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局勢對於蘇軍來說確實太過糟糕,因為蘇聯空軍在中華民國空軍的襲擊下幾乎損失了大部分,在沒有製空權的狀態下對中華民國開戰自然是找死。.tw[]


    就算是伏龍芝之前想要靠夜襲與中華民國國防軍對攻的想法,也許能獲得不少的戰績,但最後的結果就是讓三百萬蘇軍都可能交代在這裏,畢竟蘇軍就算是再能打,也不可能在補給線被切斷的情況下堅持太久。


    而在烏拉爾山脈一帶,沒有鐵路和公路的運輸做支撐,其他的補給方式根本無力支撐三百萬大軍的消耗。


    以空間換取時間,這才是最好的策略。


    伏龍芝是在戰術上比較擅長,而列寧等高層提出的以空間換時間,卻是戰略上比較占優。


    但是一味的撤退隻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所以伏龍芝一麵組織部隊開始後撤,一麵卻是悍然向中華民國的陣地發動進攻。


    蘇軍於1922年4月4日淩晨,集結將近20萬的兵力,在國防軍左翼薄弱環節突入,並且一路向國防軍後方移動。而在右翼,則集中了60萬蘇聯紅軍,對中華民國的右翼展開猛攻。


    當天夜裏炮聲隆隆。


    蘇聯紅軍的炮彈雨點一般砸在國防軍的陣地上,這些蘇聯火炮白天掩藏在樹林等隱蔽地形中進行偽裝,夜晚被拖了出來。


    伏龍芝猜測的沒有錯,中華民國因為過於正規,夜戰能力反而不如蘇聯這種粗暴的夜襲模式。


    蘇聯的部隊沒有嚴密的編製,在夜晚作戰可以以亂打亂,而中華民國國防軍有嚴密的編製和精密的配合。有時候越精密的東西,卻是越經不起折騰的,特別是在夜間,一折騰就亂了。


    西域地區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這裏沒有什麽什麽天險可言,蘇聯紅軍如果進行充分的機動,則可以迂回到國防軍的薄弱地點,不似當初在庫頁島對付日軍夜襲那樣是將日軍包圍了起來。(..tw好看的小說)


    在隆隆的炮聲中,激烈的戰鬥在夜空下拉開帷幕。


    蘇聯紅軍通過靈活機動,以亂打亂方式,在局部形成了優勢兵力。國防軍的陣地多處陷入告急狀態。


    林振川是國防軍第13軍119師師長,他所率領的119師在蘇聯紅軍發動進攻後,直接陷入了被包圍的狀態。


    蘇聯紅軍如同潮水一般在夜色的掩護下向119師發動連續不斷的衝擊。


    “師長,321陣地告急,人員不足。”


    “把預備隊調過去,給老子頂住。”林鎮川大聲吼道,一拳頭打在桌子上,暴怒道:“蘇聯群龜兒子,竟然把我們119師當成軟柿子了。給我急電軍部,要求炮火支援。”


    “是!”


    蘇軍的進攻簡直是四麵八方的湧上來,國防軍119師的鐵絲網卻並不是把自己都包圍起來的。


    腹背受敵的119師防禦得很是狼狽。


    正麵的防禦中,蘇軍衝上來一群死一群,大量的機槍在夜色下,噴射出密集的子彈,如同燃燒的金屬風暴橫掃而過,高喊這社會主義口號的蘇聯紅軍一個個倒在衝鋒的道路上。119師盡管腹背受敵,但是機槍數量實在是多。


    但是在背麵,119師的防禦的傷亡就比較大了。


    盡管機槍眾多,但是在蘇軍悍不畏死的衝鋒下,又沒有地雷帶和鐵絲網的,經常有蘇軍匍匐前進到幾百米的距離內對國防軍放黑槍。不少機槍手在被那些蘇軍士兵點爆了腦袋。


    蘇軍的自動武器不多,士兵能人手一把步槍已經非常不錯了。這些蘇軍衝上來,也無力對國防軍的陣地造成太大的威脅,畢竟國防軍有大量的衝鋒槍可以用於近距離作戰。但是蘇聯的炮兵部隊的裝備卻是非常不錯。


    蘇聯的炮兵有歐美的援助,擁有將近一千五百門重炮。


    在激戰過程中,蘇聯的重炮卻是依舊在119師的陣地上進行覆蓋射擊,大量的蘇聯紅軍被他們自己的火炮炸死,但同時也炸死了很多國防軍士兵。(..tw)


    這是要有多狠心。


    一般地麵部隊接觸後,是不會再進行炮擊了。然而蘇聯紅軍的炮兵部隊卻依舊在進行炮擊。


    這幾乎變成了無差別炮擊。


    蘇聯可以不把士兵的命不當人命,但是中華民國國防軍卻是不行。伏龍芝鐵了心要以多換少,這樣依舊是他們賺了。


    蘇聯紅軍不需要經過多少訓練,隻要訓練三個月就能拉上戰場,作戰技能一般般沒問題,隻要洗好腦子就行。洗好了腦子,就能悍不畏死。甚至是不需要訓練三個月,訓練個一個月也可以拉上戰場。


