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種檔次的超光速飛船,說實話依舊是不具備什麽實際意義的使用價值的,在真正的實際應用之中,很難排的上什麽大用場。
畢竟,無論是進行跨星域的星際戰爭,還是星球之間的往來貿易交通,所需要麵臨的都往往是動輒幾光年幾十光年的漫長距離。
而實際意義上的超光速星際飛船,最起碼的性能指標也都要達到一光年以上的單次行駛航程才算是合格,這樣一來的話,就算是幾光年乃至於幾十光年的長途飛行距離,也不過是中間多修整幾次,讓空間發動機稍稍休息冷卻幾次罷了,這樣一來,才有著巨大的實際應用價值可言。
就比如說隕石星海那邊的三大文明盟主,他們所出產的標準型星際戰艦,性能最低的一款產品,其單次形勢航程也足有五光年之多,超光速飛行速度更是有著三倍光速的基礎飛行效率,正是憑借著這樣強大的超光速飛船的性能,他們才能夠構建起各自的龐大星際文明體係,擁有著區域內至高無上的霸主級權威。
老實說,那所謂八大小霸王文明,跟這些老牌霸主級星際文明比起來,簡直提鞋都不配,綜合實力差的遠了,他們之所以能夠頑強的生存下去,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本身就和三大霸主級文明都有著一定的聯係,是他們的配套產業鏈的一環,部分超光速飛船專用零件的高級供應商,同樣也是因為,三大霸主文明相互製衡不說,而在這些所謂的小霸王級別的文明之後,也是有著無數的弱小星際文明在和他們彼此支撐,為他們壯大聲勢和影響力。
也正是處於這種複雜的格局之中,這八個第二檔次的文明才能夠存活下來,並且光明正大積極進取的研究超光速飛船的生產製造技術而不被消滅掉。
以至於到了現在,居然已經有文明能在三大霸主級文明之外,真正的研製出一款驗證型超光速飛船出來。雖然實事求是地說,這飛船的性能還遠遠的達不到真正超光速飛船的標準。
但這個事件的本身,無疑卻已經是有著極其巨大的重要意義了,足以震動星海。
而對於這款驗證型飛船背後的投資商們來說。在經過了多達上千年,少的也有幾百年的漫長投資、投入之後,終於是迎來了盈利回本的機會,他們迫不及待的就要付諸於實際了,好好的為自己補一補血。
太多的文明都已經快要撐不下去了。從上到下每一個投資商都是如此,更有一些投資商,已經在多年的投資競賽馬拉鬆中,已經被徹底的拖死,文明都崩潰了,這樣的例子絕對不是一個兩個。
超光速飛船的技術難度太高了,不單單研究門檻高,投入無比巨大,更關鍵的是,並非隨隨便便那個文明都可以進行這樣研究的。因為這明擺著就是撬霸主級文明的牆角嘛,根子不夠硬的話,分分鍾就被收拾了。
有的文明有研發的衝動,但是既沒有相應的科技儲備,也沒有海量的資源可投入,而有的文明則有著科技儲備和一定程度上的技術開發經驗,了解一些相關的細節知識,多年的相互了解和磨合之中,一些文明彼此碰撞,就產生了共同研究。投資讚助的想法,最終,大量的利益匯聚,政治資產的整合。導致了八個第二檔的超級文明的產生,可以說,這種崛起的本身,絕對不是沒有來由的。
但是,無論是投資的下注文明也好,還是作為研究主體的文明小霸王也罷。都是在多年的研發工作之中,被拖的是疲態盡顯,眼巴巴的等著這驗證型飛船正式定型,投入生產,最終獲得巨量的商業利益的。
雖然這種工程驗證型超光速飛船,就算是經過大量的修整和改造,形成穩定的工作狀態,可才這麽一丁點的超光速航行能力,加起來才十個光時的超光速航行距離,本質上來說,也是起不了什麽用處的,和那些亞光速飛行的飛船沒什麽大的差別,但是,價格上卻要貴上幾百倍,如果單純從性價比來看的話,顯然性價比簡直低到爆了。
但是,眾多文明卻依舊是無比看好它的商業價值的,相信隻要它一定型生產,絕對是能夠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產生無比巨大的轟動的,眾多文明都已經預見到了無數客商蜂擁上門搶購的場景。
之所以眾文明會有如此的一致的看法,那當然不是因為他們有眼無珠,盲目自信的緣故,這完全是因為他們基於對本文明星域的文明生態圈的深入了解的緣故,所以,他們才更加清楚市場的需求。
他們很清楚,雖然這款新的超光速飛船性能極度的坑爹,根本就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超光速飛船,但是,它好歹是真的具有超光速飛行的能力的,飛的再短,你都不能否認它確實是能超光速飛行的。
隻要確定了這一點,那一切就統統不在話下了。
總之,新的一款超光速飛行戰艦誕生了,雖然它性能坑爹,價錢坑爹,但是,它實實在在的就是一艘超光速飛船啊!
