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星海對外聯係的主要門戶,是三個大型跨星係蟲洞通道。
這三條蟲洞通道相距並不遙遠,可以說就如同是同一棵樹木上生長出的三支枝幹一樣,是基於同一處薄弱的時空縫隙,在天然和人工共同作用之下,最終形成的三個大型跨星係蟲洞通道。
這三個蟲洞通道都分別鏈接著隕石星海之外的三個大星係,可以說是隕石星海大星係和其他大星係進行連接的最主要門戶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當年上古文明還存在著的時候,這三個跨星係蟲洞通道可以說是上古文明的核心命脈之一,被上古文明極端的看重。
畢竟隕石星海大星係和其他大星係之間的距離極度遙遠,動輒就是數十萬乃至於數百萬光年的距離,這即便是對宇宙級文明來說都堪稱是極為遙遠的距離。
沒有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的存在,上古文明想要跨越大星係之間的遙遠距離,對外進行擴張殖民,那難度將會是無法想象的巨大,成本更可謂是高昂至極。
而正是因為有了這三條蟲洞通道,上古文明當年才可以對外輻射自己的能量,將影響力擴展到更加遙遠的時空。
不過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雖然對於上古文明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命脈,但是對於周圍現存的那些宇宙級文明來說,這幾條蟲洞通道的重要性可就沒有那麽高了。
每一個文明的力量輻射範圍都是有限的,一個文明能夠占據多少地盤,影響多大範圍的區域,這有時候並不是僅僅是由各個文明自身的意願和意誌來決定的,更多的還有看這些文明的實力和技術水平。
偏偏隕石星海大星係通過跨星係蟲洞通道鏈接的那幾個大星係,在很久以前就都是上古文明的勢力範圍、輻射範圍,並不是周圍那幾個宇宙級文明的傳統地盤。
而且即便是宇宙級文明,其能夠發展的範圍也都是有限的,並不是說最遠能夠到達哪裏,就會一路發展到哪裏,並不是這樣的。
像上古文明,當年它們的發展策略就是對外盡可能的掠奪和搜刮資源,把能夠攫取的利益都盡可能攫取幹淨,然後把所有的資源都盡可能地用在發在自身的文明根基,發展隕石星海大星係。
這最終導致上古文明將大量的資源都消耗、儲備在了隕石星海大星係之中,也最終導致了隕石星海大星係內部資源極度豐富,哪怕就是經曆過一場大毀滅的災難,最終重新煥發生機的生態星球的數量都依舊是多不勝數的。
但是相對的,通過跨星係蟲洞通道和隕石星海大星係鏈接的那幾個大星係,卻是一個個都被搜刮的堪稱是天高三尺,資源貧瘠的厲害。
這也導致了這三個大星係並不為各個宇宙級文明所看重,雖然這三個大星係都被一些宇宙級文明所滲透、控製,但是那些宇宙級文明卻並沒有太過於在這三個大星係之中重點發展,隻不過是在一些關鍵的區域形成了一些定居點,占據了一些星域罷了。
宇宙級文明控製這三個大星係,更多的是依托於那些超級星際文明,間接地控製這三個大星係罷了。
當然之所以會是這樣的狀況,很大原因也是因為那三個大星係相對那些宇宙級文明來說都比較距離遙遠,哪怕有著一些跨星係蟲洞通道中轉鏈接,也是較為偏遠的地帶,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才不受那些宇宙級文明的重視。
相對的,隕石星海鏈接的那三個大星係對於它們所屬的宇宙級文明來說都屬於邊緣、偏遠的雞肋地帶,隕石星海大星係這個更遠了一層的大星係,自然也就更不受重視了。
要不是隕石星海過去曾經誕生過上古文明這個宇宙級的科技文明的話,就憑借著隕石星海大星係相對那些宇宙級文明來說犄角旮旯的偏遠位置,可以說根本就沒有哪個宇宙級文明會多看隕石星海一眼。
