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乍一看的話,三大宇宙級文明幾乎是搜刮了各自文明家底,千難萬難之下才拚湊出來的這支擁有著四十顆鋼鐵戰星的龐大作戰部隊,在上古文明防線內部才隻不過是能夠開辟一條安全通道,能夠基本上保障己方部隊的整體安全,這相比於上古文明一方無疑顯得就有些太過於弱勢了。
畢竟,上古文明一方雖然總體實力遠超三大宇宙級文明,但是現在三大宇宙級文明幾乎集結了絕大部分家底打造而成的鋼鐵戰星部隊,進攻的卻僅僅隻是上古文明十多處蟲洞防區之中的一個罷了。
就僅僅隻是上古文明的這一個蟲洞防線,三大宇宙級文明都根本做不到摧枯拉朽一般得取得輝煌勝利,而是不得不百般算計、千辛萬苦之下才一路挺進到上古文明的蟲洞防線內部,這相形之下現如今的三大宇宙級文明幾乎就相當於是集中了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全體力量,才相當於能夠對付十幾分之一的上古文明的作戰實力,從這個角度來看三大宇宙級文明這些年來的衰退真的是讓人有了一種觸目驚心的感覺。
當年上古文明剛剛崛起的時候,就算是麵對三大宇宙級文明中的一個,上古文明的綜合實力都是遠遠不如的,但是現在經過不斷的此消彼長,上古文明成長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說,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實力卻是簡直衰落到了曆史最低點,三大宇宙級文明聯起手來都完全無法和上古文明相抗衡,隻能夠在上古文明的兵鋒摧殘之下瑟瑟發抖。
好在三大宇宙級文明雖然衰落到了極點,但是這次奮起一搏之下,卻是終於在戰場上迎來了一場勝利的契機。雖說三大宇宙級文明集結了三方絕大多數的鋼鐵戰星部隊才有了現如今的進展,能夠在這場作戰行動之中稍微占據上風,並且安全挺進到了上古文明蟲洞防線的內部,一路不斷向上古文明蟲洞通道的所在位置進發,漸漸開始有了獲得這場戰爭勝利的苗頭。
當然,在這樣的所謂安全的定義下,其實真正安全的也僅僅隻是作戰部隊之中的四十顆鋼鐵戰星罷了,除此之外在每時每刻之中,三大宇宙級文明的載艦部隊都是在大量的縮水著,無數的載艦部隊隨時隨地都會因為上古文明防線之中的作戰部隊的攻擊,而慘遭毀滅,即便這些三大宇宙級文明載艦部隊有著鋼鐵戰星竭盡所能的提供保護,情況依舊是相當的不堪,沒有任何一艘載艦艦船能夠保障自身的生存。
可能在前一秒的時候,三大宇宙級文明的一部分載艦部隊還完好無損看不到絲毫有危險的狀況發生,但是等到了下一秒,就僅僅隻是一瞬間的變化,這些載艦部隊脫離了鋼鐵戰星的保護範圍,或者它們頭頂上的鋼鐵戰星防護罩被敵方炮火摧毀,上古文明的超光速炮火力就能夠瞬間將這些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艦船給徹底摧毀掉。
雖說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這些載艦部隊並不是一旦出動之後就必須要作戰到底至死方休,相反它們每當輪到需要執勤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都僅僅隻需要在外執行作戰任務僅僅一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一個小時的作戰任務之後就可以獲得最起碼八小時的休整時間,可以返回到鋼鐵戰星內部進行休息。
畢竟,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也都是非常清楚這些載艦艦船部隊的重要性的,雖然相比於鋼鐵戰星而言,這些載艦部隊不過是可以隨意消耗的消耗品罷了,但是這些消耗品的存在對於三大宇宙級文明部隊來說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戰力。
鋼鐵戰星固然是強大且重要,但是鋼鐵戰星的塊頭太大了,執行很多作戰任務的時候都並不適用,這時候都必須要有這些載艦部隊來輔助進行作戰,特別是麵對一些能夠威脅到鋼鐵戰星安全的重大隱患,隻有出動載艦部隊才能夠最大程度的排除安全隱患,保證鋼鐵戰星的安全,而這樣的任務鋼鐵戰星自身是很難完成的。
所以無論如何,三大宇宙級文明方麵也都必須要保障己方有著足夠數量的載艦部隊,可以應對作戰的需求,否則的話真要是載艦部隊消耗殆盡了,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鋼鐵戰星也都是不能夠獨存的,遲早要被上古文明作戰部隊給消滅殆盡。
而載艦部隊對於三大宇宙級文明來說有著如此重要的作戰意義,三大宇宙級文明方麵自然是不可能不給載艦部隊的官兵任何的活路,倘若一支載艦部隊被投入戰場之後都是不消耗殆盡徹底死完不算完的話,那可想而知載艦部隊的士氣將會是何等的低迷不堪,恐怕一些官兵將士們心懷怨氣之下,寧願冒著同歸於盡的想法,也都要給鋼鐵戰星製造一些防禦空擋,讓鋼鐵戰星部隊來給自己做陪葬。
