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衛二人見他態度十分堅決,根本不容改變,*xshuotxt萌真人道,“雲真人,且在此稍候,貧道前去請示向真人、遊真人。”
言罷稽首一禮,去了那懸天洲陸還真殿。此殿便是歸真觀二位赤陽真人修行之所,一到殿外值守力士聽得其求立刻放了門禁。他徑直往內中去,見得遊應洲,將雲沐陽所求之事細說了。
後者微微皺眉道,“若隻論神通法力,這位雲道友也是頗為了得,昔年就能毀得那天魔分身。不過此回來我襲我歸真觀的大魔非同一般,其名阿冥陀,原本是西方佛土一位高僧,傳言乃是西方佛土下一代佛主,隻是不知為何竟受魔頭蠱惑轉投魔門。不但身具金剛之相,還兼有魔門之神通。”
“真人之意是要勸退雲真人?”孟元象麵容一驚,雖知那魔頭極是不尋常但萬萬未曾想到是這等來曆,而且這魔頭厲害之處他也是見識過,尤其那金剛法相堅不可破,尋常雷法對其也是傷害不大。除此之外還能分化萬千,隻要還有一滴精血尚存就是不死不滅。
“這卻不必。”遊應洲搖首道,“我歸真觀與丹鼎一脈早有盟約,既是這位護法真人前來求助,不可不幫。樸真人那一處我自去分說,隻要時辰不長憑我歸真觀也可應付。不過這位雲真人也不可有損失,其乃是一代俊傑,日後與昆侖一戰定然少不得他。”
“真人之意是要一同前去相助?”孟元象目中就有些許疑色,向真人先前與那阿冥陀鬥法受了輕傷,如今尚在殿中休養,這位遊真人成就赤陽時日卻短,對那魔頭法門或有不熟悉之處。
遊應洲抬眸目光泛冷道,“那魔頭一日不除我歸真觀一日不安,難不成隻能日日躲在山門之中?少時我去樸真人處借了三十六道陰陽天雷來,如是還是不成,那便隻能另想他法了。”
這卻是無奈之舉,那魔頭修為之深雖說隻要山門大陣仍在,那魔頭也是攻殺不入。但是長久下去,這天地變數再生就不知會有何等事情發生。孟元象麵色十分凝重,片刻後禮道,“我這便去請了那位護法真人來此商議動手時日。”
雲沐陽聽得孟元象之言不由微微點首,若是多得一位赤陽真人相助那便可省去許多功夫。他有乾陽天火燈這等至陽至寶,最克魔頭變化,也可將其殺死,不過一人之力終有窮盡。當下出了府,駕一道清光隨著孟元象到了那還真殿,就見遊應洲已是候在殿門前。即刻清光一踏,上得去稽首道,“遊真人有禮,有勞真人法駕。”
“雲真人有禮了,招待不周還望海涵。”遊真人看向對方,道,“雲真人打算何日啟程?”
