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至尊龍天同學的打賞支持!


    時間一晃又過了兩年,現在已經是2252年。


    經過整個地球文明1200億人口的共同努力,在經過長達一百多年的大建之後,地球文明有史以來第一艘驗證型超光速飛船終於建成了。


    作為第一艘真正建成並迅速開始進行列裝的超光速飛船,這條被命名為始皇號的超級飛船並不是一艘真正意義上的戰艦,而是一艘星際移民飛船,之所以建成移民飛船,一方麵是考慮到這種民用型號的飛船,其製造難度相對來說要低得多,另一點原因也在於,現如今的地球文明,最最需要的飛船類型就是這種能夠進行大規模人口移民的飛船型號了。


    作為一個在母星上承載了多達一千億人口的初期星際文明,即便是現在由於種種因素製約,地球的人口增長規模已經大幅度萎縮,但是年均人口自然增長率也依舊有著千分之五的規模,這也就意味著,地球每年的新增人口數量就有著六億人的規模,這樣的人口增長速度,對於現在的地球文明來說,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巨大的壓力,哪怕是地球文明有著源自於隕石星海的,源源不斷的外來物資的支撐,巨大的隕石獲取量完全能夠滿足地球文明對於資源的龐大需求。


    但是,整個太陽係之內,目前所能夠開發的新的生存空間的增長速度,卻已經越來越顯得難以應付。


    整個火星,現如今所能夠容納的人口數量,已經有多達一百多億的規模,短時間內再新增大量的生存空間的可能已經越來越小,而限於火星本身的重力缺陷問題,每年都必須要有大規模的,多達幾十億量級的人口在地球與火星之間進行回流、適應,這種剛需性的需求雖是迫不得已的舉措,卻也是大量的擠占了地球上的相當一部分生存空間。


    地球絕大多數適宜進行大規模地下建築群開發的地方,平均的開發深度都已經發展到了地下兩百米的距離,大規模的,向更深地層要空間的舉措已經進行了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在地下開發出了新的大規模的地下空間,但是不得不考慮的事情是,整個地球範圍內,新的進行大規模人類生存開拓的空間,確實是已經接近飽和了,更深層的地下空間不是不能開采,問題是,越向下開采,每一寸生存空間的開拓,都將會是成本越加高昂,而收獲也將會是越加稀少的。


    到了現如今的文明階段,源於文明發展對於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每一個合格的地球人,都需要經過多年的教育和培養,才能夠被教育成合格的人才,但問題是越是受教育程度高,人的忍耐能力就越差,對於各方麵的生存空間和需要的要求就越高,對於越深層次的地下空間就越感厭煩、越感到難以忍受。


    而除了地球和火星之外,在太陽係的其他星球上進行星球開發的難度卻都是極高的,開發成本短時間內想要降下來,可能性可謂是相當的渺茫的。


    總的來說,地球文明在短時間內,想要在太陽係範圍內開拓出更多的生存空間出來,各方麵所需要支付的邊際成本隻會越來越高,而成果也將會越來越小,這決定了即便是地球文明想要維持現在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也難以維持太長的時間,最多也隻能再維持個一兩百年左右的時間。


    這個時間差不多已經是極限了,如果在此期間地球文明不能夠找到新的,大量的生存空間的話,那麽,用不了一百年時間,地球人就必須要考慮進行人口增長限製的政策了。


    但是,作為一個上規模,有著足夠的風險抵禦能力的文明,沒有足夠的人口,足夠的生存空間,足夠的戰略緩衝地帶,無疑是根本就上不了檔次的,稱不上是個合格的星際文明,一旦遭遇一場夠水平的星際文明戰爭,隨時都會有覆滅的可額能。


    地球文明既然已經實現了超光速飛船的生產能力,那麽,就已經是迎來了星際時代的曙光,擁有了在短時間內盡可能的增強自己的文明底蘊,增強自己的文明綜合實力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地球文明顯然是不會考慮去限製自己的人口增長速度的。


    因為人哪怕是對於星際文明來說,想要維持一個相對較高的人口增長速度,也是非常困難的,越是高素質的人才,自然而然的就越是顯得生育觀念保守,地球文明之所以能夠保有現在的人口增速水平,那也是經過了兩百多年的精心培養,經過了兩百年時間的觀念重塑,才形成了現如今的人口生育觀念,這其中不單單有著各種宣傳的成本,還有著大量的社會保障的支出,如果一旦掉轉路線,開始實行人口限製政策的話,那真的就是千年功業毀於一旦了,限製起來容易,再想恢複現如今的人口增長速度,可就是千難萬難了!


    所以哪怕是壓力再大,整體形勢在艱難,地球文明哪怕千方百計的想辦法,也是一定要保持現如今的地球人口增長速度的。


    因為這樣的人口增長速度,就是未來地球文明的終極利器之一,是擴張最大的本錢之一,沒有足夠的人口,想要實現文明利益的最大化,那毫無疑問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一顆星球,不安插上個十億八億的人口,想要實實在在的掌控在手,毫無疑問根本就是不現實的。


    地球文明現如今一千兩百億的人口,哪怕就算是以最大規模的擴張效率來計算,能夠填滿一百顆星球,占據幾十個恒星係就已經是頂天的了,這對於立誌想要進行超量級文明競爭的地球文明而言,顯然還是有些不夠看的。


    所以,在當前的階段,大規模的,高效率的增長地球人口的政策,依舊是不能夠變更的,甚至這項政策在很長遠的未來時間尺度上來看,也依舊是不會改變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盡可能地減輕當前的人口承載壓力,地球文明現在自然就迫切的需要對外進行擴張活動。一次航行可以對外輸出上百萬人口,進行密集承載可以輸出上千萬人口,最大程度化擴張地球文明外星權益的超光速飛船,這毫無意外正是現如今的地球所最需要的戰略資產。


