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借用空間炸彈一擊斬首的寶貴機會,眼下交戰雙方自然而然得就陷入到了拉鋸戰的狀態之中。
三大宇宙級文明的作戰部隊四麵合圍,一刻不停得向著上古文明鋼鐵戰星所在的位置進發,那些進入到作戰距離的鋼鐵戰星則在統一指揮下,對鋼鐵戰星展開了猛烈無比的狂轟爛炸。
一道道超光速炮的痕跡橫貫星空,無數道超光速炮的炮火簡直交織成了一張無形的大網,將鋼鐵戰星牢牢地所在了炮火網的中央。
三大宇宙級文明的諸多作戰艦船簡直把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當成了耀眼的火把一般,紛紛如同飛蛾撲火一樣不要命得超著鋼鐵戰星的所在撲了過來。
上古文明鋼鐵戰星同樣是不甘示弱,雖然從整個戰場角度來說的話,鋼鐵戰星所攜帶的載艦數量遠遠比不上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埋伏艦隊,但是僅僅從局部戰場的格局來說的話,至少在短時間之內,鋼鐵戰星的載艦部隊數量卻是占據著絕對的上風的。
多達數千萬艘之多的載艦艦船從鋼鐵戰星內部湧出,聚集在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的周圍區域,這集結而成的火力密度,可謂是遠遠超越了三大宇宙級文明聚攏過來的作戰艦船的。
而且上古文明的作戰艦隊也非常清楚它們自身的處境,知道在這種敵方蓄意埋伏的情況下,和三大宇宙級文明拚持久戰顯然是非常不利於它們一方的,就算是上古文明部隊一方短時間內作戰部隊看起來再怎麽占據局部優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部隊也隻會越聚越多,直到占據絕對的上風為止。
相反,上古文明部隊一方則是後繼無力,完全沒有任何的後備兵員的補充,所有的作戰艦船都隻有鋼鐵戰星運載的這麽一點,雖然總數足有數千萬艘之多,但是艦船打一點少一點,損失一艘就少一艘。
這種情況之下,上古文明一方顯然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和三大宇宙級文明打持久戰、陣地戰的,盡最大可能的移動作戰,減少己方作戰部隊的傷亡,盡可能將時間拖延到鋼鐵戰星跳躍冷卻時間結束,這才是上古文明一方的生機所在!
正是在這樣的作戰思路之下,所以上古文明一方根本就不跟三大宇宙級文明玩硬碰硬得,雖然三大宇宙級文明攻擊的火力從四麵八方而來,但是上古文明一方卻是絕不理會其他方向的攻擊火力,盡可能地躲開所有的攻擊火力之餘,上古文明的作戰部隊往往集中所有的火力,隻進攻一個方向的敵人,那就是鋼鐵戰星轉移方向的敵人。
要知道鋼鐵戰星作戰部隊雖然被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埋伏作戰打了個冷不防,但是在這樣的戰場上卻並不意味著三大宇宙級文明一方就必然占據著絕對的優勢,恰恰相反,有著鋼鐵戰星作為上古文明一方的全局控製者,戰爭最高指揮中樞,上古文明一方至少在局麵上並不顯得太過於失利。
鋼鐵戰星再怎麽說也是有著上百光年的精確探測能力的,周圍上百光年的範圍內,哪裏有著三大宇宙級文明的作戰艦船的聚集,哪裏是相對薄弱的環節,這些上古文明一方也都是完全心知肚明的。
而有著這樣的全局掌控能力,再加上鋼鐵戰星相對於普通主戰艦船來說更強得多的超光速航行能力,還有鋼鐵戰星載艦艦船絕大多數都還沒有動用過的時空跳躍能力,上古文明一方可以說是有著極其強大的戰場移動能力的。
鋼鐵戰星隻需要根據戰場狀況,隨時調整外部鋼鐵戰星的數量,指揮部分載艦艦船提前跳躍到某些地區,對各個不同區域的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艦船進行打擊,就完全可以在戰場上保持強大的機動能力,掌握戰場上的主動權,將三大宇宙級文明的作戰部隊充分地調動起來,不至於被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大部隊給團團包圍住。
雖然隨著交火時間越來越長,不可避免的會有越來越多的作戰艦船匯聚到鋼鐵戰星的周圍區域,讓鋼鐵戰星的處境變得越來越危險,但是在這種時間不斷消耗的情況下,對於鋼鐵戰星來說這也是相對有利的。