畢竟,宇宙級文明即便是在浩瀚星海之中,也是極為罕見的存在,並不是隨便哪一個大星係之中都能夠誕生出強大的宇宙級文明的。
對於那些宇宙級文明來說,浩瀚星海,哪裏都是可以發展,都是可以經營的,而它們的精力和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並不是隨便哪一個大星係都值得它們投入精力和資源進行開發。
而隕石星海大星係這個偏遠沒落的大星係,對於那些宇宙級文明來說顯然就屬於那種不具備太大開發價值的區域,相應的這三個跨星係蟲洞通道自然也就不受宇宙級文明的重視,更沒有被宇宙級文明直接控製在自己的手裏。
其實何止是對宇宙級文明來說如此,即便是對於那些超級星際文明來說,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也都是沒有什麽價值的,要不是最近幾萬年時間之中隕石星海大星係內部環境逐漸穩定、生態重新修複,隕石星海這片大星係根本就是鳥不拉屎的死亡絕地,就是雁過拔毛的揩油好手從隕石星海大星係中都撈不到一丁點的好處,這樣的垃圾地帶,有人關心才怪呢。
連接著這樣垃圾地帶的跨星係蟲洞通道,還沒有普通的蟲洞通道有價值呢,自然更是無人關心。
也就是近些年來隕石星海這片大星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弱小星際文明進駐發展,這讓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開始變得有價值了起來,這才開始有星際文明接手了這三條蟲洞通道的管理經營工作,但即便是如此,也沒有哪個星際文明真的把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的重要性提升到戰略高度上來。
對於大多數星際文明來說,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都和普通的蟲洞通道似乎沒有什麽太大的差別,都屬於過路要交錢的消費場所罷了,在它們遷徙進隕石星海的過程中,類似的蟲洞收費站它們少說也得經曆個三五個十來個的,根本就不當回事。
就連直接經營著這三條蟲洞通道的星際文明,也都不過將這三條蟲洞通道當成了一個不錯的創收渠道罷了,太過肥厚的油水它們也是沾不到邊的。
那些壟斷了隕石星海飛船貿易的強大文明雖然把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當成了控製飛船貿易的中樞渠道,但是它們可沒有一個準備把這些跨星係蟲洞通道當成戰略要塞來經營的,相反它們是隻管設卡收費的大爺,負責蟲洞管理的事情人家都是毫不沾手的,反而把大量的義務、事務等等都直接轉嫁給了蟲洞通道的經營方,讓人家更加添加了一些經營成本。
而這些跨星係蟲洞通道的直接經營方,它們雖然通過蟲洞通道賺取了一些不錯的利潤,但是因為蟲洞管理極具複雜性,任務繁雜、油水也並不太高,自然的它們對於蟲洞通道的防禦設施建設什麽的也就更不上心了。
對於蟲洞經營方來說,在蟲洞通道附近設立飛船停靠碼頭、設立自由貿易區、商業區什麽的,那才是它們更加關注的重點,才更加有利可圖。
而相應的,因為這種趨於商業化的經營模式,自然也導致了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的防禦力極端薄弱。
當然,雖然事實上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都是防禦力薄弱,並不為人所重視,但是以往的幾萬年中卻也是沒有哪方勢力是敢於真正襲擊這些蟲洞通道的。
畢竟,再怎麽忽視了這三條蟲洞通道的重要性,這三條蟲洞通道的重要性本身也還是存在的。
所有文明都很清楚,一旦拿下了這三條蟲洞通道,那麽隕石星海大星係對外鏈接的渠道也就不存在了,等同於是切斷了宇宙級文明、超級星際文明對於隕石星海大星係的控製。