這樣的事情看似發生的幾率不大,但是一支載艦作戰部隊之中動輒就是幾百幾千萬的官兵將士,就算再怎麽精挑細選,這裏麵也都是什麽樣的人都有的,即便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顧全大局的合格軍人,也必不可少的會存在一些思維偏激的將士,這樣的事情無疑是免不了的。
所以哪怕三大宇宙級文明方麵真的隻是將這些載艦部隊視為消耗品,在使用它們的時候,那也是不可能不給這些載艦部隊絲毫的生存機會的,真要是那樣的話,三大宇宙級文明不啻於就是在自己的隊伍裏麵埋地雷,早晚必有爆發的那一天,它們的文明也根本就走不到今天,發展不到宇宙級文明的高度。
更何況,在兵凶戰險的戰場之上,複雜的戰場環境和巨大的作戰壓力,這對於載艦部隊的操控團隊來說都是極大的壓力,會帶來非常之大的精力消耗,哪怕載艦艦船之中有著智能係統可以替代完成艦船的大部分操控工作,參戰時間達到一定程度之後,載艦部隊的官兵也依舊會非常的疲累,作戰實力相比於精力飽滿的時候是會相差極大的。
所以無論是從實戰的角度出發,還是從艦隊管理的角度出發,三大宇宙級文明載艦部隊都是有著非常大的必要來施行輪換機製,不斷地更替戰場之中執勤的作戰部隊,以此來保障載艦部隊的作戰狀態。
但即便是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有著完善的輪換執勤機製,每一支作戰部隊隻需要在戰場之中執勤一個小時就可以進行輪替休息,但是在這樣交戰激烈的戰場之中,每一輪麵臨執勤任務的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艦船部隊也都依舊可謂是危險重重的,傷亡數量非常之大,一輪執勤任務下來,雖然不能說艦隊損傷規模達到一半的數量,但是有著兩三成的艦船損傷那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不過三大宇宙級文明載艦部隊雖然一直以來傷亡規模都是居高不下,但是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看來這樣的情況卻依舊是可以接受的,因為載艦部隊的消耗數量雖然很快,但是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拚著這樣巨大的損耗,卻換來了想要的航行速度。
即便是在上古文明蟲洞防線的內部,靠著鋼鐵戰星的能打能抗披荊斬棘,還有載艦部隊對鋼鐵戰星所提供的無微不至的安全保障,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也是基本保障了己方的正常航行速度,在上古文明蟲洞防線的重重堵截之下,三大宇宙級文明以著幾倍光速的速度不斷摧毀著上古文明作戰部隊的攔截行動,不斷地向著上古文明蟲洞防線的深處挺進。
要知道,即便上古文明一方整個蟲洞防線防區之中有著上百億的作戰部隊,已經更多數量的防禦型設備和各種攻擊火力,但是這些上古文明作戰裝備的規模體量也終究是有限的,在幾光年範圍的整個防禦體係之中,更多的地方終究是真空地帶,那介於一處處的真空地帶之間的上古文明蟲洞防線才是相形之下較為狹窄的區域。
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以著高達幾倍光速的速度在這防線的內部左衝右殺,如入無人之地一般,這樣的情況一天兩天下來沒什麽,時間持續得稍長一點,上古文明的一道蟲洞防線根本就撐不下來,直接就被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給穿透了這一層防線區域,進入到了下一層防線的布防區域之內。
當然,此時的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置身於兩道上古文明蟲洞防線之間,享受到的是上古文明兩層防線區域之中作戰裝備的雙重火力打擊,這對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所造成的作戰壓力相比於之前單層防線的火力集火壓力還要大得多。
隻不過這時候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也並沒有承受到相當於之前,麵對上古文明一道蟲洞防線部隊集火時兩倍以上的火力打擊,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三大宇宙級文明之前在防線內部不斷衝殺的過程中,消滅了上古文明太多的作戰艦船部隊。
上古文明的蟲洞防線內部雖然火力極為充沛,但是能夠最為機動作戰力量的火力部分終究隻有上古文明的主力作戰艦船,其他的各種防禦設施、太空作戰平台之類的作戰設備,雖然火力強度可能並不弱於主戰艦船,但是它們往往都是有著自己各種各樣的缺陷。