因為短時間內不管三大宇宙級文明包圍過來的艦船有著多少,隻要鋼鐵戰星一完成空間跳躍能力的冷卻,那鋼鐵戰星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一次短程時空跳躍,之前戰場上三大宇宙級文明一方最終就是圍攏了再多的部隊,那對於鋼鐵戰星來說都已經是無所謂了。
正是在這種有意拖延時間,有意要減少自身艦船損耗的作戰思路之下,包圍網中三大宇宙級文明的艦隊和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的艦隊相互交火,戰事膠著,激戰正酣。
三大宇宙級文明一方是四麵合圍,始終都在凝聚盡可能多的兵力,試圖對鋼鐵戰星及其所屬部隊造成最大的傷亡,鋼鐵戰星一方則是任你幾路來,我隻一路去,千方百計的逃離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艦隊的包圍、封鎖,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包圍網中撕開一道道的口子,始終都在追尋著更加有利的作戰環境。
這交戰狀態雖然極為膠著,雙方損失雖然相當巨大,並且隨著時間流逝損失還在變得越來越大,但是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高層並沒有將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這膠著的作戰、指揮之中。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包圍圈中的兵力還是太少了,能夠進入到有效攻擊範圍之內,對鋼鐵戰星進行打擊,甚至是追著鋼鐵戰星部隊窮追猛打的艦船的數量還是太少了,縱然現在戰場上的戰火燃燒的再怎麽旺盛和劇烈,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鋼鐵戰星作戰部隊的戰損數量還是太少了。
總體統計下來,三大宇宙級文明所能夠給鋼鐵戰星造成的損傷,一天下來加在一起也不過隻有寥寥幾萬艘艦船的規模!這看起來似乎已經相當不錯的樣子,但是要知道鋼鐵戰星總共搭載的艦船數量足有數千萬艘之多。
這也就意味著這樣的戰況即便能夠一直持續下來,三大宇宙級文明想要全殲鋼鐵戰星的所有作戰艦船,那也需要最起碼幾百上千天的時間。
而因為鋼鐵戰星現在隨時啟動著多層防禦罩,可以隨時攔截所有來襲的打擊的緣故,三大宇宙級文明的所有作戰部隊這段時間以來對鋼鐵戰星更是近乎於沒有造成任何的一點損傷。
鋼鐵戰星一開始降臨的那段時間之中,三大宇宙級文明冷不防進行偷襲所造成的那點戰果,現在也在鋼鐵戰星的不斷自我維護、自行修補之中在修複了相當一部分。
雖然從外表上來看,此時的鋼鐵戰星的表麵上還是分布著數以萬計大大小小的,宛如月球表麵坑洞一般的巨大損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大宇宙級文明一方可以說已經明顯感覺到了鋼鐵戰星戰力上的巨大差別。
很多之前在三大宇宙級文明攻擊中出現受損、異常的重要區域、重要設備和部件,很明顯都已經被緊急修複了,這體現在鋼鐵戰星的戰力上,那就是很多之前不能夠啟動的巨型超光速炮現在都開始逐漸加入到了作戰序列之中。
而鋼鐵戰星多層防護罩上很多的局部損傷現在也都慢慢消失不見了,在對外部打擊的防禦上,顯得已經是近乎於無懈可擊、滴水不漏的地步,很顯然如果一些重要的損傷沒有得到有效修複的話,鋼鐵戰星就不會有著這樣的表現。
所以戰場上的總體狀況無疑是在說明,想要在鋼鐵戰星的短程時空跳躍冷卻期內將鋼鐵戰星部隊徹底消滅,這根本就是不現實的事情,很快鋼鐵戰星就必然會啟動時空跳躍,從現在膠著的戰場之中脫離開,進入到其他對於鋼鐵戰星來說更安全的區域之中。
而對於三大宇宙級文明而言,既然在鋼鐵戰星這一次的冷卻期內,注定了難以成功消滅鋼鐵戰星,那麽在眼下的戰場中投入太多的精力,那也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相比之下,搞清楚之前的那幾枚空間炸彈為什麽沒有正常發揮作用,而是在命中目標之前提前就被引爆了,這顯然是更加重要,更有意義的事情。
畢竟,鋼鐵戰星現如今還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包圍圈中,想要脫離包圍圈的範圍,鋼鐵戰星最起碼也要再進行三次以上的時空跳躍,而三大宇宙級文明最少也還有兩次的機會有可能抓住鋼鐵戰星短程跳躍之後的短暫時機,再次對鋼鐵戰星實施致命的打擊!
