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朝各代末年地農民起義,大都以宗教形式來組織,其中白蓮教是影響最為廣泛的一支。www.tsxsw.com早在南宋時期茅子元就創立了佛教分支白蓮宗,因教徒“謹蔥乳,不殺不飲酒”,故又名白蓮菜,後逐漸演化為民間社群組織白蓮教。元朝時期,教內發生分歧,其中一派開始反抗元朝統治。元順帝11年,政府強征民夫堵塞黃河失口,引發了全國規模的紅巾軍大起義,紅巾軍即與白蓮教有密切的關係。明初朱元璋多次取締白蓮教。清入關後,白蓮教徒以反抗為己任,倡言“日月複來”,舉起反清複明的旗幟。乾隆末年的川楚白蓮教起義曆時九年多一直到嘉慶六年九月才平定下來,使二百多個州縣燃起烽火,大量的人口死傷在戰亂中,總計耗費軍資二億兩白銀。使得嘉慶成為清朝興衰的分水嶺。
這次起義以後,白蓮教的各個支派大都改頭換麵,甚至打出了反對白蓮教的旗號。像李巧兒信奉的無為教便在教義中宣揚:“白蓮教,是地獄,生死受苦;白蓮教,轉四生,永不翻身;白蓮教,哄人家,錢財好物;哄迷人,下地獄,永不翻身。”這段話是劉寄在繳獲的《羅祖五部經》一書中翻到的,裏麵有一句讓劉寄記憶深刻,上麵講:“夫子留禮法,老君治安囊,佛祖留苦難。三教歸一,虛空斬不斷,萬法歸一成一片。”這讓劉寄想起了雍正想把儒道佛合為一體的癡心妄想有些相似。總體來講經書中的內容和李同誌的法什麽功,似乎兩者很像。但是劉寄不得不承認這些流派中宣揚的“習教者,有患相救,有難相死,不持一錢可周行天下”,“從教者先送供給米若幹,入教之後,教中所獲資物,悉以均分”,“習教之人,不攜資糧,穿衣吃飯不分爾我”等等這些互助和均貧富的思想對無以為生的流民具有極大的誘惑力,也對統治者構成巨大威脅。
“李姑娘不愧為無為教中的玉女,剛才的唱腔讓朕一飽耳福,可是白娘子遇許仙一段?”
“皇上過獎了,小女子不過有些發悶而已,不知道皇上打算把小女子還要關多久,說過得話都不算數了嗎?”
“朕與李姑娘所說的話絕對算數,今日來的董副將便是與李姑娘具體聯係的人。”
“那麽說,皇上今日便要放小女子出去了。”
“不忙,我們坐下說話。”
李巧兒的房中已經不似以前,屋裏被收拾的幹幹淨淨,擺上了桌椅,三人圍著桌子坐了下來。李巧兒首先開口問道:“皇上就如此信的過小女子,不怕小女子今後背叛朝廷。”
李巧兒小小年紀就飽經滄桑,混跡於三教九流,難得的是神態間端莊大方,不見絲毫妖冶。
劉寄見她問起,開口說道:“朝廷每年賑災無數,被不良官吏從中盤剝不少,落到災民實處,少之又少。朕準備借李姑娘之手造福於民,又何來怕李姑娘背叛之說。”
劉寄這翻話中,自報了家醜,將朝廷中有貪官汙吏事坦然抖出,難怪李巧兒最終轉變了態度。
經過這些天的勸說,劉寄覺得已經可以托出自己的想法,他向李巧兒勸說道:“李姑娘隻要你說出無為教教首等人行蹤,由朝廷一網打盡,然後以李姑娘接掌無為教,朝廷暗中輔助。今後朝廷允許無為教傳教,不過要改掉教義中許多不合時宜的內容。待時機成熟,無為教改為互助會。就如往日朕和李姑娘所說一樣,朕決心和李姑娘一起盡力拯救天下蒼生。這具體的辦法嗎,朕考慮這樣,先給互助會存一批資金在中華銀行中,由朝廷派人到各地互助會擔任賬房。這些人並不管事,隻管支錢。那些孤苦無依,赤貧無助之人,李姑娘覺得需要救助的,盡管行善。當然既然叫互助會,那麽主要還是要依靠入會的從教者相互援助,朝廷給的資金最好在困難時才使用。”
李巧兒被劉寄的話打動了,她反問道:“為什麽要小女子告發教中的人,連做善事都必須以出賣良心開始嗎?”
