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至尊龍天同學的打賞支持!非常感謝!
就在聯軍大舉進攻地球聯盟旗下的各個邊緣星球的同時。
地球聯盟雖然做出了棄守個戰線第一道星球防線的決定,但是,除此之外,地球聯盟卻也並不是毫無作為的。
恰恰相反,就在聯軍大舉出動,導致後方相對防禦空虛的同時,開戰以來地球聯盟第一次大規模的反攻反圍剿行動,也在同一時間徹底的打響了!
須知,在兩大陣營的主力戰艦艦隊展開正式廝殺以來,這一年多的時間之中,地球聯盟雖然借助種種優勢,將隕石星海聯軍的艦隊虐得是眼淚汪汪的,但事實上,地球聯盟卻始終都是相當保守,相當謹慎的,種種戰術動作都充滿了偽裝和迷惑性。
每一次作戰,整個地球聯盟所出動的戰艦,都可謂是微乎其微,是依靠突襲、騷擾和地球聯盟全方位的戰場、情報優勢,來和聯軍艦隊來周旋的。
借助種種優勢,地球聯盟雖然屢次斬獲戰果,將聯軍的戰艦報銷了不少,但事實上,地球聯盟所出動的戰艦數量,卻一直是與聯軍方麵不成比例的。
在聯軍多次的觀察和試探之中,地球聯盟所出動的戰艦的數量,通常隻有聯軍方麵的百分之幾!
在這樣的作戰模式之中,麵對著整個聯軍艦隊整整三十萬艘戰艦的規模,地球聯盟通常常規動用的超光速戰艦的規模,才不過僅僅隻有五六千艘這樣的數量罷了。
一年多來,無數次的衝突和局部小規模戰役的打響,已經一次又一次的固化了聯軍方麵的這種認識。
整個聯軍上下,盡管一次次傷痕累累,一次次被打擊、挫敗,但事實上,卻已經是漸漸的開始不將地球聯盟放在眼裏了,他們自認為已經看穿了地球聯盟的實力真相。
地球聯盟方麵雖然作戰英勇、戰術狡詐,開戰以來屢立功勳,給聯軍方麵造成了巨大的麻煩,但他們也不是真的就是無可戰勝的,他們有著重大的缺陷和短板!
那就是,整個地球聯盟方麵在戰艦數量上的規模,都與聯軍方麵差距甚大!
地球聯盟除了深不可測的盟主,地球聯盟這個神秘的域外文明之外,可能其他的所有文明,也就是現在正在和聯軍作戰的那些艦隊的擁有者們,可能全部的力量加在一起,也不過僅僅隻有幾萬艘上下的規模罷了。
幾千規模的艦隊,聯軍方麵以為這就是整個地球聯盟方麵,地球文明在不親自出手,調動己方的直屬艦隊的情況下,地球聯盟所能夠出動的絕大多數力量了!
這種觀念的建立,是聯軍上下用一年多的時間,無數次局部的小規模戰役的試探,一點點試探出來的。
聯軍上下對這個認知已經可謂是根深蒂固了。
沒辦法,無數次的戰術總結,無數次的情報分析匯總,聯軍發現同一時間段之內,和聯軍作戰的艦隊的數量都差不多是相似的,而且將同一時間段內,聯軍上下所遭遇到的飛船的信息總結出來,每一個敵方戰艦的情報信息都能夠單獨建檔了!
聯軍方麵和地球聯盟方麵的戰艦混得簡直太熟了,發現地球聯盟方麵的飛船那是真的忙,可能一天三頓飯,得趕好幾次場,參加好幾次戰鬥。
往往聯軍上下一天時間的戰役總結下來,通常都能發現一艘戰艦參與到了多次的襲擊作戰之中,聯軍的多艘戰艦,都遭遇到了同一艘飛船的多次零辱!