這種想法最近一些年來隨著隕石星海越加的繁華,越加的有利可圖,早就不止一個星際文明去設想過。
強大文明對於隕石星海的嚴重剝削,這也不是什麽太隱秘的事情,隕石星海之中有實力的星際文明都對此極為不滿,更不想要在自己的頭上始終都盤踞著一群外來控製者。有野心的星際文明無不是想要控製住這三條蟲洞通道,斬斷外來的黑手。
但是最終沒有一個星際文明敢真的去做這件事情。
因為拿下這三條蟲洞通道,切斷隕石星海大星係對外聯係的通道,這很容易。
隻要出其不意得先下手為強,可以說有點實力的星際文明就都能夠做到,別說拿下蟲洞通道的一側了,就算是兩頭都拿下那也不是什麽難事。
但問題是這個事情一旦真的去做了,那就等於是直接挑戰了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利益。
那些被影響了巨額利益的飛船利益集團們,它們平時是不管事,但是一旦觸碰到它們的利益,人家分分鍾就能夠調動海量的大軍,能夠把所有膽敢招惹是非的文明都統統碾碎掉。
所以這幾條跨星係蟲洞通道是真正的易攻難守,有點實力的都能拿得下來,但是哪怕隕石星海最強大的星際文明也都難以守得住這道關卡。
那些飛船利益集團並不認為這幾條跨星係蟲洞通道會有安全問題,哪怕被搶奪了,一旦有需要也可以隨時再搶回來,所以自然對於防禦什麽的也就並沒有重視。
真的有那個不開眼的文明敢動手的話,說不定最後能把宇宙級文明都牽扯進來,這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曾經所有想要對這些跨星係蟲洞通道動手的星際文明,最終斟酌再三之後它們就都不得不遺憾放棄了,因為這個馬蜂窩它真的是不好捅啊,麻煩招惹下來,沒有一個文明自忖自己是有實力能夠收拾得了局麵的。
然而現在聯盟出手了,這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隕石星海聯盟並不畏懼這蟲洞通道背後所蘊藏的龐然能量,因為聯盟背後也是有人撐腰的。
聯盟的實力有限,如果僅僅隻是聯盟的話,當然也並沒有應對那些宇宙級文明的把握,別說宇宙級文明了,就是遇上超級星際文明的大規模艦隊,聯盟也都未必能夠撐得住。
畢竟聯盟雖然也有超光速飛船生產技術,但是產能上卻是完全無法和超級文明相提並論的。
聯盟以前生產飛船那都是偷偷摸摸私下生產,唯恐走漏了風聲給自己惹來巨大的麻煩,產能極為有限,飛船生產線也是極為有限,更多的是熟悉技術、掌握技術,這樣一來聯盟自行生產的飛船儲備自然也就相對有限了。
但是超級星際文明那都是動輒供應小半個大星係的飛船需求的強大存在,人家積累了動輒幾百萬年的時間,所擁有的兵力、影響力、綜合實力,那哪是隕石星海聯盟短時間的積累能夠相提並論的。
所以拿下跨星係蟲洞通道之後,如果隻憑聯盟的實力的話,就是僅僅隻應對一個超級星際文明,聯盟十有八九也是要被打得頭破血流的,勝算微乎其微。
但是在聯盟的背後是上古文明,上古文明現在連宇宙級文明的核心力量都有著應對的把握,自然就更不會畏懼拿下跨星係蟲洞通道之後的反噬了。
而有著這樣的強力背景在背後撐腰,聯盟更是堪稱無所畏懼,幾隻艦隊輕輕一擊,沒費什麽功夫就真的把三條蟲洞通道都拿到了手。
當然,拿下了蟲洞通道這隻是萬裏長征第一步,能不能真正守住這些咽喉要道,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沒幾天功夫就得而複失的話,那隕石星海聯盟的這場強硬反擊也就隻能落得個笑話了,到時候整個隕石星海聯盟都必然會毀於戰火之中,宏圖大業盡成一場空。
而想要真正守住這三條蟲洞通道,僅憑聯盟自身是遠遠不夠的,這背後更為關鍵的則是上古文明的力量。
