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呂布第一眼,張遠並不覺得他有什麽過人之處,相貌俊秀,身穿鎧甲,頭戴金冠,一身的傲氣毫不遮掩,看著張遠時,雙目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絲蔑視,隻因張遠實力相差他太多,根本不因為張遠的身份,背後的勢力,而多掩飾分毫。
曆史上,關於呂布的資料很多,對他的評價亦有很多,有人說他‘有勇無謀’,有人說他‘輕狡反複,唯利是視’,每個人心中,呂布的形象都不同,就像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一樣,但唯有一點,卻是公認的,‘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他的武力天下無雙,也因此流傳千古,受萬人所知。
對於呂布的蔑視,張遠並沒有放在心上,誰讓他技不如人,想要不被人看不起,那麽就拿出實力來,讓人瞧得起,麵子是自己掙的,而不是別人給的。
聽到張遠的話,呂布亦懶的思考,不在看張遠一眼,道:“義父,今次不如讓破軍牙將與我一同挑戰諸侯如何?”
董卓是個老狐狸,不像呂布那般,根本不屑於去多想,聽到呂布的話,他心裏是千肯萬肯,恨不得讓這個不給自己麵子的破軍牙將吃一些苦頭,更挑撥諸侯和西漢之間的關係,但他沒有表露出來,而是略帶慍怒的道:“我兒何出此言,遠來是客,豈可讓客人冒險!”
話雖然是責怪呂布,但話裏話外的意思,無不在暗激張遠,張遠不受這一套,但他來此的目的本就如此,便道:“太師勿怪,我來此的目的便是會一會天下英雄,如此機會豈容錯過!”
呂布聞言,頓時收起了眼中的蔑視,也不等董卓開口,便相邀道:“好,你若有膽,便隨我來!”
“有何不敢!”張遠的熱血也被呂布的話激起,不甘示弱的應道。
“叮,恭喜玩家獲得呂布欣賞,好感度5!”
武將者,當是如此,任意隨心,老謀深算雖好,但卻少了幾點武將該有的熱血,意氣。
兩人告辭出去,董卓冷冷一哼:“果然是蠻夫魯漢,不過,要不是如此,怎麽會拋棄職責不顧跑東漢來攪局,真是沒腦子,當要好好利用一番,否則怎對得起你自己送上門來!”
張遠當然不知道董卓的謀劃,就算知道也不會在意,因為有時候你利用別人的時候,別人何嚐不是在利用他,就算張遠知道董卓利用自己,說不定還會主動配合,借董卓的勢,反手間達到自己的目的。
此時的張遠,卻在想著呂布,不管是在小說中,還是演繹中,隻要不是主角穿越重生成為呂布,呂布都不是什麽好人。
可張遠卻發現,呂布人其實並不如人們所說的那般差。
可能是因為張遠以現代人的思想去看古人的行為吧,在古代人看來,不容饒恕的背叛,在現代人看來,不過就是跳槽而已。
雖然,呂布跳槽的時候,順帶把他的老板也給幹掉了,但張遠相信,人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做出忘恩負義的事情來。
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更不能粗暴的用對錯來定義一件事情,一個人。
呂布殺董卓這件事大家都知道,王允設計用貂蟬離家呂布和董卓,使呂布來了個衝冠一怒為紅顏,而丁原的事情,則沒有詳細記載。
張遠並不認為是董卓簡簡單單一匹赤兔馬便可以離間的,若呂布為了一匹馬,而殺戮丁原,那麽丁原手下的並州鐵騎,也不可能讓呂布那麽輕易的接受。
任何一件事情,對錯都是雙方的,衡量對錯的隻有多少。
若是呂布人品如此不堪,那麽別人就不說,以後來成為曹操的五子良將張遼的智慧,他肯定不敢跟著呂布,誰知道呂布會不會那一天心血來潮,便把他們給殺了。
可呂布完整的接手了並州鐵騎,其手下亦對他忠心耿耿,其中高順,陳宮更是在呂布死後,為呂布殉葬而不降,可見呂布的個人魅力,這並非一個無常小人,嗜血莽夫可以擁有的。