“既已定下行程,那定然就是現下前去殺了那魔頭。”雲沐陽目光一亮,正色道,“貧道也可早日將法寶煉成,回返山門。”
遊應洲麵容訝色乍現,愣了片刻道,“也可,貧道也是準
備妥當,因那魔頭門中早是布置許久”
言罷二人縱起一道虹光,一日之後就是到得三萬裏之外,一路行來二人也是多有商議。隻見這一處幽氣隱隱,濁機渾橫,吞吐靈機之時就有些微滯澀之感。
二人並肩而立,烈風襲蕩,道袍鼓動而起。雲沐陽環目一掃,運轉神通乾陽天火燈在心中一響,他目光也是陡然放出百丈精光往西北方位射去,隨後指著那方位道,“此便是那魔頭藏身之所。”
遊真人往他所指方向看去,目中微微驚訝,歸真觀布置許久,這才阻住了那魔頭北上,按著門中布置也知那魔頭就在那一處。當下望一眼雲沐陽,見對方身上頓有一股洪烈氣機高揚,似若驕陽在天。
少時,他道,“雲真人,那魔頭確在那一處,貧道現將門下召來,若是雲真人需我等相助那便隻管開口。”
二人等了片刻,見得天中流虹閃動之間就有一道闕口出現,二人即刻踏入其中。即見六位元嬰二重修士,這些人皆是在此掌陣,憑借數樁法寶鎮壓不令那魔頭北移,但若長此下去此地必會被那魔氣衝破。
眾人將近來之事告知雲、遊二人,而後雲沐陽則道,“方才貧道感應之間那魔頭似在修煉一門魔功,能夠引動地底濁氣,想來是為破陣之用。且貧道感應得到那地底濁氣似乎已被抽去許多,此方界域下沉卻無沉穩之勢。”
“甚麽?”他這一說,立刻就有一位皓首白眉的老道人驚叫出聲,隻見他把拂塵一甩,急忙走到身後揭開一張紅布,這時就見一隻羅盤光茫耀耀。他看了片刻之後,起了法力往下一壓,砰的一聲那羅盤竟是應聲而碎,他變色道,“不好,那魔頭果是在抽取底氣。”旋而猛一抬起頭來,緊張道,“不知那魔頭用了甚麽神通,吾等竟是不知其在抽取地氣,難怪這半月都是少有動作。”
“魔頭狡詐,本又是西方佛土修士,神通頗多,怨不得諸位。諸位還是快快尋出解決之道,我與雲真人,即刻前去阻那魔頭。”遊應洲也是神容一凜,若是來遲數日,那魔頭必將這一道屏障除去。
雲沐陽也正聲道,“事不宜遲,貧道先行前去務必將其阻住。”
與此同時遠在五百裏外連綿山嶽當中有一昏暗幽崖,那處鹿走猿攀,鮮花如錦,綠木茂盛,清流環繞。幽崖下方有一石窟,內中風起湧動,有咚咚之聲傳出。不過那些走獸飛禽卻是絲毫不懼,仍是在四周尋食嬉戲。
往這洞中走去,卻是一條甬道,去得百餘丈又有一條昏黑去路,隻是往下直去,兩側石壁上有苔蘚,有滴水,但腳下石塊卻並無濡濕之感,反而很是幹爽,不過行在其間仍是渾身發冷。深處不知幾千裏卻是一個大洞,寬廣百餘丈,頂上有乳石懸掛,洞中聽著滴水之聲似若鳴琴。
忽而正中之處一道寶光驟然亮起,俄頃那寶光化作一個弧圓散開,
金光耀要,洞中猶若白晝。那寶光忽而炸開,隻見一個麵貌慈和,身形微胖的僧人踏了出來,周身柔光鋪灑似月華流動。他穿一身半舊的袈裟,腳下是一對草鞋,手中一串佛珠。
他目光閃了一閃,跨出一步就有一朵金蓮托在腳下,聽他唱了一聲佛號,道,“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隨他一語言罷,外間一聲巨大炸響,洞中也是搖搖擺擺,頂上鍾乳石猛然斷裂,不斷砸落下來。阿冥陀身上金光一現,就有一具麵容猙獰可怖的金光佛陀相顯現出來。他本就是修到了佛門‘心如法相’境界,心念一動就可喚出法相,乃是他的護法神通。
那些石塊砸在身上卻是穿了過去,其等好似從不曾出現一樣。少頃,他已是出了洞穴,頂上烈烈金雷,震得山崩石塌。那些走獸飛禽盡是化作一片焦灰。阿冥陀目光一看,身後幽崖將要被夷為平地,不禁目露哀戚。
“檀越,生靈何辜,竟是受此妄劫。”他目光看向雲沐陽似乎十分悲傷。
雲沐陽將雷光一停,目光炯炯看向這位佛門修士,耳中不住回蕩其方才之言。他身形一震,冷哂道,“大日如來寺有‘驚世醒言’,不過道友卻並不用在正途之上?”
