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內,黎元洪品著武夷大紅袍,一邊看著戰報。今天一個白天黎元洪都在作秀,也挺累人的。不過黎元洪卻是很享受這樣的感覺。


    作為中華民國第二屆、第四屆大總統,黎元洪在國內的聲望以前盡管不咋地,不過自從沈凝雲徹底統一全國後,黎元洪的春天便到來了。


    幫財團做事有錢拿,而且民眾也對他更加尊敬了。


    再則,在中央權力上,黎元洪盡管是個傀儡,但權力還是有的。很多東西還是他自己能決定的,為此黎元洪也做了一些有利民生的改革,得到了國會的支持。


    不過黎元洪明白,這些權力都是沈凝雲賦予他的。


    沈凝雲基本上隻是製定一個中央的大走向,以及主要的法製政策,其他的一般都是交給黎元洪及行政部門去做。


    既然黎元洪是總統,自然是要做事的。不然養他幹嘛?


    所以黎元洪絲毫不敢有什麽更大的野心,他手無兵權,更沒有財團那樣雄厚的財力,自然鬥不過財團。


    隻要他有異動,中國民族財團馬上可以選出一個新總統取代他的位置。


    而且和財團也很好,名利都有了,也讓黎元洪非常滿足了。


    “蘇聯真的是不堪一擊啊!”黎元洪看著戰報感歎了一句,隨後很是高興,心想軍費估計用不了那麽多了。


    這場戰爭根據黎元洪所知的計劃,隻是一個短期的戰爭,目的隻是為了教訓蘇聯一頓,並不是要向蘇聯方向進行擴張。既然隻是教訓一頓,如今已經基本達成了,接下來就是看還能殲滅多少蘇聯紅軍了。


    當前殲滅的蘇聯紅軍已經達到了140萬,跑路的160萬蘇聯紅軍能殲滅多少不得而知,但是140萬的蘇聯紅軍,卻是非常龐大的規模了。


    俘虜估計又有不少了,這些俘虜的勞動力可是一大筆的財富啊!


    看來明年的軍費可以省下一些了,這些免費勞動力可以不少設施出來,如果是投入生產,也能生產出很多東西。


    唯一不太完美的就是這場戰爭貌似沒有太多的戰爭紅利。


    沈凝雲接到擊潰的蘇聯的消息並不意外,也不認為這次進攻蘇聯能獲取多少戰爭紅利,不過教訓蘇聯是大戰略當中的一環,是中華民國為了奪取東南亞殖民利益和東北亞漁業利益的關鍵所在。隻有先解決了蘇聯方麵的威脅,才能放開手來對付美日聯盟。


    然而接下來的局勢發展,卻是大大出乎了沈凝雲的預料。


    因為列寧之前已經進行了全民動員,號稱要將中華民國國防軍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然而,結果卻是……蘇聯少數民族熱烈歡迎中華民國國防軍!


    要知道,蘇聯的少數民族占了人口的大部分,超過了55%的規模。


    當中華民國國防軍突入烏拉爾山脈以西,靠近烏法地區的時候,一路上的俄國少數民族都在熱烈歡迎中華民國國防軍的到來。


    其中幾個國防軍士兵在執行任務時路過村莊,村莊裏的村民們熱情的拿出食物請國防軍的士兵吃,不吃完還不許走。


    這幾個士兵吃完了村民給他們的食物後,回到軍營的時候將這一情況報告了上去,上麵的政委非常重視。


    顯然這些政委也認為這是一個很反常的現象,在上麵下發的作戰提示當中,要求他們防範蘇聯的遊擊隊。


    認為遊擊隊最為頭疼的是敵國民眾對中華民國國防軍的仇恨,使得遊擊隊可以在遭到重創後快速恢複。而且遊擊隊的作戰經驗很差,軍事素質很差,所以行動起來非常不專業,然而也正是這樣的不專業,讓這些遊擊隊的行動非常難以用軍事經驗去判斷和預測,結果就會造成遊擊隊好似無孔不入,讓人頭疼至極。


    結果情況卻和上麵的作戰提示大不相同,遊擊隊沒就看到多少,隻看到很多熱烈歡迎他們到來的俄國少數民族。


    這一現象層層上報,上報到了沈凝雲這邊。


    沈凝雲頓時知道出問題了,或者說是他的認知出了偏差。沈凝雲對蘇聯的認知是來於後來的二戰時期,德國人被蘇聯人奮起反擊,結果被搞得焦頭爛額。


    所以沈凝雲先入為主了,沒有正視一個情況,那就是二戰當中德國人入侵蘇聯後占據了大量的土地後,並沒有多那些蘇聯的少數民族進行拉攏,而是簡單粗暴的想要奴役整個斯拉夫民族,從血統上歧視整個斯拉夫民族。對那些蘇聯少數民族的粗暴奴役的結果,就是讓德國人原本可以團結的力量,卻成為了他們的掣肘。


    而從這次中華民國國防軍進攻蘇聯的情況來看,蘇聯的少數民族非常不滿蘇聯的殘暴統治。


    他們想要改變當前這種製度。


    他們自然不滿意了,因為蘇聯上台後,讓他們的生活質量大大降低。辛苦種出來的糧食被收走大部分,而且輕工業產品供應嚴重不足,導致生活水平非常差。這樣的生活狀況,甚至不如沙皇俄國時期。


    所以那些少數民族非常不滿,都想要脫離蘇聯的統治。


    德國人在二戰過程中,控製的人口不比蘇聯少,工業規模比蘇聯龐大,又有烏克蘭等民族的歡迎。到最後卻依舊沒辦法把蘇聯擊垮,一方麵是因為寒冷的氣候,另一方麵則是出在民心方麵。


    因為德國人當時走的極端民族主義,結果讓烏克蘭等民族發現,德國人的統治比蘇聯人還殘暴,於是隻能拋棄德國,與俄羅斯人團結在蘇聯的旗幟下,與德國人展開鬥爭。


    如果德國人在入侵蘇聯的時候能夠團結那些蘇聯少數民族,那麽蘇聯基本上是必敗無疑的。那樣一來,不僅德國在後方不會遭到那些遊擊隊的騷擾,還能動員出非常多的炮灰,更能夠建設更多的工業等等,從而就近進行補給。


    德國人不精於謀略,顯然是非常正確的評價。


    而中國則是這個世界上最精於謀略的了,沈凝雲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存在的偏差,隨即大喜過望。


    既然那些少數民族不願意和蘇聯一起過日子,可以把他們分裂出來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鈞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鈞申並收藏民國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