有的防禦設施移動不便,不容易和其他的作戰設備一起合作形成交叉火力,還有的一些作戰設施幹脆就是不能夠移動的,更是隻能夠對某些固定區域形成火力打擊,所以整個防線想要集中火力對某些固定區域或者作戰目標形成打擊,最為好用而且有效的作戰裝備就是主戰艦船了。
偏偏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之前在上古文明蟲洞防線內部不斷衝殺,不斷開辟航道的過程中,上古文明方麵為了給三大宇宙級文明製造障礙,為了對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形成殺傷,一直以來都是毫不保留的派遣主戰艦船衝殺在第一線,甚至派遣大量主戰艦船攜帶大噸位的超級核子武器、黑洞炸彈等等試圖堵塞在三大宇宙級文明開辟的航道之中,結果這些上古文明作戰艦船都被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集中火力給全部消滅掉了,以至於在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脫離這一道上古文明蟲洞防線區域的時候,這處防線之中的載艦部隊幾乎都快要消耗殆盡了。
失去了絕大多數的主戰艦船之後,這處上古文明麵對著逐漸遠離的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雖然也在配合前方的蟲洞防線來對三大宇宙級文明部隊進行集火攻擊,但是它們能夠調集的火力就隻有局部區域的各種防禦性設施了,相對其全盛時期的火力強度差得實在太多了。
所以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雖然一度要麵對兩處上古文明蟲洞防線的交叉集火,但是這相比於一處防線的火力強度其實強的也是相當有限的,遠不足以對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形成致命的威脅。
甚至這時候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為了在上古文明防線的集火火力之下盡可能的降低載艦部隊的損傷,避免這些載艦部隊在摧毀上古文明蟲洞通道之前就消耗殆盡以至於影響到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的行動,所以三大宇宙級文明方麵幹脆就直接將絕大多數數的載艦艦船都收回到了鋼鐵戰星的船艙之中,隻留極少數的一部分載艦艦船在外麵為鋼鐵保駕護航,提防一些空間炸彈的隱蔽打擊。
而三大宇宙級文明的眾多鋼鐵戰星則是相互拉近了距離,靠近到了幾乎極限的位置,然後一顆顆鋼鐵戰星都依靠著自身的能量防護罩,硬生生的頂著上古文明蟲洞防線的炮火襲擊,向著上古文明更深一層的蟲洞防線的方向繼續航行過去。
畢竟,上古文明一方雖然總體實力遠超三大宇宙級文明,但是現在三大宇宙級文明幾乎集結了絕大部分家底打造而成的鋼鐵戰星部隊,進攻的卻僅僅隻是上古文明十多處蟲洞防區之中的一個罷了。
就僅僅隻是上古文明的這一個蟲洞防線,三大宇宙級文明都根本做不到摧枯拉朽一般得取得輝煌勝利,而是不得不百般算計、千辛萬苦之下才一路挺進到上古文明的蟲洞防線內部,這相形之下現如今的三大宇宙級文明幾乎就相當於是集中了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全體力量,才相當於能夠對付十幾分之一的上古文明的作戰實力,從這個角度來看三大宇宙級文明這些年來的衰退真的是讓人有了一種觸目驚心的感覺。
當年上古文明剛剛崛起的時候,就算是麵對三大宇宙級文明中的一個,上古文明的綜合實力都是遠遠不如的,但是現在經過不斷的此消彼長,上古文明成長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說,三大宇宙級文明的實力卻是簡直衰落到了曆史最低點,三大宇宙級文明聯起手來都完全無法和上古文明相抗衡,隻能夠在上古文明的兵鋒摧殘之下瑟瑟發抖。
好在三大宇宙級文明雖然衰落到了極點,但是這次奮起一搏之下,卻是終於在戰場上迎來了一場勝利的契機。雖說三大宇宙級文明集結了三方絕大多數的鋼鐵戰星部隊才有了現如今的進展,能夠在這場作戰行動之中稍微占據上風,並且安全挺進到了上古文明蟲洞防線的內部,一路不斷向上古文明蟲洞通道的所在位置進發,漸漸開始有了獲得這場戰爭勝利的苗頭。
當然,在這樣的所謂安全的定義下,其實真正安全的也僅僅隻是作戰部隊之中的四十顆鋼鐵戰星罷了,除此之外在每時每刻之中,三大宇宙級文明的載艦部隊都是在大量的縮水著,無數的載艦部隊隨時隨地都會因為上古文明防線之中的作戰部隊的攻擊,而慘遭毀滅,即便這些三大宇宙級文明載艦部隊有著鋼鐵戰星竭盡所能的提供保護,情況依舊是相當的不堪,沒有任何一艘載艦艦船能夠保障自身的生存。