“何為正途?正氣耶?正道耶?”阿冥陀搖首淒然道,“何為正道?何為邪道?貧僧欲檀越妄害生靈,不是正道?檀越不是邪道?檀越偏執已深,貧僧迫不得已,隻望能渡得檀越拋去執念,如此九死不悔。”他每一言每一語都似乎在天穹回蕩,久久不去。
雲沐陽長笑道,“道友這‘驚世醒言’不渡己卻妄想渡人,著實可笑。道友還是除了心中魔念,再來與貧道分說罷。”
“無量壽佛。昔年佛祖以大毅力、大(和諧)法力渡化諸天十六天魔,自此天地和靖。貧僧粗鈍,不敢言效法佛祖,然檀越不由分說妄殺生靈,貧僧唯有承這殺生之罪,為檀越贖罪。”
雲沐陽麵露冷笑,“道友可是囉嗦完了?”言罷,頂上百道雷光轟轟落下。
阿冥陀雙手合十,金剛法相生出,頓時瑞氣直衝天雲,那些雷光砸落下來,猶如石入水池,隻是使得法相泛起漣漪。他與歸真觀鬥法已久,眼前這雷光顯然無法與歸真觀陰陽法雷不可相提並論,隻需法相一起,根本不足為慮。
雲沐陽看了一眼,心念一動,雷雲當中忽而就是起了些許變化。對方在此時也是眉頭一挑,少了方才的鎮定自若神態,法相立刻擴張開來,就將方圓百丈都是囊括進去。此時就有數道光芒特殊的雷光金雷擊落下來。
轟轟轟數聲之後,他身上法相竟是被那神雷擊碎,他整一個人也是不禁一個踉蹌往後倒去。他此時不禁喝了一聲,不願再任由那震極神雷擊落下來。他退去數百丈之後,道了一聲,“貧僧甘受檀越神雷,也請檀越來接我一掌。”
(本章完)
...
...
言罷稽首一禮,去了那懸天洲陸還真殿。此殿便是歸真觀二位赤陽真人修行之所,一到殿外值守力士聽得其求立刻放了門禁。他徑直往內中去,見得遊應洲,將雲沐陽所求之事細說了。
後者微微皺眉道,“若隻論神通法力,這位雲道友也是頗為了得,昔年就能毀得那天魔分身。不過此回來我襲我歸真觀的大魔非同一般,其名阿冥陀,原本是西方佛土一位高僧,傳言乃是西方佛土下一代佛主,隻是不知為何竟受魔頭蠱惑轉投魔門。不但身具金剛之相,還兼有魔門之神通。”
“真人之意是要勸退雲真人?”孟元象麵容一驚,雖知那魔頭極是不尋常但萬萬未曾想到是這等來曆,而且這魔頭厲害之處他也是見識過,尤其那金剛法相堅不可破,尋常雷法對其也是傷害不大。除此之外還能分化萬千,隻要還有一滴精血尚存就是不死不滅。
“這卻不必。”遊應洲搖首道,“我歸真觀與丹鼎一脈早有盟約,既是這位護法真人前來求助,不可不幫。樸真人那一處我自去分說,隻要時辰不長憑我歸真觀也可應付。不過這位雲真人也不可有損失,其乃是一代俊傑,日後與昆侖一戰定然少不得他。”
“真人之意是要一同前去相助?”孟元象目中就有些許疑色,向真人先前與那阿冥陀鬥法受了輕傷,如今尚在殿中休養,這位遊真人成就赤陽時日卻短,對那魔頭法門或有不熟悉之處。
遊應洲抬眸目光泛冷道,“那魔頭一日不除我歸真觀一日不安,難不成隻能日日躲在山門之中?少時我去樸真人處借了三十六道陰陽天雷來,如是還是不成,那便隻能另想他法了。”
這卻是無奈之舉,那魔頭修為之深雖說隻要山門大陣仍在,那魔頭也是攻殺不入。但是長久下去,這天地變數再生就不知會有何等事情發生。孟元象麵色十分凝重,片刻後禮道,“我這便去請了那位護法真人來此商議動手時日。”
雲沐陽聽得孟元象之言不由微微點首,若是多得一位赤陽真人相助那便可省去許多功夫。他有乾陽天火燈這等至陽至寶,最克魔頭變化,也可將其殺死,不過一人之力終有窮盡。當下出了府,駕一道清光隨著孟元象到了那還真殿,就見遊應洲已是候在殿門前。即刻清光一踏,上得去稽首道,“遊真人有禮,有勞真人法駕。”
“雲真人有禮了,招待不周還望海涵。”遊真人看向對方,道,“雲真人打算何日啟程?”
