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至尊龍天同學的打賞支持!


    當然,這套耗資巨大的星球防禦係統,其開建的目的是為了超遠距離發現敵情,打擊敵對外星力量,可並不是為了讓地球上的科學家做科研研究的。


    用這些星空探索數據讓科學家們進行研究分析,進行科學探索,進一步的了解宇宙環境,探索宇宙奧秘,那不過是摟草打兔子,一魚多吃罷了,畢竟那麽大的消耗,那麽大的投資,如果可以多加利用的話,當然不能平白浪費。


    但是,歸根到底,這套星球防禦體係的最終目的,還是要保衛地球和平,掌握戰略主動,避免再次發生諸如外星海盜入侵這樣的事情。


    而要達成這樣的目的,超遠的視距,超強的觀測、發現係統,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套超級強大的雷達係統,絕對能夠發揮出星球防禦係統幾倍的功效,於敵人不知不覺中暗施殺手,禦強敵於國門之外,其意義有多麽重要,簡直就是不言而喻的。


    而一套劣質的雷達係統,觀測能力稍稍弱上一點,智能化程度稍稍遜色一分,說不定就將敵人放近了幾千萬公裏,幾光秒的距離,讓地球都已經走到家門口了,都發現不了敵人的影蹤。


    星空之中的戰爭,距離的要素對敵我雙方都是無比的關鍵的,敵人進一步,自己就危險一分,自己遠觀一步,戰爭中就多一點準備的時間,多一點打擊空間,多一分勝算。


    如果不能在盡可能遠的距離發現敵人,提前進行準對性打擊,在敵人未曾發現自己之前給對手來一輪,那麽耗資巨大的星球防禦係統,無疑就大大降低了其存在意義,偌大的投資,就相當於是打了水漂了。


    畢竟。相對於遠道而來的外星星係文明,從此時的科技層次角度而言,地球文明的科技力量,終究還是有其極限的。注定了是要處於下風狀態的。


    人家都能遠道而來,發動跨星係文明戰爭了,地球人文明就連一艘能夠飛出地球軌道,進行星球間往來的恒星係飛船都不具備,這從技術角度上來說。差距可謂是相當的明顯的。


    而技術上一旦拉開了大層次,由之而帶來的,必然是巨大的戰力層次差距,曾經的外星海盜肆虐地球的慘狀,無疑正是這種技術差距導致的戰力差距的最明顯例證。


    不過,技術上的差距也並不是無法彌補的。


    地球科技雖然暫時還沒有辦法將諸多科技集成於一體,生產出可以巡航星海的的星際戰艦出來,但是,靠著大投入,專項發展。依托地球本土環境,依托本星球豐富的人力物力、資源優勢,哪怕是靠衝量堆積,也能堆出一股強大的戰力出來,這種太空環境作戰的戰力,毫無疑問,正是地球星球防禦係統之中的火力輸出係統。


    畢竟,地球文明雖說科技水平還未能達到星際文明的標準,但是,終究在航天科技上還是有些建樹的。雖說基礎是差了點,但已經是具備了將龐大的生產力轉化為太空戰力的可能,依托於本土優勢,在有體係支撐的情況下。這種作戰體係,也還是有著相當的戰力的,完全具備了摧毀星際戰艦的可能性。


    而外星文明的科技水平雖高,但是隻要其科技水平未能達到,在遠程投送戰力的情況下,都能夠對地球文明形成全麵碾壓的高度。那麽,地球文明也依舊是有著戰勝的可能的。


    畢竟,遠道而來的外星文明,終究是駕駛戰艦而來的,就算是戰艦編製體量巨大,在人力、物力、科技集成程度上,也終究是有著其短板的。種種能力的發揮,都要受限於其飛船的體量和載荷,這相對於地球本土的優勢來說,又是一個巨大的短板。


    科技優勢和本土優勢相抵消,就已經決定了,現在的地球文明隻要具備著足夠的太空危機意識,有意識有準備的進行星際防衛準備,那麽就算是遭遇外星文明的入侵,也是有著一定的抗衡能力的……而這,指的還是沒有這星球防禦體係之中的那三套超規格的星空觀測係統的存在的情況下的狀態。