“朝廷隻是把這些人遷移到黑龍江去,並不會壞他們的性命。相反他們去了,朝廷給錢給物,讓其在當地生存下來,開邊戊疆,於國於民都是一件好事。又怎麽談的上出賣良心呢?”
其實劉寄以此為條件的真正原因,是想讓李巧兒跟朝廷靠得更近一些,而且這樣一來,李巧兒的心理上無論如何都會有一些陰影,也讓她離原來的無為教更遠一些,今後對無為教地改造也會更容易一些。
劉寄又趁熱打鐵的說道:“以後朕還會勸導一些富戶,將錢財捐給互助會。對了互助會平日積攢起來的錢財需要專業的人管理,以保證所有儲備的錢財都用在救濟貧困上,而且還要有手段讓這些錢財升值,今後朕會給你找個專業人士來打理此事。”
李巧兒有些複雜的看著劉寄說道:“既然如此,小女子可以答應你們的條件。聽說皇上的話都是金口玉言,說出來就是聖旨,這聖旨-小女子聽說都是變不得的。”
“李巧兒你不用轉著彎激將皇上,我董海川可以明白告訴你,當今皇上英明神武,說出來的話沒有不作數。”
李巧兒也不著惱董海川的話,遂將無為教教首張元奎一行人的行蹤索數告訴了董海川。
京城中,菜市口,一間茶房後院的地下室中。
張元奎帶領教中骨幹正在地下室裏商議救出李巧兒的事情,對於這個天大的難題,室內十幾個漢子都隻能望著那盞油燈麵麵相覷。出於對李巧兒的暗慕,張元奎怒氣衝衝的拍著桌子說道:“有無生老母相助,我不信請不來玉皇大帝天兵,救不出教中玉女。”
他的話音剛落,室外一個望風的漢子跳進來說道:“快走,朝廷鷹犬來了。”
室內十多號人顯然是經曆過這種江湖風浪的人,當下都不在搭話,有人吹熄了油燈,有人領頭往地下室更深處走去。
走在這地下室黢黑的密道中,張元奎心中疑雲密布,這處集會地點除了教內的核心人物,其他人都不知道,朝廷鷹犬何以會找到這裏。難道是教中出了叛徒,張元奎暗中將人頭排了一遍,可疑的人物有好幾個,讓他一時難以確定。前邊有光線透了進來,張元奎抬頭看去是到了出口處。領頭的一個人剛剛將蓋住洞口的蓋子推開,便叫了起來:“有人,快走。”
一行人驚慌的往來路退去,可那裏走得掉,被前後堵住,來了個甕中捉鱉。
--飄天文學--網 bsp;
這次起義以後,白蓮教的各個支派大都改頭換麵,甚至打出了反對白蓮教的旗號。像李巧兒信奉的無為教便在教義中宣揚:“白蓮教,是地獄,生死受苦;白蓮教,轉四生,永不翻身;白蓮教,哄人家,錢財好物;哄迷人,下地獄,永不翻身。”這段話是劉寄在繳獲的《羅祖五部經》一書中翻到的,裏麵有一句讓劉寄記憶深刻,上麵講:“夫子留禮法,老君治安囊,佛祖留苦難。三教歸一,虛空斬不斷,萬法歸一成一片。”這讓劉寄想起了雍正想把儒道佛合為一體的癡心妄想有些相似。總體來講經書中的內容和李同誌的法什麽功,似乎兩者很像。但是劉寄不得不承認這些流派中宣揚的“習教者,有患相救,有難相死,不持一錢可周行天下”,“從教者先送供給米若幹,入教之後,教中所獲資物,悉以均分”,“習教之人,不攜資糧,穿衣吃飯不分爾我”等等這些互助和均貧富的思想對無以為生的流民具有極大的誘惑力,也對統治者構成巨大威脅。
“李姑娘不愧為無為教中的玉女,剛才的唱腔讓朕一飽耳福,可是白娘子遇許仙一段?”
“皇上過獎了,小女子不過有些發悶而已,不知道皇上打算把小女子還要關多久,說過得話都不算數了嗎?”