上古文明為了做到萬無一失,特意派遣了一部分遺民直接駐守在了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的周圍,這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這三條蟲洞通道相距並不遙遠,可以說就如同是同一棵樹木上生長出的三支枝幹一樣,是基於同一處薄弱的時空縫隙,在天然和人工共同作用之下,最終形成的三個大型跨星係蟲洞通道。
這三個蟲洞通道都分別鏈接著隕石星海之外的三個大星係,可以說是隕石星海大星係和其他大星係進行連接的最主要門戶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當年上古文明還存在著的時候,這三個跨星係蟲洞通道可以說是上古文明的核心命脈之一,被上古文明極端的看重。
畢竟隕石星海大星係和其他大星係之間的距離極度遙遠,動輒就是數十萬乃至於數百萬光年的距離,這即便是對宇宙級文明來說都堪稱是極為遙遠的距離。
沒有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的存在,上古文明想要跨越大星係之間的遙遠距離,對外進行擴張殖民,那難度將會是無法想象的巨大,成本更可謂是高昂至極。
而正是因為有了這三條蟲洞通道,上古文明當年才可以對外輻射自己的能量,將影響力擴展到更加遙遠的時空。
不過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雖然對於上古文明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命脈,但是對於周圍現存的那些宇宙級文明來說,這幾條蟲洞通道的重要性可就沒有那麽高了。
每一個文明的力量輻射範圍都是有限的,一個文明能夠占據多少地盤,影響多大範圍的區域,這有時候並不是僅僅是由各個文明自身的意願和意誌來決定的,更多的還有看這些文明的實力和技術水平。
偏偏隕石星海大星係通過跨星係蟲洞通道鏈接的那幾個大星係,在很久以前就都是上古文明的勢力範圍、輻射範圍,並不是周圍那幾個宇宙級文明的傳統地盤。
而且即便是宇宙級文明,其能夠發展的範圍也都是有限的,並不是說最遠能夠到達哪裏,就會一路發展到哪裏,並不是這樣的。
像上古文明,當年它們的發展策略就是對外盡可能的掠奪和搜刮資源,把能夠攫取的利益都盡可能攫取幹淨,然後把所有的資源都盡可能地用在發在自身的文明根基,發展隕石星海大星係。
這最終導致上古文明將大量的資源都消耗、儲備在了隕石星海大星係之中,也最終導致了隕石星海大星係內部資源極度豐富,哪怕就是經曆過一場大毀滅的災難,最終重新煥發生機的生態星球的數量都依舊是多不勝數的。
但是相對的,通過跨星係蟲洞通道和隕石星海大星係鏈接的那幾個大星係,卻是一個個都被搜刮的堪稱是天高三尺,資源貧瘠的厲害。
這也導致了這三個大星係並不為各個宇宙級文明所看重,雖然這三個大星係都被一些宇宙級文明所滲透、控製,但是那些宇宙級文明卻並沒有太過於在這三個大星係之中重點發展,隻不過是在一些關鍵的區域形成了一些定居點,占據了一些星域罷了。
宇宙級文明控製這三個大星係,更多的是依托於那些超級星際文明,間接地控製這三個大星係罷了。
當然之所以會是這樣的狀況,很大原因也是因為那三個大星係相對那些宇宙級文明來說都比較距離遙遠,哪怕有著一些跨星係蟲洞通道中轉鏈接,也是較為偏遠的地帶,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才不受那些宇宙級文明的重視。
相對的,隕石星海鏈接的那三個大星係對於它們所屬的宇宙級文明來說都屬於邊緣、偏遠的雞肋地帶,隕石星海大星係這個更遠了一層的大星係,自然也就更不受重視了。
要不是隕石星海過去曾經誕生過上古文明這個宇宙級的科技文明的話,就憑借著隕石星海大星係相對那些宇宙級文明來說犄角旮旯的偏遠位置,可以說根本就沒有哪個宇宙級文明會多看隕石星海一眼。
畢竟,宇宙級文明即便是在浩瀚星海之中,也是極為罕見的存在,並不是隨便哪一個大星係之中都能夠誕生出強大的宇宙級文明的。