而且,比之於三大霸主級文明的飛船,它雖然有著巨大的性能缺陷,但也是有著一係列的優勢存在著。
最起碼它價格上便宜很多,而且購買銷售上並不進行資格限製,也不添加政治條件,掏錢誰都能賣!
這樣的一款超光速飛船,無疑正是市場上最為極度稀缺的資源,隻要它出現了,那就注定了不愁賣,更加需要關心的是,它的產量到底夠不夠,能不能應對市場上的龐大需求。
畢竟,這款飛船雖然性能坑爹,但是,它終究還是一個文明的最高科技結晶,其生產的難度是相當高的,生產效率也不可能很快。
之所以這款新型飛船還要經過多次的試飛、實驗,有了一定的超光速飛行能力之後,還要經過長達幾百年的不斷改造和完善,這不單單是因為廠家需要不斷地完善性能上的改善,更多的考慮之處還在於。要進行相應的,大規模的工業化流水生產線的準備和建設工作。
隻要生產線建設成熟,具備了大規模批量化生產的能力之後,不管飛船的性能到什麽地步了。都會大規模的進行商業銷售。
反正嘛,這種型號的超光速飛船,本身它的購買者也沒幾個是真的看重它的性能的。
它的最主要的購買者,需要的不過是它的名頭罷了。
隻要是超光速飛船,甭管是能飛一個小時還是一分鍾。對這種型號的客戶來說,都是沒有什麽差別的,他們之所以要買這種飛船,不過是為了要滿足自己晉升星際文明的標準罷了,並不是真的看中了它的那點性能。
以隕石星海之外的這處星區的富饒程度而言,可以說到處都是各種文明的存在,除了大量的原生土著文明之外,還有著大量的自主體文明中分裂出來的文明存在著,在那些星際文明之下,有的是占據了幾座星球。卻因為沒有超光速飛船而卡在門檻上,不被認為是星際文明的倒黴蛋文明。
晉升星際文明,對他們來說就差呢麽臨門一道坎了,偏偏這超光速飛船哪是那麽容易弄到手的?需求量太大,而霸主級文明的生產能力是遠遠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的,大量的土著文明幹著急沒辦法,就是因為沒有超光速飛船在手,不被大多數星際文明所認可,難以取得相應的文明對等權限,這對於諸多土著文明而言。無疑是不能忍的事情。
而一旦新的超光速飛船大量投產,並且不限資格的大肆銷售的話,可想而知會有多少土著文明會選擇第一時間買入,那種需求量將會是無比的巨大的。
不要看在這片星空之中。星際文明好似完全不值錢的樣子,略微一數就有大一千多個之多,絕大多數的星際文明都是邊緣文明,根本上不了本區域文明競爭的格局舞台之上,隻能充當三大聯盟盟主的勢力競爭的背景牆,時不時的充當一下炮灰和池魚的角色。乍一看挺悲慘的,實際上來說也確實是挺悲催的。
但是,隻要是上了星際文明的台麵,最起碼都是具備了一定的戰略自保能力,就屬於有名有姓的存在了,多多少少還是有一定的文明影響力的,雖然夠不上文明爭霸的重要角色,但是,最起碼也還是這個星際大航海時代的主流文明層次,還是有些地位的。
這個地位雖然相對低下了些,但是,隻要掛上了星際文明的招牌,還是能夠享受到種種的星際文明的待遇的,無論是進行商貿還是科技等等層麵的交流,至少其他文明就會接受並承認你的資格,真要說起來的話,好處還是很不小的,最起碼每一個星際文明,默認都是能夠組建一個自己的小勢力圈的,並非是那種可以隨意被欺負的存在。
雖然一旦撞上了三大文明聯盟的盟主文明,還有這些盟主文明的仆從文明,被欺負一下、打壓一下、剝削一下什麽的,還是免不了的,但是,終究已經不至於會淪落到動輒就會覆滅的程度。