    很快軍部的火炮支援到了,對119師周圍的蘇軍進行了炮擊,但是效果並不是很好。主要是炮擊不能進行太大的覆蓋,怕打到友軍。


    狠辣的蘇軍指揮官顯然達成了其目的,119師的陣地被炮擊得千瘡百孔。不過好在炮兵部隊對蘇軍的炮兵陣地進行了強大的火力覆蓋打擊。


    隨著隆隆的炮聲,幾乎是萬炮齊發。


    大量的炮彈傾瀉在了蘇軍陣地上,蘇軍的火炮連汽車牽引的都很少,大部分依舊是靠畜力牽引,轉移速度很慢,直接被國防軍炮兵打個正著。


    一番覆蓋打擊之後,蘇軍的炮兵火力頓時啞火了九成以上。


    大量的蘇軍火炮被當場炸毀,這裏是平原地區,蘇軍的炮火沒有太多的地形掩護,加上蘇軍炮兵部隊根本沒有轉移,而是死盯這中華民國的部隊進行炮擊,自然難逃國防軍的炮兵反製。


    蘇軍炮兵陣地上,一門接一門的火炮被炸毀,蘇聯紅軍的士兵在無比猛烈的炮擊下,隻能趴在地上抱著腦袋,祈禱運氣不要太糟糕。


    這一切都超乎了這些蘇軍炮兵的想象,中華民國的國防軍炮兵打出的炮彈就像是密集的冰雹。


    一聲聲猛烈的爆炸在他們的炮兵陣地上響起。


    覆蓋得實在太密集了,一些蘇軍炮兵部隊想要轉移,然而沒等他們轉移出覆蓋範圍,就已經被打殘了。


    那些牽引火炮的騾馬在炮擊下死傷慘重,使得很多火炮根本就不能移動了。隻能被丟棄在一邊,有些火炮則直接被炸毀。


    這樣的情況下,蘇軍的炮火力度頓時啞火了不少。


    但是也有一些不怕死的蘇聯紅軍炮兵,在被炮火覆蓋的情況下,依舊玩命的****,繼續支援前線作戰部隊。與其說是支援,不如說是無差別炮擊。不少蘇聯紅軍步兵正在衝鋒的路上,結果就被炮彈給炸飛了。


    很多蘇聯步兵也分不清到底是誰打來的炮彈,然而有一些方向感的蘇軍步兵能很清楚的看到,這些炮彈是從蘇軍的炮兵陣地上打來的。夜空下,炮彈在天空飛行的軌跡能看得一清二楚。


    但是沒有幾個蘇軍太在意這些,他們要做的就是進攻,打垮一切阻擋在社會主義國家麵前的強盜。


    特別是中華民國,更是部隊宣傳中的邪惡資本主義國家。而且蘇聯將很多內部問題的髒水都潑到中華民國身上。例如大饑荒,說是中華民國搶走了蘇聯的糧食,毀壞了蘇聯的農田。這讓那些蘇軍士兵特別仇恨中華民國。


    蘇軍炮擊停止後,如119師這樣被蘇軍炮火覆蓋打擊的部隊終於是緩了口氣,防禦漏洞紛紛補上。


    蘇軍盡管很勇敢,根本不怕死。


    但是裝備差距還是太大了。


    在中華民國國防軍擁有大量自動火力的情況下,蘇軍的大股進攻部隊根本衝不到陣地前,隻有一些小股部隊可以衝上來。這樣隻能對中華民國國防軍造成一些殺傷,但卻無法衝垮國防軍的陣地。


    胡靜林在蘇軍發起夜襲之後,也迅速反應。立即派遣部隊支援那些受到攻擊的戰線。


    夜間行軍,還是有訓練過的。


    但是夜間作戰的經驗,確實不多。


    當中華民國國防軍的支援部隊趕到戰場後,局麵卻演變成了一場大混戰。幾乎到處都是蘇聯紅軍的影子。


    這些蘇聯紅軍就像是放羊一樣被蘇軍指揮官派出來,沒有太大的目的性,就是打!哪裏能打就打哪裏。


    夜間黑燈瞎火的,戰鬥在平原上到處展開。


    雙方絞殺在一起,簡直就是一片混亂。中華民國國防軍的最大優勢,就是有嚴密的編製和精密的配合。


    然而雙方混亂絞殺中,這樣的配合幾乎等於零。


    這個時候就是亂打的節奏,拚的就是裝備好不好,人夠不夠多了。好在這方麵國防軍也有絕對的優勢,隻是這種優勢並不能避免傷亡的出現。


    混戰中,甚至是極為容易出現友軍誤傷事件。經常兩隻國防軍部隊在黑夜中遭遇,結果就打起來了。


    好在國防軍的武器裝備和蘇軍的有很大的不同,聽武器聲音就能知道是友軍,所以不會雙方打了半天才發現友軍。


    中華民國國防軍炮兵部隊算是徹底的歇菜了,局勢如此混亂,他們根本不敢對戰場進行火力支援。


    隻能對這蘇軍陣地方向炮擊泄憤。


    當增援部隊到來後,119師總算是擺脫了被蘇軍圍攻的局麵,但隨即也加入了大混戰當中。


    林振川命令部隊衝出了陣地,加入了和蘇軍進行野戰的序列。


    雙方都沒有陣地,直接在原野上瘋狂混戰絞殺。


    淩晨四點,蘇軍部隊開始撤退。然而撤退並不是那麽順利的,國防軍已經封堵了蘇軍的撤退路線。


    蘇軍開始向兩側迂回撤退,兩翼的國防軍部隊開始追擊。


    當天色蒙蒙亮的時候,戰場上初步統計出了傷亡情況,一夜的混戰,國防軍陣亡的士兵超過了四萬,受傷的更是高達十多萬。


    不過蘇軍也付出了更加慘重的傷亡,到處都是蘇軍士兵的屍體,具體數量不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鈞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鈞申並收藏民國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