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同日本小學生沒有什麽冤仇,打他幹什麽,再說也沒有這個膽量。光聽傳說怎麽可以,要有證據。”家興鎮定自若地作了回答。
家興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簡單的安慰了兩句。君蘭、麗絹在一旁也沒有吭氣,然後就這樣和王有德分了手各自回家去了。
這法國校長神甫五十左右,麵孔紅潤,蓄著長長胡須。他坐在餘老師旁邊,不斷地吸著鼻煙,沒有說話。袁老師可沉不住氣了,他站了起來,說:“要證據,當然有。五甲班有一個同學可以作證。”
“踢在哪裏,還痛不痛?”家興一麵問麗絹,一麵掏出手帕幫她擦去了臉上東洋小鬼子吐的口水。
“怎麽的,怎樣會倒在地上?”君蘭先問道。
這些孩子讀到六年級,知識廣了,懂的事也多了,想的問題也複雜了。在班級裏同學之間,對一些問題展開了討論。不少學生認為民國後的“總統”好,但也有一些學生說還是“皇帝”好。課間休息,天好時大家到操場上去討論,下雨天就在課堂裏討論。開始大家隻是討論,後來就辯論,最後就發展到爭論。
“家興,剛才在操場上做‘三郎騎白馬’遊戲時,王有德他們的人有意把我們的人推倒,騎在‘馬’上的麗絹跌落了下來,鼻子碰在地上,血流個不停。”君蘭向家興講述課間休息,在操場做遊戲時發生的事情,並拿手帕替麗絹止住鼻血。
這時,王有德被打得嘴角、鼻子在淌血,一副狼狽相。當他看到李家興等三個人,確實感到非常尷尬,簡直是無地自容似的,真有些哭笑不得。
一個禮拜一的早上,彌撒還正在進行之中,餘老師就把家興拉出了教堂,一同到了教導處。他把辦公室門隨手關好,就問家興:“聽說你們前天打了日本小學生,有這事嗎?”家興稍後一想,不對,教訓小鬼子的事策劃的很周全,幾乎是天衣無縫。怎麽會走漏風聲?家興鎮定自若,淡淡一笑,說:“什麽,日本小學生被我們打了。哪有的事,我們同日本小學生無冤無仇,打他們幹什麽。”
話說這家興、君蘭、麗絹,本想是玩玩“老虎機”,出不了什麽大事,誰知道玩玩輸掉兩塊銀元,這可是件了不起的事情。緊急關頭還是君蘭提醒,去找張榮爺叔想想辦法。第二天晚上,張榮正在後閣樓看書,聽說家興、麗絹輸了錢幣,很是驚奇。他想了想,事已至此,隻好想個兩全之計。
就在教訓小東洋的第二個禮拜天早上,家興父母、姐姐和家興一起到教堂望彌撒,這下可麻煩了。自從兩塊銀元和教訓小日本這兩件事之後,家興沒有到神甫那裏“辦神功”。因為這兩件事無法向神甫“坦白”,所以也就沒有去領過“聖體”。如果沒有辦過神功,而去領聖體,那是罪上加罪!這下可怎麽辦?對這些說法,家興是相信的,沒有懷疑過。
“今天下午,那天參加行動的五個同學我都問過,他們都說沒向任何人透lou過這件事。想起來了,五甲班的小張我聯係過他,本來他也答應參加行動。後來說有點害怕,那天他就沒有來。”君蘭一麵回憶那天的事情,一麵說道。
