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照前兩天的經驗看來,我這一覺即便無法一覺到天明也該是妥妥的睡到清晨,可實際上在鎮定劑的藥效退去後沒多久,一種沒由來的不安就硬生生把我從酣甜的夢裏硬生生拽回殘酷的現實。
睜開眼的那一瞬間還有些弄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四肢百骸因為沒有得到足夠且良好的休息正不斷用痠痛抗議著,剛甦醒的思維全被不舒服的感覺占據,過了幾秒才終於察覺到不對勁。
太安靜了。
之前雖然安靜,可並非完全的寂靜無聲,起碼耳畔喧囂的風聲以及從高處落下的雪塊砸在地上所發出的啪噠聲仍能夠讓人真實地感受到世界並非一成不變,可現在連睡著前被風吹的獵獵作響的防油布都宛如定格畫麵。
過去從未仔細留意的細微聲響被無限放大,呼吸起伏時的肌肉變化帶動衣服的摩擦聲、吞咽口水時的聲響以及被凍裂的樹皮剝落時發出的劈啪聲,甚至連明知不可能聽見,可隨著姿勢改變而從身體深處傳來的骨骼摩擦聲也都彷若清晰可聞。
下意識放輕緩了每一個動作,我就像一隻從地穴中探頭出來查探外界情況的土撥鼠,小心翼翼的將防油布撩起一角湊過去往外看。
第一眼我隻有這麽一個念頭,那就是白。
白皚皚的雪地、如同老爺爺的胡須般掛滿冰柱霜雪的樹冠、仿佛稍微撒了點糖粉的巧克力樹輪蛋糕的樹幹,以及最後才映入眼簾的黑紫色天空。
放晴了。
紫到發黑的天空是深夜才有的獨特景致,已經許久沒有出現的星星細細密密的依照既定軌道散布在天鵝絨般的夜空中,明亮神秘。
從沒有月亮這一點能夠得知今天是農曆月初的新月時期,可惜日子早就過到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我隻能憑借著氣候變化大概推測出現在依舊是冬天。
或許是一月份,也可能是二月,當然我不否認是四月或者五月的可能性,畢竟早在幾年前平民老百姓正在繃緊神經努力適應那些異常氣候時,各個國家官方機構和那些所謂的教授、科學家們曾經一度把接連幾年的怪異氣候歸仄於"聖嬰"與"反聖嬰"現象,然後又牽扯到"世界末日"、"地球暖化"以及"冰河時期",打著各種書麵上推測研究出來的理論旗幟煽動無知百姓的恐慌心理,借此推動每一種對他們來說能夠獲得最大利益的說法與言論。
於是同樣身為小老百姓的我對於天氣的變化除了從天氣預報中得知之外,就是靠著親身體驗去摸索適應不斷變化的地球。
和那些科學家們宣揚的理論相較之下,我更熟悉親眼所見的一切-比如說不需要羽絨外套的暖冬與國外嚇死人的嚴寒冰封、隻需要將石板拿到陽光下曬曬就能炙烤肉片的酷暑,以及越來越多、威力也一個比一個刁鑽兇悍的台風。
在沒有在國外過冬經驗的情況之下,我隻能借著過去新聞三不五時提到的消息去推測現在最起碼不可能是六月-前兩年初夏的炎熱現在回想起來仍舊餘悸猶存,要六月下雪除非地球自轉的軌跡反過來網遊之槍破蒼穹最新章節。
等我腦補完地球反著轉後的世界會是個怎麽樣的狀況後,回過神來才發現空氣裏原先仿佛每一顆氧氣粒子抓著一粒細小冰霰般伸手不見五指的白茫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不是在我思維發散時消失的,而是在更早之前,否則我也不可能看見已經好幾天沒見過的天空顏色。
然而不等我的腦細胞再次為了"怎麽先前那麽濃的霧說消失就消失"這點開始腦補各種原因前,就在我的左前方另外一棵高大的,由於氣候太過惡劣掉光了葉子的喬木上,一坨卡在離雪地大約三公尺左右的枝杈間的雪團引起我的注意。
不,不單是那棵樹,事實上當我發現它的時候,還發現到其他棵樹上也有相似的情況,差別隻在於那雪團的大小、形狀和所在的樹杈高低不同而已。
唔……該不會是有猴群或是熊躲樹上避雪了吧?
眼前浮現曾經在日本節目裏看過的畫麵,想像了一下一群猴子你擠著我我擠著你抱著手團縮在枝椏間取暖的畫麵,嘴角就忍不住往上勾,然後僵住。
一個雪團從左前方那顆較為低矮的樹上滾落,砸在雪地上隻發出一聲不輕不重的聲響,覆蓋在最外層的積雪被摔落時產生的振動抖掉大半,露出包裹在裏麵的那團黑乎乎的東西。
那團在夜色下黑乎乎的玩意兒沒有動物該有的毛皮,畢竟動物毛皮在雪地折射的光線下不會反射光線,看上去反倒像是個穿著塑料雨衣或者尼龍布的……人?……不,不可能是人,除了那名被我用鐵鍊鎖在屋子裏的家夥之外,我已經有段時間沒見過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類。
但……如果真是呢?
