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噴噴的白麵千層大餅,熱乎乎的豬肉燉粉條子,敞開了肚皮,可勁兒地造了一頓。
“可惜了,這麽好的飯和菜,要是再來上半斤老白幹,那滋味呀,還不得跟摟著小媳婦兒鑽被窩一樣的美呀。”二癩子一邊小聲說著一邊把一塊白白的肥肉片子塞進嘴裏,嚼得順腮幫子流油。
“二癩子,是不是讓相好的給你燙壺酒,那就更美了。”
“這家夥,沒別的毛病,就是扛不住女人和酒。”
“癩子哥,是不是想炕上的了,等你回去,讓她給你尿一壺吧,給你來個水飽喲!”
“哈哈哈哈。”
聽著兄弟們在相互開開玩笑取取樂子,元占元的心裏也十分的舒坦,好久沒有這麽舒坦了。
“你們這幫子小兔崽子,這麽好的大餅和大肉,也堵不住你們的腚眼子嗎?別淨扯淡了,趕緊吃,吃完了回窩睡覺去,你們要是有誰睡不著,就去站崗去吧。”
“哈哈哈哈,二癩子,趕緊用大餅卷上大肉堵你的腚眼子吧。”
兄弟們知道,大當家的脾氣就是這樣,嘴上罵得越惡毒,心裏越歡喜,所以也就有些放肆。也正是在這口無遮攔的相互謾罵中,宣泄了感情,解除了疲乏,沒有了煩惱。
月牙兒上來了。
吃飽了,鬧夠了,大院兒肅靜了。
元占元躺在炕上,心裏並不平靜,七上八下的,總感覺有什麽事兒將要發生或正在發生。都王爺到底打的是一個什麽樣的算盤呢?在這樣一個動蕩的年月,每個人都是揣著自己的心腹事,打著自己的算盤啊。到底該往哪兒靠攏呢?還不知鉚和榫喲!得多長個心眼,一旦失算,被戴上嚼子,想脫都脫不掉了。
“大當家的,燙個腳,睡覺吧。”二癩子端著一個冒著熱氣的瓦盆走進屋來。
“好好,你放到地上吧,我自己來,自己來。”元占元從炕上爬起來,脫掉褲、褂、襪,把腳放進了瓦盆裏,溫度正好。
沉默。
一個在低著頭,卷著煙筒子,一個在低著頭,擺弄著腳丫子。
這麽多年在一起,摸爬滾打,刀頭舔血,九死一生,早已形成了一種默契,一種男人與男人的默契,一種可以換命的默契。
“咱們到底該往哪兒走呢?”一個問。
“唉唉唉。”一個答。
“走一步看一步吧。”
“嗯嗯嗯。”
二癩子是知道元占元的心思的,這幾十個弟兄的命是捆在一個人的手裏的。
“大當家的,別再想煩心的事兒了,還是想想你的霞妹吧。”二癩子又開起了玩笑,端著不再冒熱氣的瓦盆走出了屋。
一個大男人丟下一句玩笑話走了,留下另一個大男人坐在炕沿上發起來了。
“霞妹!”
這是一個多麽遙遠而又親近的故事呀,甜蜜而又心痛。
距離黑水鎮大約一千多裏地的樣子,同樣有個挺大的鎮子,叫白城。
據說,這個白城的曆史很長,還曾叫過其他的名字。隻是這樣的事兒早已成為曆史的微塵,不可考嘍。
與黑水不同,白城的地下是白土。這種白土是蓋房子的好材料,非常的結實。
所以,白城是白乎乎的一片。
“不可考嘍,不可考嘍。”費曆端著一本泛黃的線裝書,正與把兄弟鄭世討論著一件曆史公案。
費家和鄭家同為白城的名門望族,費家曾在一科出了三個秀才,鄭家也是代代均有俊秀出。
費曆少年得誌,做過兩年的小官,隻可惜隨著大清的倒台,一切誌向皆為過眼雲煙,回家種田,耕讀傳家了。
“爸爸。”隨著一聲清脆的童音兒,一個小男孩子和一個俊秀的婦人走了進來。
小男孩兒叫費瑞,三歲了,費曆的長子。那個俊秀的婦人叫費朱氏,是費曆的結發之妻,手裏還拎著一個做工考究的食盒。
“鄭兄弟,天色已晚,我讓‘尚食齋’做了幾樣你們哥倆愛吃的小菜,你就和我家先生喝一杯吧。”費朱氏說著,從食盒裏端出四碟菜,和一壺燙得熱熱的酒,輕輕地放在小桌上,領著孩子離去,輕輕地。
兩個好兄弟一邊淺酌一邊低語。
“費弟,我們倆雖不是一母所生,但比一母所生的親兄弟還要親,為了今後世代友好,我提個建議你看好嗎?”