而且沒有加入到三大聯盟體係之中的邊緣星際文明之間,雖然沒有明確的結盟組織,但是為了抗衡三大文明聯盟的壓迫和欺淩,還是以著八大小霸王文明為核心,形成了一個鬆散的聯盟體係,相互之間有著共同的立場和主張,用以維護各邊緣星際文明的主權安全。
這種半結盟的態度,加之於三大聯盟體係之間的相互製衡的因素,導致了在本星區之內,隻要是被普遍認可為是星際文明的,就一定程度上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雖然免不了被壓迫、打壓,但是安全上還是有著一定的保障的。
隻是,有著這種良好待遇的,隻有獲得承認了的星際文明才能享有,不被承認的,哪怕你的實際實力比普通的星際文明還強呢,那也是沒有絲毫的卵用的。
可以說,大多數的土著文明都卡在超光速飛船的這道坎上不得寸進,早已經鬱悶了無數年月了。
新的超光速飛船隻要真的出現了,哪怕一次就能飛一分鍾,他們也會迫不及待的買入的。
不是因為他們人傻錢多,有錢都沒處花了,而是對眾多低層次的星際文明來說,更多的,還是看中它的超光速飛船的名片屬性。
單單是這個名頭,就有著巨大的作用,就能夠賣出大價錢,能夠吸引來無數的顧客踏破門檻,它的生產文明,哪怕就是依靠這麽一款像模型玩具多過像軍工產品,就能夠賺個盆滿缽滿,無數年的艱辛發開過程,至此初步開始產生回報。
這對於那個小霸王文明來說,顯然是有著無比的積極意義的。
而同樣的,對於隕石星海的整個文明圈而言,這件事的本身也是有著無比的積極和巨大的意味的。
因為,這意味著星際文明的數量會在短時間內大量攀升,大量的底層階層充斥在星際競爭的舞台之上,這將大大的增強八大小霸王文明的勢力團體的綜合實力,進一步的對三大霸主級文明形成製約和掣肘,從側麵對新的霸主級文明的誕生形成保護。
若是沒有這種保護的話,很難說即將進入突破期的這些第二檔的星際文明,最終能不能在三大霸主級文明的威壓之下保全自身的安全。
畢竟,作為既得利益者,想要讓他們眼睜睜坐視新的勢力團體的誕生而無動於衷,這無疑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之前八小霸王級文明之所以能夠穩得住陣腳,那不過是利用三大文明之間的矛盾,在艱苦的進行夾縫中生存罷了,現在眼看著他們一點點被養肥了,會不會被殺了吃肉,這無疑是一件很難說的事情。
作為破局者來說,他們隻能是盡量的拉攏更多的同盟,製造更複雜的局勢試圖自保罷了。
看似錯綜複雜的星際格局,有著無數的利益衝突,有著無數的科技分支,無數的突破方向,但是在這其中影響最巨大的,無疑還是要數超光速飛船技術,至少在這個文明層麵來說,這是永不過時的。
無數文明所追求,所渴望,所夢寐以求的,不過就是一套完善的超光速飛船的設計圖紙,還有一套生產線罷了。(未完待續。)
畢竟,無論是進行跨星域的星際戰爭,還是星球之間的往來貿易交通,所需要麵臨的都往往是動輒幾光年幾十光年的漫長距離。
而實際意義上的超光速星際飛船,最起碼的性能指標也都要達到一光年以上的單次行駛航程才算是合格,這樣一來的話,就算是幾光年乃至於幾十光年的長途飛行距離,也不過是中間多修整幾次,讓空間發動機稍稍休息冷卻幾次罷了,這樣一來,才有著巨大的實際應用價值可言。
就比如說隕石星海那邊的三大文明盟主,他們所出產的標準型星際戰艦,性能最低的一款產品,其單次形勢航程也足有五光年之多,超光速飛行速度更是有著三倍光速的基礎飛行效率,正是憑借著這樣強大的超光速飛船的性能,他們才能夠構建起各自的龐大星際文明體係,擁有著區域內至高無上的霸主級權威。