如此長時間下來,地球聯盟方麵的各艘飛船,都被聯軍士兵暗地裏排上了“黑榜名單”,哪艘飛船最可惡,哪艘飛船危害最大,聯軍上下簡直都快要耳熟能詳了都。
尤其一些特別出眾的飛船,比如“刀疤臉”、“大鯊魚”等等,這些不知名編號,但是飛船戰績相當出色的家夥,往往都被聯軍士兵根據其外觀上的特殊標誌,而被取出了一係列的外號,天天都要被聯軍士兵咬牙切齒的咒罵和提防,一旦遇上了,更是會遭遇聯軍戰艦的特殊待遇,集中炮火熱情的招待。
雖然這種狀況未免有些太漲了地球聯盟的威風,削了聯軍上下的麵子,但是從這裏也已經看得出來,在這一年多的時間之中,聯軍雖然屢屢遭受損失和打擊,但是,卻也不是白混的,他們也是在飛速的獲得著成長,不斷地在積累著作戰的經驗。
在這種情況下,聯軍雖然一直以來失敗不斷,但是,從上到下,卻已經漸漸積累出了勝利的預期與覺悟了。
雖然一直被地球聯盟的戰艦按在地上摩擦,但是,仗著自己身家豐厚,旗下飛船戰艦無數,聯軍方麵已經漸漸地開始不將地球聯盟的力量看在眼裏了!
沒辦法,誰讓在聯軍看來,地球聯盟的飛船實在是太少了呢,才攏共不過幾萬艘的數量,一次隻能出動幾千艘,這算什麽啊?
不可否認的是,地球聯盟確實戰力非凡,一度打得聯軍上下招呼不住,顧頭不顧腚的。
但是,地球聯盟的戰艦數量,在聯軍上下看來,實在是一大重傷!
就是地球聯盟的戰艦再能打,再能偷襲,再能以一當十,隨著聯軍上下對地球聯盟的戰術戰法越來越熟悉,聯軍每次戰役所受到的損傷還是在不可遏製的降低。
聯軍雖然失敗的次數多,但是聯軍實力雄厚,失敗的起,就算是失敗一萬次,也能夠重新爬起來,拍拍屁股擦擦臉,就能夠繼續征戰沙場!
但地球聯盟就不行了,他們數量太少,實力太弱了,飛船少一艘是一艘,力量是實打實的在不斷損耗之中,跟聯軍相比根本就沒法比。
聯軍損失十艘都不算是個事兒,後麵的戰力補充始終都在源源不斷的趕來,氣血綿長。
但地球聯盟方麵,那可就不行了。不單單是飛船不可遏製的在減少,更加關鍵的是,被聯軍看穿了規模有限的事實之後,聯軍更是已經找到了地球聯盟的致命缺陷。
那就是擅長於小規模、小批量的作戰,一旦聯軍方麵一次性出動了太大規模、太大數量的戰艦,地球聯盟就萬萬無法匹敵了。
在這種大規模作戰之中,一方麵是不好偷襲,另一方麵是,戰役一旦打響,對雙方的損耗都將是巨大的,兩個陣營之間的戰損比例更將趨向中間,一個不好的話,地球聯盟就有可能被削弱很大一部分力量。
可以說,這一次聯軍方麵從各個方向,統一發動大規模的襲擊,就正是這種戰術思想的實際應用。
而正如聯軍所想的那樣,地球聯盟方麵確實不敢和他們硬碰硬的剛正麵,甚至地區聯盟直接就放棄了這一道道的星球防線,讓聯軍體會到了少有的勝利的快感。
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聯軍可謂是通過實際戰役的方式,驗證了他們新的,針對地球聯盟所做出的戰術調整,實際作戰的效果,讓他們更進一步的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這更進一步的讓他們確認了地球聯盟之中除了地球文明之外,其實也不過如此,遲早要被他們碾壓過去的野望。
而這種情況,其實也並不出乎他們的意料。
畢竟,地球聯盟旗下的諸多文明,本來就是一幫窮釣絲,是最偏僻星域的鄉下鄉巴佬,以前根本不被那些富庶星域的文明們看在眼裏的,這樣的文明可想而知能有多大點油水?
也就是在地球文明的支持和武裝之下,這些弱小文明才一下子抖了起來,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能夠跟聯軍主力艦隊相抗衡了。
要知道,組成隕石星海聯軍的文明,那都是隕石星海裏麵的諸多支柱文明啊,其中不乏四流文明,甚至三流文明的存在,而主持聯軍事物的核心,更是達到二流水準的西斯塔文明。
能夠和如此強大的聯軍相抗衡,老實說這已經相當出乎聯軍上下的意料了,地球文明深不可測的實力,隻此就可見一斑。
不過,地球文明終究不是開善堂的,雖然他通過其古怪的貿易方式,在背後支撐其了地球聯盟的這張皮,但是,想來能夠給這些文明提供的支撐,也應該是有著限度的吧?