三杯酒下肚,鄭世的心熱起來。
“好啊,鄭兄隻管講來。”
“以後我們倆再有了孩子,若兩家都是男孩,就讓他們也拜為把兄弟,若兩家都是女孩,就讓他們結為異姓姊妹,若一家是男孩,另一家是女孩,就讓他們結為夫妻,你看行嗎?”
“鄭兄所言極是,小弟完全讚同,你我兄弟情深義重,當為佳話。”
二人推杯換盞,劃拳行令,越喝越來勁兒,費妻不得不又送來一壇酒。
真是湊巧,第二年剛剛開春,費家和鄭家就同時傳出了喜訊,兩位夫人都有了身孕了。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鄭夫人生下一個女嬰,取名鄭霞。
費夫人生下一對男嬰,隻相差幾分鍾,哥哥取名叫費玨,弟弟取名叫費璋。
如此一來,可讓鄭家和費家犯了難。
結果,費曆一拍大腿,鄭世一拍大腿,鄭霞應當許給費玨,哥哥嘛。
青梅竹馬,這三個孩子在一起長大。
鄭霞長得亭亭玉立,知書達理。
費玨和費璋也是一表人材,玨好武,璋喜文。
費曆對這兩個兒子也是疼愛有加,不但親自把平生所學傳授給璋,還給玨請來了一個武師。
瑞是個理財的好手,長到十八歲時,家裏的大小事情就不用費曆親曆親為了。
這一年,費瑞和父親一商量,該給玨和璋成家了。
可就在這一年,日本鬼子來了,隻好把好事兒全放下了。
璋到奉天去讀書。
玨在家看家護院。
下麵的這段文字,就是費目從《白城縣誌》上抄下來的:一日,玨正在南山打獵,平房村張誌樂的孫子前來報信,說有三個日本人正在搶劫。玨聞訊立即持槍前往,三個日本人正在“尚食齋”行凶作惡。玨上前,一日本人當即被擊斃,另外兩個日本人被玨活捉,處死在河南杖子村南的山溝裏。群眾聞聽此事,無不拍手稱快。從此他便聯絡愛國民眾,組織抗日武裝,進行抗日活動。
不久,大地主卜相臣家門上發現了一張招貼,寫的是:“宋太宗重新出世,投胎與你家大兒子和二兒子身上,是當今的皇帝。為保一方平安,速調撥人馬攻打東京。如違天命,兩人性命難保。”落款是“黃石公”三個字。沒過幾天,卜家又出現一張柬貼,上寫:“有黃石公和‘三王’能夠保朝,不必多慮。”卜相臣知道黃石公是天上的神仙,但不知‘三王’為何許人也。正當他迷惑不解之時,逢玨來訪。卜相臣向玨言及此事,不料玨卻說:“我已知曉,三王是三個人……”卜相臣問:“都是誰?”玨指著自己說:“那就是我們費家的三塊玉呀!”
從此,費玨和費瑞打著保駕皇帝的旗號,拉起了抗日隊伍。他們還規定:不許打罵百姓、不許調戲婦女、不許搶奪民財等項紀律。
1935年7月,費玨和費瑞護擁著卜家的兩個兒子,率領“抗日救國軍”攻打山咀子小鎮。當場打死日本參事官山守榮治和指導官中根長一,活捉日本官佐佐木正太郎、警長田金座和鹽務局長木村等人,首戰告捷。但是後來,由於隊伍內部發生了分裂,又因人少力薄,這支由愛國民眾自發組織的抗日部隊,終致敗於日寇的飛機大炮包圍之中。
費瑞被日本人拉進了憲兵隊,死活不知,聽說是被斬首在憲兵了。
做父母的想把兒子的屍體認領回來,可鄭世說:“算了,算了,還是先顧活人吧,死了死了了。”
費曆和費朱氏隻好偷偷地燒了幾張紙錢,對天空嚎啕了。
玨趁著夜色,拉上一個最要好的朋友,跑了,不知去向。
“可惜了,這麽好的飯和菜,要是再來上半斤老白幹,那滋味呀,還不得跟摟著小媳婦兒鑽被窩一樣的美呀。”二癩子一邊小聲說著一邊把一塊白白的肥肉片子塞進嘴裏,嚼得順腮幫子流油。
“二癩子,是不是讓相好的給你燙壺酒,那就更美了。”
“這家夥,沒別的毛病,就是扛不住女人和酒。”
“癩子哥,是不是想炕上的了,等你回去,讓她給你尿一壺吧,給你來個水飽喲!”