家興由張榮伴著向媽媽坦白錯誤,在張榮一再說情下,保證再不犯錯,得到了媽媽的諒解。張榮還跟王先生一再交涉,老王把輸掉家興的兩塊銀元還給了家興。另外張榮給了麗絹兩角錢,去學校補交了書費。輸掉錢幣之事告一段落,事後張榮一再告誡三個孩子,今後一定要吸取教訓,遠離“賭”字。後來做彌撒的兩元錢,媽媽自己去交給了神甫。此事比較圓滿的處理完畢,可又發生了另外一件意想不到、非常氣人的事情。
“踢在小肚子上,還很痛。”麗絹撫摸著自己的肚皮說。
“有同學反映前幾天你們打過日本小學生,有沒有這個事情?”餘老師又用詢問的語氣問家興。
上個禮拜同學們在爭論中,明明是少數派的同學先動的手,君蘭他們還了手。結果隻處罰“總統派”,關了君蘭的“夜學”。袁方老師為什麽要這樣做,家興他們實在想不通。
“真是太欺侮人了,太可惡了!殺了他們也不解恨!”君蘭摩拳擦掌,非常憤恨地說著。
“那就叫他進來”。餘老師說道。
沒幾天,這事情出現了急轉直下的變化。有一天下午放學,輪到麗絹做值日生,家興怕她一個人晚了回家路上再受人欺侮,就叫君蘭也留下,等麗絹做完值日生再一起回家。麗絹做完值日生,三個人才一起離開學校。
走到那家玩“老虎角子”的小煙紙店門口時,見到人行道上圍著不少人。家興一看,原來是這王有德正同幾個小東洋在打架。小東洋是五六個人,把王有德一個人圍在中間,王有德是隻能招架,沒有還手的機會。
“家興,今天餘老師找你問教訓小東洋的事?”君蘭問家興。
第十四回小東洋施暴無法無天李家興雪恥神機妙算
家興這下真的有點慌了手腳。說沒有,校長神甫在麵前,且不是當麵說謊。但他再一想,自己不是已對校長神甫“坦白”過了嗎?餘老師也說過如果確有此事,他還想幫忙,這事可能有轉機。但今天袁方老師也在場,絕對不是件好事。現在不管怎樣,隻有挺到底,別無選擇。
“這個王有德就是要同我們對立,拿他真沒有辦法。”家興長籲了一口氣說。
“是聽說、傳說的。”餘老師找家興沒有問出什麽結果,也就不問下去了。但最後還是補充了一句:“如果確有此事,及早對我講。這可不是件小事!怎麽對付,我會幫助你們。”
“這仇非報不可。此仇不報,誓不為人!”家興緊握著拳頭說。
“剛才我蹲下身在扣鞋帶,走在最前麵的個子最高的那個小東洋,正同我麵對麵時,可能嫌我擋住了他的走路,就把我一腳踢翻在地。走在他後麵的有兩、三個小東洋,就過來吐了我一麵孔口水。”
這“總統”,“皇帝”之類的爭論,誰贏誰輸,家興他們倒也並不太放在心上。可最近事情有些變化,同學們中間爭論的內容改變了。前幾天,低年級有兩個女學生,也遭到這幾個小東洋的無故欺淩,其中有一個鼻子都被打得出了血,家長就吵到了學校裏,說孩子讀書連人身安全都沒有保障,要求學校管管、想想辦法,但老師們也束手無策。
事實是這樣的,上個禮拜六下午,家興他們是狠狠地教訓了那個個子最高的小東洋。那天下午,參加行動的學生共有八個人,除家興他們三人,還有五、六年級的五個男同學。下午放學後,五點來鍾,找了地方放好,留一個人看守,然後大家到預定地點埋伏等待。下午天氣十分悶熱,突然烏雲密布,驚雷轟鳴,傾盆大雨,陡降地麵。
這三個人一回到家,顧不得換去被雨水淋濕的衣服,就集中到麗絹家中,還把張榮爺叔也請了過來,孩子們想教訓小東洋,要張榮幫著出出主意。張榮聽了孩子們訴說剛才發生的事情,確實也非常憤慨,但他認為這日本人不是安南巡捕,是非常凶殘不好對付的,不能輕舉妄動,這事得從長計議!