那麽,赤兔馬便可能隻是呂布殺丁原的誘因,呂布和丁原之間,可能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好,雙方之間的關係很可能有所仇恨,而董卓的離間計,便成了呂布背叛丁原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裏並非說呂布沒有錯,而是呂布和丁原雙方都有錯,呂布殺丁原,可能錯多一些,但丁原本身亦難辭其咎。
而這裏,呂布的行為,便涉及到了呂布的性格,張遠覺得曆史上最為客觀的評論,也是他認為最正確的,便是高順對呂布的評論:“將軍躬殺董卓,威震夷狄。”“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
從高順對呂布的評論中不難看出,呂布是一個傲到骨子裏的人。
他不是笨蛋,但因為偏執的性格問題,不喜歡詳細思考,也就是不願動腦,喜歡動手個性妄為的人,因為不禁思考的行動,錯誤之處不可計數,但因為其高傲的心裏,卻不肯更改,不願承認,並且寧可一錯再錯。
這樣的人在社會上很多,因為天才都有其古怪的性格,呂布也是個天才,否則武力不可能獨步天下,而他的性格也成為他就職‘老板殺手’杯具一生的主要原因。
高順何人也,史載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所統率的部隊精銳非常,號稱“陷陣營”。屢進忠言於呂布,呂布雖知其忠而不能用。曹操擊破呂布後,高順被曹操所殺。
由此可見,高順此人並非媚上之人,並且亦非心懷怨恨之人,對呂布可謂是忠心耿耿,誓死不降,所以以他對呂布了解,做出的評論可以說是最真實,最客觀的。
兩人領著親衛下到城樓之下,相互對視一眼,便各自騎上萬裏駒――赤兔,雪獅子。
“開城門!”
呂布急不可待,直接揮令讓士卒打開城門。
然後,不等城門完全打開,赤兔馬便一竄衝出去,雪獅子不用張遠示意,不甘示弱的跟了上去,兩騎並列,互不相讓,衝出虎牢關。
曆史上,關於呂布的資料很多,對他的評價亦有很多,有人說他‘有勇無謀’,有人說他‘輕狡反複,唯利是視’,每個人心中,呂布的形象都不同,就像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一樣,但唯有一點,卻是公認的,‘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他的武力天下無雙,也因此流傳千古,受萬人所知。
對於呂布的蔑視,張遠並沒有放在心上,誰讓他技不如人,想要不被人看不起,那麽就拿出實力來,讓人瞧得起,麵子是自己掙的,而不是別人給的。
聽到張遠的話,呂布亦懶的思考,不在看張遠一眼,道:“義父,今次不如讓破軍牙將與我一同挑戰諸侯如何?”
董卓是個老狐狸,不像呂布那般,根本不屑於去多想,聽到呂布的話,他心裏是千肯萬肯,恨不得讓這個不給自己麵子的破軍牙將吃一些苦頭,更挑撥諸侯和西漢之間的關係,但他沒有表露出來,而是略帶慍怒的道:“我兒何出此言,遠來是客,豈可讓客人冒險!”
話雖然是責怪呂布,但話裏話外的意思,無不在暗激張遠,張遠不受這一套,但他來此的目的本就如此,便道:“太師勿怪,我來此的目的便是會一會天下英雄,如此機會豈容錯過!”
呂布聞言,頓時收起了眼中的蔑視,也不等董卓開口,便相邀道:“好,你若有膽,便隨我來!”
“有何不敢!”張遠的熱血也被呂布的話激起,不甘示弱的應道。
“叮,恭喜玩家獲得呂布欣賞,好感度5!”
武將者,當是如此,任意隨心,老謀深算雖好,但卻少了幾點武將該有的熱血,意氣。
兩人告辭出去,董卓冷冷一哼:“果然是蠻夫魯漢,不過,要不是如此,怎麽會拋棄職責不顧跑東漢來攪局,真是沒腦子,當要好好利用一番,否則怎對得起你自己送上門來!”