    始皇號飛船這樣的大型移民飛船的建造計劃,可以說正是為了應對這種文明格局所催生出來的產物,地球文明政府這些年來一直都在心焦如火的等著它真正建成、列裝,等了一百多年的時間,壓力越來越大,終於等到了它成形的這一天。


    可以說,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之中,對於這艘飛船的目的地,對於它所承載的任務,地球文明早已經有了通盤的考慮。


    一個距離地球所在的太陽係,隻有20光年的自然生態星,就是地球政府為他安排的既定目標。


    這顆星球,早在始皇號還是個半成品的時候,地球文明就已經對它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分析,在始皇號初具雛形的時候,地球文明就朝它發射了大量的智能探索衛星和無人飛船,早在始皇號正式建造成功的一年之前,所有的屬於該星的詳細資料都已經被匯總集合了起來。


    和這顆星球屬於同一批的,被作為精確調查對象的星球足有一百多個,最終在詳細審核了所有一百顆星球之後,這顆“幸運的”星球,最終被列為了地球文明首艘超光速飛船的擴張移民目標,成為未來第一批一千萬地球移民人口的最終目的地。


    限於人力、技術、產業等等多方麵的限製因素的影響,始皇號飛船的各方麵指標並不盡如人意,它的超光速巡航速度隻有3倍光速,而且一次超光速巡航最多隻能飛行一年的時間,然後就要進行修整,整體維修保養差不多小半年的時間,才能夠再次進行超光速巡航飛行。


    受到這種飛船性能的影響,這次單趟距離20光年的旅程,一個來回最起碼也要22年的時間,相對來說依舊是個並不經濟的數字。


    而20多年的時間,隻能夠移民一千萬,這對於緩解地球人口增長壓力的大背景而言,顯然效果幾乎是接近於無的。


    畢竟,地球上一年新增的人口數量就有六億之多,二十年時間下來,新增人口數量就已經多達120億了,一代人都成長起來了,這一千萬的人口數量的移民,自然隻是個杯水車薪的數字。


    不過,數字雖然極不顯眼,但這卻是一個新時代的轉折,地球文明自此迎來了一個星際擴張的大時代,高速擴張的轉折點可謂是自此而來。


    畢竟,在過去的兩百年時間之中,地球文明已經建立起了完備的生產超光速飛船的全部配套產業鏈,新的超光速飛船的生產效率,隻會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進行提升,第一艘超光速飛船需要100年時間來建成,但是有了全套產業鏈的支撐,即便是用最保守的效率來估計,再要完成第二艘飛船的話,最多也隻需要20年時間差不多就可以了。


    事實上,第一艘飛船它的生產進度,也是在最後的20年之間完成了超過一半的工程的。


    而且相比於第一艘飛船顯得讓人著急至極的坑爹性能來說,隨著新的完善的產業鏈的技術升級,全麵更新,新的飛船的性能無疑也將會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畢竟,地球文明在成型超光速飛船的相關產業的過程中雖然也完成得極為艱難,但畢竟所有的技術都是現成的,一旦形成了最初的產業配套體係之後,再進行後續的升級就相對容易的多了,各方麵的技術相互促進、相互提升,這之間的各方麵性能的提升加起來,絕不是隻有一點半點的。


    這最終導致的結果,無疑體現在航程效率、飛船承載能力等等方方麵麵的數據上時,都將會比之第一艘飛船有著巨大而鮮明的突破。


    畢竟,在第一艘飛船長達100多年的建造過程之中,很多技術前腳才用上,後腳就已經落伍了,但是出於盡快完工第一艘飛船的考慮,並沒有進行徹底的更新,這些骨子裏帶來的先天性“病症”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始皇號飛船的總體性能。


    但這種事情,無疑在今後的新的飛船的製造過程中將最大程度的被避免過去,畢竟完整的生產體係建成之後,飛船的建造速度將最大化的提升起來,在此期間的技術進步的速度當然也隻會越來越慢。


    而在已經完成了全套產業鏈布局的情況下,地球文明在進行新的飛船的建造項目的過程之中,自然也不會單次隻進行一艘飛船的製造,隻會最大程度的進行飛船的批量化、流水化製造,從各個角度和房型進行努力,最大化的提升飛船的製造速度和單位時間之內的產能。


    而以地球文明的人口增長速度、產業鏈成熟速度,將飛船的生產時間短時間內壓縮到極致水平,並且形成有機的、成熟的工業化流水線生產,也並非是必須要耗時長久的事情,保守估計的話,可能也最多隻需要三五十年的時間。


    而在此期間,已有的飛船足以完成兩三次的移民飛行,幾千萬人口紮根在移民星球之上幾十年時間,已經足以對依舊處於巨獸爭霸時代的移民新星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造,形成一個成規模的,有生產能力的成熟社會了,具備大規模的移民基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到時候已經建成的幾艘飛船一起發力,每年新移民的人口都將會是一個不小的規模,並在新的星球上星球飛船維修,部分產業鏈的生產能力等,無疑將會大大的提速整個地球文明的發展速度,這些無疑都是可以預期的事情。


    而有了新的移民星球的快速成熟,飛船流水線的快速成型,用不了一百年的時間,大批量的飛船都將會被製造出來,大量的產能都將會被釋放出來,人類社會的移民速度將會在短時間內形成井噴效用,大規模的星際擴張將真正的形成可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際金仙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為堯存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為堯存張並收藏星際金仙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