對於那些宇宙級文明來說,浩瀚星海,哪裏都是可以發展,都是可以經營的,而它們的精力和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並不是隨便哪一個大星係都值得它們投入精力和資源進行開發。
而隕石星海大星係這個偏遠沒落的大星係,對於那些宇宙級文明來說顯然就屬於那種不具備太大開發價值的區域,相應的這三個跨星係蟲洞通道自然也就不受宇宙級文明的重視,更沒有被宇宙級文明直接控製在自己的手裏。
其實何止是對宇宙級文明來說如此,即便是對於那些超級星際文明來說,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也都是沒有什麽價值的,要不是最近幾萬年時間之中隕石星海大星係內部環境逐漸穩定、生態重新修複,隕石星海這片大星係根本就是鳥不拉屎的死亡絕地,就是雁過拔毛的揩油好手從隕石星海大星係中都撈不到一丁點的好處,這樣的垃圾地帶,有人關心才怪呢。
連接著這樣垃圾地帶的跨星係蟲洞通道,還沒有普通的蟲洞通道有價值呢,自然更是無人關心。
也就是近些年來隕石星海這片大星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弱小星際文明進駐發展,這讓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開始變得有價值了起來,這才開始有星際文明接手了這三條蟲洞通道的管理經營工作,但即便是如此,也沒有哪個星際文明真的把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的重要性提升到戰略高度上來。
對於大多數星際文明來說,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都和普通的蟲洞通道似乎沒有什麽太大的差別,都屬於過路要交錢的消費場所罷了,在它們遷徙進隕石星海的過程中,類似的蟲洞收費站它們少說也得經曆個三五個十來個的,根本就不當回事。
就連直接經營著這三條蟲洞通道的星際文明,也都不過將這三條蟲洞通道當成了一個不錯的創收渠道罷了,太過肥厚的油水它們也是沾不到邊的。
那些壟斷了隕石星海飛船貿易的強大文明雖然把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當成了控製飛船貿易的中樞渠道,但是它們可沒有一個準備把這些跨星係蟲洞通道當成戰略要塞來經營的,相反它們是隻管設卡收費的大爺,負責蟲洞管理的事情人家都是毫不沾手的,反而把大量的義務、事務等等都直接轉嫁給了蟲洞通道的經營方,讓人家更加添加了一些經營成本。
而這些跨星係蟲洞通道的直接經營方,它們雖然通過蟲洞通道賺取了一些不錯的利潤,但是因為蟲洞管理極具複雜性,任務繁雜、油水也並不太高,自然的它們對於蟲洞通道的防禦設施建設什麽的也就更不上心了。
對於蟲洞經營方來說,在蟲洞通道附近設立飛船停靠碼頭、設立自由貿易區、商業區什麽的,那才是它們更加關注的重點,才更加有利可圖。
而相應的,因為這種趨於商業化的經營模式,自然也導致了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的防禦力極端薄弱。
當然,雖然事實上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都是防禦力薄弱,並不為人所重視,但是以往的幾萬年中卻也是沒有哪方勢力是敢於真正襲擊這些蟲洞通道的。
畢竟,再怎麽忽視了這三條蟲洞通道的重要性,這三條蟲洞通道的重要性本身也還是存在的。
所有文明都很清楚,一旦拿下了這三條蟲洞通道,那麽隕石星海大星係對外鏈接的渠道也就不存在了,等同於是切斷了宇宙級文明、超級星際文明對於隕石星海大星係的控製。