“有人反映這事,有這事就實說。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餘老師非常嚴肅地說。
突然,君蘭、家興聽到身後麗絹的尖叫聲,君蘭轉回頭去一看,麗絹已經仰麵朝天跌倒在地。家興、君蘭立即轉回身奔了幾步,把麗絹扶起,她已經是一身汙水。
這幾個小東洋可能是見圍觀的中國人多了起來,他們把王有德打得也差不多了,就拔起腿一同朝南跑掉了。
那天恰巧是法國神甫校長接受教徒“辦神功”。所謂“辦神功”,實際是這樣的:在教堂裏kao兩側牆壁處,各有三個“辦神功”的地方。這裏每處都按放一座像中國人古時侯兩人抬的“轎子”。這個“轎子”上麵沒頂,正麵一塊門簾,神甫由此進出。裏麵kao牆擺著一個凳子,神甫可以坐在裏麵。右側半人高處有一個窗口,窗口上有細細的十字形木格子。木格子窗口外麵下方有兩級台階,是教友向神甫作懺悔時跪在上麵的地方。教友跪著同神甫在裏麵坐著就一般高低。教友的嘴隔著格子窗口,就kao著神甫的耳朵,彼此可以輕聲地交流。家興考慮再三,還是去辦了“神功”,把那兩件事“竹筒倒豆子”全說了。
“好了,好了,今後說話要拿拿準,不要今天這樣說,明天又那樣說。去吧,去吧,回課堂上課去吧。”袁老師很沒麵子地說。
“是那幾個小東洋把我踢倒的。”麗絹手指正在向南奔跑的那幾個小日本。
袁老師把五甲班的小張同學叫進了辦公室。餘老師就問小張,說:“李家興同學他們打日本小學生是你親眼目睹,還是耳聞?”
就在麗絹被小日本欺侮,三個人商量怎樣教訓這幾個小東洋的同時,又發生了另外一件事情。
這事至此暫時告一段落,同學們被小日本欺負的事件,從此就再也沒有發生過。這表麵上李家興他們是勝利了。但事情遠遠沒有結束,後麵又發生了更大的麻煩。要知後來事態如何發展,且聽下回分解。
這事在餘老師麵前是瞞過去了,但在神甫麵前怎麽辦?按天主教教規規定,教徒必須經常到神甫那裏,坦白自己最近所犯的錯誤,甚至犯罪。然後神甫代表天主,赦免你的一切過失、罪過。這時你的靈魂才是無罪的、純潔的,才可以去領“聖體”,得到靈魂上“精神糧食”的補充。
“就在門外。”袁老師說。
可是沒想到,家興他們的雪恥方案已圓滿執行完畢,大家心中總算吐了一口惡氣。三人正在高興之際,麻煩確實來了。
“那怎麽報法?我們學校裏已經有好幾個同學被這群小日本欺侮過。”君蘭說道,可家興想了想沒有作答。
家興本不想去理睬他,但一想大家都是同學,現在不應該嗤笑他,而是應該給於同情。但這時說什麽好呢?他想了想,就從口袋裏摸出一塊手帕,遞給王有德說:“王有德同學,把嘴邊和鼻子的血擦一擦,你今天怎麽會和這幾個小東洋打起架來的?”
“我們那天行動的消息怎麽會走漏了風聲,傳到了餘老師耳朵裏。”家興說。
“家興,怎麽辦?日本小鬼子已跑掉了。這仇怎麽報!”君蘭咬牙切齒,非常氣憤地說。
一天下午,三個孩子放學回家。在路上,天下起了綿綿細雨,雨下得不大,但很綿密。三個人都沒帶雨傘,出校門沒走多遠,身上、臉上都已打濕了。因為天氣比較悶熱,雖然被雨淋濕了,但大家感到還挺涼快、舒服的。在呂班路口向西轉彎時,麗絹的鞋帶鬆開了,蹲下身來紮鞋帶,落在了後麵。這時,迎麵五、六個日本小男生,背著書包也在轉彎處向南行走,先同家興、君蘭擦肩而過。
