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懵懵懂懂,他看著那無盡的拳意,口中不知不覺地說道:“虛!此為虛!因為弟子不知你接下來會是否會對我攻擊?也不知神僧接下來攻向何處?更不知接下來會使出何招?“


    所以漫天拳意皆是虛幻,唯有出招之後,才會由虛幻化為實質。


    否則,任你拳意漫漫,對我來說,卻盡是虛幻。


    無名笑而答道:“好!好一個虛!好一個盡是虛幻之意。“


    你隨便攻我一掌試試!


    追憶不知何故,但想來無名神僧遠高於己。自己即便是武功再強上一倍,也絕難傷了他的分毫。


    故此也不怠慢,當即一掌朝著無名的手臂切去。。。


    無名雙手合十,低聲誦佛!


    追憶原本以為無名又要用無形氣牆抵擋自己掌力,故此出手更為謹慎。


    哪知那一拳打去,卻是空空如也。


    就仿佛一葉小舟在汪洋之中,怒濤澎湃之際,小舟在汪洋中隨著怒濤起伏不定,忽高忽低。若要用力,卻又哪裏有力道可用?那力道卻又源於何處?


    追憶不禁茫然不解,自然而然地停下手來。


    他隱隱約約地感覺得到,無名所使乃是與自己一模一樣的易筋經功法。隻是自己的功力與對方相比,猶如大巫見小巫一般,拳勁落到無名的身上,居然猶如滄海一粟,幾乎空無一物。


    無名笑曰:“此又為何?“


    追憶茫然道:“弟子隻覺自己的掌勁臨近神僧之際,毫無受力之處。就像對著虛無縹緲的太空發掌一般,全無著落。“


    無名笑而答道:“這便是空。你可感悟到麽。“


    追憶好似有點明白了什麽,但是轉而想想卻又什麽都不知道。他正在苦思冥想之際,無名笑道:“依你現下的修為,要讓你感悟到這等境界的確很難。“


    但是你隻需記住:“天下萬物,都是可有可無。無便是有,有便是無;無可生有,有可生無;有無之間,又可幻化為虛虛實實;虛實之間,萬物皆空。“


    追憶心中更覺恍惚,他知道自己修為不足,尚不能體悟道這番話的精益之處。


    但是他心中非常清楚地知道,無名正在向自己點化武學中的大道。


    這番武學大道的講解,無疑會對自己今後的修為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今後自己隻要向著這個方向努力前進,隨著修為的增長,必將會對這番話的感悟越來越深。


    故此,他當下死記硬背,牢牢地將這番話記牢在心。。。


    阿彌陀佛!有勞方丈大師在室外等候多時,老僧真是失禮了!


    屋外傳來方證大師的說話聲:“神僧客氣了!方證能夠在室外得蒙大師的教誨,實在感到受益匪淺。“


    小僧來此,隻是想通報一下,武當山的高手已然齊聚於少林。在下想請慕容少俠引路,帶著眾位援兵前往姑蘇慕容,破解圍困之危。


    無名神僧說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即如此,那就有勞方丈大師領著慕容小檀越前去與大家會合吧!


    說罷,他闔起雙眼,再也不看向追憶一眼。


    追憶心中無比崇敬,他恭恭敬敬地跑到無名老僧麵前跪下。然後“咚咚咚“地連磕三個響頭,然後才躬身倒退而出。


    無名神僧仿似沒有聽見一般,任由追憶出入。


    追憶隨著方證走出藏經閣,然後直奔大雄寶殿。


    此時,大雄寶殿內已然齊聚一堂。數百名少林和武當的高手合兵一處,整裝待發。


    方證深知此番出戰,乃是直逼燕子塢內,以解燃眉之危。


    而且沿途之中,必然會遭到乾坤教外圍教眾的圍困堵截。這一路之上,連番浴血廝殺乃是在所難免。


    因此,此番前去救援的一幹僧眾,必定九死一生,極難幸免。


    方證大師心懷慈悲,對著上百名弟子尤為不舍。但是救援燕子塢之危,關係整個武林的生死存亡。這層關係,方證焉能不知曉?


