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了郡府,自有兵丁將其戰馬牽走,吩咐了柳相等人在郡府外等待之後,他便邁步向著郡府大堂走去。


    太守李顒早就得到通報,立時便讓許文峰進入郡府,待到許文峰繳了軍令,一眾太守屬吏便開始誇讚許文峰,什麽國之棟梁,忠勇之士等等,全是溢美之詞,李顒雖然沒有說話,但是臉上的微笑卻是一直沒下去,不斷的撫摸著自家胡須,一副“我心甚慰“的模樣。


    顯然,許文峰打退三千蠻兵,解了臨江之圍讓受到張憲和曹讓聯手打臉的李顒著實感到高興,畢竟許文峰算是他一手提拔的,這一戰贏得這般漂亮,著實讓他漲了不少臉麵。


    同在大堂之中的鄧資雖然臉上也是高興,口中也誇讚了許文峰兩句,但是心裏卻是複雜了許多,原本是想著許文峰可能失敗,到時候自己一味兒的挺他,設法保住他的位置,必然會讓他感恩戴德,但是誰曾想這小子這麽厲害,居然依靠無糧無餉且無裝備配給的兵卒生生的打退了三千戰力彪悍的蠻兵,這情形說是奇跡也不為過了。


    “好好好,文峰不愧是勇猛之將,此次打退蠻兵,解了臨江之圍,本官心中甚慰!望你以後繼續努力,保我巴郡之民安危!”李顒最後開口勉勵道。


    孰料這時候張憲卻是開口道:“府尊所言極是,既然許司馬如此勇猛,倒不如讓許司馬繼續出兵,將盤踞在我巴郡境內的蠻兵一掃而空,屆時我巴郡之民必然得享太平。”


    說到這裏張憲對著李顒深深施了一禮道:“還請府尊下令許司馬即刻出兵進剿,以便早日還我巴郡子民幸福生活。”


    張憲忽然來這麽一下,讓原本喜悅氣氛充斥的郡府大堂頓時一冷,上到太守李顒,郡丞鄧資,下到一眾太守屬吏,都是神情一變,許文峰也是意外的看了張憲一眼:“這姓張的到底哪根筋兒搭錯了,大家正一團和氣呢,你突然來這麽一下,搞毛呐!”


    李顒聞言並沒有最先開口,而是看了鄧資一眼,鄧資會意,立時說道:“張大人這建議提的好不合理,許司馬剛剛征戰歸來,尚未來得及休整,何來立即出發一說,再者說來,郡府不提供糧餉,許司馬還要為籌措糧餉忙活,這般急著出兵,無糧無餉豈不等於送死無疑!”


    “鄧大人此言差矣,許司馬一戰到現在也有十多天,據稱當日戰鬥隻用一天一日就完成,現如今已經十多天過去,想來許司馬已然休整完成,至於糧餉事情,嗬嗬,郡府提供倒也是不無不可,隻是怕許司馬不樂意了,畢竟許司馬一收郡府的糧餉,按照令狀他就要自動請辭,你說是不是,許司馬?”


    張憲說完笑眯眯的看著許文峰,這話明擺著是惡心許文峰,許文峰隻冷冷掃了張憲一眼,卻是並沒有接話,心中卻是已然把張憲家的所有女性成員都問候了一遍。


    李顒顯然對張憲動不動就拿許文峰立的令狀說事兒感到厭煩,當即開口道:“戰爭之事乃是許司馬所決斷,什麽時候可開戰,如何戰,那就是許司馬的事情,本官雖然為太守,但對兵事涉獵不多,就無須不懂裝懂了,一切交給許司馬就是,想來許司馬是不會讓本官失望的。”


    許文峰立即躬身稱是,太守老板如此給信任,咱自然要給他撐麵子不是。


    豈料張憲卻是突然跪下猛磕頭,聲如泣血一般道:“府尊,巴郡之民收蠻亂甚苦,還請府尊顧惜民眾艱苦,早日平定蠻亂,還黎民一個安穩的日子啊!”