“朕與李姑娘所說的話絕對算數,今日來的董副將便是與李姑娘具體聯係的人。”
“那麽說,皇上今日便要放小女子出去了。”
“不忙,我們坐下說話。”
李巧兒的房中已經不似以前,屋裏被收拾的幹幹淨淨,擺上了桌椅,三人圍著桌子坐了下來。李巧兒首先開口問道:“皇上就如此信的過小女子,不怕小女子今後背叛朝廷。”
李巧兒小小年紀就飽經滄桑,混跡於三教九流,難得的是神態間端莊大方,不見絲毫妖冶。
劉寄見她問起,開口說道:“朝廷每年賑災無數,被不良官吏從中盤剝不少,落到災民實處,少之又少。朕準備借李姑娘之手造福於民,又何來怕李姑娘背叛之說。”
劉寄這翻話中,自報了家醜,將朝廷中有貪官汙吏事坦然抖出,難怪李巧兒最終轉變了態度。
經過這些天的勸說,劉寄覺得已經可以托出自己的想法,他向李巧兒勸說道:“李姑娘隻要你說出無為教教首等人行蹤,由朝廷一網打盡,然後以李姑娘接掌無為教,朝廷暗中輔助。今後朝廷允許無為教傳教,不過要改掉教義中許多不合時宜的內容。待時機成熟,無為教改為互助會。就如往日朕和李姑娘所說一樣,朕決心和李姑娘一起盡力拯救天下蒼生。這具體的辦法嗎,朕考慮這樣,先給互助會存一批資金在中華銀行中,由朝廷派人到各地互助會擔任賬房。這些人並不管事,隻管支錢。那些孤苦無依,赤貧無助之人,李姑娘覺得需要救助的,盡管行善。當然既然叫互助會,那麽主要還是要依靠入會的從教者相互援助,朝廷給的資金最好在困難時才使用。”
李巧兒被劉寄的話打動了,她反問道:“為什麽要小女子告發教中的人,連做善事都必須以出賣良心開始嗎?”
“朝廷隻是把這些人遷移到黑龍江去,並不會壞他們的性命。相反他們去了,朝廷給錢給物,讓其在當地生存下來,開邊戊疆,於國於民都是一件好事。又怎麽談的上出賣良心呢?”
其實劉寄以此為條件的真正原因,是想讓李巧兒跟朝廷靠得更近一些,而且這樣一來,李巧兒的心理上無論如何都會有一些陰影,也讓她離原來的無為教更遠一些,今後對無為教地改造也會更容易一些。
劉寄又趁熱打鐵的說道:“以後朕還會勸導一些富戶,將錢財捐給互助會。對了互助會平日積攢起來的錢財需要專業的人管理,以保證所有儲備的錢財都用在救濟貧困上,而且還要有手段讓這些錢財升值,今後朕會給你找個專業人士來打理此事。”
李巧兒有些複雜的看著劉寄說道:“既然如此,小女子可以答應你們的條件。聽說皇上的話都是金口玉言,說出來就是聖旨,這聖旨-小女子聽說都是變不得的。”
“李巧兒你不用轉著彎激將皇上,我董海川可以明白告訴你,當今皇上英明神武,說出來的話沒有不作數。”
李巧兒也不著惱董海川的話,遂將無為教教首張元奎一行人的行蹤索數告訴了董海川。
京城中,菜市口,一間茶房後院的地下室中。
張元奎帶領教中骨幹正在地下室裏商議救出李巧兒的事情,對於這個天大的難題,室內十幾個漢子都隻能望著那盞油燈麵麵相覷。出於對李巧兒的暗慕,張元奎怒氣衝衝的拍著桌子說道:“有無生老母相助,我不信請不來玉皇大帝天兵,救不出教中玉女。”
他的話音剛落,室外一個望風的漢子跳進來說道:“快走,朝廷鷹犬來了。”
室內十多號人顯然是經曆過這種江湖風浪的人,當下都不在搭話,有人吹熄了油燈,有人領頭往地下室更深處走去。
走在這地下室黢黑的密道中,張元奎心中疑雲密布,這處集會地點除了教內的核心人物,其他人都不知道,朝廷鷹犬何以會找到這裏。難道是教中出了叛徒,張元奎暗中將人頭排了一遍,可疑的人物有好幾個,讓他一時難以確定。前邊有光線透了進來,張元奎抬頭看去是到了出口處。領頭的一個人剛剛將蓋住洞口的蓋子推開,便叫了起來:“有人,快走。”
一行人驚慌的往來路退去,可那裏走得掉,被前後堵住,來了個甕中捉鱉。
--飄天文學--網 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