地球聯盟現在旗下擁有著數萬艘的新式戰艦,這些可全都是地球文明的手筆,這規模實事求是地說,已經是奇跡的強大的了。
聯軍上下誰都不敢想象,地球文明怎麽可能將更多的戰艦提供給地球聯盟內部的那些垃圾文明。
在他們看來,地球文明可能是想要借助這些本土文明的力量,消耗一些聯軍的戰力,但是,地球文明也不可能無止境的給那些弱小文明提供支持。
一旦地球文明吸盡了這些弱小文明僅有的油水和鮮血之後,遲早會把這些傀儡棄之不顧,扔到九霄雲外去。
到那時,真正的直麵地球文明的時候,那才是聯軍最艱苦,最危險的時候,而聯軍上下甚至一致認為,恐怕距離這一天,已經並不遙遠了!
但實際上呢?
事實是,聯軍上下都被地球聯盟一貫以來的偽裝所欺騙了!
地球聯盟出動的超光速飛船的數量固然是相當有限的,但這其實並不意味著聯軍旗下諸文明所擁有的超光速飛船就真的呢麽有限。
事實上經過多年的貿易,現如今地球文明旗下的諸多文明,都早已經變得相當之強大,相當之富裕了。
整個地球聯盟除了地球文明之外,所能夠動用的超光速飛船多了不好說,區區幾十萬艘還是有的,至少不比這一個批次的聯軍主力戰艦的數量要少。
這得益於地球文明所構架的商業體係和文明體係。
在這個體係之中,隨著多年的發展和各文明的有力出力、截長補短,地球聯盟旗下的諸多文明都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不單單在超光速飛船的保有量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是一個個通過各種產業升級、購買工業技術的方式,在文明生產力上,也都有了極大的發展。
地球文明所主導的這個商業體係,雖然也存在著極大程度的剝削,但是地球文明卻又在另一個層麵上,為旗下文明創造了更多的致富渠道,調動了各文明內部原本難以釋放和挖掘的生產力。
所以隨著時間的發展,地球聯盟旗下的諸多文明,並沒有因為地球聯盟的剝削而不斷衰弱、耗盡油水,反倒是一個個都變得更加富裕也更加強大了。
這也正是地球文明和隕石星海霸主級文明在觀念上的不同,同樣都是撈油水、剝削下屬,地球文明是在互利共贏、創造價值的基礎上合理的撈油水,而隕石星海的文明霸主們,卻在漫長的封閉自治之中,墮落腐化成了坐享其成的利益吞噬者,將維持自身的統治和利益,擺在了發展的第一目的之上。
而在這種發展觀的驅動之下,整個隕石星海都成了弱肉強食的生態叢林,根本就不見一絲真正的文明秩序。
也正是因此,習慣了隕石星海的文明生存法則的聯軍上下,才輕而易舉的就被地球聯盟的小伎倆給糊弄住了。
殊不知,現如今地球文明對外超光速飛船的售出數量,已經達到了每個月都有著數百艘銷量的規模,僅僅是和聯軍主力開戰的這一年多時間之中,地球聯盟的飛船保有量就多了幾千艘!
地球聯盟的實力,可以說是越打越強,越打越規模巨大,正在變的越來越不可遏製,隻是在地球文明的主導之下,聯盟的實力並沒有真正展現出來罷了,半真半假的,給聯軍製造了一個聯盟內部戰艦匱乏的假象。
之所以維持這樣的一個假象,不單單是因為這可以誤導聯軍的動向,遲滯聯軍的動作,也是因為地球聯盟想要借機玩個大的。
地球聯盟早就已經確定了第一道星球防線要主動放棄的策略,這位的是不在硬碰硬的戰爭中做無謂的消耗。
但這並不意味著地球文明就會坐視聯軍不戰而勝,事實上整個地球聯盟都在暗地裏集結了大批的軍力,在聯軍深入星海的同時,繞道到了聯軍的背後,避實擊虛給了聯軍及其幕後文明狠狠的一刀!
