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貧瘠的沙漠之中,猛然發現一片流淌著奶和蜜的富饒之地,這給人的震驚有多大,那麽對於這些本土文明的艦船來說,在這片隕石帶中發現這片富饒礦帶的驚喜和喜悅就有多麽巨大。
周圍的這些本土文明,最近上百萬年以來都沒有在隕石帶中尋覓礦場挖掘獲利的習慣,因為他們早就發現,在他們身邊的這些隕石帶根本就是毫無開采價值的,像是早就被人篩選挖掘完畢的廢礦坑一般。
當然,事實上他們猜的很對,他們身邊的那一片片的淺層隕石帶,都是早就被鋼鐵戰星在數百萬年以前就開采完畢了的。
那時候為了保守鋼鐵戰星駐紮在這片星域的秘密,周圍相關星域內的文明都被上古文明施以狠手,統統一起帶進了墳墓。
現在在這片星域之中生存繁衍的文明,不過是當年在這片星域的邊緣地帶之中苟延殘喘殘留下來的一些文明重新發展起來的產物罷了,其中還夾雜著一些通過蟲洞通道從其他星域之中遷徙過來的文明,總之他們都不是最初的原住民了,根本就不知道這片星域早年間的曆史。
而在將周圍地區的文明掃滅了之後,為了盡可能的保守鋼鐵戰星的秘密,鋼鐵戰星第一步所做的事情就是生產了大量的采礦、冶煉、鑄造機器人,對隕石帶最外圍的廣闊星域進行毀滅性的挖掘,為了讓後期的文明絕了從這片星域之中獲利的念頭,從而最大程度的保守機密,鋼鐵戰星可謂是下手極狠,把所有有價值的礦產都可謂是挖掘殆盡了,根本就沒有給後續文明留下一絲的念想。
現在,經過鋼鐵戰星長時間的滅絕性開采之後,隕石帶中殘留的絕大多數礦產資源都是各種常規礦產資源,像是那些常規元素之外的,各種極具工業價值的稀有元素、暗物質礦藏、反物質礦藏、複合型珍惜礦藏等等,都是連一根毛都沒剩下。
就算是普通礦藏之中,也絕大多數都是那些最廉價、最低端的非金屬礦藏、鐵鋁等,像是黃金等貴金屬礦藏、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能量狂等等僅僅隻有非常稀少的一部分儲量,一般品味普遍都還很低劣,根本就不具有開采價值。
像是這種低端的毫無價值的隕石帶,在這些文明的周邊到處都是,可以說沒有一點價值可言,根本就不值得那些本土文明冒著巨大風險去進行開采。
所以正是因為本身無利可圖,隕石帶深處又是危險重重的緣故,數百萬年之中這片隕石帶中都是少有人至,常常幾十年幾十年的時間之中,都沒有一艘飛船敢於到隕石帶中進行冒險的。
而且即便是有著這樣的雄心勃勃之輩,在隕石帶中往往也很難找到什麽有價值的收獲,那些最幸運的,有機會深入到隕石帶深處,特別是尋找到鋼鐵戰星所在區域的探險者們,反而會連命一起送掉,落得個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
也正是因為守著身邊大片的隕石帶,卻根本沒有可供利用的資源的緣故,在這片星域之中的文明數量相對於隕石星海的其它星域來說也是相對要少得多的,各種珍惜資源僅僅隻能夠在極少數的一些礦產星中進行開采,儲量稀少不說,開產成本也是極為高昂,各種珍稀的工業原料的價值也普遍比其他星域之中要高得多。
於是在發現這片儲量極其巨大,珍惜度極高,各種高端礦產琳琅滿目同時極具開發潛力的礦產帶之後,這些本土文明一個個都是幾乎要為之瘋狂了。
特別是地球文明對他們允諾,隻要他們能夠快速掃清隕石帶中的障礙,消滅隕石帶中存在的各種無人智能機器人等等小東西,地球文明不但對這片富饒的隕石帶毫不插手,統統讓給他們這些本土文明處理,而且依舊對他們支付應有的雇用款項之後,這些本土文明一個個頓時就都徹底爆發了。
