


    本土商人抽逃資金,在西北不太可能。因為西北的地主、商人絕大部分都加入了財團,已被綁在了一輛戰車上,西北政府也不會胡亂對他們開刀。再則,西北生活水平也因為工業化的發展而有所提高,在西北有水電洋房,也有家庭汽車,吃穿供應更不愁。子女教育同樣沒問題。相當於西北有錢人,多數都被團結在了一起,抽逃幾率很小。


    外資抽逃方麵,德國佬之前是想來西北投資,想與西北政府合資開辦企業,但是被西北政府拒絕,沈凝雲沒有引狼入室,因此西北地區沒有任何外資企業存在。


    三是對外投資,此時西北政府的對外投資很頻繁,規模也很大。但是隨著西北銀行開遍中國各大主要城市,西北紙幣也被接受,因為老百姓發現西北紙幣可以買東西,西北在各省開設的商鋪、貨棧等等都是承認西北紙幣的購買力的。從而引發了錢莊也承認西北紙幣的購買力。再則西北商品有不少出口,洋人拿著西北紙幣同樣也可以買東西,因此各洋行也都承認西北紙幣的購買力。


    四是大量進口商品,西北此時並沒有進口太多的商品,主要就是進口一些木材、糧食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又是沒什麽技術性的低級產品,價格並不貴。隨著西北農業的發展,未來糧食都不需要進口了,木材方麵隨著熱河地區的林區投資陸續完成,也不需要進口多少了。


    另外西北政府還進口一些棉花,但加工之後卻是轉手出口出去。


    機械設備的進口方麵也開始減少了,經過多年的發展,西北機械製造業規模年年暴增,對於培養機械設備製造人才,西北政府是不留餘力的。低級產品已不需要德國生產,西北政府有大量的中低級技工和先進製造技術。高級的精密製造業,西北政府也有了一批高級技工,精密程度比德國還高。


    此時西北精密製造業,基本能夠滿足自身需求。


    進口對於西北政府來說並不多,倒是出口非常多。年大量的商品都在出口,每年不僅不會造成貴金屬外流,還能流入一大批貴金屬。


    西北中央銀行印刷了比貴金屬多幾倍的紙鈔,也正是出於這樣條件才玩得起,如果像日本那樣什麽都要靠進口的國家,自然是玩不起的。


    西北有這樣的資金鏈支撐,完全可以構成一個完美的循環,每年消耗掉440萬鋼鐵並非是一個不可完成的指標。


    “如果未來兩年內橡膠股票會引發投資熱潮,那麽世界經濟局勢必然是非常良好的,西北工業的快速擴張是有其利益的。但是兩年後橡膠股票崩盤,必然將引發世界經濟危機。到時候各國市場蕭條,世界經濟陷入低穀。然後四年貸款一到,歐美資本完成收割,正好是1914年,從而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那麽接下來,西北工業也就隻有不到兩年的擴張時間,兩年後必須要采取收縮策略。”沈凝雲卻是思考著世界經濟局勢的問題,作為一個還不能左右世界經濟局勢的財團來說,如何給羅斯柴爾德財團號脈是一大關鍵。


    企業能否生存,其核心競爭力及其管理固然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但是一家企業最重要的還是看清經濟趨勢,繁榮時全力擴張,蕭條時全力收縮,才是其長存的秘密。歐美很多資本家族,之所以能存在上百年,就是有專家在給他們預測經濟走勢。


    未來兩年的經濟局勢是很良好的,但是兩年時間短了點。要想收縮的話,頂多也就是一年半的時間可以進行擴張。西北工業因設備先進,是絕不可能賣給外資進行收縮的。因此西北工業的全力擴張是存在一定市場風險的。


    “但如果能在國際市場上渾水摸魚,再撈上一筆的話,西北工業就算擴張得再厲害,也是可以支撐過去的。到時候就算是沒有足夠的市場,西北工業也可以轉為生產軍工業和大規模的內部建設,從而消耗掉其產能。”


    沈凝雲想著,寫下了西北工業的發展路線。


    未來兩年,以發展出口型工業為主。首先在中國市場,以低級商品為主,從而收複本土商品市場,遏製因洋貨的輸入而導致的貴金屬外流。在海外市場,則大力出口軍火、汽車、拖拉機、摩托車、自行車、照相機、無線電台、錄音機等商品。一年半之後,收縮部分產業。


    兩年後,則轉為內部建設和軍事建設,從而在經濟蕭條時期拉動內部經濟,經濟以發展內部市場為主。


    鐵路方麵,則大力修建陝西、新疆、河套、察哈爾的支線鐵路,從而形成一個密集的鐵路網絡。


    戰略鐵路方麵,沈凝雲決定開始修建青藏鐵路,盡管海拔比較高,但還是能修建的,隻是速度慢一些,可以慢慢修。一年修不成,修五六年總是能修成的。


    同時明年通往四川成都的鐵路即將通車,沈凝雲決定將建設四川支線鐵路,四川是天府之國,人口眾多,農業資源豐富,礦產資源同樣不少。即可以為西北提供原材料供應,也可以為西北提供商品市場和足夠的勞動力資源。