“李家興同學打日本學生,這事我沒聽說過。想打日本小學生,教訓那些小東洋這事我是想過。我聽說我們學校前後已有五、六個同學都被小日本欺負過。不過我膽子很小,隻是說說而已。我這個想法隻對六甲班的王有德同學隨便說過,他說他也有這個想法,因為他也被日本小學生欺負過。我叫他不要亂說,這事也就結束了,後來什麽結果我就不知道了。”袁老師聽完小張同學的敘說,哭不出,笑不出,真是啼笑皆非。
“人在哪裏?”餘老師問道。
“皇帝派”的底氣不足,爭論的結果總是站不住腳,輸掉了,但還是不服氣,有時就會動起了手。最後吵到了袁方老師那裏,袁方老師往往是幫著王有德那些同學講話。
這之後,恒大小學裏要教訓、懲罰這幾個小東洋的呼聲越來越高,包括王有德也不抱反對態度了。這樣,老師們就不能不問這事了。教導主任餘新愉就說:“不能這樣做,學生們真的動了手,這事態可能會鬧得不可收拾,最後學生、學校都會吃大虧,甚至會闖出大禍!”可袁方老師不表態,不說可與否,保持沉默。
此時,那個踢翻麗絹的個子最高的小日本,頭戴日軍軍帽,身穿黃色短袖襯衫、短褲,背著書包,獨自一人急匆匆地,低著頭,在人行道上由北向南快步走著。機會來了,等他進了伏擊圈,一聲口哨,發起突襲,六個人飛快地包圍上去。沒等那小東洋反應過來,有一個人以非常敏捷的動作,在他身後先是一個掃蕩腿,然後順勢用力一勾,把那小東洋臉朝下掃倒在地。接著,四、五個人把小東洋緊緊按在地上,捉住手腳。一個人騎在他背上,用雙手蒙住他的雙眼。在雨中,大家你一拳,我一拳,把這個小日本痛打了一頓。雪恥行動,見好就收,又是一聲口哨,眾人立即住手,站起身向四麵八方飛快散去。
法國神甫校長聽完家興的懺悔,很嚴肅地說道:“我代表天主,赦免你的罪過。以後不能再犯。”他接著在額上劃了個十字,說了聲,“亞門!”辦完“神功”,家興領受了“聖體”。這個在父母前的難關總算是過去了。但事後家興想想還是有點後悔,特別是教訓小東洋的那件事!
不出所料,隔了幾天,餘老師又把家興叫到了辦公室。家興一踏進辦公室的門,就呆住了。教導處辦公室內,除餘老師坐在他自己的辦公桌前,還有袁方老師,最使家興神經緊張的是那位法國神甫校長也在座。他想這下完了,一切都完蛋了。他的手心裏在冒汗,他幾乎要站不住了。但再一想,老師、校長叫我來到底為什麽?現在還不知道。因此絕對要沉住氣,不能沒上陣自己就亂了陣腳。他麵帶笑容,向老師、校長鞠躬。然後說:“餘老師、袁老師叫我有什麽事情?”
這事在學生中間就出現了不同的觀點,有些同學公開對家興說:“這事老師管不了,你當班長的組織一下,我們學生自己來教訓這幾個小東洋!”有的學生說:“日本人凶來西,事情鬧大了不得了!”可這王有德是公然反對懲罰小東洋,說這事情可不能像“臥薪嚐膽”裏麵提倡的那樣,報仇、複仇,沒完沒了。有些同學就當麵罵王有德是“亡國奴”、“漢jian思想”、“賣國主義”。
“這你就不要問了。”餘老師說。
第二天,君蘭就找小張弄清了情況。小張是曾在王有德麵前無意之中透lou過這件事。小張答應君蘭,如果王有德再問這事,就說隻是隨便說說而已。
“是啊,怎麽會這樣。那天除了我們八個人,整條馬路上一個行人都沒有。”君蘭也回憶著,然後又說。
五乙班在升入六甲班時,已經自然形成了兩派。一派是以李家興為頭的“總統派”,是多數派;還有一派叫“皇帝派”,是少數派,是王有德領的頭。