老實說,那所謂八大小霸王文明,跟這些老牌霸主級星際文明比起來,簡直提鞋都不配,綜合實力差的遠了,他們之所以能夠頑強的生存下去,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本身就和三大霸主級文明都有著一定的聯係,是他們的配套產業鏈的一環,部分超光速飛船專用零件的高級供應商,同樣也是因為,三大霸主文明相互製衡不說,而在這些所謂的小霸王級別的文明之後,也是有著無數的弱小星際文明在和他們彼此支撐,為他們壯大聲勢和影響力。
也正是處於這種複雜的格局之中,這八個第二檔次的文明才能夠存活下來,並且光明正大積極進取的研究超光速飛船的生產製造技術而不被消滅掉。
以至於到了現在,居然已經有文明能在三大霸主級文明之外,真正的研製出一款驗證型超光速飛船出來。雖然實事求是地說,這飛船的性能還遠遠的達不到真正超光速飛船的標準。
但這個事件的本身,無疑卻已經是有著極其巨大的重要意義了,足以震動星海。
而對於這款驗證型飛船背後的投資商們來說。在經過了多達上千年,少的也有幾百年的漫長投資、投入之後,終於是迎來了盈利回本的機會,他們迫不及待的就要付諸於實際了,好好的為自己補一補血。
太多的文明都已經快要撐不下去了。從上到下每一個投資商都是如此,更有一些投資商,已經在多年的投資競賽馬拉鬆中,已經被徹底的拖死,文明都崩潰了,這樣的例子絕對不是一個兩個。
超光速飛船的技術難度太高了,不單單研究門檻高,投入無比巨大,更關鍵的是,並非隨隨便便那個文明都可以進行這樣研究的。因為這明擺著就是撬霸主級文明的牆角嘛,根子不夠硬的話,分分鍾就被收拾了。
有的文明有研發的衝動,但是既沒有相應的科技儲備,也沒有海量的資源可投入,而有的文明則有著科技儲備和一定程度上的技術開發經驗,了解一些相關的細節知識,多年的相互了解和磨合之中,一些文明彼此碰撞,就產生了共同研究。投資讚助的想法,最終,大量的利益匯聚,政治資產的整合。導致了八個第二檔的超級文明的產生,可以說,這種崛起的本身,絕對不是沒有來由的。
但是,無論是投資的下注文明也好,還是作為研究主體的文明小霸王也罷。都是在多年的研發工作之中,被拖的是疲態盡顯,眼巴巴的等著這驗證型飛船正式定型,投入生產,最終獲得巨量的商業利益的。
雖然這種工程驗證型超光速飛船,就算是經過大量的修整和改造,形成穩定的工作狀態,可才這麽一丁點的超光速航行能力,加起來才十個光時的超光速航行距離,本質上來說,也是起不了什麽用處的,和那些亞光速飛行的飛船沒什麽大的差別,但是,價格上卻要貴上幾百倍,如果單純從性價比來看的話,顯然性價比簡直低到爆了。
但是,眾多文明卻依舊是無比看好它的商業價值的,相信隻要它一定型生產,絕對是能夠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產生無比巨大的轟動的,眾多文明都已經預見到了無數客商蜂擁上門搶購的場景。
之所以眾文明會有如此的一致的看法,那當然不是因為他們有眼無珠,盲目自信的緣故,這完全是因為他們基於對本文明星域的文明生態圈的深入了解的緣故,所以,他們才更加清楚市場的需求。
他們很清楚,雖然這款新的超光速飛船性能極度的坑爹,根本就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超光速飛船,但是,它好歹是真的具有超光速飛行的能力的,飛的再短,你都不能否認它確實是能超光速飛行的。
隻要確定了這一點,那一切就統統不在話下了。
總之,新的一款超光速飛行戰艦誕生了,雖然它性能坑爹,價錢坑爹,但是,它實實在在的就是一艘超光速飛船啊!