    因此,雖然心中無比痛惜,但還是淒然而別。敦敦教導之下,更是要眾人沿途務必謹慎小心,不要中了乾坤教的埋伏。


    然後,親自率領少林僧眾,將這兩百多名僧道組成的援兵送至山下。


    拜別方證等人之後,方悟、方明和張無忌等人,率領本部僧道,匆匆朝著慕容燕子塢的方向而去。


    大家心裏知道,從慕容追憶衝出重圍,前來少林搬兵算起,此時已然是第十一的光陰。


    此時燕子塢的防禦是否已被乾坤教擊破,卻是絲毫不得而知。


    在這等情形之下,當然是越早趕到燕子塢,燕子塢就越有可能安全。因此眾人都抱著同樣一個心思,就是緊跟在慕容追憶身後,朝著姑蘇的方向拚死趕去。


    此時此際的燕子塢內,倒是顯得一片寧靜。


    自從三日前的夜晚,乾坤教發動了一場規模最大的攻襲之後,倒是再也沒有前來滋事。


    仿佛三日前的那場戰役,乾坤教也是元氣大傷一般。一時半會兒之間,再也組織不起一場像樣的進攻,前來攻打燕子塢。


    對此,燕子塢內的眾多高手也不禁暗自慶幸。因為這十多天的防守戰役,燕子塢雖然接住天然的屏障,打退了對方一次又一次的瘋狂進攻。


    但是本身的損耗也是極為驚人。


    單以慕容家族上千名的死士而言,幾乎已經折損了三成。


    剩下的不到七百,其中更有不少受傷者,此時還在咬牙苦撐,堅持等著援兵的到來。


    這三日的時間,對乾坤教來說,可能隻是暫時休整。但是對於燕子塢內數百死士來說,卻無異於極為珍貴。


    但是慕容複卻是清楚地感覺到,乾坤教中對方那位主帥,雖然一開始之時狂妄自大,欲圖數日之內殲滅燕子塢。


    但是卻沒有料到燕子塢上下一心,浴血奮戰,屢屢打退了他無數次由他親手策劃的進攻。使得乾坤教損兵則將,損失巨大。


    但是,對方並沒有像自己預料的那樣,惱羞成怒,立即傾其全力,與自己展開殊死一戰。


    而是依然很成得住氣,一聲不響地選擇調整。並乘此機會暗中調兵遣將,準備集中兵力,再做一番爭鬥。


    如此沉穩,不禁讓慕容複也感到極為可怕。


    因為,慕容複清楚地知道,自己被對方死死圍困在內,人力、物力不斷地正在消耗,而且像這樣的血戰,越是打下去,自己的兵力就越會減弱。


    而對方確實相反。他們可以從外圍源源不斷地調來新的兵力,長此下去,自己的燕子塢必然有被攻破的一天。


    所以,慕容複心中不自禁地有點焦慮。心中實不知照此下去,整個燕子塢還能苦撐多久。


    好在燕子塢內的數百死士,依然精神瞿爍。他們相互間居然還談笑風生。渾不將即將來臨的死亡當做一回事情。


    因為他們本就是千挑萬選出來的死士,血液裏本就流淌著戰鬥的血液。


    他們不僅勇猛無敵,他們更是個個具有頑強的戰鬥意誌。他們絕不會被死亡嚇到,更不會麵對強大的壓力之下,感到恐怖和絕望。


    慕容複一直看著自己的這些戰士,心理麵感到更是一陣淒涼。


    倘若不是乾坤教塗炭武林,這些人本因在軍營之中服役。如果運氣好的話,等到服役一滿。他們便可回家務農,過著無憂無慮的小康生活。


    至不濟者,也不過是被派到疆場之上,與敵軍廝殺個明白。但也不會像現在這般,被全部湊到了一起,一個都逃不出去。


    最後眼看著自己的生死兄弟,在自己身邊一個一個地倒下,最後淪落的個個全軍覆沒,被敵人一一斬盡殺絕。


    這些死士,乃是當年慕容複從八十萬禁軍之中,千挑萬選而來。又曆經數年的朝夕相處,此時見到他們在自己身邊一一倒下,怎能不感到心中無限淒涼。


    他心中感到淒涼痛苦之際,不禁對乾坤教更是痛恨萬分。


    此刻,慕容追憶也是歸心似箭。他帶著少林寺的僧眾和武當山的道長,約莫人數兩百餘人,一路長途奔襲,朝著燕子塢的方向直插而去。


    方明、方悟二人,生怕沿途之中有乾坤教的埋伏。更怕追憶一味激進,急於趕回燕子塢而不慎中了乾坤教的埋伏。


    故此,二人一左一右,走在追憶的身邊,打起了頭陣。


    而這些人中,卻是以張無忌的武功最高,他與方生二人居後策應。更讓銀屏墨羽二位道長居中策應。


    這些少林僧眾和武當高手,雖然所占實力不足少林和武當的二成實力。但卻依舊是這兩大派精挑細選的高手,他們在追憶率領之下,雖然一路疾跑,但卻是個個沒有掉隊。


    這樣一來,整支隊伍首位相銜,一路行來,卻是一點沒事。


    不數日,眾人已然來到了安徽境內。


    這日,慕容追憶帶著眾人一路穿行,不一會便已來到黃山境內。


    那黃山雖然巍峨峻峭,但是眾人根本無心欣賞,一路穿行之下,隻想早點直奔燕子塢內。


    哪料行到半途,追憶止步。他突然驚覺前方殺氣彌漫,令他不自禁地感到毛骨悚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庸群俠傳之葵花寶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十無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十無為並收藏金庸群俠傳之葵花寶典最新章節