這種想法最近一些年來隨著隕石星海越加的繁華,越加的有利可圖,早就不止一個星際文明去設想過。
強大文明對於隕石星海的嚴重剝削,這也不是什麽太隱秘的事情,隕石星海之中有實力的星際文明都對此極為不滿,更不想要在自己的頭上始終都盤踞著一群外來控製者。有野心的星際文明無不是想要控製住這三條蟲洞通道,斬斷外來的黑手。
但是最終沒有一個星際文明敢真的去做這件事情。
因為拿下這三條蟲洞通道,切斷隕石星海大星係對外聯係的通道,這很容易。
隻要出其不意得先下手為強,可以說有點實力的星際文明就都能夠做到,別說拿下蟲洞通道的一側了,就算是兩頭都拿下那也不是什麽難事。
但問題是這個事情一旦真的去做了,那就等於是直接挑戰了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利益。
那些被影響了巨額利益的飛船利益集團們,它們平時是不管事,但是一旦觸碰到它們的利益,人家分分鍾就能夠調動海量的大軍,能夠把所有膽敢招惹是非的文明都統統碾碎掉。
所以這幾條跨星係蟲洞通道是真正的易攻難守,有點實力的都能拿得下來,但是哪怕隕石星海最強大的星際文明也都難以守得住這道關卡。
那些飛船利益集團並不認為這幾條跨星係蟲洞通道會有安全問題,哪怕被搶奪了,一旦有需要也可以隨時再搶回來,所以自然對於防禦什麽的也就並沒有重視。
真的有那個不開眼的文明敢動手的話,說不定最後能把宇宙級文明都牽扯進來,這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曾經所有想要對這些跨星係蟲洞通道動手的星際文明,最終斟酌再三之後它們就都不得不遺憾放棄了,因為這個馬蜂窩它真的是不好捅啊,麻煩招惹下來,沒有一個文明自忖自己是有實力能夠收拾得了局麵的。
然而現在聯盟出手了,這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隕石星海聯盟並不畏懼這蟲洞通道背後所蘊藏的龐然能量,因為聯盟背後也是有人撐腰的。
聯盟的實力有限,如果僅僅隻是聯盟的話,當然也並沒有應對那些宇宙級文明的把握,別說宇宙級文明了,就是遇上超級星際文明的大規模艦隊,聯盟也都未必能夠撐得住。
畢竟聯盟雖然也有超光速飛船生產技術,但是產能上卻是完全無法和超級文明相提並論的。
聯盟以前生產飛船那都是偷偷摸摸私下生產,唯恐走漏了風聲給自己惹來巨大的麻煩,產能極為有限,飛船生產線也是極為有限,更多的是熟悉技術、掌握技術,這樣一來聯盟自行生產的飛船儲備自然也就相對有限了。
但是超級星際文明那都是動輒供應小半個大星係的飛船需求的強大存在,人家積累了動輒幾百萬年的時間,所擁有的兵力、影響力、綜合實力,那哪是隕石星海聯盟短時間的積累能夠相提並論的。
所以拿下跨星係蟲洞通道之後,如果隻憑聯盟的實力的話,就是僅僅隻應對一個超級星際文明,聯盟十有八九也是要被打得頭破血流的,勝算微乎其微。
但是在聯盟的背後是上古文明,上古文明現在連宇宙級文明的核心力量都有著應對的把握,自然就更不會畏懼拿下跨星係蟲洞通道之後的反噬了。
而有著這樣的強力背景在背後撐腰,聯盟更是堪稱無所畏懼,幾隻艦隊輕輕一擊,沒費什麽功夫就真的把三條蟲洞通道都拿到了手。
當然,拿下了蟲洞通道這隻是萬裏長征第一步,能不能真正守住這些咽喉要道,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沒幾天功夫就得而複失的話,那隕石星海聯盟的這場強硬反擊也就隻能落得個笑話了,到時候整個隕石星海聯盟都必然會毀於戰火之中,宏圖大業盡成一場空。
而想要真正守住這三條蟲洞通道,僅憑聯盟自身是遠遠不夠的,這背後更為關鍵的則是上古文明的力量。
上古文明為了做到萬無一失,特意派遣了一部分遺民直接駐守在了這三條跨星係蟲洞通道的周圍,這情況就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