“既已定下行程,那定然就是現下前去殺了那魔頭。”雲沐陽目光一亮,正色道,“貧道也可早日將法寶煉成,回返山門。”
遊應洲麵容訝色乍現,愣了片刻道,“也可,貧道也是準
備妥當,因那魔頭門中早是布置許久”
言罷二人縱起一道虹光,一日之後就是到得三萬裏之外,一路行來二人也是多有商議。隻見這一處幽氣隱隱,濁機渾橫,吞吐靈機之時就有些微滯澀之感。
二人並肩而立,烈風襲蕩,道袍鼓動而起。雲沐陽環目一掃,運轉神通乾陽天火燈在心中一響,他目光也是陡然放出百丈精光往西北方位射去,隨後指著那方位道,“此便是那魔頭藏身之所。”
遊真人往他所指方向看去,目中微微驚訝,歸真觀布置許久,這才阻住了那魔頭北上,按著門中布置也知那魔頭就在那一處。當下望一眼雲沐陽,見對方身上頓有一股洪烈氣機高揚,似若驕陽在天。
少時,他道,“雲真人,那魔頭確在那一處,貧道現將門下召來,若是雲真人需我等相助那便隻管開口。”
二人等了片刻,見得天中流虹閃動之間就有一道闕口出現,二人即刻踏入其中。即見六位元嬰二重修士,這些人皆是在此掌陣,憑借數樁法寶鎮壓不令那魔頭北移,但若長此下去此地必會被那魔氣衝破。
眾人將近來之事告知雲、遊二人,而後雲沐陽則道,“方才貧道感應之間那魔頭似在修煉一門魔功,能夠引動地底濁氣,想來是為破陣之用。且貧道感應得到那地底濁氣似乎已被抽去許多,此方界域下沉卻無沉穩之勢。”
“甚麽?”他這一說,立刻就有一位皓首白眉的老道人驚叫出聲,隻見他把拂塵一甩,急忙走到身後揭開一張紅布,這時就見一隻羅盤光茫耀耀。他看了片刻之後,起了法力往下一壓,砰的一聲那羅盤竟是應聲而碎,他變色道,“不好,那魔頭果是在抽取底氣。”旋而猛一抬起頭來,緊張道,“不知那魔頭用了甚麽神通,吾等竟是不知其在抽取地氣,難怪這半月都是少有動作。”
“魔頭狡詐,本又是西方佛土修士,神通頗多,怨不得諸位。諸位還是快快尋出解決之道,我與雲真人,即刻前去阻那魔頭。”遊應洲也是神容一凜,若是來遲數日,那魔頭必將這一道屏障除去。
雲沐陽也正聲道,“事不宜遲,貧道先行前去務必將其阻住。”
與此同時遠在五百裏外連綿山嶽當中有一昏暗幽崖,那處鹿走猿攀,鮮花如錦,綠木茂盛,清流環繞。幽崖下方有一石窟,內中風起湧動,有咚咚之聲傳出。不過那些走獸飛禽卻是絲毫不懼,仍是在四周尋食嬉戲。
往這洞中走去,卻是一條甬道,去得百餘丈又有一條昏黑去路,隻是往下直去,兩側石壁上有苔蘚,有滴水,但腳下石塊卻並無濡濕之感,反而很是幹爽,不過行在其間仍是渾身發冷。深處不知幾千裏卻是一個大洞,寬廣百餘丈,頂上有乳石懸掛,洞中聽著滴水之聲似若鳴琴。
忽而正中之處一道寶光驟然亮起,俄頃那寶光化作一個弧圓散開,