這一日,就在聯軍的大後方,上萬艘飛船橫空出世,一瞬間就在聯軍的戰線上,捅出了一個天一樣的大窟窿!(未完待續。)
就在聯軍大舉進攻地球聯盟旗下的各個邊緣星球的同時。
地球聯盟雖然做出了棄守個戰線第一道星球防線的決定,但是,除此之外,地球聯盟卻也並不是毫無作為的。
恰恰相反,就在聯軍大舉出動,導致後方相對防禦空虛的同時,開戰以來地球聯盟第一次大規模的反攻反圍剿行動,也在同一時間徹底的打響了!
須知,在兩大陣營的主力戰艦艦隊展開正式廝殺以來,這一年多的時間之中,地球聯盟雖然借助種種優勢,將隕石星海聯軍的艦隊虐得是眼淚汪汪的,但事實上,地球聯盟卻始終都是相當保守,相當謹慎的,種種戰術動作都充滿了偽裝和迷惑性。
每一次作戰,整個地球聯盟所出動的戰艦,都可謂是微乎其微,是依靠突襲、騷擾和地球聯盟全方位的戰場、情報優勢,來和聯軍艦隊來周旋的。
借助種種優勢,地球聯盟雖然屢次斬獲戰果,將聯軍的戰艦報銷了不少,但事實上,地球聯盟所出動的戰艦數量,卻一直是與聯軍方麵不成比例的。
在聯軍多次的觀察和試探之中,地球聯盟所出動的戰艦的數量,通常隻有聯軍方麵的百分之幾!
在這樣的作戰模式之中,麵對著整個聯軍艦隊整整三十萬艘戰艦的規模,地球聯盟通常常規動用的超光速戰艦的規模,才不過僅僅隻有五六千艘這樣的數量罷了。
一年多來,無數次的衝突和局部小規模戰役的打響,已經一次又一次的固化了聯軍方麵的這種認識。
整個聯軍上下,盡管一次次傷痕累累,一次次被打擊、挫敗,但事實上,卻已經是漸漸的開始不將地球聯盟放在眼裏了,他們自認為已經看穿了地球聯盟的實力真相。
地球聯盟方麵雖然作戰英勇、戰術狡詐,開戰以來屢立功勳,給聯軍方麵造成了巨大的麻煩,但他們也不是真的就是無可戰勝的,他們有著重大的缺陷和短板!
那就是,整個地球聯盟方麵在戰艦數量上的規模,都與聯軍方麵差距甚大!
地球聯盟除了深不可測的盟主,地球聯盟這個神秘的域外文明之外,可能其他的所有文明,也就是現在正在和聯軍作戰的那些艦隊的擁有者們,可能全部的力量加在一起,也不過僅僅隻有幾萬艘上下的規模罷了。
幾千規模的艦隊,聯軍方麵以為這就是整個地球聯盟方麵,地球文明在不親自出手,調動己方的直屬艦隊的情況下,地球聯盟所能夠出動的絕大多數力量了!
這種觀念的建立,是聯軍上下用一年多的時間,無數次局部的小規模戰役的試探,一點點試探出來的。
聯軍上下對這個認知已經可謂是根深蒂固了。
沒辦法,無數次的戰術總結,無數次的情報分析匯總,聯軍發現同一時間段之內,和聯軍作戰的艦隊的數量都差不多是相似的,而且將同一時間段內,聯軍上下所遭遇到的飛船的信息總結出來,每一個敵方戰艦的情報信息都能夠單獨建檔了!
聯軍方麵和地球聯盟方麵的戰艦混得簡直太熟了,發現地球聯盟方麵的飛船那是真的忙,可能一天三頓飯,得趕好幾次場,參加好幾次戰鬥。
往往聯軍上下一天時間的戰役總結下來,通常都能發現一艘戰艦參與到了多次的襲擊作戰之中,聯軍的多艘戰艦,都遭遇到了同一艘飛船的多次零辱!