這王有德看看李家興說話的神氣和舉動,是真誠的,沒有一點譏笑自己的成分,他被感動了,接過手帕擦去了嘴邊、鼻子上的血,然後說:“我是在這裏玩了幾把‘老虎機’,輸了錢情緒不好,從煙紙店裏出來,腦子有些糊塗。正巧這幾個小東洋走過來,我無意中碰了其中的一個人一下,我還來不及向他們表示道歉,他們什麽也沒有說,就圍著把我打了一頓。這小東洋真是蠻不講理。”
“是誰看到的,還是聽說的?”家興再問。
“君蘭,你明天再找他一下,先問他跟誰說過此事。叫他一定要把嘴封得緊緊的。”家興想定當後說。
“誰反映的?”家興問。
餘老師找家興問話的那天晚上,三人又在麗絹家中碰頭。
“袁方老師還處處幫著他。”麗絹自己擦著鼻血、無奈地說。
“為什麽?”家興問麗絹。
家興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簡單的安慰了兩句。君蘭、麗絹在一旁也沒有吭氣,然後就這樣和王有德分了手各自回家去了。
這法國校長神甫五十左右,麵孔紅潤,蓄著長長胡須。他坐在餘老師旁邊,不斷地吸著鼻煙,沒有說話。袁老師可沉不住氣了,他站了起來,說:“要證據,當然有。五甲班有一個同學可以作證。”
“踢在哪裏,還痛不痛?”家興一麵問麗絹,一麵掏出手帕幫她擦去了臉上東洋小鬼子吐的口水。
“怎麽的,怎樣會倒在地上?”君蘭先問道。
這些孩子讀到六年級,知識廣了,懂的事也多了,想的問題也複雜了。在班級裏同學之間,對一些問題展開了討論。不少學生認為民國後的“總統”好,但也有一些學生說還是“皇帝”好。課間休息,天好時大家到操場上去討論,下雨天就在課堂裏討論。開始大家隻是討論,後來就辯論,最後就發展到爭論。
“家興,剛才在操場上做‘三郎騎白馬’遊戲時,王有德他們的人有意把我們的人推倒,騎在‘馬’上的麗絹跌落了下來,鼻子碰在地上,血流個不停。”君蘭向家興講述課間休息,在操場做遊戲時發生的事情,並拿手帕替麗絹止住鼻血。
這時,王有德被打得嘴角、鼻子在淌血,一副狼狽相。當他看到李家興等三個人,確實感到非常尷尬,簡直是無地自容似的,真有些哭笑不得。
一個禮拜一的早上,彌撒還正在進行之中,餘老師就把家興拉出了教堂,一同到了教導處。他把辦公室門隨手關好,就問家興:“聽說你們前天打了日本小學生,有這事嗎?”家興稍後一想,不對,教訓小鬼子的事策劃的很周全,幾乎是天衣無縫。怎麽會走漏風聲?家興鎮定自若,淡淡一笑,說:“什麽,日本小學生被我們打了。哪有的事,我們同日本小學生無冤無仇,打他們幹什麽。”
話說這家興、君蘭、麗絹,本想是玩玩“老虎機”,出不了什麽大事,誰知道玩玩輸掉兩塊銀元,這可是件了不起的事情。緊急關頭還是君蘭提醒,去找張榮爺叔想想辦法。第二天晚上,張榮正在後閣樓看書,聽說家興、麗絹輸了錢幣,很是驚奇。他想了想,事已至此,隻好想個兩全之計。
就在教訓小東洋的第二個禮拜天早上,家興父母、姐姐和家興一起到教堂望彌撒,這下可麻煩了。自從兩塊銀元和教訓小日本這兩件事之後,家興沒有到神甫那裏“辦神功”。因為這兩件事無法向神甫“坦白”,所以也就沒有去領過“聖體”。如果沒有辦過神功,而去領聖體,那是罪上加罪!這下可怎麽辦?對這些說法,家興是相信的,沒有懷疑過。
“今天下午,那天參加行動的五個同學我都問過,他們都說沒向任何人透lou過這件事。想起來了,五甲班的小張我聯係過他,本來他也答應參加行動。後來說有點害怕,那天他就沒有來。”君蘭一麵回憶那天的事情,一麵說道。