“哈哈哈哈。”
聽著兄弟們在相互開開玩笑取取樂子,元占元的心裏也十分的舒坦,好久沒有這麽舒坦了。
“你們這幫子小兔崽子,這麽好的大餅和大肉,也堵不住你們的腚眼子嗎?別淨扯淡了,趕緊吃,吃完了回窩睡覺去,你們要是有誰睡不著,就去站崗去吧。”
“哈哈哈哈,二癩子,趕緊用大餅卷上大肉堵你的腚眼子吧。”
兄弟們知道,大當家的脾氣就是這樣,嘴上罵得越惡毒,心裏越歡喜,所以也就有些放肆。也正是在這口無遮攔的相互謾罵中,宣泄了感情,解除了疲乏,沒有了煩惱。
月牙兒上來了。
吃飽了,鬧夠了,大院兒肅靜了。
元占元躺在炕上,心裏並不平靜,七上八下的,總感覺有什麽事兒將要發生或正在發生。都王爺到底打的是一個什麽樣的算盤呢?在這樣一個動蕩的年月,每個人都是揣著自己的心腹事,打著自己的算盤啊。到底該往哪兒靠攏呢?還不知鉚和榫喲!得多長個心眼,一旦失算,被戴上嚼子,想脫都脫不掉了。
“大當家的,燙個腳,睡覺吧。”二癩子端著一個冒著熱氣的瓦盆走進屋來。
“好好,你放到地上吧,我自己來,自己來。”元占元從炕上爬起來,脫掉褲、褂、襪,把腳放進了瓦盆裏,溫度正好。
沉默。
一個在低著頭,卷著煙筒子,一個在低著頭,擺弄著腳丫子。
這麽多年在一起,摸爬滾打,刀頭舔血,九死一生,早已形成了一種默契,一種男人與男人的默契,一種可以換命的默契。
“咱們到底該往哪兒走呢?”一個問。
“唉唉唉。”一個答。
“走一步看一步吧。”
“嗯嗯嗯。”
二癩子是知道元占元的心思的,這幾十個弟兄的命是捆在一個人的手裏的。
“大當家的,別再想煩心的事兒了,還是想想你的霞妹吧。”二癩子又開起了玩笑,端著不再冒熱氣的瓦盆走出了屋。
一個大男人丟下一句玩笑話走了,留下另一個大男人坐在炕沿上發起來了。
“霞妹!”
這是一個多麽遙遠而又親近的故事呀,甜蜜而又心痛。
距離黑水鎮大約一千多裏地的樣子,同樣有個挺大的鎮子,叫白城。
據說,這個白城的曆史很長,還曾叫過其他的名字。隻是這樣的事兒早已成為曆史的微塵,不可考嘍。
與黑水不同,白城的地下是白土。這種白土是蓋房子的好材料,非常的結實。
所以,白城是白乎乎的一片。
“不可考嘍,不可考嘍。”費曆端著一本泛黃的線裝書,正與把兄弟鄭世討論著一件曆史公案。
費家和鄭家同為白城的名門望族,費家曾在一科出了三個秀才,鄭家也是代代均有俊秀出。
費曆少年得誌,做過兩年的小官,隻可惜隨著大清的倒台,一切誌向皆為過眼雲煙,回家種田,耕讀傳家了。
“爸爸。”隨著一聲清脆的童音兒,一個小男孩子和一個俊秀的婦人走了進來。
小男孩兒叫費瑞,三歲了,費曆的長子。那個俊秀的婦人叫費朱氏,是費曆的結發之妻,手裏還拎著一個做工考究的食盒。
“鄭兄弟,天色已晚,我讓‘尚食齋’做了幾樣你們哥倆愛吃的小菜,你就和我家先生喝一杯吧。”費朱氏說著,從食盒裏端出四碟菜,和一壺燙得熱熱的酒,輕輕地放在小桌上,領著孩子離去,輕輕地。
兩個好兄弟一邊淺酌一邊低語。
“費弟,我們倆雖不是一母所生,但比一母所生的親兄弟還要親,為了今後世代友好,我提個建議你看好嗎?”