如此長時間下來,地球聯盟方麵的各艘飛船,都被聯軍士兵暗地裏排上了“黑榜名單”,哪艘飛船最可惡,哪艘飛船危害最大,聯軍上下簡直都快要耳熟能詳了都。
尤其一些特別出眾的飛船,比如“刀疤臉”、“大鯊魚”等等,這些不知名編號,但是飛船戰績相當出色的家夥,往往都被聯軍士兵根據其外觀上的特殊標誌,而被取出了一係列的外號,天天都要被聯軍士兵咬牙切齒的咒罵和提防,一旦遇上了,更是會遭遇聯軍戰艦的特殊待遇,集中炮火熱情的招待。
雖然這種狀況未免有些太漲了地球聯盟的威風,削了聯軍上下的麵子,但是從這裏也已經看得出來,在這一年多的時間之中,聯軍雖然屢屢遭受損失和打擊,但是,卻也不是白混的,他們也是在飛速的獲得著成長,不斷地在積累著作戰的經驗。
在這種情況下,聯軍雖然一直以來失敗不斷,但是,從上到下,卻已經漸漸積累出了勝利的預期與覺悟了。
雖然一直被地球聯盟的戰艦按在地上摩擦,但是,仗著自己身家豐厚,旗下飛船戰艦無數,聯軍方麵已經漸漸地開始不將地球聯盟的力量看在眼裏了!
沒辦法,誰讓在聯軍看來,地球聯盟的飛船實在是太少了呢,才攏共不過幾萬艘的數量,一次隻能出動幾千艘,這算什麽啊?
不可否認的是,地球聯盟確實戰力非凡,一度打得聯軍上下招呼不住,顧頭不顧腚的。
但是,地球聯盟的戰艦數量,在聯軍上下看來,實在是一大重傷!
就是地球聯盟的戰艦再能打,再能偷襲,再能以一當十,隨著聯軍上下對地球聯盟的戰術戰法越來越熟悉,聯軍每次戰役所受到的損傷還是在不可遏製的降低。
聯軍雖然失敗的次數多,但是聯軍實力雄厚,失敗的起,就算是失敗一萬次,也能夠重新爬起來,拍拍屁股擦擦臉,就能夠繼續征戰沙場!
但地球聯盟就不行了,他們數量太少,實力太弱了,飛船少一艘是一艘,力量是實打實的在不斷損耗之中,跟聯軍相比根本就沒法比。
聯軍損失十艘都不算是個事兒,後麵的戰力補充始終都在源源不斷的趕來,氣血綿長。
但地球聯盟方麵,那可就不行了。不單單是飛船不可遏製的在減少,更加關鍵的是,被聯軍看穿了規模有限的事實之後,聯軍更是已經找到了地球聯盟的致命缺陷。
那就是擅長於小規模、小批量的作戰,一旦聯軍方麵一次性出動了太大規模、太大數量的戰艦,地球聯盟就萬萬無法匹敵了。
在這種大規模作戰之中,一方麵是不好偷襲,另一方麵是,戰役一旦打響,對雙方的損耗都將是巨大的,兩個陣營之間的戰損比例更將趨向中間,一個不好的話,地球聯盟就有可能被削弱很大一部分力量。
可以說,這一次聯軍方麵從各個方向,統一發動大規模的襲擊,就正是這種戰術思想的實際應用。
而正如聯軍所想的那樣,地球聯盟方麵確實不敢和他們硬碰硬的剛正麵,甚至地區聯盟直接就放棄了這一道道的星球防線,讓聯軍體會到了少有的勝利的快感。
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聯軍可謂是通過實際戰役的方式,驗證了他們新的,針對地球聯盟所做出的戰術調整,實際作戰的效果,讓他們更進一步的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這更進一步的讓他們確認了地球聯盟之中除了地球文明之外,其實也不過如此,遲早要被他們碾壓過去的野望。
而這種情況,其實也並不出乎他們的意料。
畢竟,地球聯盟旗下的諸多文明,本來就是一幫窮釣絲,是最偏僻星域的鄉下鄉巴佬,以前根本不被那些富庶星域的文明們看在眼裏的,這樣的文明可想而知能有多大點油水?
也就是在地球文明的支持和武裝之下,這些弱小文明才一下子抖了起來,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能夠跟聯軍主力艦隊相抗衡了。
要知道,組成隕石星海聯軍的文明,那都是隕石星海裏麵的諸多支柱文明啊,其中不乏四流文明,甚至三流文明的存在,而主持聯軍事物的核心,更是達到二流水準的西斯塔文明。
能夠和如此強大的聯軍相抗衡,老實說這已經相當出乎聯軍上下的意料了,地球文明深不可測的實力,隻此就可見一斑。
不過,地球文明終究不是開善堂的,雖然他通過其古怪的貿易方式,在背後支撐其了地球聯盟的這張皮,但是,想來能夠給這些文明提供的支撐,也應該是有著限度的吧?