金光耀要,洞中猶若白晝。那寶光忽而炸開,隻見一個麵貌慈和,身形微胖的僧人踏了出來,周身柔光鋪灑似月華流動。他穿一身半舊的袈裟,腳下是一對草鞋,手中一串佛珠。
他目光閃了一閃,跨出一步就有一朵金蓮托在腳下,聽他唱了一聲佛號,道,“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隨他一語言罷,外間一聲巨大炸響,洞中也是搖搖擺擺,頂上鍾乳石猛然斷裂,不斷砸落下來。阿冥陀身上金光一現,就有一具麵容猙獰可怖的金光佛陀相顯現出來。他本就是修到了佛門‘心如法相’境界,心念一動就可喚出法相,乃是他的護法神通。
那些石塊砸在身上卻是穿了過去,其等好似從不曾出現一樣。少頃,他已是出了洞穴,頂上烈烈金雷,震得山崩石塌。那些走獸飛禽盡是化作一片焦灰。阿冥陀目光一看,身後幽崖將要被夷為平地,不禁目露哀戚。
“檀越,生靈何辜,竟是受此妄劫。”他目光看向雲沐陽似乎十分悲傷。
雲沐陽將雷光一停,目光炯炯看向這位佛門修士,耳中不住回蕩其方才之言。他身形一震,冷哂道,“大日如來寺有‘驚世醒言’,不過道友卻並不用在正途之上?”
“何為正途?正氣耶?正道耶?”阿冥陀搖首淒然道,“何為正道?何為邪道?貧僧欲檀越妄害生靈,不是正道?檀越不是邪道?檀越偏執已深,貧僧迫不得已,隻望能渡得檀越拋去執念,如此九死不悔。”他每一言每一語都似乎在天穹回蕩,久久不去。
雲沐陽長笑道,“道友這‘驚世醒言’不渡己卻妄想渡人,著實可笑。道友還是除了心中魔念,再來與貧道分說罷。”
“無量壽佛。昔年佛祖以大毅力、大(和諧)法力渡化諸天十六天魔,自此天地和靖。貧僧粗鈍,不敢言效法佛祖,然檀越不由分說妄殺生靈,貧僧唯有承這殺生之罪,為檀越贖罪。”
雲沐陽麵露冷笑,“道友可是囉嗦完了?”言罷,頂上百道雷光轟轟落下。
阿冥陀雙手合十,金剛法相生出,頓時瑞氣直衝天雲,那些雷光砸落下來,猶如石入水池,隻是使得法相泛起漣漪。他與歸真觀鬥法已久,眼前這雷光顯然無法與歸真觀陰陽法雷不可相提並論,隻需法相一起,根本不足為慮。
雲沐陽看了一眼,心念一動,雷雲當中忽而就是起了些許變化。對方在此時也是眉頭一挑,少了方才的鎮定自若神態,法相立刻擴張開來,就將方圓百丈都是囊括進去。此時就有數道光芒特殊的雷光金雷擊落下來。
轟轟轟數聲之後,他身上法相竟是被那神雷擊碎,他整一個人也是不禁一個踉蹌往後倒去。他此時不禁喝了一聲,不願再任由那震極神雷擊落下來。他退去數百丈之後,道了一聲,“貧僧甘受檀越神雷,也請檀越來接我一掌。”
(本章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