疑惑在心裏滋長,我的視線從那團黑色物體上挪開,不自覺的在所有視線所及的範圍內搜索那些堆在樹枝間的"雪團"。
這不找還真沒發現,一找就找出快二十來個雪團,其中有幾個因為距離太遠的關係看得並不真切,但和旁邊枝椏上相比之下輪廓相當不自然,也被我列入觀察名單中。
再也沒有重新入眠的我安靜地如同狩獵前的豹子蟄伏在樹上等待,直到第一縷晨光從東方地平線探出頭,才由樹上一躍而下,落地時順著慣性往側邊滾了兩圈,這才站起身子朝那團盯了一晚上的黑色物體走過去。
人,是我許久沒碰上一次的人。
直到我從空間裏取出鐵鏟將那團黑色物體從經過一晚上低溫肆虐後幾乎要凍成一團的雪堆中鏟出來並且翻了個身,那張原先應該是健康黝黑,現在卻慘白如同放太久出霜的巧克力,深褐色的皮膚上覆著薄薄一層雪。
典型的黑人女性容貌,眼窩很深,配上大眼睛以及卷翹的睫毛就是五官最為突出的特色;嘴巴很大,厚厚的深紫色嘴唇是人類在死於凍傷或者窒息時特有的現象。
除此之外,就是那一頭蜷曲蓬亂,看上去和身上穿著的破舊衣裳一樣很久沒有打裏的短發。
瘦削的臉頰、破爛的披風、肮髒的衣物以及蜷縮成小小一團,就算用一大塊布包著看上去仍然沒有幾兩肉的身軀,每一個我所能用肉眼就能發現的線索全都指向這名死者生前過得相當困苦。
抬起頭往樹上看,在原先"她"所待的樹枝上還有另外一個較小的身影團縮在樹枝與樹幹之間的夾角處,不過看那架勢肯定也凶多吉少,因為用來遮風擋雪的披風早在腳邊這名死者摔落時被帶了下來,那孩子獨自一人在沒有任何遮擋的樹上,下場用腳趾甲尖就能想到。
不過我並不覺得她們值得同情,優勝劣汰這些看得多了,屬於人類心裏那塊柔軟的部分最外層早就被打磨成金剛石,隻要不牽扯到自己頭上,就算屍身被野生動物扯得七零八落也就是一聲唏噓喟歎。
睜開眼的那一瞬間還有些弄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四肢百骸因為沒有得到足夠且良好的休息正不斷用痠痛抗議著,剛甦醒的思維全被不舒服的感覺占據,過了幾秒才終於察覺到不對勁。
太安靜了。
之前雖然安靜,可並非完全的寂靜無聲,起碼耳畔喧囂的風聲以及從高處落下的雪塊砸在地上所發出的啪噠聲仍能夠讓人真實地感受到世界並非一成不變,可現在連睡著前被風吹的獵獵作響的防油布都宛如定格畫麵。
過去從未仔細留意的細微聲響被無限放大,呼吸起伏時的肌肉變化帶動衣服的摩擦聲、吞咽口水時的聲響以及被凍裂的樹皮剝落時發出的劈啪聲,甚至連明知不可能聽見,可隨著姿勢改變而從身體深處傳來的骨骼摩擦聲也都彷若清晰可聞。
下意識放輕緩了每一個動作,我就像一隻從地穴中探頭出來查探外界情況的土撥鼠,小心翼翼的將防油布撩起一角湊過去往外看。
第一眼我隻有這麽一個念頭,那就是白。
白皚皚的雪地、如同老爺爺的胡須般掛滿冰柱霜雪的樹冠、仿佛稍微撒了點糖粉的巧克力樹輪蛋糕的樹幹,以及最後才映入眼簾的黑紫色天空。
放晴了。
紫到發黑的天空是深夜才有的獨特景致,已經許久沒有出現的星星細細密密的依照既定軌道散布在天鵝絨般的夜空中,明亮神秘。
從沒有月亮這一點能夠得知今天是農曆月初的新月時期,可惜日子早就過到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我隻能憑借著氣候變化大概推測出現在依舊是冬天。
或許是一月份,也可能是二月,當然我不否認是四月或者五月的可能性,畢竟早在幾年前平民老百姓正在繃緊神經努力適應那些異常氣候時,各個國家官方機構和那些所謂的教授、科學家們曾經一度把接連幾年的怪異氣候歸仄於"聖嬰"與"反聖嬰"現象,然後又牽扯到"世界末日"、"地球暖化"以及"冰河時期",打著各種書麵上推測研究出來的理論旗幟煽動無知百姓的恐慌心理,借此推動每一種對他們來說能夠獲得最大利益的說法與言論。
於是同樣身為小老百姓的我對於天氣的變化除了從天氣預報中得知之外,就是靠著親身體驗去摸索適應不斷變化的地球。