家興由張榮伴著向媽媽坦白錯誤,在張榮一再說情下,保證再不犯錯,得到了媽媽的諒解。張榮還跟王先生一再交涉,老王把輸掉家興的兩塊銀元還給了家興。另外張榮給了麗絹兩角錢,去學校補交了書費。輸掉錢幣之事告一段落,事後張榮一再告誡三個孩子,今後一定要吸取教訓,遠離“賭”字。後來做彌撒的兩元錢,媽媽自己去交給了神甫。此事比較圓滿的處理完畢,可又發生了另外一件意想不到、非常氣人的事情。
“踢在小肚子上,還很痛。”麗絹撫摸著自己的肚皮說。
“有同學反映前幾天你們打過日本小學生,有沒有這個事情?”餘老師又用詢問的語氣問家興。
上個禮拜同學們在爭論中,明明是少數派的同學先動的手,君蘭他們還了手。結果隻處罰“總統派”,關了君蘭的“夜學”。袁方老師為什麽要這樣做,家興他們實在想不通。
“真是太欺侮人了,太可惡了!殺了他們也不解恨!”君蘭摩拳擦掌,非常憤恨地說著。
“那就叫他進來”。餘老師說道。
沒幾天,這事情出現了急轉直下的變化。有一天下午放學,輪到麗絹做值日生,家興怕她一個人晚了回家路上再受人欺侮,就叫君蘭也留下,等麗絹做完值日生再一起回家。麗絹做完值日生,三個人才一起離開學校。
走到那家玩“老虎角子”的小煙紙店門口時,見到人行道上圍著不少人。家興一看,原來是這王有德正同幾個小東洋在打架。小東洋是五六個人,把王有德一個人圍在中間,王有德是隻能招架,沒有還手的機會。
“家興,今天餘老師找你問教訓小東洋的事?”君蘭問家興。
第十四回小東洋施暴無法無天李家興雪恥神機妙算
家興這下真的有點慌了手腳。說沒有,校長神甫在麵前,且不是當麵說謊。但他再一想,自己不是已對校長神甫“坦白”過了嗎?餘老師也說過如果確有此事,他還想幫忙,這事可能有轉機。但今天袁方老師也在場,絕對不是件好事。現在不管怎樣,隻有挺到底,別無選擇。
“這個王有德就是要同我們對立,拿他真沒有辦法。”家興長籲了一口氣說。
“是聽說、傳說的。”餘老師找家興沒有問出什麽結果,也就不問下去了。但最後還是補充了一句:“如果確有此事,及早對我講。這可不是件小事!怎麽對付,我會幫助你們。”
“這仇非報不可。此仇不報,誓不為人!”家興緊握著拳頭說。
“剛才我蹲下身在扣鞋帶,走在最前麵的個子最高的那個小東洋,正同我麵對麵時,可能嫌我擋住了他的走路,就把我一腳踢翻在地。走在他後麵的有兩、三個小東洋,就過來吐了我一麵孔口水。”
這“總統”,“皇帝”之類的爭論,誰贏誰輸,家興他們倒也並不太放在心上。可最近事情有些變化,同學們中間爭論的內容改變了。前幾天,低年級有兩個女學生,也遭到這幾個小東洋的無故欺淩,其中有一個鼻子都被打得出了血,家長就吵到了學校裏,說孩子讀書連人身安全都沒有保障,要求學校管管、想想辦法,但老師們也束手無策。
事實是這樣的,上個禮拜六下午,家興他們是狠狠地教訓了那個個子最高的小東洋。那天下午,參加行動的學生共有八個人,除家興他們三人,還有五、六年級的五個男同學。下午放學後,五點來鍾,找了地方放好,留一個人看守,然後大家到預定地點埋伏等待。下午天氣十分悶熱,突然烏雲密布,驚雷轟鳴,傾盆大雨,陡降地麵。
這三個人一回到家,顧不得換去被雨水淋濕的衣服,就集中到麗絹家中,還把張榮爺叔也請了過來,孩子們想教訓小東洋,要張榮幫著出出主意。張榮聽了孩子們訴說剛才發生的事情,確實也非常憤慨,但他認為這日本人不是安南巡捕,是非常凶殘不好對付的,不能輕舉妄動,這事得從長計議!