雖說鋼鐵戰星脫離時空跳躍之後的負麵影響,這個時間非常短暫,攏共也隻有那短短的十來分鍾的時間,但是隻要能夠抓住一次機會,能夠進行一次有效的空間炸彈襲擊,那麽就有可能對鋼鐵戰星造成致命的損傷。
相比之下,這種機會雖然微乎其微,但是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看來,這也依舊是比大批艦船圍攻鋼鐵戰星要來得更可靠一些。
畢竟,想要依靠大軍圍毆的方式來消滅鋼鐵戰星的載艦部隊,看樣子呢最起碼也得花費上千天的時間,有這麽長的時間,足夠鋼鐵戰星進行短程時空跳躍上百次了,鋼鐵戰星的指揮團隊就算是再蠢再無能再廢物,這麽多次的跳躍機會裏,恐怕也早就逃離了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包圍圈了。
所以依靠大軍圍毆的辦法,想要毀掉這顆鋼鐵戰星,這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的軍方高層看來,顯然是根本就不靠譜的,更好的辦法無疑就是找出空間炸彈一再發揮失常的根本原因,克服困難,找機會給鋼鐵戰星來一次一擊命中,徹底消滅掉鋼鐵戰星!
所以現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包圍圈內雖然依舊是戰役焦灼,雙方廝殺慘烈,不斷處於你來我往的緊張拉鋸之中,但是現在三大宇宙級文明軍方高層中所有人最關心的問題,都是到底那些空間炸彈的失效,提前引爆是因為什麽樣的原因?
難道真的是質量問題嗎?
或許一開始第一枚空間炸彈提前引爆的時候,還有人持有這樣的觀點,認為出現質量問題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隨著接二連三的空間炸彈全都出現了問題,這要再說是因為質量有問題,這顯然就太說不通了,畢竟這可是宇宙級文明精心打造的高科技軍事裝備,性能的穩定和保障那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就算是出問題頂多一個有問題也就頂天了,可哪有那麽多的質量問題啊,還一連三發空間炸彈全都出現了同樣的問題,這三枚空間炸彈還是產自兩個獨立的、不同的宇宙級文明之中。
真要是這樣還能算是武器質量出了問題的話,那三大宇宙級文明也別說什麽宇宙級文明了,宇宙級笑話還差不多!
顯然這不可能是質量上的問題,就沒見過這樣的質量問題,還帶傳染的?
所以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各方專家很快就排除了這些空間炸彈是出了質量問題才提前引爆的這個可能。問題的根源明顯不是這個原因。
那莫非是上古文明的某種秘密武器在發揮作用?