    這一幕渾然讓的張憲如同一個憐憫民生多艱的良官一般,跪地苦求上官救民於水火。不管其究竟是真心還是假意,但是這般姿態做下來,倒是讓李顒一時之間感到極為的棘手,畢竟這郡府大堂之中還有其他郡吏,這些個郡吏都是巴郡大戶子弟或者是有名望士子,若是今天李顒不認真的應對,說不得明天郡;裏就會傳出他不體恤治下之民的名聲,原本因為蠻亂他的地位已經岌岌可危了,現在再來這麽一下,估計他這太守可就真當到頭了。


    李顒心中將這張憲恨的要死,麵上卻是強作淡然,委婉的開口道:“桂清之心,本官已得知,民眾之苦,本官也感同身受,可是蠻亂囂囂,非一日一夜能平,本官……”


    說到這裏李顒忽然心中一動,立時說道:“雖然艱難,但是好過不去作為,這樣吧,本官即刻派遣曹都尉率三千郡兵出擊,清剿蠻兵,你看如何?”


    “啊?”張憲一聽不由大為驚愕,旋即連忙急道:“不可!”


    “為何不可?民眾苦難,郡兵自然救之於水火。”李顒一看張憲麵上慌亂,立時便覺得抓住了張憲的痛腳,哪裏會輕易放過,立時跟進一步問道。


    “草,你說為何不可,”張憲心中忍不住大罵:曹讓要是知道自家這麽一番話鼓動了你李顒調動郡兵,非給自家拚命不可,雖然自家不懼怕他,但這樣一來就是自亂陣腳,嚴重一點兒就是自斬手腳了。這李顒不愧是一郡主官,果然老辣異常!


    心念快速轉了幾轉,張憲立時道:“江州乃是郡治所在,江州安穩,則巴郡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動蕩,郡兵駐守江州乃是維護江州安穩,若是郡兵出擊,下官恐怕江州不穩,民心動蕩啊!”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解釋,不過這解釋似乎是不好用了,當下卻聽鄧資說道:“張大人此言差矣,曹都尉帶著郡兵出擊,不是還有許司馬帶著的郡兵麽,許司馬原本駐守陳家堡,若是曹都尉帶著郡兵出戰,隻需許司馬帶著陳家堡的駐兵駐進江州即可,為了江州百姓安危,想來許司馬是不會拒絕的。”


    “下官責無旁貸!”許文峰立即開口說道。


    張憲頓時大急道:“不可如此,許司馬麾下僅有一千兵丁,緣何能夠守住江州!”


    鄧資聞言差點笑出聲來,忍住笑意開口道:“張大人此言差矣,許司馬麾下雖隻有一千兵卒,但卻是打退了三千蠻兵的存在,你說若是將這消息公布於江州,江州內的百姓會如何選擇?”


    “這……”張憲神色一變,連忙再度說道:“我聽聞許司馬屬下之前多為山賊盜匪,現在又有蠻人參雜其中,這些人入城恐有歹意,畢竟他們之前可都是與朝廷作對的。”


    這次鄧資沒說話,卻是換成了許文峰:“張大人此言下官不敢苟同,人孰無過,過兒改之,善莫大焉,下官屬下曾經是山賊不錯,但卻是已經洗心革麵重新做人,成了護民愛民的郡兵一份子,難道張大人都不給人改過的機會麽,再說蠻兵,板楯蠻原本就是與我大漢相善,現在他們重歸大漢,保護大漢子民,對付反叛蠻兵,難道也不成麽,之前羌人入侵,可都是其擊退的!”


    “這……這……”張憲沒想到許文峰也是這麽擅長言論,當即不知道該說什麽好,情急之下立時說道:“下官覺得府尊考慮的極是,此時斷然不可操之過急,想征蠻大軍都有敗績,可見蠻兵凶殘,所以還須從長計議。”


    這話等於將之前的話給吞了回去,讓的張憲好一陣難受。


    一眾看笑話的屬吏見狀不由暗笑不已,鄧資也是麵帶笑意,李顒雖然心中也覺得好笑,但是麵上卻是沒有表現出來,而是略一沉吟,隨後道:“桂清說的不錯,此時該當從長計議,不過民眾苦蠻亂甚急,我等為天子牧民,哪能坐視不理,所以還是要立即處理此事啊!”