    本身,這三套星空觀測係統,按照常規的思路來看,是不可能由現在的地球文明製造出來的,這也必將導致地球文明在科技探測層麵上,受到外星文明的強力碾壓,從而導致地球文明的本土優勢被對衝掉一部分。


    但是,既然現在司馬牧龍在地球上崛起,並且已經製造出了它們,那麽,就算這種情況再怎樣不合理,外星文明真要碰上了,也得是縛手認栽,承認自己確實是撞上了一塊大鋼板!一不小心的話,全軍覆沒都不是什麽稀罕事。


    要知道,科技水平對於戰艦的戰力提升,雖然有著方方麵麵的影響,比如說續航生存能力,炮火攻擊能力,艦體抗打擊能力,隱身能力,飛行移動能力,雷達觀測能力等等,但是,在太空戰場之上,真正起到戰場一線最主要、最直接的作戰效果的,無疑還是隱身能力、雷達觀測能力、攻擊移動能力這幾個方麵。


    戰艦的隱身效果,一旦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後,對方的雷達探測係統無法發現其存在,就會使得自己在敵方眼中單向透明,對方觀察都觀察不到自己,自然更就打不到了,這項能力,直接關係到戰艦本身的生存能力,某種角度上來說,比戰艦的抗打擊能力都要來的重要得多。


    星際時代,很大程度上來說,是攻擊過剩,而防禦能力相對不足的,攻擊力的提升很簡單,多開發些高效高能的攻擊性武器,采用裝藥量更加巨大的物質彈頭,或者使用核變導彈或者其他更具殺傷力的毀滅性武器,總之想要提高攻擊力的辦法總的來說是多種多樣的,提升起來也相對要簡單得多。


    雖然說這種簡單其實也隻是個相對概念,宇宙絕大多數的文明其實連這個簡單點的活頁都是做不好的,那是優等生們的競技項目,學渣隻能退避三舍。


    而想要提升戰艦艦體的抗打擊能力,相比之下就要麻煩的多了。


    戰艦的艦體就像是一架鐵棺材一樣,主要有各種超高規格的合金材料鑄造而成。想要提升戰艦本身的抗打擊能力,除了要考慮艦體外部的防禦裝甲,防禦護罩等等的升級換代之外,還要考慮到許許多多複雜到讓戰艦工程師恨不得把腦子想報廢的複雜因素的掣肘。在這諸多掣肘之下,想要提升一丁點的戰艦艦體的抗打擊能力,都是一件極度複雜,極度困難的係統性工程。


    戰艦本身的外殼部分固然是極為堅固而富有韌性、抗高溫的合金鑄造而成,對於外力傷害的抵抗能力極度強悍。但是在戰艦的內部,卻依然是有著諸多的軟肋的。


    這些軟肋多得數不清,複雜而又脆弱的維生係統,戰艦核心的能源發生係統,還有遍布艦體的能量線路,戰艦主控的智能數據係統,以及戰艦之中的諸多操作人員,這一項項軟肋,各自都有著其脆弱的地方,有的不耐高溫。有的抗電磁、高能射線幹擾能力差,有的不耐強震、極易被震動損毀,還有的集成了上述諸般缺陷,哪一樣傷害都承受不了。


    在想要安全保衛以上這些脆弱部件的同時,還要大幅度的提升艦體的抗打擊能力,可想而知,這其中的技術含量得有多高,放在普通人的環境之中,想要做到這一步,其困難程度相當於手裏握著雞蛋和泰森打拳擊。要求一拳打過去要把泰森打出血而手中的雞蛋不破,試想有幾個人能做到?