“有人反映這事,有這事就實說。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餘老師非常嚴肅地說。
突然,君蘭、家興聽到身後麗絹的尖叫聲,君蘭轉回頭去一看,麗絹已經仰麵朝天跌倒在地。家興、君蘭立即轉回身奔了幾步,把麗絹扶起,她已經是一身汙水。
這幾個小東洋可能是見圍觀的中國人多了起來,他們把王有德打得也差不多了,就拔起腿一同朝南跑掉了。
那天恰巧是法國神甫校長接受教徒“辦神功”。所謂“辦神功”,實際是這樣的:在教堂裏kao兩側牆壁處,各有三個“辦神功”的地方。這裏每處都按放一座像中國人古時侯兩人抬的“轎子”。這個“轎子”上麵沒頂,正麵一塊門簾,神甫由此進出。裏麵kao牆擺著一個凳子,神甫可以坐在裏麵。右側半人高處有一個窗口,窗口上有細細的十字形木格子。木格子窗口外麵下方有兩級台階,是教友向神甫作懺悔時跪在上麵的地方。教友跪著同神甫在裏麵坐著就一般高低。教友的嘴隔著格子窗口,就kao著神甫的耳朵,彼此可以輕聲地交流。家興考慮再三,還是去辦了“神功”,把那兩件事“竹筒倒豆子”全說了。
“好了,好了,今後說話要拿拿準,不要今天這樣說,明天又那樣說。去吧,去吧,回課堂上課去吧。”袁老師很沒麵子地說。
“是那幾個小東洋把我踢倒的。”麗絹手指正在向南奔跑的那幾個小日本。
袁老師把五甲班的小張同學叫進了辦公室。餘老師就問小張,說:“李家興同學他們打日本小學生是你親眼目睹,還是耳聞?”
就在麗絹被小日本欺侮,三個人商量怎樣教訓這幾個小東洋的同時,又發生了另外一件事情。
這事至此暫時告一段落,同學們被小日本欺負的事件,從此就再也沒有發生過。這表麵上李家興他們是勝利了。但事情遠遠沒有結束,後麵又發生了更大的麻煩。要知後來事態如何發展,且聽下回分解。
這事在餘老師麵前是瞞過去了,但在神甫麵前怎麽辦?按天主教教規規定,教徒必須經常到神甫那裏,坦白自己最近所犯的錯誤,甚至犯罪。然後神甫代表天主,赦免你的一切過失、罪過。這時你的靈魂才是無罪的、純潔的,才可以去領“聖體”,得到靈魂上“精神糧食”的補充。
“就在門外。”袁老師說。
可是沒想到,家興他們的雪恥方案已圓滿執行完畢,大家心中總算吐了一口惡氣。三人正在高興之際,麻煩確實來了。
“那怎麽報法?我們學校裏已經有好幾個同學被這群小日本欺侮過。”君蘭說道,可家興想了想沒有作答。
家興本不想去理睬他,但一想大家都是同學,現在不應該嗤笑他,而是應該給於同情。但這時說什麽好呢?他想了想,就從口袋裏摸出一塊手帕,遞給王有德說:“王有德同學,把嘴邊和鼻子的血擦一擦,你今天怎麽會和這幾個小東洋打起架來的?”
“我們那天行動的消息怎麽會走漏了風聲,傳到了餘老師耳朵裏。”家興說。
“家興,怎麽辦?日本小鬼子已跑掉了。這仇怎麽報!”君蘭咬牙切齒,非常氣憤地說。
一天下午,三個孩子放學回家。在路上,天下起了綿綿細雨,雨下得不大,但很綿密。三個人都沒帶雨傘,出校門沒走多遠,身上、臉上都已打濕了。因為天氣比較悶熱,雖然被雨淋濕了,但大家感到還挺涼快、舒服的。在呂班路口向西轉彎時,麗絹的鞋帶鬆開了,蹲下身來紮鞋帶,落在了後麵。這時,迎麵五、六個日本小男生,背著書包也在轉彎處向南行走,先同家興、君蘭擦肩而過。
“李家興同學打日本學生,這事我沒聽說過。想打日本小學生,教訓那些小東洋這事我是想過。我聽說我們學校前後已有五、六個同學都被小日本欺負過。不過我膽子很小,隻是說說而已。我這個想法隻對六甲班的王有德同學隨便說過,他說他也有這個想法,因為他也被日本小學生欺負過。我叫他不要亂說,這事也就結束了,後來什麽結果我就不知道了。”袁老師聽完小張同學的敘說,哭不出,笑不出,真是啼笑皆非。
“人在哪裏?”餘老師問道。