一些專家很快也提出了這種可能。
畢竟現如今的上古文明也是一個宇宙級文明層次的強大勢力,其本身就有著某些技術的底蘊不說,再加上上古文明這些年來有吸收、整合了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很多科技成果,所以要說上古文明發明出了某種新的高級別保密技術,能夠在空間跳躍的影響下依舊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甚至是影響空間炸彈的穩定性能,這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情。
三大宇宙級文明雖然曆來都習慣於鄙薄上古文明的異類文明出身,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上古文明真的就在科技方麵毫無建樹,沒有一丁點的創新、整合能力。
所以要說是上古文明發明的某種特殊技術產生了效果,影響了空間炸彈的性能,這也是存在著一定的可能的。
三大宇宙級文明的作戰部隊四麵合圍,一刻不停得向著上古文明鋼鐵戰星所在的位置進發,那些進入到作戰距離的鋼鐵戰星則在統一指揮下,對鋼鐵戰星展開了猛烈無比的狂轟爛炸。
一道道超光速炮的痕跡橫貫星空,無數道超光速炮的炮火簡直交織成了一張無形的大網,將鋼鐵戰星牢牢地所在了炮火網的中央。
三大宇宙級文明的諸多作戰艦船簡直把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當成了耀眼的火把一般,紛紛如同飛蛾撲火一樣不要命得超著鋼鐵戰星的所在撲了過來。
上古文明鋼鐵戰星同樣是不甘示弱,雖然從整個戰場角度來說的話,鋼鐵戰星所攜帶的載艦數量遠遠比不上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埋伏艦隊,但是僅僅從局部戰場的格局來說的話,至少在短時間之內,鋼鐵戰星的載艦部隊數量卻是占據著絕對的上風的。
多達數千萬艘之多的載艦艦船從鋼鐵戰星內部湧出,聚集在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的周圍區域,這集結而成的火力密度,可謂是遠遠超越了三大宇宙級文明聚攏過來的作戰艦船的。
而且上古文明的作戰艦隊也非常清楚它們自身的處境,知道在這種敵方蓄意埋伏的情況下,和三大宇宙級文明拚持久戰顯然是非常不利於它們一方的,就算是上古文明部隊一方短時間內作戰部隊看起來再怎麽占據局部優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部隊也隻會越聚越多,直到占據絕對的上風為止。
相反,上古文明部隊一方則是後繼無力,完全沒有任何的後備兵員的補充,所有的作戰艦船都隻有鋼鐵戰星運載的這麽一點,雖然總數足有數千萬艘之多,但是艦船打一點少一點,損失一艘就少一艘。
這種情況之下,上古文明一方顯然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和三大宇宙級文明打持久戰、陣地戰的,盡最大可能的移動作戰,減少己方作戰部隊的傷亡,盡可能將時間拖延到鋼鐵戰星跳躍冷卻時間結束,這才是上古文明一方的生機所在!
正是在這樣的作戰思路之下,所以上古文明一方根本就不跟三大宇宙級文明玩硬碰硬得,雖然三大宇宙級文明攻擊的火力從四麵八方而來,但是上古文明一方卻是絕不理會其他方向的攻擊火力,盡可能地躲開所有的攻擊火力之餘,上古文明的作戰部隊往往集中所有的火力,隻進攻一個方向的敵人,那就是鋼鐵戰星轉移方向的敵人。
要知道鋼鐵戰星作戰部隊雖然被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埋伏作戰打了個冷不防,但是在這樣的戰場上卻並不意味著三大宇宙級文明一方就必然占據著絕對的優勢,恰恰相反,有著鋼鐵戰星作為上古文明一方的全局控製者,戰爭最高指揮中樞,上古文明一方至少在局麵上並不顯得太過於失利。
鋼鐵戰星再怎麽說也是有著上百光年的精確探測能力的,周圍上百光年的範圍內,哪裏有著三大宇宙級文明的作戰艦船的聚集,哪裏是相對薄弱的環節,這些上古文明一方也都是完全心知肚明的。
而有著這樣的全局掌控能力,再加上鋼鐵戰星相對於普通主戰艦船來說更強得多的超光速航行能力,還有鋼鐵戰星載艦艦船絕大多數都還沒有動用過的時空跳躍能力,上古文明一方可以說是有著極其強大的戰場移動能力的。
鋼鐵戰星隻需要根據戰場狀況,隨時調整外部鋼鐵戰星的數量,指揮部分載艦艦船提前跳躍到某些地區,對各個不同區域的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艦船進行打擊,就完全可以在戰場上保持強大的機動能力,掌握戰場上的主動權,將三大宇宙級文明的作戰部隊充分地調動起來,不至於被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大部隊給團團包圍住。