而且,比之於三大霸主級文明的飛船,它雖然有著巨大的性能缺陷,但也是有著一係列的優勢存在著。
最起碼它價格上便宜很多,而且購買銷售上並不進行資格限製,也不添加政治條件,掏錢誰都能賣!
這樣的一款超光速飛船,無疑正是市場上最為極度稀缺的資源,隻要它出現了,那就注定了不愁賣,更加需要關心的是,它的產量到底夠不夠,能不能應對市場上的龐大需求。
畢竟,這款飛船雖然性能坑爹,但是,它終究還是一個文明的最高科技結晶,其生產的難度是相當高的,生產效率也不可能很快。
之所以這款新型飛船還要經過多次的試飛、實驗,有了一定的超光速飛行能力之後,還要經過長達幾百年的不斷改造和完善,這不單單是因為廠家需要不斷地完善性能上的改善,更多的考慮之處還在於。要進行相應的,大規模的工業化流水生產線的準備和建設工作。
隻要生產線建設成熟,具備了大規模批量化生產的能力之後,不管飛船的性能到什麽地步了。都會大規模的進行商業銷售。
反正嘛,這種型號的超光速飛船,本身它的購買者也沒幾個是真的看重它的性能的。
它的最主要的購買者,需要的不過是它的名頭罷了。
隻要是超光速飛船,甭管是能飛一個小時還是一分鍾。對這種型號的客戶來說,都是沒有什麽差別的,他們之所以要買這種飛船,不過是為了要滿足自己晉升星際文明的標準罷了,並不是真的看中了它的那點性能。
以隕石星海之外的這處星區的富饒程度而言,可以說到處都是各種文明的存在,除了大量的原生土著文明之外,還有著大量的自主體文明中分裂出來的文明存在著,在那些星際文明之下,有的是占據了幾座星球。卻因為沒有超光速飛船而卡在門檻上,不被認為是星際文明的倒黴蛋文明。
晉升星際文明,對他們來說就差呢麽臨門一道坎了,偏偏這超光速飛船哪是那麽容易弄到手的?需求量太大,而霸主級文明的生產能力是遠遠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的,大量的土著文明幹著急沒辦法,就是因為沒有超光速飛船在手,不被大多數星際文明所認可,難以取得相應的文明對等權限,這對於諸多土著文明而言。無疑是不能忍的事情。
而一旦新的超光速飛船大量投產,並且不限資格的大肆銷售的話,可想而知會有多少土著文明會選擇第一時間買入,那種需求量將會是無比的巨大的。
不要看在這片星空之中。星際文明好似完全不值錢的樣子,略微一數就有大一千多個之多,絕大多數的星際文明都是邊緣文明,根本上不了本區域文明競爭的格局舞台之上,隻能充當三大聯盟盟主的勢力競爭的背景牆,時不時的充當一下炮灰和池魚的角色。乍一看挺悲慘的,實際上來說也確實是挺悲催的。
但是,隻要是上了星際文明的台麵,最起碼都是具備了一定的戰略自保能力,就屬於有名有姓的存在了,多多少少還是有一定的文明影響力的,雖然夠不上文明爭霸的重要角色,但是,最起碼也還是這個星際大航海時代的主流文明層次,還是有些地位的。
這個地位雖然相對低下了些,但是,隻要掛上了星際文明的招牌,還是能夠享受到種種的星際文明的待遇的,無論是進行商貿還是科技等等層麵的交流,至少其他文明就會接受並承認你的資格,真要說起來的話,好處還是很不小的,最起碼每一個星際文明,默認都是能夠組建一個自己的小勢力圈的,並非是那種可以隨意被欺負的存在。