可能在前一秒的時候,三大宇宙級文明的一部分載艦部隊還完好無損看不到絲毫有危險的狀況發生,但是等到了下一秒,就僅僅隻是一瞬間的變化,這些載艦部隊脫離了鋼鐵戰星的保護範圍,或者它們頭頂上的鋼鐵戰星防護罩被敵方炮火摧毀,上古文明的超光速炮火力就能夠瞬間將這些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艦船給徹底摧毀掉。
雖說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這些載艦部隊並不是一旦出動之後就必須要作戰到底至死方休,相反它們每當輪到需要執勤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都僅僅隻需要在外執行作戰任務僅僅一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一個小時的作戰任務之後就可以獲得最起碼八小時的休整時間,可以返回到鋼鐵戰星內部進行休息。
畢竟,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也都是非常清楚這些載艦艦船部隊的重要性的,雖然相比於鋼鐵戰星而言,這些載艦部隊不過是可以隨意消耗的消耗品罷了,但是這些消耗品的存在對於三大宇宙級文明部隊來說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戰力。
鋼鐵戰星固然是強大且重要,但是鋼鐵戰星的塊頭太大了,執行很多作戰任務的時候都並不適用,這時候都必須要有這些載艦部隊來輔助進行作戰,特別是麵對一些能夠威脅到鋼鐵戰星安全的重大隱患,隻有出動載艦部隊才能夠最大程度的排除安全隱患,保證鋼鐵戰星的安全,而這樣的任務鋼鐵戰星自身是很難完成的。
所以無論如何,三大宇宙級文明方麵也都必須要保障己方有著足夠數量的載艦部隊,可以應對作戰的需求,否則的話真要是載艦部隊消耗殆盡了,三大宇宙級文明的鋼鐵戰星也都是不能夠獨存的,遲早要被上古文明作戰部隊給消滅殆盡。
而載艦部隊對於三大宇宙級文明來說有著如此重要的作戰意義,三大宇宙級文明方麵自然是不可能不給載艦部隊的官兵任何的活路,倘若一支載艦部隊被投入戰場之後都是不消耗殆盡徹底死完不算完的話,那可想而知載艦部隊的士氣將會是何等的低迷不堪,恐怕一些官兵將士們心懷怨氣之下,寧願冒著同歸於盡的想法,也都要給鋼鐵戰星製造一些防禦空擋,讓鋼鐵戰星部隊來給自己做陪葬。
這樣的事情看似發生的幾率不大,但是一支載艦作戰部隊之中動輒就是幾百幾千萬的官兵將士,就算再怎麽精挑細選,這裏麵也都是什麽樣的人都有的,即便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顧全大局的合格軍人,也必不可少的會存在一些思維偏激的將士,這樣的事情無疑是免不了的。
所以哪怕三大宇宙級文明方麵真的隻是將這些載艦部隊視為消耗品,在使用它們的時候,那也是不可能不給這些載艦部隊絲毫的生存機會的,真要是那樣的話,三大宇宙級文明不啻於就是在自己的隊伍裏麵埋地雷,早晚必有爆發的那一天,它們的文明也根本就走不到今天,發展不到宇宙級文明的高度。
更何況,在兵凶戰險的戰場之上,複雜的戰場環境和巨大的作戰壓力,這對於載艦部隊的操控團隊來說都是極大的壓力,會帶來非常之大的精力消耗,哪怕載艦艦船之中有著智能係統可以替代完成艦船的大部分操控工作,參戰時間達到一定程度之後,載艦部隊的官兵也依舊會非常的疲累,作戰實力相比於精力飽滿的時候是會相差極大的。
所以無論是從實戰的角度出發,還是從艦隊管理的角度出發,三大宇宙級文明載艦部隊都是有著非常大的必要來施行輪換機製,不斷地更替戰場之中執勤的作戰部隊,以此來保障載艦部隊的作戰狀態。
但即便是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有著完善的輪換執勤機製,每一支作戰部隊隻需要在戰場之中執勤一個小時就可以進行輪替休息,但是在這樣交戰激烈的戰場之中,每一輪麵臨執勤任務的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艦船部隊也都依舊可謂是危險重重的,傷亡數量非常之大,一輪執勤任務下來,雖然不能說艦隊損傷規模達到一半的數量,但是有著兩三成的艦船損傷那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不過三大宇宙級文明載艦部隊雖然一直以來傷亡規模都是居高不下,但是在三大宇宙級文明看來這樣的情況卻依舊是可以接受的,因為載艦部隊的消耗數量雖然很快,但是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拚著這樣巨大的損耗,卻換來了想要的航行速度。
即便是在上古文明蟲洞防線的內部,靠著鋼鐵戰星的能打能抗披荊斬棘,還有載艦部隊對鋼鐵戰星所提供的無微不至的安全保障,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也是基本保障了己方的正常航行速度,在上古文明蟲洞防線的重重堵截之下,三大宇宙級文明以著幾倍光速的速度不斷摧毀著上古文明作戰部隊的攔截行動,不斷地向著上古文明蟲洞防線的深處挺進。