三杯酒下肚,鄭世的心熱起來。
“好啊,鄭兄隻管講來。”
“以後我們倆再有了孩子,若兩家都是男孩,就讓他們也拜為把兄弟,若兩家都是女孩,就讓他們結為異姓姊妹,若一家是男孩,另一家是女孩,就讓他們結為夫妻,你看行嗎?”
“鄭兄所言極是,小弟完全讚同,你我兄弟情深義重,當為佳話。”
二人推杯換盞,劃拳行令,越喝越來勁兒,費妻不得不又送來一壇酒。
真是湊巧,第二年剛剛開春,費家和鄭家就同時傳出了喜訊,兩位夫人都有了身孕了。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鄭夫人生下一個女嬰,取名鄭霞。
費夫人生下一對男嬰,隻相差幾分鍾,哥哥取名叫費玨,弟弟取名叫費璋。
如此一來,可讓鄭家和費家犯了難。
結果,費曆一拍大腿,鄭世一拍大腿,鄭霞應當許給費玨,哥哥嘛。
青梅竹馬,這三個孩子在一起長大。
鄭霞長得亭亭玉立,知書達理。
費玨和費璋也是一表人材,玨好武,璋喜文。
費曆對這兩個兒子也是疼愛有加,不但親自把平生所學傳授給璋,還給玨請來了一個武師。
瑞是個理財的好手,長到十八歲時,家裏的大小事情就不用費曆親曆親為了。
這一年,費瑞和父親一商量,該給玨和璋成家了。
可就在這一年,日本鬼子來了,隻好把好事兒全放下了。
璋到奉天去讀書。
玨在家看家護院。
下麵的這段文字,就是費目從《白城縣誌》上抄下來的:一日,玨正在南山打獵,平房村張誌樂的孫子前來報信,說有三個日本人正在搶劫。玨聞訊立即持槍前往,三個日本人正在“尚食齋”行凶作惡。玨上前,一日本人當即被擊斃,另外兩個日本人被玨活捉,處死在河南杖子村南的山溝裏。群眾聞聽此事,無不拍手稱快。從此他便聯絡愛國民眾,組織抗日武裝,進行抗日活動。
不久,大地主卜相臣家門上發現了一張招貼,寫的是:“宋太宗重新出世,投胎與你家大兒子和二兒子身上,是當今的皇帝。為保一方平安,速調撥人馬攻打東京。如違天命,兩人性命難保。”落款是“黃石公”三個字。沒過幾天,卜家又出現一張柬貼,上寫:“有黃石公和‘三王’能夠保朝,不必多慮。”卜相臣知道黃石公是天上的神仙,但不知‘三王’為何許人也。正當他迷惑不解之時,逢玨來訪。卜相臣向玨言及此事,不料玨卻說:“我已知曉,三王是三個人……”卜相臣問:“都是誰?”玨指著自己說:“那就是我們費家的三塊玉呀!”
從此,費玨和費瑞打著保駕皇帝的旗號,拉起了抗日隊伍。他們還規定:不許打罵百姓、不許調戲婦女、不許搶奪民財等項紀律。
1935年7月,費玨和費瑞護擁著卜家的兩個兒子,率領“抗日救國軍”攻打山咀子小鎮。當場打死日本參事官山守榮治和指導官中根長一,活捉日本官佐佐木正太郎、警長田金座和鹽務局長木村等人,首戰告捷。但是後來,由於隊伍內部發生了分裂,又因人少力薄,這支由愛國民眾自發組織的抗日部隊,終致敗於日寇的飛機大炮包圍之中。
費瑞被日本人拉進了憲兵隊,死活不知,聽說是被斬首在憲兵了。
做父母的想把兒子的屍體認領回來,可鄭世說:“算了,算了,還是先顧活人吧,死了死了了。”
費曆和費朱氏隻好偷偷地燒了幾張紙錢,對天空嚎啕了。
玨趁著夜色,拉上一個最要好的朋友,跑了,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