這些文明之中但凡是能夠出動的超光速飛船都立刻被開到了隕石星帶之中,每一個文明內部都僅僅隻留下一批最低限度,僅能維持疆域內部核心區安全的小批量超光速飛船,因為地球文明的時空跳躍艦隊允諾在此期間對它們進行保護的緣故,這些文明就連邊境地帶進行巡邏的超光速飛船都一艘不落得開到了隕石星帶之中,負責為地球文明後續艦隊開辟道路。
除了這些數量有限的超光速飛船之外,這些本土文明更是開動了腦筋,把所有能夠拉出來的亞光速飛船也都拉了出來,投入到了這場前所未有的搶錢大作戰之中。
亞光速飛船固然速度有限,進行這種超長距離的活動非常吃力,艦船不停往來的話會嚴重降低工作效率。
但是既然地球文明這次給這些本土文明找的活如此的有利可圖,如此的讓人欲罷不能,那對於這些本土文明來說,就沒有什麽難處是不能克服的了。
亞光速艦船在這樣的行動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來回返航的話消耗時間太久,本身飛船速度慢一點反而不算什麽缺陷,隻要能夠開到場地處,能夠一直不停得出工出力,那麽這些亞光速飛船也是能夠派上大用場的。
畢竟地球文明雇傭這些文明掃清隕石帶,是按照工程量來計算的,那開出來的價格都是按照超光速飛船的價碼來出的,亞光速飛船就算工作效率再低,隻要真正能夠出上力,就絕對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特別是這些本土文明,身為星際文明他們雖然沒有大量的超光速飛船可用,但是每一個文明都是具有亞光速飛船的產能的,這些亞光速飛船因為他們能夠自行生產的緣故,一個個所擁有的數量也都是堪稱海量的,每一個文明都有著動輒幾千萬艘之多可以動用,這麽大量的亞光速飛船,但凡是能夠在這次工程中賺上一筆的,都能夠收獲平常時期幾千幾萬倍的暴利!
為了這樣巨大的暴利,有什麽困難是不能夠克服的呢?答案是沒有!
出於這種利益最大化的考慮,針對著這些亞光速飛船的缺陷,這些本土文明也可謂是絞盡了腦汁,充分的考慮到了方方麵麵的因素,對這大批量的亞光速飛船都進行了係統化的規劃管理和安排,給相應的亞光速飛船都進行了任務區域設置、綜合性的開發利用了每一艘亞光速飛船的性能。
於是乎在這加起了多達十幾億艘本土文明亞光速飛船的配合之下,一條綿延數光年,宛如巨大的飛船傳送帶的龐大運輸、作業係統就被快速組合完成了。
在這個分工體係之中,超光速艦船是最前頭的鑽頭,他們負責在前端奮勇作戰,炸隕石、探測環境、消滅鋼鐵戰星布置在周圍區域之中的各種智能機器人,同時還有著一大批的亞光速飛船隨時頂上,給這些超光速飛船排憂解難、分擔工作。
雖說這片區域之中磁場異常,通訊等各方麵對飛船性能都會造成嚴峻考驗,施工條件很是惡劣,亞光速飛船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之下顯得很不抗造,極易發生損壞,但是有著眾多飛船一起參與行動,損壞了就立刻撤離修理,再立刻派上其他的亞光速飛船無縫銜接頂上,有著這樣眾多的亞光速飛船參與作業,這施工難度就顯得微乎其微了,眾多超光速飛船反而輕省了不少,工作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智能機器的攻擊下受損的概率也大大的降低了。
除了給超光速飛船打配合,充當廉價的炮灰之外,更多的飛船還在後方充任著更加多種多樣的重要工作。