地球聯盟現在旗下擁有著數萬艘的新式戰艦,這些可全都是地球文明的手筆,這規模實事求是地說,已經是奇跡的強大的了。
聯軍上下誰都不敢想象,地球文明怎麽可能將更多的戰艦提供給地球聯盟內部的那些垃圾文明。
在他們看來,地球文明可能是想要借助這些本土文明的力量,消耗一些聯軍的戰力,但是,地球文明也不可能無止境的給那些弱小文明提供支持。
一旦地球文明吸盡了這些弱小文明僅有的油水和鮮血之後,遲早會把這些傀儡棄之不顧,扔到九霄雲外去。
到那時,真正的直麵地球文明的時候,那才是聯軍最艱苦,最危險的時候,而聯軍上下甚至一致認為,恐怕距離這一天,已經並不遙遠了!
但實際上呢?
事實是,聯軍上下都被地球聯盟一貫以來的偽裝所欺騙了!
地球聯盟出動的超光速飛船的數量固然是相當有限的,但這其實並不意味著聯軍旗下諸文明所擁有的超光速飛船就真的呢麽有限。
事實上經過多年的貿易,現如今地球文明旗下的諸多文明,都早已經變得相當之強大,相當之富裕了。
整個地球聯盟除了地球文明之外,所能夠動用的超光速飛船多了不好說,區區幾十萬艘還是有的,至少不比這一個批次的聯軍主力戰艦的數量要少。
這得益於地球文明所構架的商業體係和文明體係。
在這個體係之中,隨著多年的發展和各文明的有力出力、截長補短,地球聯盟旗下的諸多文明都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不單單在超光速飛船的保有量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是一個個通過各種產業升級、購買工業技術的方式,在文明生產力上,也都有了極大的發展。
地球文明所主導的這個商業體係,雖然也存在著極大程度的剝削,但是地球文明卻又在另一個層麵上,為旗下文明創造了更多的致富渠道,調動了各文明內部原本難以釋放和挖掘的生產力。
所以隨著時間的發展,地球聯盟旗下的諸多文明,並沒有因為地球聯盟的剝削而不斷衰弱、耗盡油水,反倒是一個個都變得更加富裕也更加強大了。
這也正是地球文明和隕石星海霸主級文明在觀念上的不同,同樣都是撈油水、剝削下屬,地球文明是在互利共贏、創造價值的基礎上合理的撈油水,而隕石星海的文明霸主們,卻在漫長的封閉自治之中,墮落腐化成了坐享其成的利益吞噬者,將維持自身的統治和利益,擺在了發展的第一目的之上。
而在這種發展觀的驅動之下,整個隕石星海都成了弱肉強食的生態叢林,根本就不見一絲真正的文明秩序。
也正是因此,習慣了隕石星海的文明生存法則的聯軍上下,才輕而易舉的就被地球聯盟的小伎倆給糊弄住了。
殊不知,現如今地球文明對外超光速飛船的售出數量,已經達到了每個月都有著數百艘銷量的規模,僅僅是和聯軍主力開戰的這一年多時間之中,地球聯盟的飛船保有量就多了幾千艘!
地球聯盟的實力,可以說是越打越強,越打越規模巨大,正在變的越來越不可遏製,隻是在地球文明的主導之下,聯盟的實力並沒有真正展現出來罷了,半真半假的,給聯軍製造了一個聯盟內部戰艦匱乏的假象。
之所以維持這樣的一個假象,不單單是因為這可以誤導聯軍的動向,遲滯聯軍的動作,也是因為地球聯盟想要借機玩個大的。
地球聯盟早就已經確定了第一道星球防線要主動放棄的策略,這位的是不在硬碰硬的戰爭中做無謂的消耗。
但這並不意味著地球文明就會坐視聯軍不戰而勝,事實上整個地球聯盟都在暗地裏集結了大批的軍力,在聯軍深入星海的同時,繞道到了聯軍的背後,避實擊虛給了聯軍及其幕後文明狠狠的一刀!
這一日,就在聯軍的大後方,上萬艘飛船橫空出世,一瞬間就在聯軍的戰線上,捅出了一個天一樣的大窟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