    李顒這話大出堂上眾人預料,張憲本人聞言都快哭了:你妹喲,我都把自己吐的吐沫舔回來你還緊抓著不放,你這是要鬧哪樣啊!


    不想李顒卻是繼續道:“郡兵守衛江州卻是不能輕離,不過許司馬武勇,卻是可擔大任,我欲於許司馬增兵一千,令其加快進剿山賊,同時攻伐蠻兵,諸位以為如何?”


    李顒話音落下,堂上頓時一靜,許文峰卻是滿心苦澀:“李老板,你倒是看得起我,攻伐蠻兵,征蠻大軍五萬都不能打敗蠻兵,還被人揍得不敢再南下,你給我兩千人,讓我怎麽攻伐蠻兵,真當我手下個個都是以一敵百麽!”


    “府尊萬萬不可,”這先說話的並不是一直充當攪屎棍的張憲,而是力挺許文峰的鄧資:“蠻兵何其凶悍,許司馬雖然武勇,但是一來兵少將寡,二來無有糧餉,如何能攻伐蠻兵。”


    相對於鄧資的反駁,張憲卻是出奇的表示了同意:“鄧大人此言差矣,許司馬隻憑一千人就打敗了三千蠻兵,與其兩千人自然大有作為,且我巴郡內的蠻兵並未聚集在一處,而是散在各個地方,多為數百數千人數,上萬的極少,憑借許司馬的武勇,還是能夠剿滅這些個蠻兵的。”


    李顒見到張憲不但沒有反對反而舉手讚成,當即忍不住奇怪的看了張憲一眼,轉而看向許文峰溫聲道:“文峰,你以為如何?”


    “看來李老板是要加擔子啊,”許文峰心中已然想明白了,這明顯是李顒想盡早結束蠻亂,畢竟這事兒他算是始作俑者,雖然板楯蠻苦於被小吏剝削而反,但是這也和他禦下不嚴有關,而且其的確是多用板楯蠻平賊,讓其族民怨聲載道,他現在坐在這位置上頂的帽子就是戴罪立功,既然是戴罪立功,早早立了功,這罪不就沒了,說不定上麵的人一用力,宣稱他連朝廷大軍都平定不了的蠻亂給平定了,說不得還能在給他往上升升。


    明白了這一點許文峰隻好答道:“府尊差遣,屬下必將萬死不辭!”


    “好好好,有你這句話就夠了。”李顒立時道,隨後看了一眼張憲道:“桂清,既然文峰擔著這麽大的擔子,糧餉是不是該給解決了?”


    張憲聞言立時想要說話,李顒卻是不給他機會,直接開口道:“我也不讓你為難,之前文峰的一千兵不算餉銀,但是這新增加的一千兵乃是為了平定蠻亂,必須要給餉銀,想必就算是我巴郡民眾知道了,也不會怪罪我等,你說呢?”


    張憲聽李顒口氣中隱隱含著威脅,當下知曉今日事不可為,光棍的說道:“府尊所言極是,這一千兵卒糧餉,該郡府出。”


    雖然答應的幹脆,心中卻是暗暗打主意,糧餉這事兒握在手上說不定還全是壞事,想要拿捏拿捏許文峰,機會有的是,比如糧餉不給足,比如給陳糧舊糧,這事兒,嘿嘿……


    李顒見到張憲妥協,立時道:“好,我現在正式任命許文峰為巴郡郡兵軍司馬,領兵兩千,位隻在曹讓之下,雖城內郡兵不歸調度,但見之必須行禮,以此通告全部郡兵知曉,若有不同意者,就讓其領兵出戰,正法蠻兵!”


    得,這下算是擺脫了臨時工的身份,軍司馬雖然是戰時設置,但好歹是編製中的存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網遊之兵鋒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莫並收藏網遊之兵鋒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