張遠當然不知道董卓的謀劃,就算知道也不會在意,因為有時候你利用別人的時候,別人何嚐不是在利用他,就算張遠知道董卓利用自己,說不定還會主動配合,借董卓的勢,反手間達到自己的目的。
此時的張遠,卻在想著呂布,不管是在小說中,還是演繹中,隻要不是主角穿越重生成為呂布,呂布都不是什麽好人。
可張遠卻發現,呂布人其實並不如人們所說的那般差。
可能是因為張遠以現代人的思想去看古人的行為吧,在古代人看來,不容饒恕的背叛,在現代人看來,不過就是跳槽而已。
雖然,呂布跳槽的時候,順帶把他的老板也給幹掉了,但張遠相信,人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做出忘恩負義的事情來。
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更不能粗暴的用對錯來定義一件事情,一個人。
呂布殺董卓這件事大家都知道,王允設計用貂蟬離家呂布和董卓,使呂布來了個衝冠一怒為紅顏,而丁原的事情,則沒有詳細記載。
張遠並不認為是董卓簡簡單單一匹赤兔馬便可以離間的,若呂布為了一匹馬,而殺戮丁原,那麽丁原手下的並州鐵騎,也不可能讓呂布那麽輕易的接受。
任何一件事情,對錯都是雙方的,衡量對錯的隻有多少。
若是呂布人品如此不堪,那麽別人就不說,以後來成為曹操的五子良將張遼的智慧,他肯定不敢跟著呂布,誰知道呂布會不會那一天心血來潮,便把他們給殺了。
可呂布完整的接手了並州鐵騎,其手下亦對他忠心耿耿,其中高順,陳宮更是在呂布死後,為呂布殉葬而不降,可見呂布的個人魅力,這並非一個無常小人,嗜血莽夫可以擁有的。
那麽,赤兔馬便可能隻是呂布殺丁原的誘因,呂布和丁原之間,可能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好,雙方之間的關係很可能有所仇恨,而董卓的離間計,便成了呂布背叛丁原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裏並非說呂布沒有錯,而是呂布和丁原雙方都有錯,呂布殺丁原,可能錯多一些,但丁原本身亦難辭其咎。
而這裏,呂布的行為,便涉及到了呂布的性格,張遠覺得曆史上最為客觀的評論,也是他認為最正確的,便是高順對呂布的評論:“將軍躬殺董卓,威震夷狄。”“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
從高順對呂布的評論中不難看出,呂布是一個傲到骨子裏的人。
他不是笨蛋,但因為偏執的性格問題,不喜歡詳細思考,也就是不願動腦,喜歡動手個性妄為的人,因為不禁思考的行動,錯誤之處不可計數,但因為其高傲的心裏,卻不肯更改,不願承認,並且寧可一錯再錯。
這樣的人在社會上很多,因為天才都有其古怪的性格,呂布也是個天才,否則武力不可能獨步天下,而他的性格也成為他就職‘老板殺手’杯具一生的主要原因。
高順何人也,史載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所統率的部隊精銳非常,號稱“陷陣營”。屢進忠言於呂布,呂布雖知其忠而不能用。曹操擊破呂布後,高順被曹操所殺。
由此可見,高順此人並非媚上之人,並且亦非心懷怨恨之人,對呂布可謂是忠心耿耿,誓死不降,所以以他對呂布了解,做出的評論可以說是最真實,最客觀的。
兩人領著親衛下到城樓之下,相互對視一眼,便各自騎上萬裏駒――赤兔,雪獅子。
“開城門!”
呂布急不可待,直接揮令讓士卒打開城門。
然後,不等城門完全打開,赤兔馬便一竄衝出去,雪獅子不用張遠示意,不甘示弱的跟了上去,兩騎並列,互不相讓,衝出虎牢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