和那些科學家們宣揚的理論相較之下,我更熟悉親眼所見的一切-比如說不需要羽絨外套的暖冬與國外嚇死人的嚴寒冰封、隻需要將石板拿到陽光下曬曬就能炙烤肉片的酷暑,以及越來越多、威力也一個比一個刁鑽兇悍的台風。
在沒有在國外過冬經驗的情況之下,我隻能借著過去新聞三不五時提到的消息去推測現在最起碼不可能是六月-前兩年初夏的炎熱現在回想起來仍舊餘悸猶存,要六月下雪除非地球自轉的軌跡反過來網遊之槍破蒼穹最新章節。
等我腦補完地球反著轉後的世界會是個怎麽樣的狀況後,回過神來才發現空氣裏原先仿佛每一顆氧氣粒子抓著一粒細小冰霰般伸手不見五指的白茫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不是在我思維發散時消失的,而是在更早之前,否則我也不可能看見已經好幾天沒見過的天空顏色。
然而不等我的腦細胞再次為了"怎麽先前那麽濃的霧說消失就消失"這點開始腦補各種原因前,就在我的左前方另外一棵高大的,由於氣候太過惡劣掉光了葉子的喬木上,一坨卡在離雪地大約三公尺左右的枝杈間的雪團引起我的注意。
不,不單是那棵樹,事實上當我發現它的時候,還發現到其他棵樹上也有相似的情況,差別隻在於那雪團的大小、形狀和所在的樹杈高低不同而已。
唔……該不會是有猴群或是熊躲樹上避雪了吧?
眼前浮現曾經在日本節目裏看過的畫麵,想像了一下一群猴子你擠著我我擠著你抱著手團縮在枝椏間取暖的畫麵,嘴角就忍不住往上勾,然後僵住。
一個雪團從左前方那顆較為低矮的樹上滾落,砸在雪地上隻發出一聲不輕不重的聲響,覆蓋在最外層的積雪被摔落時產生的振動抖掉大半,露出包裹在裏麵的那團黑乎乎的東西。
那團在夜色下黑乎乎的玩意兒沒有動物該有的毛皮,畢竟動物毛皮在雪地折射的光線下不會反射光線,看上去反倒像是個穿著塑料雨衣或者尼龍布的……人?……不,不可能是人,除了那名被我用鐵鍊鎖在屋子裏的家夥之外,我已經有段時間沒見過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類。
但……如果真是呢?
疑惑在心裏滋長,我的視線從那團黑色物體上挪開,不自覺的在所有視線所及的範圍內搜索那些堆在樹枝間的"雪團"。
這不找還真沒發現,一找就找出快二十來個雪團,其中有幾個因為距離太遠的關係看得並不真切,但和旁邊枝椏上相比之下輪廓相當不自然,也被我列入觀察名單中。
再也沒有重新入眠的我安靜地如同狩獵前的豹子蟄伏在樹上等待,直到第一縷晨光從東方地平線探出頭,才由樹上一躍而下,落地時順著慣性往側邊滾了兩圈,這才站起身子朝那團盯了一晚上的黑色物體走過去。
人,是我許久沒碰上一次的人。
直到我從空間裏取出鐵鏟將那團黑色物體從經過一晚上低溫肆虐後幾乎要凍成一團的雪堆中鏟出來並且翻了個身,那張原先應該是健康黝黑,現在卻慘白如同放太久出霜的巧克力,深褐色的皮膚上覆著薄薄一層雪。
典型的黑人女性容貌,眼窩很深,配上大眼睛以及卷翹的睫毛就是五官最為突出的特色;嘴巴很大,厚厚的深紫色嘴唇是人類在死於凍傷或者窒息時特有的現象。
除此之外,就是那一頭蜷曲蓬亂,看上去和身上穿著的破舊衣裳一樣很久沒有打裏的短發。
瘦削的臉頰、破爛的披風、肮髒的衣物以及蜷縮成小小一團,就算用一大塊布包著看上去仍然沒有幾兩肉的身軀,每一個我所能用肉眼就能發現的線索全都指向這名死者生前過得相當困苦。
抬起頭往樹上看,在原先"她"所待的樹枝上還有另外一個較小的身影團縮在樹枝與樹幹之間的夾角處,不過看那架勢肯定也凶多吉少,因為用來遮風擋雪的披風早在腳邊這名死者摔落時被帶了下來,那孩子獨自一人在沒有任何遮擋的樹上,下場用腳趾甲尖就能想到。
不過我並不覺得她們值得同情,優勝劣汰這些看得多了,屬於人類心裏那塊柔軟的部分最外層早就被打磨成金剛石,隻要不牽扯到自己頭上,就算屍身被野生動物扯得七零八落也就是一聲唏噓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