雖然隨著交火時間越來越長,不可避免的會有越來越多的作戰艦船匯聚到鋼鐵戰星的周圍區域,讓鋼鐵戰星的處境變得越來越危險,但是在這種時間不斷消耗的情況下,對於鋼鐵戰星來說這也是相對有利的。
因為短時間內不管三大宇宙級文明包圍過來的艦船有著多少,隻要鋼鐵戰星一完成空間跳躍能力的冷卻,那鋼鐵戰星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一次短程時空跳躍,之前戰場上三大宇宙級文明一方最終就是圍攏了再多的部隊,那對於鋼鐵戰星來說都已經是無所謂了。
正是在這種有意拖延時間,有意要減少自身艦船損耗的作戰思路之下,包圍網中三大宇宙級文明的艦隊和上古文明鋼鐵戰星的艦隊相互交火,戰事膠著,激戰正酣。
三大宇宙級文明一方是四麵合圍,始終都在凝聚盡可能多的兵力,試圖對鋼鐵戰星及其所屬部隊造成最大的傷亡,鋼鐵戰星一方則是任你幾路來,我隻一路去,千方百計的逃離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艦隊的包圍、封鎖,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包圍網中撕開一道道的口子,始終都在追尋著更加有利的作戰環境。
這交戰狀態雖然極為膠著,雙方損失雖然相當巨大,並且隨著時間流逝損失還在變得越來越大,但是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高層並沒有將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這膠著的作戰、指揮之中。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包圍圈中的兵力還是太少了,能夠進入到有效攻擊範圍之內,對鋼鐵戰星進行打擊,甚至是追著鋼鐵戰星部隊窮追猛打的艦船的數量還是太少了,縱然現在戰場上的戰火燃燒的再怎麽旺盛和劇烈,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鋼鐵戰星作戰部隊的戰損數量還是太少了。
總體統計下來,三大宇宙級文明所能夠給鋼鐵戰星造成的損傷,一天下來加在一起也不過隻有寥寥幾萬艘艦船的規模!這看起來似乎已經相當不錯的樣子,但是要知道鋼鐵戰星總共搭載的艦船數量足有數千萬艘之多。
這也就意味著這樣的戰況即便能夠一直持續下來,三大宇宙級文明想要全殲鋼鐵戰星的所有作戰艦船,那也需要最起碼幾百上千天的時間。
而因為鋼鐵戰星現在隨時啟動著多層防禦罩,可以隨時攔截所有來襲的打擊的緣故,三大宇宙級文明的所有作戰部隊這段時間以來對鋼鐵戰星更是近乎於沒有造成任何的一點損傷。
鋼鐵戰星一開始降臨的那段時間之中,三大宇宙級文明冷不防進行偷襲所造成的那點戰果,現在也在鋼鐵戰星的不斷自我維護、自行修補之中在修複了相當一部分。
雖然從外表上來看,此時的鋼鐵戰星的表麵上還是分布著數以萬計大大小小的,宛如月球表麵坑洞一般的巨大損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大宇宙級文明一方可以說已經明顯感覺到了鋼鐵戰星戰力上的巨大差別。
很多之前在三大宇宙級文明攻擊中出現受損、異常的重要區域、重要設備和部件,很明顯都已經被緊急修複了,這體現在鋼鐵戰星的戰力上,那就是很多之前不能夠啟動的巨型超光速炮現在都開始逐漸加入到了作戰序列之中。
而鋼鐵戰星多層防護罩上很多的局部損傷現在也都慢慢消失不見了,在對外部打擊的防禦上,顯得已經是近乎於無懈可擊、滴水不漏的地步,很顯然如果一些重要的損傷沒有得到有效修複的話,鋼鐵戰星就不會有著這樣的表現。
所以戰場上的總體狀況無疑是在說明,想要在鋼鐵戰星的短程時空跳躍冷卻期內將鋼鐵戰星部隊徹底消滅,這根本就是不現實的事情,很快鋼鐵戰星就必然會啟動時空跳躍,從現在膠著的戰場之中脫離開,進入到其他對於鋼鐵戰星來說更安全的區域之中。
而對於三大宇宙級文明而言,既然在鋼鐵戰星這一次的冷卻期內,注定了難以成功消滅鋼鐵戰星,那麽在眼下的戰場中投入太多的精力,那也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相比之下,搞清楚之前的那幾枚空間炸彈為什麽沒有正常發揮作用,而是在命中目標之前提前就被引爆了,這顯然是更加重要,更有意義的事情。
畢竟,鋼鐵戰星現如今還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包圍圈中,想要脫離包圍圈的範圍,鋼鐵戰星最起碼也要再進行三次以上的時空跳躍,而三大宇宙級文明最少也還有兩次的機會有可能抓住鋼鐵戰星短程跳躍之後的短暫時機,再次對鋼鐵戰星實施致命的打擊!