雖然一旦撞上了三大文明聯盟的盟主文明,還有這些盟主文明的仆從文明,被欺負一下、打壓一下、剝削一下什麽的,還是免不了的,但是,終究已經不至於會淪落到動輒就會覆滅的程度。
而且沒有加入到三大聯盟體係之中的邊緣星際文明之間,雖然沒有明確的結盟組織,但是為了抗衡三大文明聯盟的壓迫和欺淩,還是以著八大小霸王文明為核心,形成了一個鬆散的聯盟體係,相互之間有著共同的立場和主張,用以維護各邊緣星際文明的主權安全。
這種半結盟的態度,加之於三大聯盟體係之間的相互製衡的因素,導致了在本星區之內,隻要是被普遍認可為是星際文明的,就一定程度上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雖然免不了被壓迫、打壓,但是安全上還是有著一定的保障的。
隻是,有著這種良好待遇的,隻有獲得承認了的星際文明才能享有,不被承認的,哪怕你的實際實力比普通的星際文明還強呢,那也是沒有絲毫的卵用的。
可以說,大多數的土著文明都卡在超光速飛船的這道坎上不得寸進,早已經鬱悶了無數年月了。
新的超光速飛船隻要真的出現了,哪怕一次就能飛一分鍾,他們也會迫不及待的買入的。
不是因為他們人傻錢多,有錢都沒處花了,而是對眾多低層次的星際文明來說,更多的,還是看中它的超光速飛船的名片屬性。
單單是這個名頭,就有著巨大的作用,就能夠賣出大價錢,能夠吸引來無數的顧客踏破門檻,它的生產文明,哪怕就是依靠這麽一款像模型玩具多過像軍工產品,就能夠賺個盆滿缽滿,無數年的艱辛發開過程,至此初步開始產生回報。
這對於那個小霸王文明來說,顯然是有著無比的積極意義的。
而同樣的,對於隕石星海的整個文明圈而言,這件事的本身也是有著無比的積極和巨大的意味的。
因為,這意味著星際文明的數量會在短時間內大量攀升,大量的底層階層充斥在星際競爭的舞台之上,這將大大的增強八大小霸王文明的勢力團體的綜合實力,進一步的對三大霸主級文明形成製約和掣肘,從側麵對新的霸主級文明的誕生形成保護。
若是沒有這種保護的話,很難說即將進入突破期的這些第二檔的星際文明,最終能不能在三大霸主級文明的威壓之下保全自身的安全。
畢竟,作為既得利益者,想要讓他們眼睜睜坐視新的勢力團體的誕生而無動於衷,這無疑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之前八小霸王級文明之所以能夠穩得住陣腳,那不過是利用三大文明之間的矛盾,在艱苦的進行夾縫中生存罷了,現在眼看著他們一點點被養肥了,會不會被殺了吃肉,這無疑是一件很難說的事情。
作為破局者來說,他們隻能是盡量的拉攏更多的同盟,製造更複雜的局勢試圖自保罷了。
看似錯綜複雜的星際格局,有著無數的利益衝突,有著無數的科技分支,無數的突破方向,但是在這其中影響最巨大的,無疑還是要數超光速飛船技術,至少在這個文明層麵來說,這是永不過時的。
無數文明所追求,所渴望,所夢寐以求的,不過就是一套完善的超光速飛船的設計圖紙,還有一套生產線罷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