要知道,即便上古文明一方整個蟲洞防線防區之中有著上百億的作戰部隊,已經更多數量的防禦型設備和各種攻擊火力,但是這些上古文明作戰裝備的規模體量也終究是有限的,在幾光年範圍的整個防禦體係之中,更多的地方終究是真空地帶,那介於一處處的真空地帶之間的上古文明蟲洞防線才是相形之下較為狹窄的區域。
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以著高達幾倍光速的速度在這防線的內部左衝右殺,如入無人之地一般,這樣的情況一天兩天下來沒什麽,時間持續得稍長一點,上古文明的一道蟲洞防線根本就撐不下來,直接就被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給穿透了這一層防線區域,進入到了下一層防線的布防區域之內。
當然,此時的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置身於兩道上古文明蟲洞防線之間,享受到的是上古文明兩層防線區域之中作戰裝備的雙重火力打擊,這對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所造成的作戰壓力相比於之前單層防線的火力集火壓力還要大得多。
隻不過這時候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也並沒有承受到相當於之前,麵對上古文明一道蟲洞防線部隊集火時兩倍以上的火力打擊,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三大宇宙級文明之前在防線內部不斷衝殺的過程中,消滅了上古文明太多的作戰艦船部隊。
上古文明的蟲洞防線內部雖然火力極為充沛,但是能夠最為機動作戰力量的火力部分終究隻有上古文明的主力作戰艦船,其他的各種防禦設施、太空作戰平台之類的作戰設備,雖然火力強度可能並不弱於主戰艦船,但是它們往往都是有著自己各種各樣的缺陷。
有的防禦設施移動不便,不容易和其他的作戰設備一起合作形成交叉火力,還有的一些作戰設施幹脆就是不能夠移動的,更是隻能夠對某些固定區域形成火力打擊,所以整個防線想要集中火力對某些固定區域或者作戰目標形成打擊,最為好用而且有效的作戰裝備就是主戰艦船了。
偏偏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之前在上古文明蟲洞防線內部不斷衝殺,不斷開辟航道的過程中,上古文明方麵為了給三大宇宙級文明製造障礙,為了對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形成殺傷,一直以來都是毫不保留的派遣主戰艦船衝殺在第一線,甚至派遣大量主戰艦船攜帶大噸位的超級核子武器、黑洞炸彈等等試圖堵塞在三大宇宙級文明開辟的航道之中,結果這些上古文明作戰艦船都被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集中火力給全部消滅掉了,以至於在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脫離這一道上古文明蟲洞防線區域的時候,這處防線之中的載艦部隊幾乎都快要消耗殆盡了。
失去了絕大多數的主戰艦船之後,這處上古文明麵對著逐漸遠離的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雖然也在配合前方的蟲洞防線來對三大宇宙級文明部隊進行集火攻擊,但是它們能夠調集的火力就隻有局部區域的各種防禦性設施了,相對其全盛時期的火力強度差得實在太多了。
所以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雖然一度要麵對兩處上古文明蟲洞防線的交叉集火,但是這相比於一處防線的火力強度其實強的也是相當有限的,遠不足以對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部隊形成致命的威脅。
甚至這時候三大宇宙級文明鋼鐵戰星為了在上古文明防線的集火火力之下盡可能的降低載艦部隊的損傷,避免這些載艦部隊在摧毀上古文明蟲洞通道之前就消耗殆盡以至於影響到三大宇宙級文明作戰部隊的行動,所以三大宇宙級文明方麵幹脆就直接將絕大多數數的載艦艦船都收回到了鋼鐵戰星的船艙之中,隻留極少數的一部分載艦艦船在外麵為鋼鐵保駕護航,提防一些空間炸彈的隱蔽打擊。
而三大宇宙級文明的眾多鋼鐵戰星則是相互拉近了距離,靠近到了幾乎極限的位置,然後一顆顆鋼鐵戰星都依靠著自身的能量防護罩,硬生生的頂著上古文明蟲洞防線的炮火襲擊,向著上古文明更深一層的蟲洞防線的方向繼續航行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