    就算不是打巔峰時期的泰森,而是和五六十歲的泰森對毆,恐怕有這個把握的人也是不多的吧?同樣的。有這樣的處理複雜問題,給出解決方案能力的戰艦設計師也同樣是寥寥無幾的,無論放在哪個文明之中,都是絕對的稀缺人才。


    而哪怕這種極度稀缺的特種高端人才被配置成功了,成功地完成了設計團隊的組建,想要完成戰艦的抗打擊能力的提升。也依舊是一件遙遙無期的事情,因為這絕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設計、試驗、生產的問題,而是一個係統性的,涉及到整個工業鏈條、工業基礎的龐大係統性工程。


    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多,戰艦外殼的合金材料顯然要重新設計,必須要研發出性能更加優越更加可靠的全新材料,因為如果有更好的,顯然以前早就用上了,也就用不著現在重新選擇新材料了,而這種太空戰艦級外殼的特種材料,其研發生產乃至於加工難度,顯然也都是極其的變態的,整個實現過程所需的時間也是足以用漫長來形容的,短則幾十幾百年,長則幾千幾萬年,這都是有可能的。


    而除了艦體外殼材料這一項難關之外,其他類似級別的難關,諸如戰艦護罩的設計方案,戰艦內部的隔離保護裝置、材料、新設備的研發等等,輕而易舉的就能撿出幾十種出來,道道難關都能難死人。


    而很顯然的一件事情就是,在處理這些無窮無盡的難題的同時,所需花費的遠不止是時間、人力、材料、金錢等等這些算得過來的東西,說不定在這些能算得過來的東西的背後,還需要整個文明體係都做出某些不得而知的巨大的犧牲,為之一起努力奮鬥漫長歲月,這帶來的一個最終結果就是,成本太高昂了,可以說每提升哪怕一丁點的戰艦抗打擊能力,都是需要花費無數的成本和代價的,相對來說,這個性價比無疑就有點太不劃算了,除了在那些有必要有需要的戰艦之上以外,選擇最大程度的加強烏龜殼厚度的戰艦,顯然比加強戰艦殺傷性能力的要少得多。


    原因顯然很簡單,人家開發五毛錢的炮仗,打起來頂的上你花五萬塊錢購買的戰衣,對等的情況之下,哪怕是再有錢的土豪,顯然都不會選擇烏龜殼戰略作為主攻方向的,因為那個性價比實在是太低了,低的讓人完全沒法忍,有腦子的都不會走這條路。


    在星際時代的過剩攻擊力狀態之下,有時候哪怕是科技層次被拉開了巨大的距離,但是低等級的科技文明,隻要能夠攻擊到高等級文明的戰艦,也是可以帶來巨大的傷害的,哪怕高等級文明的戰艦,也是挨不起低等級文明戰艦的飽和炮火攻擊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既然火力打擊挨不起,那幹脆就躲過去算了,我大力發展隱身戰艦,讓你的雷達觀測體係根本就無法觀測到我的戰艦的存在,那樣的話,哪怕你的殺傷力再強,能夠一記殲星炮毀滅一顆星球,顯然是也毫無用處的,殺傷力再大,發現不了就打不到,還不是然並卵。


    正是出於這種考量,諸多文明都是有誌一同的發展起了戰艦隱身能力,和雷達探測能力的針鋒相對的較量。


    畢竟,戰艦隱身能力的開發項目雖然說難度也是相當不小的,除了戰艦外殼躲避多種模式雷達探測隱身塗層的研發問題之外,還要涉及到整體艦體形態的設計,乃至於對艦體內部的各種艦載設備的隱蔽性設計,但是,哪怕這個項目的難度再大,那也是遠遠遜色於提升戰艦本體抗打擊能力的這個項目的難度的。


    而一旦戰艦隱身能力得到了飛速的提升,使得一方在戰場之中獲得了完全的單向透明的能力之後,很顯然戰場態勢將會產生顛覆性的變化,原本實力對等的兩方,將會因為隱身能力的不對等,而產生完全不對等的戰力變化,足以讓隱身的一方對另一方形成壓製性的碾壓型攻擊,打得對方不要不要的,一戰亡國不在話下。


    也正是因此之故,雷達觀測能力的重要性也就鮮明地凸顯了出來。


    觀測能力決定著戰艦對於戰場態勢的感知,對於敵方目標的搜索發現能力,這個能力不但能夠幫助戰艦避實擊虛,打擊敵方重要目標,還能夠幫戰艦躲避敵方的火力傷害,實在是重中之重的一項能力,在各文明星際戰艦發展的側重點中,一點都不遜色於對戰艦隱身能力的追求。(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際金仙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為堯存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為堯存張並收藏星際金仙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