雖說鋼鐵戰星脫離時空跳躍之後的負麵影響,這個時間非常短暫,攏共也隻有那短短的十來分鍾的時間,但是隻要能夠抓住一次機會,能夠進行一次有效的空間炸彈襲擊,那麽就有可能對鋼鐵戰星造成致命的損傷。
相比之下,這種機會雖然微乎其微,但是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看來,這也依舊是比大批艦船圍攻鋼鐵戰星要來得更可靠一些。
畢竟,想要依靠大軍圍毆的方式來消滅鋼鐵戰星的載艦部隊,看樣子呢最起碼也得花費上千天的時間,有這麽長的時間,足夠鋼鐵戰星進行短程時空跳躍上百次了,鋼鐵戰星的指揮團隊就算是再蠢再無能再廢物,這麽多次的跳躍機會裏,恐怕也早就逃離了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包圍圈了。
所以依靠大軍圍毆的辦法,想要毀掉這顆鋼鐵戰星,這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的軍方高層看來,顯然是根本就不靠譜的,更好的辦法無疑就是找出空間炸彈一再發揮失常的根本原因,克服困難,找機會給鋼鐵戰星來一次一擊命中,徹底消滅掉鋼鐵戰星!
所以現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包圍圈內雖然依舊是戰役焦灼,雙方廝殺慘烈,不斷處於你來我往的緊張拉鋸之中,但是現在三大宇宙級文明軍方高層中所有人最關心的問題,都是到底那些空間炸彈的失效,提前引爆是因為什麽樣的原因?
難道真的是質量問題嗎?
或許一開始第一枚空間炸彈提前引爆的時候,還有人持有這樣的觀點,認為出現質量問題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隨著接二連三的空間炸彈全都出現了問題,這要再說是因為質量有問題,這顯然就太說不通了,畢竟這可是宇宙級文明精心打造的高科技軍事裝備,性能的穩定和保障那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就算是出問題頂多一個有問題也就頂天了,可哪有那麽多的質量問題啊,還一連三發空間炸彈全都出現了同樣的問題,這三枚空間炸彈還是產自兩個獨立的、不同的宇宙級文明之中。
真要是這樣還能算是武器質量出了問題的話,那三大宇宙級文明也別說什麽宇宙級文明了,宇宙級笑話還差不多!
顯然這不可能是質量上的問題,就沒見過這樣的質量問題,還帶傳染的?
所以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各方專家很快就排除了這些空間炸彈是出了質量問題才提前引爆的這個可能。問題的根源明顯不是這個原因。
那莫非是上古文明的某種秘密武器在發揮作用?
一些專家很快也提出了這種可能。
畢竟現如今的上古文明也是一個宇宙級文明層次的強大勢力,其本身就有著某些技術的底蘊不說,再加上上古文明這些年來有吸收、整合了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很多科技成果,所以要說上古文明發明出了某種新的高級別保密技術,能夠在空間跳躍的影響下依舊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甚至是影響空間炸彈的穩定性能,這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情。
三大宇宙級文明雖然曆來都習慣於鄙薄上古文明的異類文明出身,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上古文明真的就在科技方麵毫無建樹,沒有一丁點的創新、整合能力。
所以要說是上古文明發明的某種特殊技術產生了效果,影響了空間炸彈的性能,這也是存在著一定的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