無數亞光速飛船一起加入工程之中,工程所需的各種補給物品都能夠得到快速有效的補充,畢竟一艘亞光速飛船雖然速度有限用途有限,但是數量龐大的亞光速飛船加在一起,所能夠起到的作用就極為的可觀了,各種可以預期的補給產品都能夠提前運送過來,減少了超光速飛船的工作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大量的亞光速飛船在進行補給之餘,還能夠直接運回大量的各種經過爆破拆解的有價值的隕石碎片,這些隕石碎片被直接清理運走,也很大程度上暢通了航道,加速了工程進度,而本土文明對於這些珍惜資源也有著極大的需求,很是稀罕這些寶貝,對於工作的積極性有著極大的提高。
要知道這片隕石星帶可是地球文明發現的,現在有著地球文明在這裏鎮場子,沒有一個本土文明敢於在這裏鬧事的,大家都很守規矩,哪個文明有能力拉走的珍惜礦產直接就歸自己所有了,但是等到地球文明從這裏一撤走,那到時候這片礦區歸誰所有可就不好說了,到時候什麽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而地球文明撤走這件事卻已成定局,地球文明早就聲明一旦完成任務就立刻撤離,不會在這片區域之中久留。
對於本土文明來說,這些礦產是稀罕的不得了的寶貝,但是對於地大物博、資源獲取能力強到爆棚的地球文明而言,這點資源可就一點都看不上了,試想地球文明有著多少事要做,哪有那個時間把大把的艦隊虛擲在這裏,那些礦產給地球艦隊挖地球艦隊都還看不上眼呢,所以地球文明的聲明絕對是真實可靠的。
而這對於眾多本土文明而言也就意味著,地球文明一旦離開這裏,像現在這樣大好的既能挖礦也能賺錢的好機會可就立刻就沒有了,到時候再想來這裏挖一噸礦,說不定都要先打上一場再說了,那成本都不知道有多高呢,所以每一個文明都是倍感珍惜,派遣大量艦船加班加點的工作,就算是艦船工作人員需要休息,那也是歇人不歇船,一天二十四小時連軸轉的工作。
為了滿足大量艦船的高強度工作需求,這些本土文明就連大型的飛船補給基地、維修基地,都沿著航線不知道建設了多少,而且還在不斷的加工建設之中,用於滿足航道擴充的需求。
也正是在這種眾多文明舉整個文明之力埋頭苦幹之下,整個航道的疏通工程可謂是真正的一日千裏,進展快的不得了,那些隕石帶外圍地區的航道就不說了,很快就修整完畢不說,還隨時隨地都有著航道養護船隊在不斷地維護航道的便捷暢通,就是到了隕石帶深處那些遍布著鋼鐵戰星所控製的機器人的地帶,工程進度也都是快得誇張。
那些本土文明的亞光速艦隊當真是在頂著槍林彈雨在不停的施工之中,很多時候都是前方艦隊和機器人打得場麵火熱流彈紛飛,但是在戰場之後,無數的艦船卻是在一刻不停的施工之中,各種隕石紛飛、飛船忙碌不停。
在本土文明的火熱施工之中,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地球艦隊也是不斷地在集結之中,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有著多達十萬艘的時空跳躍飛船集結起來,抵達到了這片星域之中,後續還有著更多的戰艦在不斷地趕來途中。
有了如此規模的艦隊集結完畢之後,地球文明也就不再等待,在本土文明繼續拓寬航道的同時,地球文明就已經發動了對鋼鐵戰星的攻擊!
十萬艦隊沿著本土文明開辟出來的航道,一邊進行著時空跳躍,一邊快速以常規模式超光速航行,迅速地抵達了作戰戰場,從各個方向展開包圍,分批次對鋼鐵戰星發動了襲擊。
這段時間之中,麵對著地球文明的步步逼近,鋼鐵戰星除了指揮那些外圍的機器人進行阻撓航道開通之外,就沒有其他的動作了,一副脾氣極好的樣子。
但這絲毫沒有讓地球文明感到輕鬆,地球文明並不清楚鋼鐵戰星私底下到底在玩些什麽把戲,但地球文明很清楚危機正在節節逼近!