    當然,四川作為中國的省份,不能用殖民手段去對待,也可以在四川建設工廠,發展四川的工業。


    西北生態環境相對脆弱,如果四川的交通能改善,將工廠轉移一部分到四川是勢在必行的。


    這些鐵路修建出來之後,中西部的交通條件就大為改善了。


    另外公路修建也提上了計劃,西北的汽車製造業已經發展起來了,必然要有公路才行的,因此西北的公路建設也要開始了。


    1907年,對於西北來說,最大的工業突破就是大型收割機生產線的建成,這意味著西北農業生產力進一步的提高。


    耕地可以用畜力,但是收割就用不上畜力了。所以收割機的出現,使西北農業在收獲時節就不用雇用大量臨時工人了。


    摘棉機、播種機、耕耘機這些農機,也都按照沈凝雲畫出的圖紙進行製造和建設生產線,未來兩年內可以實現這些農機的生產線投產。


    農業上的生產力進步,將使西北工業徹底的騰飛。


    為了進一步提高生產力,沈凝雲又畫出了鏟車、挖掘機、起重機等工程機械的圖紙,西北製造業開始向重型裝備製造發展。就西北重型裝備製造能力不足的問題,西北政府決定采購一批德國重型裝備製造設備,從而在此基礎上自主研發、製造。西北工業進入一個升級階段,如果升級成功,製造那些超大口徑的艦炮、岸防炮都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工業製造,是沈凝雲擅長的領域,升級成功基本沒問題,隻是時間的問題。沈凝雲想要的重型裝備製造業,必須是領先於歐美的,技術理論等方麵他不缺。


    製定下了發展計劃,沈凝雲把這個發展計劃交給了他老爹審批,沈進文看過之後,問了一大堆問題,然後通過了審批,西北軍剛搶到的銀子,立即就這樣被有計劃的花了出去。


    沈進文則決定每年增加1000萬元的教育撥款,從而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軍事方麵,西北政府決定將軍費提高到4000萬元。


    此時的西北稅收,已經快速增長到了每年三億元的規模,而且沒有太多外債需要還的,德國佬的借款以及俄國的鐵路借款都還未到期,每年隻需要支付利息的錢,本錢則是別想讓西北政府還的。


    更賺錢的還是西北集團,一年的盈利已經突破了十億銀元,同時西北老百姓的口袋也逐漸鼓了起來。


    西北的經濟實力,如果算上西北集團的話,已遠超滿清政府。


    西北政府現在不缺錢,除了搶劫了一筆錢,同時西北集團還是可以借錢給西北政府的,西北政府就算是財政窟窿再大也能補上。當然西北集團的錢,還是要拿去投資的。


    四千萬銀元的軍費,相比日本兩億元的軍費根本沒有可比性,但是西北軍事還是一定程度要為教育和實業讓步的。


    軍事救國是必須手段,但也是不可輕啟的終極手段。軍事實力,又是依附於人才與工業的。


    先把人才和工業的規模做大,同時做好軍事核心,到了要打的時候就果斷的打,打上一場大的。


    陸軍規模,定為35萬,也就是擴編20萬,除了收編的15萬新軍外,還將新增5萬兵力的編製,總計編練25個師,3個獨立騎兵團,20個加強獨立營,還有一個親軍營。


    獨立騎兵團以鎮壓西北分裂勢力為主要駐紮目的,20個加強獨立營則是派駐滿清統治下的各省,以保護西北商業活動,同時兼以剿滅各省土匪。


    沈凝雲則正式進入軍界,直接升任實驗師師長,並帶領親軍營。


    實驗師的組建工作也立即展開,按照沈凝雲的要求,實驗師編製為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陸軍航空兵團,同時還成立了一個118部隊。


    118營,是一支生化部隊,主要對芥子氣的使用進行實驗,並研究新型毒氣。


    誰也不知道,此時剛計劃組建,沒不見影子的118部隊,是後世中國最為臭名昭著的部隊,這支部隊在曆次對外戰爭中皆有一定程度甚至是大規模的投入作戰,在日本犯下了累累罪行。


    後世德國政府指認,根據德國解密檔案,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芥子氣,是1900年與西北政府交換所得,芥子氣是中國人發明的。對於德國政府的指責,後世的中國政府極力否認,聲稱芥子氣是西北政府從德國那裏交換來的,發明芥子氣的是德國人。


    實驗師可以說是西北軍的一支探索陸軍新技術、新戰術的部隊,因此這支部隊的軍費是敞開供應的,所有新型裝備,就算是成本較高也將進行裝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鈞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鈞申並收藏民國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