“皇帝派”的底氣不足,爭論的結果總是站不住腳,輸掉了,但還是不服氣,有時就會動起了手。最後吵到了袁方老師那裏,袁方老師往往是幫著王有德那些同學講話。
這之後,恒大小學裏要教訓、懲罰這幾個小東洋的呼聲越來越高,包括王有德也不抱反對態度了。這樣,老師們就不能不問這事了。教導主任餘新愉就說:“不能這樣做,學生們真的動了手,這事態可能會鬧得不可收拾,最後學生、學校都會吃大虧,甚至會闖出大禍!”可袁方老師不表態,不說可與否,保持沉默。
此時,那個踢翻麗絹的個子最高的小日本,頭戴日軍軍帽,身穿黃色短袖襯衫、短褲,背著書包,獨自一人急匆匆地,低著頭,在人行道上由北向南快步走著。機會來了,等他進了伏擊圈,一聲口哨,發起突襲,六個人飛快地包圍上去。沒等那小東洋反應過來,有一個人以非常敏捷的動作,在他身後先是一個掃蕩腿,然後順勢用力一勾,把那小東洋臉朝下掃倒在地。接著,四、五個人把小東洋緊緊按在地上,捉住手腳。一個人騎在他背上,用雙手蒙住他的雙眼。在雨中,大家你一拳,我一拳,把這個小日本痛打了一頓。雪恥行動,見好就收,又是一聲口哨,眾人立即住手,站起身向四麵八方飛快散去。
法國神甫校長聽完家興的懺悔,很嚴肅地說道:“我代表天主,赦免你的罪過。以後不能再犯。”他接著在額上劃了個十字,說了聲,“亞門!”辦完“神功”,家興領受了“聖體”。這個在父母前的難關總算是過去了。但事後家興想想還是有點後悔,特別是教訓小東洋的那件事!
不出所料,隔了幾天,餘老師又把家興叫到了辦公室。家興一踏進辦公室的門,就呆住了。教導處辦公室內,除餘老師坐在他自己的辦公桌前,還有袁方老師,最使家興神經緊張的是那位法國神甫校長也在座。他想這下完了,一切都完蛋了。他的手心裏在冒汗,他幾乎要站不住了。但再一想,老師、校長叫我來到底為什麽?現在還不知道。因此絕對要沉住氣,不能沒上陣自己就亂了陣腳。他麵帶笑容,向老師、校長鞠躬。然後說:“餘老師、袁老師叫我有什麽事情?”
這事在學生中間就出現了不同的觀點,有些同學公開對家興說:“這事老師管不了,你當班長的組織一下,我們學生自己來教訓這幾個小東洋!”有的學生說:“日本人凶來西,事情鬧大了不得了!”可這王有德是公然反對懲罰小東洋,說這事情可不能像“臥薪嚐膽”裏麵提倡的那樣,報仇、複仇,沒完沒了。有些同學就當麵罵王有德是“亡國奴”、“漢jian思想”、“賣國主義”。
“這你就不要問了。”餘老師說。
第二天,君蘭就找小張弄清了情況。小張是曾在王有德麵前無意之中透lou過這件事。小張答應君蘭,如果王有德再問這事,就說隻是隨便說說而已。
“是啊,怎麽會這樣。那天除了我們八個人,整條馬路上一個行人都沒有。”君蘭也回憶著,然後又說。
五乙班在升入六甲班時,已經自然形成了兩派。一派是以李家興為頭的“總統派”,是多數派;還有一派叫“皇帝派”,是少數派,是王有德領的頭。
這王有德看看李家興說話的神氣和舉動,是真誠的,沒有一點譏笑自己的成分,他被感動了,接過手帕擦去了嘴邊、鼻子上的血,然後說:“我是在這裏玩了幾把‘老虎機’,輸了錢情緒不好,從煙紙店裏出來,腦子有些糊塗。正巧這幾個小東洋走過來,我無意中碰了其中的一個人一下,我還來不及向他們表示道歉,他們什麽也沒有說,就圍著把我打了一頓。這小東洋真是蠻不講理。”
“是誰看到的,還是聽說的?”家興再問。
“君蘭,你明天再找他一下,先問他跟誰說過此事。叫他一定要把嘴封得緊緊的。”家興想定當後說。
“誰反映的?”家興問。
餘老師找家興問話的那天晚上,三人又在麗絹家中碰頭。
“袁方老師還處處幫著他。”麗絹自己擦著鼻血、無奈地說。
“為什麽?”家興問麗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