周圍的這些本土文明,最近上百萬年以來都沒有在隕石帶中尋覓礦場挖掘獲利的習慣,因為他們早就發現,在他們身邊的這些隕石帶根本就是毫無開采價值的,像是早就被人篩選挖掘完畢的廢礦坑一般。
當然,事實上他們猜的很對,他們身邊的那一片片的淺層隕石帶,都是早就被鋼鐵戰星在數百萬年以前就開采完畢了的。
那時候為了保守鋼鐵戰星駐紮在這片星域的秘密,周圍相關星域內的文明都被上古文明施以狠手,統統一起帶進了墳墓。
現在在這片星域之中生存繁衍的文明,不過是當年在這片星域的邊緣地帶之中苟延殘喘殘留下來的一些文明重新發展起來的產物罷了,其中還夾雜著一些通過蟲洞通道從其他星域之中遷徙過來的文明,總之他們都不是最初的原住民了,根本就不知道這片星域早年間的曆史。
而在將周圍地區的文明掃滅了之後,為了盡可能的保守鋼鐵戰星的秘密,鋼鐵戰星第一步所做的事情就是生產了大量的采礦、冶煉、鑄造機器人,對隕石帶最外圍的廣闊星域進行毀滅性的挖掘,為了讓後期的文明絕了從這片星域之中獲利的念頭,從而最大程度的保守機密,鋼鐵戰星可謂是下手極狠,把所有有價值的礦產都可謂是挖掘殆盡了,根本就沒有給後續文明留下一絲的念想。
現在,經過鋼鐵戰星長時間的滅絕性開采之後,隕石帶中殘留的絕大多數礦產資源都是各種常規礦產資源,像是那些常規元素之外的,各種極具工業價值的稀有元素、暗物質礦藏、反物質礦藏、複合型珍惜礦藏等等,都是連一根毛都沒剩下。
就算是普通礦藏之中,也絕大多數都是那些最廉價、最低端的非金屬礦藏、鐵鋁等,像是黃金等貴金屬礦藏、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能量狂等等僅僅隻有非常稀少的一部分儲量,一般品味普遍都還很低劣,根本就不具有開采價值。
像是這種低端的毫無價值的隕石帶,在這些文明的周邊到處都是,可以說沒有一點價值可言,根本就不值得那些本土文明冒著巨大風險去進行開采。
所以正是因為本身無利可圖,隕石帶深處又是危險重重的緣故,數百萬年之中這片隕石帶中都是少有人至,常常幾十年幾十年的時間之中,都沒有一艘飛船敢於到隕石帶中進行冒險的。
而且即便是有著這樣的雄心勃勃之輩,在隕石帶中往往也很難找到什麽有價值的收獲,那些最幸運的,有機會深入到隕石帶深處,特別是尋找到鋼鐵戰星所在區域的探險者們,反而會連命一起送掉,落得個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
也正是因為守著身邊大片的隕石帶,卻根本沒有可供利用的資源的緣故,在這片星域之中的文明數量相對於隕石星海的其它星域來說也是相對要少得多的,各種珍惜資源僅僅隻能夠在極少數的一些礦產星中進行開采,儲量稀少不說,開產成本也是極為高昂,各種珍稀的工業原料的價值也普遍比其他星域之中要高得多。
於是在發現這片儲量極其巨大,珍惜度極高,各種高端礦產琳琅滿目同時極具開發潛力的礦產帶之後,這些本土文明一個個都是幾乎要為之瘋狂了。
特別是地球文明對他們允諾,隻要他們能夠快速掃清隕石帶中的障礙,消滅隕石帶中存在的各種無人智能機器人等等小東西,地球文明不但對這片富饒的隕石帶毫不插手,統統讓給他們這些本土文明處理,而且依舊對他們支付應有的雇用款項之後,這些本土文明一個個頓時就都徹底爆發了。
這些文明之中但凡是能夠出動的超光速飛船都立刻被開到了隕石星帶之中,每一個文明內部都僅僅隻留下一批最低限度,僅能維持疆域內部核心區安全的小批量超光速飛船,因為地球文明的時空跳躍艦隊允諾在此期間對它們進行保護的緣故,這些文明就連邊境地帶進行巡邏的超光速飛船都一艘不落得開到了隕石星帶之中,負責為地球文明後續艦隊開辟道路。
除了這些數量有限的超光速飛船之外,這些本土文明更是開動了腦筋,把所有能夠拉出來的亞光速飛船也都拉了出來,投入到了這場前所未有的搶錢大作戰之中。
亞光速飛船固然速度有限,進行這種超長距離的活動非常吃力,艦船不停往來的話會嚴重降低工作效率。
但是既然地球文明這次給這些本土文明找的活如此的有利可圖,如此的讓人欲罷不能,那對於這些本土文明來說,就沒有什麽難處是不能克服的了。
亞光速艦船在這樣的行動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來回返航的話消耗時間太久,本身飛船速度慢一點反而不算什麽缺陷,隻要能夠開到場地處,能夠一直不停得出工出力,那麽這些亞光速飛船也是能夠派上大用場的。
畢竟地球文明雇傭這些文明掃清隕石帶,是按照工程量來計算的,那開出來的價格都是按照超光速飛船的價碼來出的,亞光速飛船就算工作效率再低,隻要真正能夠出上力,就絕對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特別是這些本土文明,身為星際文明他們雖然沒有大量的超光速飛船可用,但是每一個文明都是具有亞光速飛船的產能的,這些亞光速飛船因為他們能夠自行生產的緣故,一個個所擁有的數量也都是堪稱海量的,每一個文明都有著動輒幾千萬艘之多可以動用,這麽大量的亞光速飛船,但凡是能夠在這次工程中賺上一筆的,都能夠收獲平常時期幾千幾萬倍的暴利!
為了這樣巨大的暴利,有什麽困難是不能夠克服的呢?答案是沒有!
出於這種利益最大化的考慮,針對著這些亞光速飛船的缺陷,這些本土文明也可謂是絞盡了腦汁,充分的考慮到了方方麵麵的因素,對這大批量的亞光速飛船都進行了係統化的規劃管理和安排,給相應的亞光速飛船都進行了任務區域設置、綜合性的開發利用了每一艘亞光速飛船的性能。
於是乎在這加起了多達十幾億艘本土文明亞光速飛船的配合之下,一條綿延數光年,宛如巨大的飛船傳送帶的龐大運輸、作業係統就被快速組合完成了。
在這個分工體係之中,超光速艦船是最前頭的鑽頭,他們負責在前端奮勇作戰,炸隕石、探測環境、消滅鋼鐵戰星布置在周圍區域之中的各種智能機器人,同時還有著一大批的亞光速飛船隨時頂上,給這些超光速飛船排憂解難、分擔工作。
雖說這片區域之中磁場異常,通訊等各方麵對飛船性能都會造成嚴峻考驗,施工條件很是惡劣,亞光速飛船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之下顯得很不抗造,極易發生損壞,但是有著眾多飛船一起參與行動,損壞了就立刻撤離修理,再立刻派上其他的亞光速飛船無縫銜接頂上,有著這樣眾多的亞光速飛船參與作業,這施工難度就顯得微乎其微了,眾多超光速飛船反而輕省了不少,工作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智能機器的攻擊下受損的概率也大大的降低了。
除了給超光速飛船打配合,充當廉價的炮灰之外,更多的飛船還在後方充任著更加多種多樣的重要工作。
無數亞光速飛船一起加入工程之中,工程所需的各種補給物品都能夠得到快速有效的補充,畢竟一艘亞光速飛船雖然速度有限用途有限,但是數量龐大的亞光速飛船加在一起,所能夠起到的作用就極為的可觀了,各種可以預期的補給產品都能夠提前運送過來,減少了超光速飛船的工作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大量的亞光速飛船在進行補給之餘,還能夠直接運回大量的各種經過爆破拆解的有價值的隕石碎片,這些隕石碎片被直接清理運走,也很大程度上暢通了航道,加速了工程進度,而本土文明對於這些珍惜資源也有著極大的需求,很是稀罕這些寶貝,對於工作的積極性有著極大的提高。
要知道這片隕石星帶可是地球文明發現的,現在有著地球文明在這裏鎮場子,沒有一個本土文明敢於在這裏鬧事的,大家都很守規矩,哪個文明有能力拉走的珍惜礦產直接就歸自己所有了,但是等到地球文明從這裏一撤走,那到時候這片礦區歸誰所有可就不好說了,到時候什麽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而地球文明撤走這件事卻已成定局,地球文明早就聲明一旦完成任務就立刻撤離,不會在這片區域之中久留。
對於本土文明來說,這些礦產是稀罕的不得了的寶貝,但是對於地大物博、資源獲取能力強到爆棚的地球文明而言,這點資源可就一點都看不上了,試想地球文明有著多少事要做,哪有那個時間把大把的艦隊虛擲在這裏,那些礦產給地球艦隊挖地球艦隊都還看不上眼呢,所以地球文明的聲明絕對是真實可靠的。
而這對於眾多本土文明而言也就意味著,地球文明一旦離開這裏,像現在這樣大好的既能挖礦也能賺錢的好機會可就立刻就沒有了,到時候再想來這裏挖一噸礦,說不定都要先打上一場再說了,那成本都不知道有多高呢,所以每一個文明都是倍感珍惜,派遣大量艦船加班加點的工作,就算是艦船工作人員需要休息,那也是歇人不歇船,一天二十四小時連軸轉的工作。
為了滿足大量艦船的高強度工作需求,這些本土文明就連大型的飛船補給基地、維修基地,都沿著航線不知道建設了多少,而且還在不斷的加工建設之中,用於滿足航道擴充的需求。
也正是在這種眾多文明舉整個文明之力埋頭苦幹之下,整個航道的疏通工程可謂是真正的一日千裏,進展快的不得了,那些隕石帶外圍地區的航道就不說了,很快就修整完畢不說,還隨時隨地都有著航道養護船隊在不斷地維護航道的便捷暢通,就是到了隕石帶深處那些遍布著鋼鐵戰星所控製的機器人的地帶,工程進度也都是快得誇張。
那些本土文明的亞光速艦隊當真是在頂著槍林彈雨在不停的施工之中,很多時候都是前方艦隊和機器人打得場麵火熱流彈紛飛,但是在戰場之後,無數的艦船卻是在一刻不停的施工之中,各種隕石紛飛、飛船忙碌不停。
在本土文明的火熱施工之中,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地球艦隊也是不斷地在集結之中,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有著多達十萬艘的時空跳躍飛船集結起來,抵達到了這片星域之中,後續還有著更多的戰艦在不斷地趕來途中。
有了如此規模的艦隊集結完畢之後,地球文明也就不再等待,在本土文明繼續拓寬航道的同時,地球文明就已經發動了對鋼鐵戰星的攻擊!
十萬艦隊沿著本土文明開辟出來的航道,一邊進行著時空跳躍,一邊快速以常規模式超光速航行,迅速地抵達了作戰戰場,從各個方向展開包圍,分批次對鋼鐵戰星發動了襲擊。
這段時間之中,麵對著地球文明的步步逼近,鋼鐵戰星除了指揮那些外圍的機器人進行阻撓航道開通之外,就沒有其他的動作了,一副脾氣極好的樣子。
但這絲毫沒有讓地球文明感到輕鬆,地球文明並不清楚鋼鐵戰星私底下到底在玩些什麽把戲,但地球文明很清楚危機正在節節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